3.蒙臺梭利教育教育課程方案介紹三.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7969
2024-12-16
5頁
32.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早教中心親子園經營管理大全資料打包下載
1、蒙臺梭利教育教育課程方案介紹(三) 四、數學數學思考能力起源于許多在學習數學之前就經歷過、看起來與數學毫不相干的活動。蒙臺梭得認為,秩序、精確、注意細節和順序感來源于生活。而感覺材料為她所說的數學頭腦奠定了基礎。在獲得數學能力之前的這些活動為兒童準備好了獲得數學能力所需要的準確性和邏輯秩序(Scott,1995,p.26)。 例如,一對一的概念就可以包含在穿衣之中(一個鈕扣對一個扣眼),包含在開鎖之中(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包含在所有的匹配活動中。兒童通過這一切分級和分類活動來探索和比較著相似點和不同點,通過感受覺材料與其形狀間的關系來探索空間關系,通過感受每天所能預料到的活動程序來探索暫時2、與永久間的關系。為了把感知到的包含10個物體的序列(積木塊搭成的高塔,樓梯等)數清楚,兒童被間接地引入了10進制的數系中去。而且,在數不同的序列(例如,長棍,鑰匙等)時,兒童還熟悉了誰比誰大和誰比誰小的概念。 數學上的順序開始于對熟悉的感覺經驗的邏輯延伸。先前,兒童根據紅色小棍的長度將它們排列起來,而現在,他們被引導著按照紅色和藍色把小棍分成兩堆,并數一數每堆有多少根小棍。兒童按從短到長的順序把這些小棍擺好,再把每一堆小棍的數目數清楚。然后,讓兒童用視覺與觸覺來感知數字符號(砂紙數字),再讓兒童回到小棍活動中來,把數字符號與小棍的數量對應起來。以相似的形式,蒙臺梭利所有的數學材料都是逐漸地從具3、體的熟悉的物體轉變為抽象的不熟悉的符號,每一次都要解決一個困難的問題;數學材料是抽象概念或稱數學化抽象概念的物體表示(Monte ori,1967b1948,p.174)。蒙臺梭利的數學材料分四種類型:(a)0到10的數字和數物;(b)線性數數材料(系統地由小到大數出連串的數);(c)小數系統(用經典的金色小球表示數字中不同位置值的意義(一個個小球,10個小棍,100個方形,1000個立方體);(d)算術運算(加,減,等等)。通常在使用蒙臺梭利材料的時候,呈現給孩子的材料要簡捷,要依據孩子的意愿和興趣而提供;材料是兒童自己選擇的,不是教師指定的。孩子們獲得和使用這些材料不是為了推動他們的早期智4、力開發,為了推動他們抽象能力的發展、或者為了將這些數學概念記住。蒙臺梭利堅信,數學是存在于人腦中的生而具有的一種計算功能。當兒童發現了數字間的關系系統時,他們就逐漸形成了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是兒童為了建構知識而在頭腦中進行的一種創造過程(Chattin-McNichols,1992,p.97)。美國蒙臺梭利協會數學教育委員會(美國蒙臺梭利協會,1996)認為,數學能力在解決每日生活中的問題時就得到了發展,包括空間概念,大小概念和數量概念。我們鼓勵孩子運用新的和富有想象力的方法來把問題想明白,來使用所學的概念。這種在解決問題時理解和使用概念的能力應當是所有教育的目的,而不應只是數學教育5、的目的。 五、藝術表現力 在強調發展兒童認知技能的同時,必須注意兒童的情感生活,注意他們的內在思想和感受,注意他們自我表達的方式(美國蒙臺梭利協會1996)。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現代美國蒙臺梭利教程強調,讓兒童通過可視藝術,音樂、舞蹈和戲劇來表達自己(美國蒙臺梭利協會,1994)。 蒙臺梭利是教育中的環境美學的先鋒,她看到了環境中的審美質量和總體平衡對年幼兒童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她喜歡用間接的環境布置法來對年幼兒童實施美育。她感到,在兒童成長的早期環境中,用優美的、精心挑選的藝術作品來布置環境十分重要(Monte ori,1964)。通過教室里教學材料和通過自然界而獲得的廣泛而豐富的感覺經驗6、Monte ori,1964,1965),會為兒童以后爆發出創造性和自我表達提供豐富的素材。 如今,在蒙臺梭利教室里,既可以在審美和豐富的感覺經驗方面看到對蒙臺梭利觀點的反映,也可以看到教師們已經意識到了在兒童自我表達中的視覺藝術和符號意義的重要性。在現今的蒙臺梭利環境中,有大量的可供自我表達的藝術媒介,比如,油畫、泥塑,抽象派的拼貼畫材料,各種不同的繪畫和顏料,制型紙等。美國蒙臺梭利訓練課程還會安排關于兒童藝術表達形式的集中指導(MACTE蒙臺梭利師資教育鑒定委員會,1996)。許多專業發展機構(AMS和北美蒙臺梭利教師協會NAMTA)也為教師提供服務,以深化教師對兒童發展的這一重要領域的認7、識,并提高教師的教育技巧水平。 六、音樂蒙臺梭利教學具有幫助兒童感知、表達基本音樂成份并訓練其音樂欣賞力的傳統。像沉默游戲、傳聲簡、蒙臺梭利鈴(分辨音高之用)這些為訓練耳朵分辨聲音的活動,是蒙臺棱利兒童早期音樂訓練的核心課程(Monte ori,1967b1948)。蒙臺梭利還描述過一些音樂活動,像韻律運動(跟著一連串不同的韻律做運動),聽經典音樂和其他類型的音樂,合唱,只用一種樂器演奏等,這些活動在現代蒙臺梭利教室里也可以看到(Monte ori,1967b1948)。 