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冠機械公司車間不合格品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69872
2024-12-16
8頁
334.55KB
1、不合格品規章制度不合格品規章制度1。不合格品管理規章制度一、目的為控制、提高產品質量,確保不合格品得以控制,防止其非預期使用或交付,特制定本規定,各相關部門遵照執行。二、不合格品的處理方法外購、外協件不合格品處理管理規定1.不合格品的判定.檢驗員對外購、外協產品進行檢驗或驗證,發現不合格品告知相關負責人將不合格品進行標識、隔離存放以防止誤用,填寫不合格品處置單,相應責任人分別填寫其內容:.質檢部經理負責判定并決定處置不合格品的方法,以及批準不合格品是否讓步使用。.生產部對外協的不合格品提出處置建議,執行質檢部的處置意見。.供應部對采購的不合格品提出處置建議,執行質檢部評審意見。.檢驗員負責將不2、合格品責任部門填寫處理建議后的不合格品處置單送質檢部負責人,質檢部提出對不合格品進行返工、返修、報廢或退貨的處理意見。檢驗員對評審意見跟蹤落實,并將不合格品的處置情況填寫在“不合格品處置記錄欄”中。2.不合格品的處理.需返工的不合格品,由技術部下發返工單,責任單位根據返工單技術要求進行返工。返工后的產品,檢驗員應重新對其進行檢驗,以證實其是否符合有關技術要求。.經評審確定退貨的不合格品,檢驗員填寫“退貨通知單”交供應部辦理。.評審確定的廢品,檢驗員填寫“廢品通知單”,質檢部經理簽字后按要求將廢品轉移至廢品庫并標識。3.不合格檢驗記錄所有不合格品的檢驗記錄,以及重新檢驗的記錄均由質檢部收集、整理3、保存,保存期為五年。車間生產產生的不合格品處理管理規定1.不合格品區域的規劃、操作工當場檢測出來的不合格品和質檢員檢測出來的不合格品,都集中存放在規定的不合格品存放區。各車間不合格品存放區由車間主任負責根據車間所生產產品種類、特點具體規劃。、在不合格品存放區附近應有明顯的“不合格品存放區”標牌指示。、不合格品存放區應分區為返修件區、工廢件區、料廢件區。2.不合格品標識.生產中出現的不合格品必須用不合格品標簽標識清班次、生產日期、班次、操作人及原因;.不合格品標識分料廢、工廢和返修三種,使用紅色記號筆在工件顯眼部位標出。其標識符號分別為:料廢“”,工廢“”,返修“”,料廢件應用記號筆將料廢處圈出4、,工廢和返修標識符號后面應寫出不合格尺寸值。標識好后應將不合格品放入相應的不合格品存放區。應用舉例:某工件外圓要求尺寸 30+,實際檢驗尺寸 時,則應標識“30+”,若實際檢驗尺寸為 時,則應標識“”。3.不合格品的處理.每班生產結束前由操作責任人將所產生的不合格品送到車間的不合格品收集區。由質檢員進行確認處理,如果質檢員不能處理的問題由質檢員匯報車間主任召集生產、技術共同解決。.確認可返修的工件由當事操作工負責返修,確認報廢的工件在質檢員開了報廢單后由當事操作工將其運至廢料區。4.待處理區產品的管制規定.待處理區內的不合格品,在沒有質量管理部的書面處理通知時,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擅自處理或動用5、不合格品。.處理不合格品時,必須要在質量管理部的監督下進行。5.不合格品記錄.每班的不合格品及廢品,由當班質檢員開據相應的不合格品返工單或廢品單;.所有記錄應有質檢員統一收集并管理,每天由車間統計員對每天的廢品進行統計做好每天的合格率報表。編制:技術部日期:20XX-11-162。不合格品的管理規章制度1.目的為防止不合格品的散失,以及由于疏忽而使用、銷售不合格品,對不合格品需進行特殊的標識、記錄、評價、隔離和處置。2.適用范圍適用于從原材料進廠直至成品出廠全過程不合格品的糾正、處置的控制。3.職責質檢部負責不合格品的判別、標識、記錄和隔離工作,并判定處置;負責不合格品的分析和提出處置意見。辦6、公室和生產部分別負責對原材料、包裝材料的不合格品的拒收和處置工作。4.工作程序不合格品鑒別質檢部按企業的有關規定對產品、原輔料、包裝材料進行檢驗,凡檢驗結果有一項不合格,判為不合格品。標識和隔離凡判為不合格品,必須做好識別標記并進行隔離保管,嚴禁與合格品混存,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動用不合格品。評審對不合格品批量較大,造成經濟損失較大或嚴重影響生產進度等,由總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對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質量分析和評定,以確定適當的處理方式,不合格數量較小時,由質檢部直接提出處理方式。不合格品的處理原輔料、包裝材料不合格的處理。對外購的原輔料進廠驗收不合格的可予以拒收退貨處理;對保管過程中出現的原輔料變質7、或超過保質期應做報廢處理。生產過程的不合格品的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返工,不能轉序。成品的不合格品的處理。銷毀處理:凡含有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不可接受的生物性、化學性、物理性因素的不合格品應予以銷毀,如衛生指標超標的產品等;降等銷售或用于企業內部的使用:凡屬于理化指標不合格的不合格品可以用于降等銷售或企業內部使用。質檢部保存不合格品評審記錄和處置記錄。5.記錄3。不合格品處置規章制度第一節不合格原材料第條嚴格執行公司原材料初檢規定,對不合格原材料進行分別處置。