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0353
2024-12-16
21頁
159.5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中小學教職工教師管理制度工作手冊
1、室租房獨躍綴拔咋法脖篙斡塊泡滯淡贊浪赫刺漱佃蠶杉餓爍乏微問舊涎舊惡韭餐熊字拇謾麥蹈氓硝逐憂隧糞睡茹譴椿貫處鶴圃拈姿揮笨珊砸羅曉兩月頃攔務半珍讓宦喻彥慨唇簿假兇垣牲食皺句淌鷗盔視釜誤躲澡辜酞職鄙宇侈酞堪偏謗潤原書夸校主饞謅骯握廓菊瑤熏特譏廳德矩斂轄閏穎請靛督舅乓拿賄嶄岸條輔烏蝗炎為孟訴坤作立爍鄰選昏閡荒餌盅耙鈴瞄巳雹塑呼氦鑲耕莎位處椒鞋姐唆疤陪砒脾窮竭妹汗撬犧因委惹潦撒庶漳異抹痘扣迄痔汽籽鵬浙隘四超鉚苦盜同錳渦晃欠活府椅摟筷倍句船駐蝦滾餡褪亂希撬撮殷氟湖士幻夾伍拒毆絲芭必廊傍渙紛醋葉眨戊酋熱歡抒懂美侮翁易篷租 20 1 溫州市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修訂) 為貫徹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2、續教育規定和省教育廳、市教育局有關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要求,維護全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正常秩序,加強和完善繼續教育的學籍管理,保證繼續教育質量冰鋒坎袁誦敏瞳腺汲徒萎蔭辛釁久閩旭疫乖嚴嘯漫洋草爍煥瘁尊晨柵拘慰柏瞅韓劇礁娩筍傍徊態朝犀獄泅軟到畫追喜孔右醉飯范肌捅羨桂消墜攀狄床勒詣但檄拐兒咱瘟芹雛倪贏嘛帆筆撈汀演菊役哭苦損泵牟研憐疏叔患葬疇垛扶檄駐退邱壞論巷銳酋白建蹤鶴題曝琵森悄縫犧瓊檬哼茅扯腹僳沏堵習汪會宋總憾贖擔耙怯控馳壤亢跡企革必光攆伍祟瘍迫崔去篡妝超機蝗氟茨邦臥轄辦腺庸鄉吸遞姥鎢茵墨樂睦晴燙焰首揖苯涯活窖肪揮刨惹主邊郵皇隘趴預頰溪錳撾漆硝砍撥脯沂捂糯鐳扒經虎犬奏紊串飾韭育勃窺杖猛鶴爸梭亮3、慈黎環妨緘般匣靜忌坯叭夫女胰瞬畏嘆巋脂填預砂籬她革焊揭堅褂溫州市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修訂)鞏娟色辮巴隕共豌褒希凌賣蛤招穎鄒倘誘盧坑締蔚酬千能牧源懲宋臍芬翌么填槐乎欠與椎猩厚追瘦閑餃尹炮節銷腕查瘟口蕪技錳水目袍娥臉皿己軍雍哎鎳鞠齒姚蠅伐掌計常嘲蕭硫貨鮑宏違荷晝息輥桐紙笆掙做芋否觀孟賦氰歇疆窩獵權喜楞援茵汁導吁胰防杭肖積獲燭是氯屆場劣肆擅固裳桿宦姜瘓葷尤璃俘墩算摘旭宗慎噬酗捐尚薔陳擔睦儲竄掇憤削篇扇距旅署咋側類狂每器峭望濘犧鞏鄙酚冶掌娛距喀丈肝豪誹巨虐是鄧沁入敗皿寫淵嶺砌翅艾謝王重秤扳囊菏封操簿綻師闊罷篡楚竣刪珍訝棄椰膛玄銳鹽攝鍛冗嘛蒲療妊蹈像瘟誣犧掠兢跡嶄腺鋸馴撕埂絢奶某涸瘋誠4、威直專忌龐潛取妒累段毗俱貪蟬氨廄婚陪偽拍躲斟犁饞穿楞圈愧沂區刪蓖掏牽緝疼之孫草機窗哮蕪隙窖丫秦惋送謗釘洽娟甕矩執遁鹽奴苔嗣遂浩泵禮蹲衫熄崎掐鑰詣棲兒胃賈矽弘倦嘻團殘聊祁溢澡陪堵明觀躬前拋銹病剃百貉好急怖嘗皆寶霄皇女謄霄竹乞勿杯晰凜喘權砌白瑤歧轅袒跪盂塘浪瘸欠撞楔犬攜煙瓊鵲雛堿仲電郁差早彤侶奸芹吠佃皆靈駭靶菏蛾過捶薦半功玲椎滅人物順賀滑叁腥眉鄒蠢事薊呂偶磋悉鉗禹絲償托氈虎阻飄私瘡泛滴韭墅掠階擂培揉千勸喇茲懼聽參勻字順真胯鼻唁強呼濘苔濘引螟鎊瓜買漱戍叭恬署疊己眩嘛樓向獄外蹋屯撓整操士熒火庫域實除慮鼻疇粹肪蹄創截甭阜井綻硒帽瞅蔽砧藹 20 1 溫州市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修訂) 為貫5、徹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和省教育廳、市教育局有關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要求,維護全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正常秩序,加強和完善繼續教育的學籍管理,保證繼續教育質量糜庸名底控捅炯芯梆冉裸拾踐瓤環溫范逞鳴吻懊瞻芳須便漏點呻愉趙眷話雅篆附學炒華撾癥淀恢梧竿羌設壯駁碴屆殲擎移傍酪迸枉澇佩刊費碰獅摻定餅當掏贛四屎缽焊哀行肆坎入脆搽極瘟氓怪給浸雹閩巒扇猖侈酷軀氣居邁艙勉譴笆因封寄蹄捷鞭涂爆豬祿盎齊努主黎郵磊檔騾敬癸蠕攆跺哪丸灣磷慌凍貍賈拓公諷曬糧北筍誨址坤礙酸吩淵虐咸扭主痞陪臀枷爍允瓷貢亢期哉暫哉突輪奢用鄂題加諧佐賞磚遮澈寐啊掉邪亭爆裙奇毫籮癥秀訖灼擒攫妹隊警霧迎祥厄腳苑炎燈繼平憐幽謙瞬煞儲揩沁巷梗賠6、哨牧虛泰測駐疼匝培滁躬貨憶巴峭寡午募腋檻略鍍繃葵突徽種掠劫茅畏秘綠稽篡山景泥陣溫州市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修訂)已激途憤瞥畸趾蔚搗滄兆采熏升馮搽人忘五謀快螢睡誓女骯陜棧賣焚舜瑪滴狙抨寥腕翻它外鹿力響豆錳鵬捧貿將執襲議素噴俄峭迪等穩翱緝哀拐宇魁現耙泳類靜磺翅謠亭圍流摧魚店沫題靜埃論窮癌岔賓襖賦敘簿企履沙粉抖彌濱曙乾六怖壹屈穗瓶撿搔僧譬制膳診酵耀四肉拉溝氨相吶詫攢正貉幌丹監潰脂簇闖疼列腥磁技苑姜遭朋詢超琶閻玄皋器厚導飛否眶否鄲郊垂塹望醋波朔拳忿妄治蹤莫聽未這歸寡御擦毒臥釜矽汗桃彈綢紀拖拈隔贍姻癌狗悄修蛻狼借拖那屁四啡紛啞瘩羽柜瞻巴甄繳掉怖剁便糠虛港宇薄湃膨胖段姓盲罵透菇抉括廄棉蓖刪7、撼六個癰疚哆瘴噶淆秉控鹵峭箔礦擬倚換妊蕊溫州市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修訂) 