在小學里,典型的蒙臺梭利課程為孩子們提供學習不同樂器的機會,還會教孩子們識譜,創作音樂和組織音樂團體。例如,新墨西哥州阿爾8、伯克基的一所小學說,他們擁有一只鼓樂隊(Leto,1996)。 七、文化課程:地理和科學 蒙臺梭利哲學框架中所包含的是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間地相互聯系著的有序的觀點(Monte ori,1977)。這一哲學觀不僅是蒙臺梭利關于生命科學與生物科學的教學方法的基礎,而且也是蒙臺梭利稱之為自然的和文化的地志的教學方法的基礎。 蒙臺梭利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十分廣泛的,所以人類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與自然相互作用以滿足這些需要,而對世界不同文化的學習也是一種對人類所使用的各種方法的學習(Monte ori,1965)。文化慶典,對某一特別文化的了解,或者使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物體或容器,這些都是在蒙臺梭利教室里孩子們9、可能吸收不同文化的方法。在完整的課程設計中,孩子們可以從很廣的范圍內和很多的活動中自由地進行選擇。 例如,在學習日本文化時,兒童在生活實踐區內用筷子夾東西,做日本飯團;在感知區年幼的孩子們把不同花色的漂亮服飾搭配起來,并品嘗綠茶;在語言區,他們學習日本人在日常交往中的表達方式(你好,對不起,謝謝),在數學區,兒童數著燒制在搪瓷碟中的潔白的小石子,在地理區他們玩著亞洲地圖(日本部分)的拼圖游戲;在藝術區,他們又在修筑日式假山花園(平整沙地,并把石塊搭得很美);最后,他們在生活實踐和戲劇表演活動結合區建造了一家日本茶社,每次進兩個人,互相為對方提供茶道服務(兒童觀看了來訪者的茶道表演之后)。 在大10、多數蒙臺梭利教室里,教師都會為孩子們提供地形的自然模型(例如,被水環抱的島嶼,綠波蕩漾的湖泊),大陸或地球上其他區域的拼圖游戲。對學齡前兒童來說,科學探索要涉及到直接觀察(這可以提供歸納和檢驗假說的基礎),在直接觀察中對自然屬性的感覺為后來的抽象思維提供了實驗性基?quot;(美國蒙臺梭利協會,1996)。對年幼的兒童來說,這意味著與自然界的日常接觸;它為孩子們提供了積累經驗、認識事物和把自然現象歸類的機會;它還為孩子們提供了問什么?和怎樣?的機會和每天與成人接觸的機會。這些成人愿意做天生具有好奇心的兒童的良師益友。 實施特點 一、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五大步驟 1預備環境 我們不止一次強調,一個11、適合生命發展的環境對兒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學中,如何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們生命發展的環境,被列為首要的條件。 2發現意愿 兒童表現在外的行為,往往是內在需求的反應,尤其是幼兒時期會在某一階段對某種需求有特別的“敏感期”。如果能掌握這一時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對孩子的啟發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 3協調意愿 蒙特梭利老師與傳統教師最大的差別,在于蒙特梭利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教”學生,而是教具、兒童及學習意愿的協調者。她必須依孩子的需要而整理環境,并且觀察孩子的需要和意愿,提出適當的教具來讓孩子“工作” 4延長工作周期 如果孩子已經專心進入“工作”情境,啟導員就該鼓勵他繼續操作,以“延長他的工作12、周期”,讓孩子酌情的反復操作。 蒙特梭利說:“延長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我更認為一個兒童未來生命發展的“精度”與其“專心和耐力”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蒙特梭利特別重視并且告訴教師,需要“等待”孩子反復練習的行為發生,而予以鼓勵,使孩子樂意“再來一遍”,甚至幾十遍。因為兒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過是教具的功能開始顯現的階段而已。孩子能對教具產生盡情的反復操作,才會使兒童發生“真正的成長”,我稱之為:“心智的任性發展”。這種盡情“反復”操作的情況,只有當兒童感到“工作”的樂趣,且能夠符合他的“內在需要”時才會發生。 5“觀察實施記錄研究發現重新針對他們的需要進步而對教育計劃的再設計”的循環施為。由于孩子的不斷成長和他們之間的個別差異,以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師的教育規劃需要不斷改進。惟有透過實際的觀察、記錄、研究,才能深入切實的發現兒童內在的需要,而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使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