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生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名稱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管理規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1758
2024-12-16
12頁
39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中國石化生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管理規定通用業務制度一原則類制度制度名稱中國石化生產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管理規定制度編號JZGSH-B20201-21-058-2018-2制度文號中國石化安(2018)268號制度版本2主辦部門安全監管局所屬業務類別健康安全環境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綜合安全監督管理會簽部門下位制度制定企業制定實施類執行類制度審核部門法律部企業改革管理部監督檢查者安全監管局簽發日期2018年7月3日解釋權歸屬安全監管局生效日期2018年7月3日制定目的規范安全風險識別、評價、控制、監管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制定依據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泊治法、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標本兼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作指南的通知(安委辦(2016)3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辦法、危險化學品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B351812017)適用范圍各企事業單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涉及的相關制度中國石化全面風險管理暫行辦法(中國石化企(2013182號)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職工違紀違規行為處分規定(中國石化3、監2014)308號)廢止說明原中國石化生產安全風險管理規定(試行)(中國石化安(2016)625號)、中國石化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中國石化安(2015)275)、中國石化關鍵裝置要害(重點)部位安全管理規定(中國石化安(2011)122號)同時廢止1總則11為了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規范風險評估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特制定本規定。12本規定所稱風險是指生產安全風險,是安全不期望事故事件概率與其可能后果嚴重程度的綜合結果,風險分為重大、較大、一般和低風險,分別對應紅、橙、黃、藍四種顏色。重大風險和較大風險應當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等級,4、一般風險按照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則可進一步降低風險等級,低風險應當執行現有管理程序和保持現有安全措施完好有效,防止風險進一步升級。13本規定所稱隱患是指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是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按危害大小、治理難易程度和緊迫性將隱患分為一般、較大和重大隱患。14公共安全風險可參照本規定執行15管理原則151推進基于風險的安全管理。風險管理貫穿于生產經營全過程,通過持續開展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和風險監控,防止事故發生,確保風險可接受。152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建立隱患排查、分類分5、級、整改治理、效果評估、驗收銷號的閉環管理流程,確保隱患及時排查治理。不能如期治理的隱患應當按風險管控的程序落實防范措施。153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落實集團監管、企業主責全面覆蓋和全員參與,實現全過程、常態化的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各級負責人應當承包本單位風險和隱患。154堅持逐級建立清單原則。風險和隱患排査管理實行清單管理,各級單位應當逐級建立基層單位、二級單位、企業和集團公司各層級的風險和隱患管理清單。2組織管理與職責21安全監管局是集團公司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的管理責任主體。負責評估確定集團公司重大安全風險,提出年度隱患治理重點,負責集團公司重大風險管控和重大隱患治理的監管。26、2事業部、管理部和專業公司(以下簡稱事業部)是本板塊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管理主體,負責評估本板塊集團公司重大風險和重大隱患,指導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和隱患治理工作,事業部負責人對本板塊集團公司重大風險管控和重大隱患治理實行承包。