第條材料班須逐車核對隨車資料和送貨單,與約定不符或資料不全者拒絕進場,并上報材料班長。第條對于目測就不合格且供貨商對目測結果無異議的原8、材料,應堅決退貨,并及時上報公司領導。第條當供需雙方對目測結果有異議時,應當即取樣送試驗室進行快速試驗,由分公司技術經理根據試驗結果作為最終判定結果。第條當對材料有懷疑、目測無把握時,應及時取樣送試驗室進行快速試驗,由分公司技術經理根據試驗結果決定是否退貨。第條材料班應按照有關規定對進場原材料按批量隨機取樣,將樣品送試驗室進行檢測。如檢測不符合標準要求,試驗室應將檢測結果反饋給材料班,由材料班進行記錄,并報告技術經理,采取措施禁止不合格原材料進入生產環節。第條當巡場發現不合格原材料或料場有混料時,應由分公司技術經理根據不合格程度或混料狀況,決定是否清運出場或降級使用。對于降級使用的材料應分開堆9、放,在保證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只允許使用在強度等級不大于 c15 非結構混凝土中,并雙倍留置相應的驗證試件。第二節不合格產品第條出廠質檢發現混凝土和易性不滿足出站要求時,應立即阻止該車混凝土出廠,并通知質檢班長或試驗室主任,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調整,在保證該車混凝土強度和和易性均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的情況下再放行出場,并留置相應的調整記錄和驗證試件。第條到工地后,因離析或違規加水而被退回的混凝土,應作廢品處理。第條對于因工地多要或準備不充分而導致的退灰,應及時進行處理:出場2h 以內,且混凝土和易性良好的,可按照原強度等級使用;出場2-4h 內,如通過摻加適量外加劑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得,可10、降低1-2 強度等級使用;出場4h-6h內,只能用于主體以外低強度部等級部位,如墊層等。出廠超過 6h 或已過初凝,作廢品處理。對于有抗凍、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在出場 4h 以內,降低 1-2 強度等級作普通混凝土使用,并不得用于有抗凍、抗滲要求的部位。第條對退回混凝土的處理及調整應有技術依據,調整人員要經過技術經理授權并填寫剩退灰調整記錄,調整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超過原設計強度等級,并應至少留置一組混凝土驗證試件。調整人員應根據退回混凝土的實際質量狀況采取適宜的調整方案,應確保調整后的混凝土質量。第條單位工程混凝土出廠檢驗試件強度評定不合格時,由各分公司技術班組參加,提出調查處理報告和技術改11、進措施,經技術質量部批準后交分公司執行。第條如甲方工程混凝土試件強度不合格時,應由技術經理積極配合甲方進行處理,并立即執行公司文件預拌混凝土技術管理規定中有關“質量事故的報告和處理”程序。第三節質量事故的報告和處理第條發生般質量事故(預計經濟損失小于或等于 10000 元)時,由技術質量部會同各公司技術部門處理并報總工程師,事故報告存檔備查。第條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經濟損失 10000 元以上)時,分公司技術經理必須在三小時內報告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在調查的基礎上,召集質量事故專題會議,對事故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事故原因及責任者,責成責任部門認真總結事故教訓,制定和落實糾正措施,提出防止事故再發生的12、改進措施,并將事故結果以書面形式報總經理。第條質量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事故發現及發生的時間、地點、有關人員姓名。b.事故情況、特征的概述。c.事故損失及原因分析。d.事故責任分析及責任者。第條重大質量事故的全部材料,匯總后作為產品質量檔案歸檔保存。第四節持續改進每周匯總、按月分析不合格品出現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改進措施,不斷完善公司的管理體系,以確?!斑M廠原材料 100%合格”、“出廠混凝土 100%合格”的質量管理目標得以實現。4。有機肥生產企業不合格品管理規章制度一、不合格產品的劃定1、原材料不合格品原材料進廠后經檢驗不合格時,質檢部門應按技術標準進行重新取樣檢驗,決定該材料合13、格或不合格。對緊缺原材料的關鍵項目,已檢驗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時由質監科簽發不合格產品報告單,經供銷科出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廠長批準后,方可使用,質監科應將反饋意見在原材料不合格品處理臺賬中登記在案查考。已判定為不合格產品的原材料不能入庫,不合格原材料在供銷科處理過程中,質監科應積極配合以維護企業利益。2、產品不合格品產品第一次抽檢不合格時,質檢部門應按產品標準規定抽樣復驗,判定該產品是否合格。產品經抽樣復驗,有某一項質量指標不合格,應按不合格品處理。凡可返工的不合格品,應在產品包裝上打上明顯的標志允許生產車間進行返工處理,但返工后仍不符合質量指標,作次品處理。二、不合格產品的處理1、凡經檢驗不合14、格的產品應有倉庫單獨堆放,不準和合格品堆放在一起,并填寫不合格品報告單,送有關生產車間。