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揚金融公司內部財務控制辦法及銀行存款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3737
2024-12-16
8頁
62.04KB
1、內部財務控制辦法1. 總則1.1. 制定目的1) 確保公司政策、制度之推行。2) 確保公司內部所產生的報表資料的正確性與可靠性。3) 衡量公司各部門的績效。4) 確保公司資源、財產之安全及有效利用。1.2. 適用范圍本公司有關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存貨、固定資產、應付賬款、采購、銷售等作業事項的控制,依本辦法所規范的體制管理。1.3. 權責單位1) 財務部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2) 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2. 內部控制2.1.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原則1) 控制點要適當、完整、有彈性。2) 建立控制點要注意成本與效益。3) 建立控制點,是在公司內部營運作業中建2、立必要之提防。4) 公司所建立之控制占,應定期予以評估檢討,以適合營運所需。3. 現金、銀行存款內部控制3.1. 內部控制基本原則3.1.1. 現金、銀行存款賬戶收入1) 收入的現金、銀行支票、匯票應迅速辦理銀行手續。2) 現金在未存入銀行前應適當保管控制。3) 現金余額應不定期由第三者核對或稽核。4) 現金、銀行存款賬戶由專人保管。5) 不明匯款人或金額有問題之匯款,如未能立即存入銀行,則應妥善保管。6) 存入銀行的繳款單,應由出納以外的財務人員與收入款項的明細表、現金日記賬核對。3.2. 一般事項1) 銀行賬戶均經總經理同意開立。2) 銀行賬戶均以公司名義開立。3.3. 編制銀行存款往來調3、節表1) 隔月初所有銀行賬戶均迅速調節,與銀行對賬單核對。2) 每月經有權限主管嚴格審核。3.4. 現金、銀行存款賬戶付款3.4.1. 每筆付款均應有合法憑證,經適當核準。3.4.2. 支票的控制1) 檢查支票號碼是否連號。2) 作廢支票應妥為保管。3) 未使用支票應妥為保管。3.4.3. 支票簽章者1) 支票簽章者須經總經理指定。2) 支票簽章者離職或職務調整,應立即變更銀行預留印鑒卡。3) 支票簽章者應有足夠之獨立性。4) 支票簽章者不應接觸現金或會計賬簿。3.4.4. 簽章支票1) 所有支票應由總經理指定一個以上人員簽章。2) 不可簽發空白支票。3) 支票在簽章之前,所有資料均應填寫妥當4、。4) 經核準的發票及憑證等應連同支票送支票簽章者。5) 支票銀行印章應由所有人或經其授權者保管及使用。4. 應收賬款內部控制4.1. 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基本原則4.1.1. 職責劃分1) 出納不得接觸應收賬款賬簿。2) 信用額度管理與行銷,應完全分開。3) 客戶對賬單應同下列與業務無關的人員直接寄給客戶:1、出納。2、應收賬款賬務人員。3、開立賬單人員。4) 客戶明細賬的登錄應由與現金收入無關的人員負責。5) 應收賬款之調整應經適當核準。4.1.2. 適當核準1) 所有的銷貨訂單,在接受前應經核準。2) 呆賬轉銷、客戶之賬戶調整,均須經財務最高主管核準。3) 所有新客戶、其信用額度均應經過核準5、。5. 存貨內部控制5.1. 存貨內部控制基本原則1) 公司應建立適當的作業程序,以確保料件確實收到。2) 應有適當的儲存場所,以確保存貨的安全。3) 應建立存貨永續記錄。4) 存貨每年最少實地盤點一次,以確定存貨確實存在。5) 各項存貨交易均須有憑證,且經適當核準。6) 應建立存貨計價政策,且應每年一致。7) 呆廢料、余料等應建立作業核準制度,予以適當的分類。8) 應提列適當的存貨跌價準備。5.2. 實體控制1) 存貨由倉庫管理員直接控制,倉庫管理員對存貨數量負責。2) 除倉庫管理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倉庫。