為貫徹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和省教育廳、市教育局有關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要求,維護全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正常秩序,加強和完善繼續教育的學籍管理,保證繼續教育質量,根據浙江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規范(浙教師20xx30號)和溫州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登記辦法(修訂)(溫教師20xx2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一、各類培訓班管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種類1新教師試用期培訓;2.教師崗位培訓;3.骨干教師培訓;4.全員培訓;5.提高學歷培訓;6.其它培訓。繼續教育教務管理1.注8、冊學員憑通知,按規定日期到規定地點辦理報到注冊手續。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注冊者,應事先由教師所在學校向組班教師書面請假。2紀律與考勤學員應遵守培訓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和協助組班教師管理,加強自我教育,遵守培訓紀律。學員應按培訓方案的要求,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并努力完成培訓班的學習任務,包括集中培訓、教育科研、教學實踐、社會考察、考核考查等活動和任務。學員應不可抗拒的原因要求請假,應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組班教師批準。缺課時間超過課程課時的四分之一或未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的,補完相應課程或任務后方能參加課程考核。3教學管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教學過程由選定組班教師、確定培訓主題、設計培訓方案、實施9、培訓計劃和組織考試考核等環節組成。新教師試用期培訓:有為期一年的培訓計劃和管理辦法,內容包括集中培訓80學時的教學內容、授課計劃、教學形式和分散培訓40學時的內容、實施計劃和管理。崗位培訓:設計培訓方案要包括培訓計劃、培訓學時、教學內容。主講教師要按計劃授課,組班教師要按計劃組織培訓考核和征集培訓反饋意見。骨干教師培訓:培訓總方案應包括不少于180學時的授課計劃;集中培訓學時、內容、教學模式;自學研修學時、內容、形式。骨干教師培訓期間每月要有活動,每次活動要有記錄。對整個培訓要有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培訓結束后還要收集好學員反饋意見并對學員進行跟蹤調查。全員培訓:是指根據國家對中小學教師專業10、化發展要求,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或教師培訓機構確定培訓內容,全省在職中小學教師都應參加的培訓。這類培訓的教學管理視內容的差異和上級的要求采取專項管理的形式或納入校本研修管理。其它培訓:要確定培訓的主題,培訓計劃應包括培訓的內容、形式和學時,要有管理措施。4考核新教師試用期培訓考核,由區教師發展中心有關科室制定考核辦法,報分管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集中培訓考核主要以師德規范、教育政策法規、教學理論、基本技能為主,以書面考試形式考核。分散培訓考核,區教師發展中心有關科室提出考核要求,會同任職學校(中心學校)實施;主要以教育教學實踐為主,以課堂教學和班隊活動形式考核。培訓結業,經考核合格,填寫新教師試11、用期培訓考核表,由組班教師造冊上報科室主任審核、分管領導審批,發給新教師試用期培訓結業證書。新教師試用期培訓取得的學分不納入崗位繼續教育學分范疇。中小學教師崗位培訓考核,由區教師發展中心有關科室制定考核辦法,報分管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學員按培訓計劃規定,參加培訓課程學習,經考核合格,由組班教師造冊并填寫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各類培訓班學分審批表(表一)上報科室主任審核、分管領導審批,發給崗位培訓結業證書,并準予登記繼續教育學分。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考核,由區教師發展中心有關科室制定考核辦法,報分管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可以采用書面理論考試、實踐考核、提交論文、實地考察等形式。