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模式及經典案例2015.01.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8964
2024-12-16
10頁
348.62KB
1、皮匠網-管理類文檔共享下載平臺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模式及經典案例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下,為了充分調動公司管理層及核心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從而逐步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目標,探索和建立股權激勵和約束機制已勢在必行。一、股權激勵概述目前,境內外公司的股權激勵模式頗多,究其實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權益結算為支付手段,一類是以現金結算為支付手段。顧名思義,權益結算類即最終落實到員工手上的是公司的股權,這類股權激勵的主要模式為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干股,獲得股份的員工享有分紅權、所有權、表決權、轉讓權,股份來源可以是原始股東2、讓渡,也可以是增發;而現金結算類即最終落實到員工手上的是現金,這類股權激勵的模式主要為股票增值權和虛擬股票,員工僅享有增值權或分紅權。二、股權激勵模式介紹1、干股干股指激勵對象雖不實際出資,但卻因為獎勵/贈與而獲得的公司股份,它是民間的一種股權法律制度創新。從法律意義上,干股股東是有實際出資的,只不過其出資是由公司或者他人代為交付的。干股具有5個特點:(1)干股是協議取得,而非出資取得;(2)干股的地位要受到無償贈予協議的制約;(3)干股具有贈與的性質;(4)干股一般用來激勵;(5)干股股東屬于股東名冊中的股東,而不是隱名股東或被代持股東。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第五條,干股是登記在冊的股東,是法律允3、許的,也是受公司法和民法保障的協議行為。2、股票期權股票期權指激勵對象被賦予在未來特定的時間內、按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公司股票的權利。股票期權有4個特點:(1)期權為看漲期權,即公司股價在高于行權價的條件下,激勵對象行權后才能獲利,如公司股價低于行權價,激勵對象可以選擇不行權;(2)期權是有價值的,但期權是公司免費贈送給激勵對象的;(3)期權不能轉讓、贈與,但可以繼承;(4)激勵對象獲得股票必須通過“行權”。股票期權涉及授予日、行權條件、等待期等概念。授權日即公司將期權授予給激勵對象的日期。行權條件可以分為業績條件和非業績條件,業績條件就是指公司在未來必須達到事先約定的水平,激勵對象才能4、行權,比如年凈利增長率;非業績條件就是與公司業績無關的條件,比如公司需要達到約定的市值條件,激勵對象才可以行權。等待期即期權在授予后,不能立即行權,必須等待一段時間后才能開始行權。股票期權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當股價跌破約定價格時則失效,無激勵意義。(1)互換期權針對股權期權可能失效的情況,國外股權激勵計劃中有一項“互換期權”計劃,即在公司股價下落條件下,為了保證股票期權預期目標的實現,避免員工的利益損失而采取的一種調整行權價格的方式。例如,當股票市價從50元/股下落到25元/股時,公司就收回已發行的舊期權而代之以新期權,新期權的授予價格為25元/股。在這種“互換期權”安排下,當股票市價下跌時,其他5、股東遭受損失,而員工卻能避免損失。(2)員工持股計劃這里提到的員工持股計劃主要指“美國式員工持股計劃”,其特點是企業員工持股與退休計劃結合,創造員工收入的多種來源;員工購買企業股票不是用過去勞動或現金支付,而是用預期勞動支付;員工擁有的股份與其年薪相掛鉤;員工擁有的股份在一定時期內不得兌現或轉讓。美國式員工持股計劃有兩類:一是非杠桿型的員工持股,即由員工以自有資金購買公司股票,由公司定期(通常為1年)將新增的股份分給員工,使員工擁有的股份隨為企業服務時間的增長而逐年增長。二是杠桿型的員工持股,美國企業大多采用此種形式,它由公司成立員工持股計劃信托基金會,基金會由公司以其股票作擔保,向銀行貸款(6、貸款期一般為5-10年)購買公司雇主的股票和進行股票管理;公司在每年從利潤中按預定比例提取一部分歸還銀行貸款的同時,由信托基金會按事先確定的比例,逐步將股票轉入員工賬戶;公司一般每年向員工持股的貢獻額為員工工資總額的515%;這種持股方式,不需要員工直接出資購買和承擔企業風險。華為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即是由華為高層到美國調研股權激勵模式后,與專業咨詢機構商討后結合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制定的。3、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勵對象在獲得股票后,不能立即在二級市場出售,還要受限售條款約束,鎖定期滿后,所獲授的股票按一定比例、分年進行解鎖。限制性股票有2個特點:(1)激勵對象獲授的不是某種權利,而是公司可流7、通的股票;(2)激勵對象獲授股票是有條件的,比如業績條件和非業績條件。限制性股票涉及授予日、禁售期、解鎖條件等概念。授予日即公司將股票授予給激勵對象的日期。禁售期,股票在授予后不能立即拋售,一般為一年,一年后可以開始申請解鎖。解鎖條件即激勵對象需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申請解除獲授股票的限售,解鎖條件可以包括業績條件和非業績條件。4、股票增值權股票增值權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時期和約定條件下,獲得規定數量的股票價格上升所帶來收益的權利。激勵對象在約定條件下行權,公司按照行權日與授權日公司股票差價乘以授權股票數量,發放給激勵對象現金。享有股票增值權的激勵對象不實際擁有股票,也不擁有股東表決權8、配股權、分紅權。股票增值權不能轉讓和用于擔保、償還債務等。5、虛擬股票虛擬股票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如果實現公司的業績/約定的目標,則被授予者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但虛擬股票沒有所有權和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公司時自動失效。虛擬股票是通過其持有者分享企業剩余索取權,將他們的長期收益與企業效益掛鉤。由于這些方式實質上不涉及公司股票的所有權授予,只是獎金的延期支付,故單一虛擬股票激勵模式下的長期激勵效果并不明顯。