23企業是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負責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基層員工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責任。231企業各部門、各單位對業務和屬地范圍內的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具體負責,組織開展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落實風險控制措施,實施隱患治理。232企業員工負責崗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的風險識別和隱患排查。7、3風險管理的內容和要求31風險識別311風險識別是對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環境破壞和社會聲譽影響事故事件的識別(包括原因、后果和現有安全措施),識別范圍應當涵蓋總圖布置、工藝流程、設備設施(含工程施工和檢維修用設備設施)、物流運輸、應急泄放系統、工藝操作、工程施工和檢維修作業、特殊作業、有人值守建筑物、自然災害和外部影響等全業務、全流程中存在的風險。312企業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全面風險識別。3121基層崗位應當在基層單位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對本崗位的作業活動和涉及的設備、設施等開展風險識別,建立崗位危險事件清單。3122基層單位應當按照屬地化原則對管理的對象和業務逐區域、逐裝置、逐專業、逐崗位8、進行風險識別,做到所有危險源、作業活動和相關的設備、設施全覆蓋,形成基層單位風險清單。3123二級單位負責指導基層單位開展風險識別,二級單位的管理部門應當對基層單位上報的風險分專業進行審核,并組織相關管理人員開展分管業務范圍內的風險識別,安全部門負責匯總、組織審核,形成二級單位的風險清單。3124企業各管理部門應當對二級單位上報的風險分專業進行審核,并組織相關技術專家開展分管業務范圍內的風險識別,初步形成各部門的風險清單。3125應當結合工程建設的施工階段和檢維修作業運用JSA方法進行風險識別。313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當及時開展風險識別:3131裝置長時間在設計上、下限運行或延長計劃檢修周期9、。3132發生火災爆炸或毒性氣體嚴重泄漏事故。3133油氣圈閉(區塊)第一口探井進行鉆(完)井作業。3134施工內容和方案發生重大變化。3135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規范發生重大變化時。32風險評價321風險評價是指對識別出的風險采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和工具進行定性、定量評估,準確描述風險,確定風險等級,制定管控措施。322企業各級單位應當成立風險評價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組織對已識別出的風險開展風險評價,確定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3221基層單位應當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定性評價,鼓勵有能力的進行定量分析。3222二級單位和企業各部門應當采用中國石化安全風險矩陣等工具,對識別出的風險進10、行評價,確定每個風險的等級和風險值,完善風險清單。3223企業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分管的業務對二級單位風險評價結果和管控措施審核把關。對不具備能力的二級單位應由企業各部門直接組織評價。3224企業安全部門應當組織生產、工藝、設備、工程等相關專業管理人員對各部門的風險評價結果進行審核,形成企業風險清單,并分解到相關部門。3225企業風險清單應當包括重大風險(紅色區)、較大風險(橙色區)、后果等級為F、G的一般風險。3226風險值40或后果為E、F、G的較大風險以及企業重點關注的其他安全風險應當作為企業的重大風險管理;風險值40且后果嚴重性等級為E、F、G的風險可推薦為集團公司重大風險。3227企業11、風險清單和企業重大風險應當報企業HSSE委員會審批。323應當按照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個體防護、應急響應的順序確定風險管控措施。工程技術措施應當包括技術方案實施計劃、責任部門和責任人。324風險管理應當滿足中國石化安全風險矩陣規定的“各級風險的最低安全要求”。325安全監管局會同事業部對企業推薦的重大風險進行審核,形成集團公司重大風險清單,報集團公司HSSE委員會審批326企業的重大風險應當用風險管控行動模型( Bow- Ti e)、集團公司重大風險用定量風險評價(QRA)等風險評價工具進一步定量分析評價,優化風險管控措施。33風險控制331企業每年應當制定風險總值降低的目標和計劃,風險值12、降低情況要進行考核并公示。風險總值為企業風險清單中各風險值的總和,新增風險納入下年度考核。332企業應當對風險評價確定的管控措施進行責任分解,分級明確風險的管控責任人和措施落實責任人。333企業各級主要負責人應當承包本單位的最大風險,其他負責人按照風險值高低和分管業務承包其他風險,承包期內應當實現風險降級或風險值降低。334各級風險承包人應當及時審定風險管控方案和措施,聽取、研究承包風險的管控情況,協調各種資源,確保風險消減與管控方案有效落實;定期組織現場專項檢查,發現風險值增加的危害因素時,及時調整風險管控方案;各項管控措施落實到位后,應當及時組織評估、銷項。335新建項目在開車前風險控制措13、施應當落實到位,不應當存在不可接受的風險。在役裝置或設備設施風險值40的風險,應當明確風險值降低措施的時間進度,原則上存在間不應當超過1年。336應當對相關人員進行風險控制措施的技術交底和培訓,確保措施落實到位337重大風險應當編制專項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34風險監控341企業每年應當結合實際按單位或裝置繪制紅、橙、黃藍四色風險電子分布圖,根據風險清單中等級最高的風險確定單位或裝置的風險色。