2、不能返工處理的,但有實驗價值的次品,而且用戶同意接收也可出廠,但不能計算產量、產值。3、有使用價值的次品一律不簽發合格證并有明顯的標志。4、生產上出現次品,生產車間應及時查詢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生產,如連續生產出現次品時,質檢科應及時向分管質量廠長匯報。5。不合格產品管理規章制度一目的對工作的不合格和不合格品進行識別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流出所造成的影響,避免工作上的疏忽造成重大的損失。二適用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驗收、產品生產過程和使用現場不合格品及成品檢驗不合格的控制三職責31 本程序由15、品管科管管理32 評審職責本公司授權檢驗人員負責本廠內不合格品的評審現場不合格品的評審由本公司委派的人員負責33 處置職責檢驗人員作出不合格品的處置決定。若不能處置,則上報品管科處置生產人員根據處置決定及時進行處理3 工作程序原料、成品檢驗和試驗中發現不合格品進行標識、評審,確定不合格品的范圍和性質;決定并實施不合格品處置方案,并割據不合格品的嚴重程度和范圍,通知品管領導,品管科有關負責人四評審、記錄4 1 1 原料檢驗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由收購檢驗人員根據合同規定的相應技術標準和補充要求作出評審,做好記錄,不合格原料不予收購。412 經輔料質檢員檢驗且判定為不合格的進貨物料,輔料質檢員應在不16、合格物料的“原輔材料進貨檢驗單”上標識不合格,倉庫保管員對其標示、隔離存放413 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判定由生產技術人員根據標準作出評審,做好質量記錄,并通知質管科。414 對標有本廠標識的成品進行調查、評審、記錄,并寫出書面報告交供銷科。42 標識、隔離421 原料收購檢驗時發現的不合格品,一律拒收。儲存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由倉庫保管員作出如下標識:不合格品應設立紅色標志另行隔離堆放。422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由該崗位人員根據技術規程規定作出相應標識,有條件時,應與合格品隔離。423 對不合格品粘貼“不合格”識別標記,并填寫“不合格品通知單”及注明不合格原因424 不合格品的隔離17、方法。對不合格品要有明顯的標記,存放在工廠指定的隔離區,避免與合格品混淆或被誤用,并要有相應的隔離記錄425 不符合規定檢驗標準的產品,不允許包裝入庫43 處置431 檢驗人員對不合格品評審有作出處置決定,由相關人員進行處置。若有爭議,則由品管部負責人仲裁。432 收購原料時發現不合格,由供應方自行處置。433 生產過程中,結于標準允許返工的不合格品,生產人員應按相應標準和技術規程的操作工藝,予以返工,并經檢驗員重新驗證合格后方可放行。434 對已判定不合格的成品或經返工仍不合格的產品另行堆放,并做好標識。435 原料成品儲存過程中發生的不合格品,由倉管人員進行處置。436 已經外銷不合格由本18、公司委派的人員和客戶協商處理辦法,做好記錄,并寫成書面報告交供銷科。437 對于制度制定不合理、執行情況不好或有差錯等工作不合格,對此類不合格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五糾正和預防措施質量負責部門根據數據分析發現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的嚴重程度,確定實施糾正和糾正措施。51 糾正措施,采取糾正措施的時機:52 產品實現過程中出現質量不合格品并重復發生。53 走訪或與顧客座談,結果對產品質量不滿意,并有具體事例比較嚴重時。54 收到反饋的質量不合格的記錄。55 顧客的投訴或顧客對同類問題連續提出抱怨。56 供方的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57 內審和外審發現的不符合項;管理評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58 質19、量管理工作中,出現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時59 質量負責部門負責對數據分析發現的不合格進行評審,確定是否需要采取糾正措施。5 10 責任部門負責人對確定需要采取糾正措施的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并確定原因和需要采取的糾正措施。5 11 經理組織項目質量負責部門對責任部門提出的糾正措施進行評價并確定所采取的措施。512 責任部門負責人組織實施評價后的糾正措施。513 經理組織項目質量負責部門對責任部門實施的糾正措施效果進行驗證。514 經理負責將糾正措施實施效果提交管理部門進行評審。515 質量負責部門保持記錄。六其它61 各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發現的不合格品,執行上述程序。62 若客戶要求使用不合格成品時,必須經供需雙方商定,并形成書面接受文件,需要時右供銷科向客戶說明情況,各相關職能部門做好標識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