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遠加油站安全檢查事故報告處理及動火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0704
2024-12-16
6頁
21.54KB
1、亞遠加油站安全制度1、總則一、為了加強加油站安全生產管理及防范工作,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保護員工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特制訂本制度。二、本公司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以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互相協作,先參與后匯報或邊參與邊匯報,分級分部門負責,局部服從全局,下級服從上級,最大限度減少損失,防止和減輕危害目標,全方位安全管理。2、安全檢查管理制度一、單位全面安全檢查,由站長親自負責,每月至少一次。二、當班安全員應對作業現場監督,發現違章行為和不安全因素,有權制止和向上級反映。三、加油站主管公司每月和重大節日要對加油站進行安全檢查。(1)檢查主要內容包括:安全責任制2、落實情況、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設備技術狀況、滅火作戰預案以及隱患整改情況等。(2)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加油站能解決的,應限期抓緊整改;加油站無力解決的,應書面向上級報告,同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3、安全教育培訓制度一、加油站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由公司經理副總責,具體的安全教育由站長負責。二、加油站新員工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三、站領導要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有關安全知識,全體員工必須及時參加,認真學習。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嚴禁攜帶火種入站,嚴禁吸煙,嚴禁喝酒上崗。二、不得遲到、早退和無故曠工,工作時間不得擅離職守或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活動。三、所有職工上崗不準穿戴化纖制衣物或易產生靜電的工3、作服,站內工作人員不準穿帶有鐵釘的鞋。四、加油機、油庫及消防設施周圍嚴禁堆放物件,工作場地及行車道上要時常保持清潔暢通。五、懂消防知識,熟悉消防器材設置位置,能熟練使用各類消防器材。六、保持高度的安全防火意識,發現火災及時報警119和其他相關部門,并積極參加撲救。5、事故報告處理制度一、發生事故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上報上級領導和安全職能部門,并保護好事故發生現場和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及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對于重傷死亡事故,必須以最快速度上報公司及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有關部門。隱滿不報、謊報、故意拖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由有關4、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二、事故發生后,查明事故發生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確定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重傷、重大事故還要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三、事故調查應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不采取改進措施不放過、責任人和廣大群眾不受教育不放過、對事故有關的領導和責任人不查處不放過)。四、重傷事故由公司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處理結果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并建立事故報告處理檔案。6、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制度一、要求上崗員工佩戴工作卡、著裝統一。二、根據季節,發放夏裝、春秋裝及冬裝。三、發放帽子、手套及清潔用毛巾。四、每位員工應愛5、護使用勞保防護用品。五、如有丟失或損壞,照價賠償。六、根據加油站工作的特點及有關規定,所發放的勞保用品必須選用防靜電質地的布料或材料。7、動火管理制度一、在加油站內進行動火作業,必須經站長同意并辦理動火審批手續方可進行。二、站內動火,應明確動火的地點、時間、范圍,并須有動火方案、安全措施、現場監護人。三、進行電、氣焊作業,其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四、嚴禁在油罐、油管和加油機等帶油設備上進行焊接等明火作業。五、作業完畢應認真填寫作業記錄。8、用電管理制度一、在爆炸危險區內使用的電氣設備應符合爆炸危險區等級要求。二、在加油站內,用電設備應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三、設置在罩棚下的照明燈具應選用防6、護型燈具。四、對加油機內部的電氣密封應定期檢查,如發現密封不良應立即修復或更換。五、加油站內不應隨意裝接臨時電氣線路。六、加油站營業房等場所禁止使用電爐等易引起火災的電器。9、卸油操作規程一、送油罐車進站后卸油員立即檢查油罐車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引導罐車至計量場地。二、卸油員會同駕駛員核對罐車油品交運單記載的品種、數量,檢查確認罐車鉛封是否一致,連接靜電接地線按規定備好消防器材,將罐車靜置15分鐘經計量后準備接卸油。三、卸油時,按工藝流程要求連接卸油管,做到接頭結合緊密,卸油管自然彎曲。四、司機緩慢開啟罐車卸油閥。卸油員集中精力監視、觀察罐油管線、相關閘閥、過濾器等設備的運行情況,隨時準備處理可能發生的問題。同時,罐車司機不得遠離現場。五、卸油完畢后,卸油員應上罐車確認油品卸凈,關好閘閥,拆卸卸油管,蓋嚴罐口處的卸油帽,收回導靜電線。六、引導油罐車離站。七、雷雨時,禁止進行加油和卸油作業。10、設備管理制度一、開展設備平時的維護、保養和定期的檢修,保持所有設備、設施始終處在完好狀態;二、建立設備檔案,完整地保管設備的說明書、質量檢驗單、合格證,以及主管部門定期檢測或校驗報告、平時安全檢查記錄、維護保養及修理記錄等。三、定期開展設備的計量自校和防雷、防靜電接地電阻的自測,并定期請專業部門檢測或校驗,合格才能使用;四、保持設備的清潔,定期刷新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