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氣化站安全管理制度匯編.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6391
2024-12-16
16頁
198.25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合集打包下載
1、LPG 氣化站安全管理制度匯編氣化站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目 錄 第一章 規章制度 1.1 氣化站操作員工管理制度 1.2 氣化站交接班制度 1.3 氣化站巡回檢查制度 1.4 氣化站進站管理規定 1.5 氣化站安全防火制度 1.6 壓縮機的維修保養制度 1.7 貯罐的維修保養制度 第二章 崗位責任制 2.1 站長崗位責任制 2.2 氣化站操作工崗位責任制 第三章 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1 儲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2 倒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3 槽車裝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4 LPG 壓縮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5 緊急切斷系統操作規程 3.6 消防系統操作規程 3.7 氣化爐操作規程 3.2、8 設備潤滑操作規程 3.9 液化氣事故緊急處理操作規程 3.10 閥門井、凝液缸完好標準及操作規程 第四章 工作記錄表格 第一章 規章制度規章制度 1.1 氣化站操作員工管理制度 一、遵守公司與氣站所有規章制度,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二、上崗時衣帽整潔,文明上崗,禮貌待人,照章辦事。三、不遲到早退,不準無故曠工,不準離崗、睡崗、脫崗、漏崗。四、上崗時嚴禁喝酒,說笑、打鬧,不準把無關人員帶入值班室值班,值班電話不準隨意借他人使用,匯報工作應長話短說、簡單明確。五、操作員因故不能按時上崗工作,必須提前向領導請假(特殊情況除外),否則按曠工處理,不準擅自串班或隨意替他人頂班,請假除特殊情況外不得超3、假。六、認真做好交接班和登記記錄,晚上一律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本公司職工一律經登記確認后方可進入站區。1.2 氣化站交接班制度 一、接班前檢查:1.在接班前二十分鐘,接班人員應到氣站檢查上一班的設備運行情況,工藝管線介質運行情況及清點工具。2.檢查氣站內的衛生情況、消防設施的齊全完好情況以及運行記錄情況。二、交班前的檢查 1.在交班前一小時,應搞好設備清潔衛生和站區衛生。2.做好交接班記錄,記錄要求齊全、準確。3.收拾好有關工具用品,做好交班前的一切準備工作。三、交接班 1.沒達到規定的要求不接班,接班人如發現設備、閥門、管線有異常時,應及時提出并由交班人填寫。2.交班不清楚不接班。3.正在處理4、事故時不得交接班,接班人應同交班人協同處理,待雙方認可后方能交接班,對任何無法處理的問題,都應請示主管領導,在未處理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4.記錄不全不接班。四、交接班時間 1.白天由上午 8:00 時接班至下午 17:00 時交班。2.上夜班由下午 17:00 時上午 8:00 交班。1.3 氣化站巡回檢查制度 一、巡回檢查部位及時間 操作工接班后及交班前一個小時應對以下部位檢查一遍:A.缺勤罐區;B.氣化間;C.LPG 壓縮機房;D.空壓機房;E.熱水房;F.配電室 二、檢查方法 1.利用五官及手對所有設備、管線及相應閥門進行聽、看、聞、摸,以求準時和準確判斷系統存在的隱患。2.利用測5、爆儀進行檢測或肥皂水檢漏。三、巡查內容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時間 人員 站內管線與設備 填好值班記錄 壓力表、溫度計是否指示正常 是否存在漏氣 每小時一次 站內值班員 站外管線 管線附近或上方是否有施工挖掘等;管線是否漏氣 每天一次 站外巡查值班員 閥井、凝液缸 檢漏、閥門操作靈活性、排除井內積水、雜物 每天一次 站外巡查值班員 凝液缸 排殘液 每月一次 站外巡查值班員 工業用戶 詢問用氣情況、檢查管道閥門、調壓器、流量表及灶具是否正常并抄取相關讀數 每天一次 站外巡查值班員 消防器材 存放地點、數量,手推滅火器車架上的移動部件是否正常、滅火器的密封部件是否漏氣、壓力是否合格等 每天一次 站內6、值班員 四、拔時鐘 每班按照規定的巡回檢查記錄時間進行檢查,檢查到某一系統時,應相應將時針撥向當時的鐘點,操作工應嚴格遵守撥鐘制度,氣站管理人員可隨時對撥鐘進行檢查,對不按規定巡回檢查者按公司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1.4 氣化站進站管理規定 1.進入氣站,車輛必須戴防火罩,未戴或戴不上防火罩的車輛,不得進入氣站。2.人員進入站區禁止攜帶火種。