油田、銷售企業按二級單位風險色繪制區域風險分布電子地圖,煉化企業按裝置風險色繪制總圖裝置風險電子分布圖,工程企業按工程項目風險色繪制區域風險分布電子地圖342企業應當按照集團公司安全公示規定,對企業重大安全風14、險的基本信息、管控措施和管控責任人等進行公示。343企業應當將風險管控措施納入日常生產經營管理。344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電儀等部門應當按照各級風險清單的責任分工,做好操作規程等技術文件的修訂和對相關裝置、設備設施或作業活動的檢查監督。345企業重大風險管控措施應當制定實施進度計劃,進行專項檢查、掛牌督辦和每月跟蹤。風險管控責任人和措施落實責任人應當對照計劃檢查落實進度,確保達到年度管控目標。346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應當掌握風險管控進度和風險總值變化情況,及時組織研究解決管控問題,更新風險清單,并向HSSE委員會匯報。347風險降級或銷項3471風險達到降級或銷項條件時,應當辦理審批手15、續,及時降級或銷項。工程施工和作業活動類風險的銷項應當在施工和作業活動完成后。3472風險降級或銷項后應當持續保持管控措施的有效運行。3473企業重大風險和集團公司重大風險降級或銷項時應當進行專項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報告應當包括:風險基本情況、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剩余風險和評估結論等。3474企業重大風險的降或銷項由企業自行組織審批,集團公司重大安全風險的降級或銷項應當由安全監管局組織審批。4隱患管理的內容及要求41隱患分級411一般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消除的隱患。412較大隱患指危害較大,整改有一定難度,不能即查即改,但又急需整治的隱患。413重大隱患是指符合國家16、集團公司規定的重大隱患判定標準或經評估可能導致較大及以上事故、必須及時整治的隱患。42隱患排查421隱患排查應當依據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通過日常檢查、定期檢査、專業排查、專項排查和事故類比排查等多種形式持續開展。42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企業應當及時組織開展隱患排查。4221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頒布執行或修訂發布時,應當組織開展法規符合性隱患排查。4222同類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當組織開展事故類比性隱患排查。4223生產作業場所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當組織開展環境適應性隱患排查。423各級單位應當對排查出的隱患進行分級,建立基層單位、二級單位和企業級隱患清單。4231基層班組17、和崗位自查發現的隱患,由基層單位負責列入隱患清單,錄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4232企業及其上級部門組織開展的體系審核、各類檢查及安全評估發現的隱患,由檢查組織部門和評估單位負責提出隱患清單,由各專業管理部門進行分級、分類后分別錄入。43隱患治理431企業對排查出的隱患實行動態管理,按照輕重緩急及時整治。432企業應當定期研究落實隱患整治方案,推進隱患整治進度433一般隱患由二級單位或隱患所在的基層單位負責人有關人員及時組織整改。434較大隱患由二級單位或企業負責組織整治。435重大隱患由企業上報相關事業部和安全監管局,并專題研究,落實“五定”要求(定方案、定資金、定期限、定責任人、定預案),公示18、和掛牌督辦。436需要投資立項治理的隱患,應當按集團公司項目投資管理規定的要求辦理審批立項。437隱患治理方案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重視源頭治理,嚴格過程控制,防止隱患治理過程中產生新的隱患和發生事故。438隱患治理前應當落實有效的防護措施,隱患整治完成后應當辦理銷項手續。439重大隱患治理項目竣工投用半年后,企業應當成立由技術人員和專家組成的后評估小組或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開展治理效果后評估,出具后評估報告。4310企業應當建立隱患治理工作協調機制,按照當地政府要求,及時以書面形式向當地安監部門和主管部門匯報本單位隱患排查工作開展情況和需要地方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5信息管理51風險和19、隱患排查治理應當堅持動態管理和監控,并及時將風險和隱患信息錄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52企業應當及時上報新識別和排查的重大風險和重大隱患。53企業應當每年總結安全風險和隱患管理工作,確定下年度工作重點,提交HSSE委員會審核,并在安全信息系統中報送。6監督檢查與考核61各單位應當將風險和隱患排查治理的管理納入安全檢査與考核范圍,考核結果應當納入企業績效考核。62企業應當建立隱患排查獎勵制度,鼓勵職工報告、舉報和排除隱患。對發現、舉報和排除隱患的有功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集團公司將定期通報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表彰獎勵重大隱患發現先進個人。63凡違反本規定導致事故發生的,將按照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職工違紀違規行為處分規定和其他相關規定,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