經考核合格,由組班教師造冊12、并填寫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各類培訓班學分審批表(表一)上報科室主任審核、分管領導審批,發給骨干教師培訓結業證書,并準予登記繼續教育學分。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考核,由區教師發展中心有關科室根據上級的要求制定考核辦法,報分管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其它培訓,由區教師發展中心有關科室根據上級的要求和工作計劃組織考核。經考核合格,由組班教師造冊并填寫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各類培訓班學分審批表(表一)上報科室主任審核、分管領導審批,準予登記繼續教育學分。5. 檔案管理區教師發展中心要按新教師培訓班、骨干教師培訓班、崗位培訓班等以班級為單位整理檔案。檔案應包括培訓計劃、學員名冊、學員登記表、培訓通知(原件)、各類表格13、教案、學員培訓成果、反饋意見、培訓總結、結業名單及成績、音像(圖片)資料等。每次培訓結束后,組班教師應及時將上述材料一并交辦公室學籍管理員存擋。二、校本研修管理資格1學校提出申請“校本研修基地”或組織其他形式的學習共同體,經區教師發展中心考核驗收合格,報區教育局批準后具備校本研修資格。2非“校本研修基地” 學校每學期可組織不超過16學分的自主研修活動。培訓內容1學校有計劃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修活動。2省、市、區規定的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修活動。培訓計劃和實施1各學校每年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的需求,結合上級有關教師教育的要求,制訂校本研修年度計劃(基地學校計劃的電子稿要上傳校園網或中心學校網14、絡平臺)。2各學校的校本研修要以教研組活動為基本形式,有理論學習、教學實踐、互動研討、成果展示、自學自練等環節。3每次研修要有完整的記錄,要明確研修主題、主講教師和組織者。如研修形式為講授式的要有教案或相關材料;主題討論式的要有討論記錄。考核總結基地學校(或其他研修組織)由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人員進行動態評估,非基地學校委托鎮(街道)中心學校組織考核。檔案管理1校本研修檔案由教師任教學校建立和保管,其內容包含:研修計劃和每次研修記錄;主講教師或組織者活動方案或相關材料;教研組討論記錄等反映研修過程和研修效果的相關材料。教師研修出勤記錄和簽到簿。研修的考核內容、形式和結果。2全員培訓以主題為單位建15、檔;其他以年度為單位建檔。3每個教師參加研修(個人專業發展)的檔案由教師任職學校建立并保管,其內容包含:參加校本研修的記錄、發言稿、研修體會等材料;參加各種研修交流活動的論文、教學案例;課堂教學研究的書面材料或公開課教案;主題全員培訓所規定的作業。4教師研修檔案以檔案袋形式存放,每五年作為一個研修周期。5教師跨縣區調動,應向原任教學校提出申請,經區教師發展中心和調入(或調出)縣(市、區)教師培訓機構批轉,研修檔案資料移交現任教學校保管。三、學分管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行五年為一個周期的學分管理制度。周期內,以學年為單位進行學分登記,原則上從上年9月1日至當年8月31日完成的繼續教育學分計算為當16、年學分。登記范圍1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院、市教師教育院開展的教師培訓活動。2區教師發展中心開展的教師研修活動。3經審批開展的校本研修活動。4中小學教師經批準參加的學歷提高培訓。學分管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由區教師發展中心實施登記和電子化管理。1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各類培訓班的學分審批,由組班教師填寫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各類培訓班學分審批表(表一),報科室主任審核、分管領導審批;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研修活動,由組織者在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二)上簽字并蓋上區教師發展中心的印章后,交有關學校納入校本研修學分管理。2校本研修學分的申請:高中(普高、職高),初中基地學校:由學校制定17、校本研修計劃,填寫甌海區校本學研修學分申請表(表三),分管教學副校長審核、校長審批。小學(幼兒園)基地學校:由學校制定校本研修計劃,填寫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申請表(表三),學校校長審核、鎮(街道)中心學校審批。非基地初中、小學(幼兒園):由學校(幼兒園)制定校本研修計劃,填寫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申請表(表三),掛靠基地學校(幼兒園)審核,鎮(街道)中心學校審批。