3.未經有關負責人同意,外來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氣站,外單位來人參觀,除履行有關規定外,并要有專人陪同。4.摩托車一律不準進入氣站,單車必須按指定地點停放。5.外來人員違反上述規定的,交由氣站處理;當班人員未盡責任的,作違紀處理。1.5 氣化站安全防火制度 一7、液化石油氣庫是易燃易爆的要害部門,庫內嚴禁煙火。二、工作人員進入庫內生產作業區不準穿帶釘子的鞋、化纖衣服和攜帶火種,汽車進入氣庫必須戴防火罩。三、庫內各類建筑物結構必須符合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四、氣庫內的消防器材要定期檢驗,確保使用可靠;消防器材需有專人保管;氣庫工作人員需人人會使用各種消防器材。五、庫內確需進行明火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手續并得到批準,在確保庫內安全的情況下方可明火作業。六、庫內嚴禁堆放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資,保持庫內清潔。七、庫內生產作業區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爆要求,避雷設施要定期檢查,儲罐、管道必須靜電接地。八、經常對庫內人員進行安全防火教育,牢固樹立8、安全第一思想,發生火災及時報警,并采取有效的撲救措施。1.6 壓縮機的維護保養制度 一、設備在正常運行中必須做到 保持機器清潔。所用潤滑油符合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各連接部位緊固可靠。壓力表、溫度計等儀表應靈敏、準確、可靠。各油封油蓋部位不漏油。設備運行正常,情況良好。發現故障及時排除和報修。基礎及連接牢固可靠無損壞。廠房應經常維護,保持完好和整潔,通風、供水設施應齊備,運行正常。二、設備的小修內容 壓縮機小修的間隔時間暫定為 1300 個工作小時作業,小修內容:清洗排氣閥,檢查閥片和彈簧。檢查各部螺栓,螺釘緊固情況。清洗油箱,更換潤滑油,清洗疏通注油管。清洗過濾器,排出冷凝廢液。更換壓力表(經9、校驗后的),檢查校對安全閥。檢查注油器,保持不漏油,工作性能良好。檢查各部密封件。檢查和緊固十字頭,連桿平衡鐵等部位的螺栓螺釘。檢查閥門是否漏氣。檢查三角傳動皮帶是否有破裂或伸長現象。檢查各部窺視窗孔是否漏油。三、設備的中修內容 壓縮機中修的間隔時間暫定為 5200 個工作小時作業,中修內容:除按小修作業內容做好檢查和修理外,還應做到:(1)分部解體清洗。(2)檢查缸蓋,研磨閥座,更換閥片和彈簧。(3)檢查缸體、活塞、活塞環磨損情況。(4)調整活塞上死點間隙。(5)拆卸、檢查、調整曲軸連桿及曲軸磨損情況。(6)更換各種儀表。(7)拆卸檢查機油泵,使填料通心套活塞與缸筒配合間隙,及其它部位均達到10、技術規范標準。(8)檢查安全閥等安全保護裝置使其達到技術規范標準。(9)檢查電機。四、設備的大修 (1)縮機大修的間隔時間為 28000 個作業小時。(2)壓縮機大修,做全部解體檢查修理,并使其各部位和工作性能,達到設備出廠標準。(3)更換電機與泵的皮帶輪。(4)機體重新油飾,修整防護罩。1.7 貯罐的維修保養制度 一、檢驗周期與內容 第一條 使用年限未滿 15 年的貯罐定期檢驗分為外部檢查,內部檢驗和全面檢驗。外部檢查周期為每年一次。內部檢驗周期為每三年一次。全面檢驗周期為每六年一次。第二條 使用長達 15 年的貯罐,每兩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驗,使用達 20 年的貯罐,每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驗,11、并根據檢驗情況,確定全面檢驗時間和能否繼續使用的結論。第三條 貯罐的外部檢查項目 貯罐的防腐層及設備銘牌是否完好。貯罐外表面有無裂紋、變形等不正常現象。貯罐的接管焊縫、受壓元件有無泄漏。安全附件是否齊全、靈敏、可靠。緊固螺栓是否完好,有無松動現象,基礎有無下沉、傾斜等異常現象。靜電接地線是否完好,消防水管及噴頭是否完好、正常。梯子、平臺等設施是否完好。第四條 貯罐內部檢驗的項目:外部檢查的全部項目。貯罐內外表面、開孔接管處有無介質腐蝕或沖刷磨損等現象。貯罐的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和其它應力集中的部位有無斷裂現象或裂紋。筒體、封頭等通過上述檢驗后,發現內外表面有腐蝕現象時,應對有懷疑部位進行內外壁12、厚測量(每次測厚都應在固定點上進行,如有異常情況應增加新的測點)。貯罐內壁如由于溫度、壓力、介質腐蝕作用有可能引起金屬材料金相組織或連續性破壞時(如脫炭、應力腐蝕、晶間腐蝕、疲勞裂紋等),在必要時還應進行金相檢驗和表面硬度測定并做出檢驗報告。第五條 貯罐的全部檢驗項目 外部檢查和內部檢驗的全部項目。對罐體焊縫進行無損探傷抽查,抽查長度為貯罐焊縫總長的 20。第六條 貯罐上的安全附件應經常檢查,保持完好,壓力表每隔半年至少校驗一次,并有鉛封和檢驗合格證。二、檢驗方法與標準 每種定期檢驗的檢驗方法及合格標準均按壓力容器 安全監察規程有關規定執行。建立貯罐的技術檔案(包括設計圖紙、技術資料、運行維修13、資料、事故報告及檢驗文本等)。