3) 倉庫中的存貨,應以有組織有系統的方式儲存。4) 客戶退回之存貨應有效控制6、。5) 報廢損壞、過期或不能銷售之存貨,應定期移入報廢倉庫。6) 存貨應定期盤點:1、全面存貨盤點至少每年舉行一次。2、存貨盤點應制定適當之書面規章。3、盤點時,應由存貨控制部門人員監盤。4、盤點單應預先編號并適當管制。5、盤點結果如與存貨記錄有重大差異,應作重點式復盤。6、應適當管制是存貨交易,如生產、運貨、進料等之截止日期及憑證號碼。7、存貨盤點之重大差異應詳予調查。5.3. 會計控制1) 建立完善的存貨會計制度,正確記存貨、計算成本及評估存貨價值。2) 廢料、過期存貨及不能使用的存貨應作最妥善處理并應經授權主管核準。3) 儲存在外協廠的存貨,應定期經保管公司主管之確認。4) 存貨總賬及明7、細應依存貨種類及儲放地點設置。5) 存貨應有專人定期檢查:1、存貨量。2、呆料或過時料。3、相當時尚未完成之在制品。4、品管不合格之退料。6) 存貨之采購應適當安排,以避免存貨過量或變成過時的存貨。5.4. 發料作業1) 倉庫發料應憑核準之領料單:1、領料單應由倉管以外的人員填制。2、經授權者核準。3、領料單應事先編號并控制其連號順序。4、領料者領取存貨后,應在領料單上簽名。2) 生產用料應依據標準用料表請領。3) 發料之數量或料號與原領料單不符時,應將原領料單作廢,另行填制領料單。4) 領料單上如設有“領料數量”及“發料數量”兩欄,實際發料數量不得超過領料數量,以免多領之存貨損壞或遺失。5)8、 已領取之生產用材料,如生產過程損壞,應填制補料單領料。6) 已領取而未使用的材料,應退回倉庫,填制退料單退料。7) 部門間材料調撥,應有領料單或調撥單。8) 成品出貨應憑經核準之出貨通知單。9) 出貨通知單應事先編號并控制其連續號碼。6. 固定資產6.1. 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基本原則1) 固定資產之采購、銷售及報廢,均應經適當核準。2) 固定資產應有健全的總賬系統適當地控制。3) 固定資產應適當保管并保護其安全。6.2. 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實例1) 資本支出應經授權主管核準。2) 資本支出知未經事先授權核準,應于實際支出進由公司最高主管或多位主管核準。3) 應指派財務部人員:1、審核授權資產全部9、重置或部分重置事宜。2、檢查已確定被重置的資產應從賬上轉銷。4) 若建造工程系由外包商承造,在建造期間有專人審查建造成本記錄。5) 應建立完整的作業程序以確保材料確實收到或勞務確實完成。6) 固定資產的處理:1、固定資產的處理,如出售或報廢處理等,應經核準。2、固定資產處理核準書,應有一聯送財務部。3、固定資產處理損益應正確計算。7) 公司應有固定資產詳細記錄,并定期(最少每年一次)與總賬核對調整。8) 已提足折舊而仍繼續使用的設備、報廢設備或閑置設備,雖不列于總賬,但仍應設置記錄予以控制。9) 每一面固定資產應貼標簽加以識別,并明列于固定資產記錄本。10) 廠間或部門之間固定資產調撥轉移:110、調撥轉移應經核準。2、應通知財務部。11) 固定資產應定期由非負責保管者實地盤點,并與固定資產明細記錄比較。7. 采購及應付賬款7.1. 采購內部控制實例1) 應建立書面作業程序,界定授權何人或何部門負責公司各項采購及其采購權限。2) 采購部門應獨立作業,采購職能應與會計、出貨及驗收作業分離。3) 每一采購項目均應制作訂購單,訂購單應禽氟適當核準的請購單。4) 訂購單應先連續編號,并放置于安全處所,以免誤用。5) 訂購單應有供應商名稱、數量、單價、金額、付款條件等資料。6) 訂購商品、勞務或工程等,應取得具有競爭性之比價資料,并作成記錄。7) 已發出的訂購單應有記錄控制。8) 訂購的供應商應11、依據公司政策核準。9) 訂購的價格應由獨立的部門審核(如成本分析),以確定訂購價格是否合理。10) 某些采購項目如需特別核準,應由財務部或內部稽核員檢查其核準情形。11) 公司應明令禁止員工接受供應商的招待或饋贈,并讓供應商知道此項規定。12) 采購作業程序及各項控制,應由內部稽核員定期稽核。7.2. 驗收的內部控制實例1) 入廠的所有商品、原料及物料應集中由驗收單位驗收,而驗收單位應獨立于采購單位。2) 訂購單其中一聯應送交驗收單位。