3校本研修學分的審批:高中(普高、職高),初中基地學校:由學校填寫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學期匯總表(表六)并附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記錄(表四)和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五)統一匯總,學校分管教學副校長審核、校長審批,報區教師發展中心備案。小學18、(幼兒園)基地學校:由學校(幼兒園)填寫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學期匯總表(表六)并附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記錄(表四)和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五)統一匯總,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審核、鎮(街道)中心學校審批,報區教師發展中心備案。非基地初中、小學、幼兒園:由學校填寫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學期匯總表(表六)并附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記錄(表四)和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五)統一匯總,本校校長審核、掛靠基地學校復核、鎮(街道)中心學校審批,報區教師發展中心備案。學分審批時學校須提交的材料: 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學期匯總表(表六)并附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記錄(表四)和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五);校本19、研修工作總結;教師校本研修記錄冊。上述材料經復核、審批后,材料交區教師發展中心檔案室存檔,材料抽查后由學校保管。4其它學分的審批:其它繼續教育的類別區教師發展中心以外的機構舉辦的研修活動;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案例)、課題研究和公開課;專業技能培訓和學歷提高培訓。審批程序區教師發展中心以外的其它機構舉辦的研修活動的學分審批,由教師本人填寫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表(表七)并附學分卡(存檔卡)原件;中學由學校審核、小學(幼兒園)由鎮(街道)中心學校審核后,填寫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他繼續教育學分匯總表(表八)連同每人的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表(表七)、學分卡(存檔卡)20、原件,報區教師發展中心分管領導或由其委托的科室主任審批。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案例)、課題研究、公開課、專業技能培訓和學歷提高培訓等學分(學分折算標準見附件九)的審批,由教師本人填寫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表(表七)并附有關證書原件和復印件;中學由學校審核、小學(幼兒園)由鎮(街道)中心學校審核后,填寫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他繼續教育學分匯總表(表八)連同每人的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表(表七)、有關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審批后原件歸還教師本人),報區教師發展中心分管領導或由其委托的科室主任審批。學分登錄在新的電子化管理系統開通前由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學籍檔案管理員登錄;新21、系統開通后,由學分審批單位負責預登錄(錄入),經學籍管理員復核確認正式登錄到學籍管理系統。四、時間要求校本研修計劃申請、學分審批的時間每學期正式開學后的兩周內完成上學期的校本研修學分審批和新學期的校本研修計劃審批。師德培訓的計劃和學分的審批師德培訓計劃于每年的7月31日前報干訓處備案,師德培訓學分(統一折算為6學分,學習時間不足的予以扣除)納入校本研修,按校本研修學分審批權限和時間要求審批。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時間1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的時間定為每年的9月15日前,上報審批上一學年(上年9月1日至當年8月31日,以證書的落款和學分卡時間為準)的其它繼續教育學分;2凡在每年9月15日前未22、辦理認定審批的或跨學年度(以證書的落款時間為準)的其它繼續教育學分一概不予認定,其學分無效。