上述五種股權激勵模式的對比如下:股權激勵模式干股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虛擬股票支付手段權益結算類權9、益結算類權益結算類現金結算類現金結算類股份來源原股東轉讓、贈與定增、原股東提供定增、回購、原股東提供/購股資金來源員工自籌員工自籌員工自籌/回購不需要/持有形式個人持有/代表持有/持股會持有個人持有個人持有個人持有個人持有收益方式分紅、轉讓分紅、轉讓分紅、轉讓股價增值部分分紅退出機制轉讓、公司回購轉讓轉讓、公司回購離開公司自動失效離開公司自動失效法律保障公司法、民法公司法公司法合同法合同法工商登記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激勵效果激勵作用大股價上漲時激勵作用大,股價跌破行權價時則失效股價上漲時激勵作用大,股價下跌時仍有激勵作用股價上漲時激勵作用大,股價跌破約定價格時則失效企業效益好時激勵作用大三10、非上市公司主要股權激勵模式由于非上市公司股權沒有公開市場的價格體系參照,較少直接采用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模式,現階段,非上市公司主要的股權激勵模式為干股、虛擬股票或組合模式。擬新三板上市企業的股權激勵時點,一般選擇在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前,或者是公司新三板掛牌以前。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在尚未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或者增資的方式實現;在企業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至掛牌前階段采取股權轉讓方式轉讓股份,股份轉讓場所的問題使得股權轉讓的效力存在爭議,但也可以通過工商登記的公示效力來補正其效力瑕疵;新三板股票后,則需要通過定增等方式進行了。四、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模式11、案例由于非上市公司屬于非強制信息披露范疇,且各公司具體的股權激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公司商業秘密而未對外公開,本文引用案例皆來自互聯網,部分案例中具體股權激勵方式存在不完整之處,部分案例選錄其股權激勵方案中的特別之處,故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之用。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虛擬股票+股票增值權(1)公司架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持有,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任正非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分別持有1.01%和98.99%股權,其中華為技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以下簡稱“華為工會”)即為華為員工的持股會。華為工會負責設置員工持股名冊,對員工所持股份數額、配售和繳款時間、12、分紅和股權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并在員工調離、退休以及離開公司時回購股份,并將所回購的股份會轉做預留股份。截至目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約399.08億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約128.14億元,而華為設立時的注冊資本僅為2萬元。(2)激勵模式:虛擬股票+股票增值權。授予激勵對象分紅權及凈資產增值收益權,但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虛擬股票,在激勵對象離開公司時,股票只能由華為工會回購。(3)授予次數:激勵對象只要達到業績條件,每年可獲準購買一定數量的虛擬股票,直至達到持股上限。(4)授予價格:華為公司采取的每股凈資產價格,相關凈資產的計算參照畢馬威公司的審計報告,但具體的計算13、方式并不公開。(5)回購價格:激勵對象離開公司,華為工會說按當年的每股凈資產價格購回。(6)激勵收益:1)分紅,收益率一般超過50%;2)凈資產增值收益,在華為工會回購股票時一次性兌現凈資產增值收益。(7)激勵人數:截至2013年12月,參與員工持股計劃人數為84,187人,約占員工總數的54%。(8)激勵效果:華為公司從2001年到2013年銷售收入從235億元增長到2390億元。2013年營業利潤291億元,凈利潤210億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通過這種股權激勵模式,只是將原股東的利潤分享權轉移給了員工,而華為的控制權卻一直掌握在任正非手中,從華為的股權架構和人事任命上來看,在決定華為所有14、重大決策的股東會決議上,一直只有2個人的簽名,任正非和孫亞芳。2、阿里巴巴股票期權阿里巴巴(上市前)授予員工及管理層的股權報酬包括了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購股權計劃和股份獎勵計劃三種,其中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是主要的股權激勵措施。員工一般都有受限制股份單位,每年隨著獎金發放至少一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每一份獎勵的具體數量則可能因職位、貢獻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員工獲得受限制股份單位后,入職滿一年方可行權。每一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的發放則是分4年逐步到位,每年授予25%;同時由于每年都會伴隨獎金發放新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員工手中所持受限制股份單位的數量會滾動增加,這樣員工手上總會有一部分尚未行權的期權,進15、而幫助公司留住員工。阿里巴巴受限制股份單位的行權價格僅為0.01港元,對于持有受限制股份單位的員工而言,除非股價跌至0.01港元之下才會“虧損”,從而基本規避了股票期權激勵模式下,因行權價格高于市價而導致激勵失效的情形。阿里巴巴還將受限制股權單位用作并購支付手段,并購交易中一般現金支付部分不會超過50%,剩余部分則以阿里巴巴的受限制股份單位作為支付手段。比如阿里并購一家公司協議價是2000萬,那阿里只會拿出600萬現金,而1400萬則以阿里4年受限制股份單位的股權來授予。而這一部分股權激勵,主要是給并購公司的創始人或是原始股東的。3、奇虎360限制性股票奇虎360于2011年向紐交所遞交的上市文件中披露,雇員購股計劃于2006年制定,主要面向公司(含子公司)員工、董事及顧問,當時奇虎360公司1000名左右員工全員持股。其中董事購股價格為每股5.2美元,員工購買價格為每股2.8美元。該股份不得轉讓、抵押,可分四次兌現:每隔12個月允許員工出售所持股份的25%,4年后可全部套現,由CEO提前進行評估并敲定價格。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6
45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