3) 驗收單位應依據訂購單上之供應商、日期、品名、數量等資料驗收,未經訂購之貨品,不得收料。4) 公司應訂有超收或短收限額及處理辦法。5) 每一項收料均應填制驗12、收單,并由負責驗收者簽字。6) 驗收單應事先連續編號。驗收單應有一聯存放在驗收單位。7) 驗收后的貨品應通知品管單位抽樣,實施品質檢驗。8) 短收或損壞,應立即通知采購部門及財務部。7.3. 應付賬款內部控制實例1) 公司應建立完善的應付賬款會計制度,采取應付憑單或應付賬款制。2) 供應廠商的發票應直接送財務部。3) 收到廠商發票,應立即適當控制,以免遺失。4) 財務部應審核發票之:1、金額計算是否正確。2、單價與訂購單是否一致。3、數量與驗收單是否一致。5) 所有的發票及憑證應在付款前經部門主管核準。6) 未能適當核對之發票、訂購單及驗收單,應立即加以調查。7) 付款期限應與訂購單上的付款條13、件一致。8) 供應商如部分或分批交貨,應注明在訂購單上,以防重復收貨及重復付款。9) 退貨應立即通知財務部制作退通知單,停止支付供應廠商貨款或予以扣款。8. 銷貨8.1. 銷貨內部控制實例8.1.1. 訂單1) 銷貨均應自客戶取得正式訂單。2) 公司所負責制之訂單,及自客戶取得之訂單,應編號控制。3) 接受訂單前應經審核及核準。4) 銷貨單價及信用條件,應依據經核準之價目表及信用辦法。5) 特殊價格及條件,應經事先核準。6) 銷貨訂單應與發票核對并編號,互相勾稽。7) 尚未交貨的訂單,應妥為保管及控制。8.1.2. 出貨通知單1) 出貨通知單應事先編號。2) 出貨通知單應與銷貨發票核對并編號,14、互相勾稽。3) 每一張出貨單均應妥為控制。4) 開立賬單部門應直接出貨部門取得出貨通知單。8.1.3. 銷貨退回1) 所有的銷貨退回:1、應退回原開具的發票,另行開具發票,或自客戶取得折讓證明單。2、銷貨退回應憑銷貨退回證明單或客戶索賠單。2) 接受客戶銷貨退回,應核對以下資料:1、客戶原訂單號碼及公司出貨單號碼,以確定客戶退回之貨口確系向公司購置。2、銷貨退回系在公司所制定客戶索賠期限內,未重復索賠。3、如因品質不良退貨,應有公司品管部門之證明。4、如因料號有誤退貨,應查證是否屬實。5、如因溢量出貨退回,應查證是否屬實核對公司出貨單數量及客戶訂單數量。6、如因運送中貨品損壞退回,應向承運的運15、輸公司索賠。7、如因制造不良貨品退回,應向原供應商索賠。3) 退貨退回之貨品驗收,應依據銷貨退回證明或客戶索賠單,點收并填制驗收單。4) 銷貨退回之貨品,應詳加檢驗,以確定確為本公司所銷售之貨品。5) 銷貨退回之貨品,應有適當的會計處理,避免直接以貨易貨而不制作會計記錄之可能弊端。如須換貨,則應重新辦理出貨手續。6) 銷貨退回之貨品,應有適當之實體控制:1、記入存貨。2、送加工。3、報廢。4、退回原供應商。5、其他。9. 附件案例(1):出納挪用現金1. 事實概述某公司出納小姐,收到現金時,未立即存入銀行,私自挪用,直到月底才將當月所收入之現金,整筆存入銀行,以免月末發現銀行存款短少。2. 內16、部控制評估財務主管未審核銀行存款或繳現賬簿之日期及金額,是否與每日之收款日報表或現金收入明細表之日期有金額相符。3. 內部控制改善建議財務主管應每日審核銀行存款或繳現賬簿之日期及金額是否與每日之收款日報表或現金收入明細表相符。收現金應不遲于次日銀行營業時間內存入。案例(2):挪用貨款1. 事實概述某公司業務員,將三月一日收到客戶甲之貨款私自挪用,不立即繳交公司出納。待三月十二日收到客戶乙之貨款時,再以客戶甲之名義,繳給公司出納。四月五日收到客戶丙之貨款,再以客戶乙之名義,繳給公司出納,如此挪用貨款。2. 內部控制評估1) 公司并示規定業務員向客戶收款時,應填制收款日報表,注明客戶名稱、收款日期17、及收款金額。2) 財務部未按月編制客戶對賬單,寄送客戶核對賬項,致使財務部、客戶未能及時發現業務員挪用貨款情形。3. 內部控制改善建議1) 業務員向客戶收取貨款時,應填制收款日報表三聯,注明客戶名稱、收款日期、收款員姓名并經客戶確認簽章。一聯交客戶收執,余兩聯連同貨款送繳公司出納,出納點收無誤后,在收款日報表上簽章,其中一聯退回收款員留存。2) 出納于業務繳款時,應核對業務員之收款日期及繳交日期,如有差異應立即報告主管。3) 財務部應按月編制客戶對賬單,寄送客戶核對賬項。除期初余額外,對賬單應注明月詳細交易日期、金額及憑證號碼。