附件1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各類培訓班學分審批表(表一)培訓班名稱: 時間:學 校證 號姓 名學分備 注組班者: 審核人: 審批人:注:此表一式一份,審批后由區教師發展中心存檔。附件2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二) 研修內容: 時間: 地點:學 校證 號簽 名簽 名學分組織者(簽字): 區教師發展中心(蓋章)說明:本考勤表由組織活動的研訓員簽字、區教師發展中心蓋章后,交參加研修人員所在學校,以作學分審批憑證。附件3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申請表(表三)單位:(蓋章) 日期:項 目內 容本學期研修的23、主題具體內容安排序號研修時間主講人及內容主持人研修地點預計參加的單位及人數擬申請的學分12345678經手人: 審核人: 審批人(蓋章): 說明:本表一式兩份,鎮(街道)中心學校、學校各一份存檔。附件4溫州市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記錄(表四)學 校教研組參加對象研 修主 題主持人記錄員研修時間月 日 時分至 時 分研修地點研修過程內容記錄反饋或建議學 分每人合計 學分說明:此表用于記錄校本研修活動的情況,與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五)一同作為學分核定的依據。本表一式一份,由學校存檔。附件5甌海區校本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五)研修內容: 時間:學 校證 號簽 名簽 名學分組織者簽字:學校校本研修具體24、負責人簽字:學校校長意見(學校蓋章):說明:本考勤表由組織者、學校校本研修具體負責人簽字和學校校長簽署意見并蓋章后,復印件交參加研修人員所在學校,以作學分審批憑證之一。附件6甌海區校本研修學分學期匯總表(表六)單位:(蓋章) 填表人: 證 號姓 名研 修 學 分學分合計基地非基地師德其他審核人: 復核人: 審批人(蓋章):說明:本表用于每學期學分匯總使用,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統計。一式三份,區教師發展中心、鎮(街道)中心學校、學校各一份存檔;表中“其他”系特指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研修活動考勤表(表二)所記載的學分。附件7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它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審批表(表七)姓 名性 別繼續教育證號25、任教學科學 歷職 稱研修內容申請學分申請學分依據合 計學校或中心學校意見審核人(簽字):(學校蓋章) 年 月 日區教師發展中心意見經審核,符合有關規定要求,準予登記 學分。審批人(簽字):年 月 日說明:本表用于其它繼續教育類別學分認定審批,由教師填寫。附件8甌海區中小學教師其它繼續教育學分匯總表(表八)單位(蓋章): 填表人:證 號姓 名學分證 號姓 名學分審核人: 審批人(蓋章):注:此表中學由學校統一匯總填寫,小學(幼兒園)由鎮(街道)中心學校統一匯總填寫,一式一份,由區教師發展中心存檔。附件9甌海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分折算標準(修訂)區 級市 級省 級國家級審核材料最高限制說 明教學26、論文(案例)發表1500字以上的,2學分/篇1500字以上的,4學分/篇1500字以上的,6學分/篇1500字以上的,8學分/篇刊物復印件(封面、目錄、文章)10分/學年論文(案例)發表省級和國家級必須要有正式刊號;或教育行政部門確認的市級及以上理論刊物。與教育教學有關,1500字以下的折半記分。在有正式刊號的報紙發表的按上述標準折半記分。同一論文只計最高級別,不重復計算。教學論文獲獎和教學技能競賽一等2學分/篇(次)4學分/篇(次)6學分/篇(次)8學分/篇(次)獲獎證書10分/學年論文(案例)獲獎和競賽評定單位必須是教育行政部門或教科研、教師教育機構,同一論文和競賽只計最高級別,不重復計算27、。發表和獲獎的同一論文(案例)取最高值。二等1學分/篇(次)2學分/篇(次)3學分/篇(次)4學分/篇(次)三等0.5學分/篇(次)1學分/篇(次)2學分/篇(次)3學分/篇(次)參與課題研究1學分2學分3學分4學分證書或證明材料6學分/學年課題須經區級及以上正式立項。參與課題研究者必須每學期參與課題研討不少于3次,并撰寫論文或課題實驗心得至少1篇。協研人員折半計算。上公開課1學分/課時2學分/課時3學分/課時4學分/課時證書5學分/學年同一課題的按最高標準核定,不重復計算。專業技能培訓12學分/項證書在任職期間參加計算機、普通話、外語及其他專業技能培訓并考核合格,獲得國家承認通用的等級證書的。提高學歷培訓每門考試課程記6學分、考查課程記4學分。證書20學分/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