應收賬款增加,應注明銷售日期及金額;應收賬款減少,應注明收款日期及18、金額。4) 客戶如發現對賬單上收款日期或金額有誤,應請客戶直接向稽核部或指定之獨立部門反應,以便立即追查是否有舞弊或錯誤存在。案例(3):銷貨及收款1. 事實概述某公司銷售、信用額度及收款均由業務部負責。業務經理及兩位業務員先后離職,公司對此三人所負責之業務加以整理時,發現下列事實:1) 貨款約有五十余萬元,已由業務部向客戶收取。而公司賬上仍有應收賬款。2) 有五家客戶,合計款約為二十萬元,經上門查訪,發現兩家查無此公司,三家已關閉多時。2. 內部控制評估1) 職責未適當劃分,銷售、信用額度及收款均由業務部負責,以致客戶是否確實存在,客戶之信用狀況,應收賬款之收款情形,公司都無法掌握。2) 財19、務部未按月編制客戶對賬單,寄送客戶核對賬目,致使款已由業務員收取,而公司尚不知情。3) 財務部未按月編制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故逾期甚久未收取之貨款及貨款有異狀之客戶,均不能適當掌握,并迅速追查原因。3. 內部控制改善建議1) 職責應適當劃分,銷售、信用額度及收款,應由不同部門負責。銷售由業務部負責,收款由應收賬款部負責。2) 在出貨給客戶前,客戶的信用狀況,應由授信部確實評核,并訂定客戶之適當額度,如需客戶提供擔保或抵押品,亦應于各項手續辦理完畢后,方可出貨。3) 應收賬款部應按月編制客戶對賬單,寄送客戶核對款項??蛻羧缬幸蓡枺瑧苯酉蚧瞬炕蛞华毩⒉块T反應,以便立即追蹤調查是否有舞弊或錯誤存20、在。4) 應收賬款部應定期編制應收賬款齡分析表,對于逾期甚久之貨款及貨款有異狀之客戶,均應立即予以追查。5) 稽核員應定期稽核銷售、出貨、收款及應收賬款管理作業,之情形,內部控制如有疏失,應立即建議改善。案例(4):應付賬款1. 事實概述某公司應付賬款之作業程序如下:1) 商品或勞務之采購,由專責的采購單位負責。2) 采購單位依據核準的請購單,制作訂購單,向合格之供應商訂購商品或勞務。3) 購進商品、由專責之驗收單位負責驗收。4) 驗收單位一供應商送貨時,即依據供應商之送貨單所列示的商品及數量驗收,并制作驗收單,一聯交供應商收執,一聯送財務部。5) 供應商將發票交驗收單位注明發票號碼于驗收單上21、后,連同驗收單一并送財務部。6) 財務部收到驗收單位送來的驗收單及供應商發票,即制作傳票,記入應付賬款總賬及明細賬。7) 應付賬款之付款期限,財務部主管有權決定,公司并無統一付款期限規定。2. 內部控制評估1) 驗收單位于供應商送貨時,即依據供應商之送貨單所列的商品及數量,進行驗收。由些可能造成下列問題:1、采購單位尚未與供應商談妥價格,驗收單位已收下供應商之商品。2、因交易條件未談成,或因情況改變,采購單位擬轉向乙供應購買,但驗收單位已收下甲供應商之商品。3、訂購單發給甲供應商,卻由乙供應商交貨,造成日后付款及開發票等稅務問題。4、供應商送貨數量如高于訂購單之數量,則會造成存貨過高及日后付款22、困擾。5、驗收之商品,如為公司所不擬采購之商品,則會造成公司的損失及更大困擾。2) 驗收單位人員可能扣押供應商之發票,要求不當利益。3) 財務部未核對訂購單、驗收單及供應商發票之貨品名稱、數量及單價,只依據驗收單位之驗收單及供應商之發票,即記入應付賬款總賬及明細賬,極易造成付款錯誤,使公司蒙受損失。4) 公司未訂立統一付款條件及期限,而財務部主管有權決定何時付款,易產生弊端。3. 內部控制改善建議1) 驗收商品,應依據核準之訂購單。無訂購單, 不得驗收商品,除非緊急狀況需先取得商品,再補開訂購單,但仍須有權主管核準。2) 供應商名稱、商品名稱、數量等與訂購單不符,亦不得驗收商品。3) 超量驗收,應經請購單位及采購單位事先同意,并由采購單位制作更改數量的訂購單,作為付款之依據。4) 對于某些性質特殊之商品,可制定合理之超量范圍,可免以上述3之程序辦理。5) 供應同之發票,應直接寄、送財務部。6) 財務部應核對訂購單、驗收單及供應商發票之供應商名稱、商品名稱及數量等無誤后,方能記入應付賬款總賬及明細賬。7) 公司應訂立統一付款條件及期限,并注明于訂購單上。如需提前付款應述明理由,經財務最高主管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