第二章第二章 崗位責任制崗位責任制 2.1 站長崗位責任制 一、在所長的領導下,負責全站工作人員的工作安排和調配,負責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執行,做到安全生產、平穩供氣。二、熟悉站內生產工藝流程、設備性能和維護保養知識,指導操作工按操作規程對設備進行使用、維護、保養。三、隨時掌握氣源庫存和使用情況,保持合理庫存量。四、加強安全防火制度的管理,負責氣站安全防火工作,每周進行一次例行安全防火檢查和消防器材檢查,保證消防器材處于完好狀態,杜絕隱患。五、負責全站操作工的技術培訓工作。六、職權 1.有權根據上級的部署,執行公司制定的安全、防火計劃,落實各項安全措施。2.有權定期14、組織本站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處理,消除不安全隱患。3.有權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合理調配各崗位人員。4.有權深入了解情況,并督促各崗位人員執行和落實安全、防火制度。5.有權對違反安全規定、違章操作人員進行處罰。6.有權對安全生產作出較大貢獻的人員進行嘉獎申報;定期組織安排和指導安全學習和業務技術知識培訓。7.負責對儲氣罐庫存量進行跟蹤,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確保正常供氣。七、職責 1.對氣化站所屬的各種設備、安全消防設施的完好性負責;2.對上級及公司制度、任務執行情況負責;3.對組織調配人員不當,影響安全生產負責;4.對違章行為未能及時制止而導致嚴重后果負責;5.對因管理不善、指揮不15、當而導致嚴重后果負責。6.對庫存量跟蹤、上報不力,造成停氣、影響正常供氣負責。2.2 氣化站操作工崗位責任制 一、每隔一小時巡查一次站周圍及罐、壓縮機房、氣化間、熱水爐房及其附屬工藝管道、閥門、設備等,并填寫好運行記錄表,及時發現和處理跑、冒、滴、漏等現象,確保安全運行。二、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前后應將站內所有設備巡查一遍,并將設備的運行情況交待下一班;堅守工作崗位,當班期間未經批準不得擅處離開工作崗位,不得私自換班。三、嚴格執行各種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發現火險隱患要及時處理,聽到報警聲要盡快查出原因并及時處理;如發現設備故障及管道和閥門嚴重泄漏,應及時關閉相關閥門或緊急切斷閥并16、上報站負責人組織力量進行維修。四、熟悉各種規章制度、消防安全知識、站區工藝流程、液化石油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學會各種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滅火技術,掌握各種機械、設備和閥門的主要技術參數、性能、工作原理、操作規程、維修和保養知識。五、養成對設備、管道和閥門勤檢查、勤保養的良好習慣,勤打掃周圍環境衛生,美化工作環境,消除站內垃圾及臟物等。六、進行維修時,必須把有關設備、管段、閥門等積存的氣體排清后才能維修裝御,維修工作必須使用不發火花工具,嚴禁用鐵器敲打設備、管道和閥門。七、對于非本站工作人員,必須在得到公司領導或主管領導的批準后,才能在當班人員陪同下進入站內,并作好出入登記。八、進入站內人員不得穿著17、帶鐵釘鞋或化纖衣服,站內嚴禁攜帶煙火和動用明火,不準進行任何文娛體育活動。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1 儲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地下儲罐第一次罐裝或檢修后第一次投產時,必須進行置換,使罐內含氧量小于 3時,方可進行灌裝。二、儲罐應嚴格控制液位在 85以下,壓力應小于 1.8MPa。三、安全閥要經過校驗,其最大定值為儲罐設計壓力,每年至少校驗一次,液位計、壓力表應保持靈敏,失靈和損壞應立即更換,壓力表每年校驗一次。四、罐上閥門應保持開關靈活,嚴密不漏,根據流程需要開、關閥門,嚴禁任意操作。五、進液操作規程:1.接到進液通知后,按卸車和壓縮機操作規程做好準備工作。2.打18、開需要進液的儲罐的液相進口閥與槽車液相管連通,打開相應儲罐的氣相閥與壓縮機的進口連接,槽車的氣相與壓縮機出口連接。3.進液過程中要注意儲罐的壓力不超過 1.8MPa,液位不超過 85%,嚴禁超裝,如發現超裝立即倒罐。4.地下儲罐的緊急切斷閥正常情況下應處于常開狀態,遇到緊急情況及時打開空氣放散閥,所有緊急切斷閥立即處于關閉狀態,切斷氣源。5.進液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現場,出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待排除故障后繼續卸車,排除不了應及時上報。6.進液完畢應做好儲罐壓力、液位記錄并簽字。3.2 倒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倒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3 槽車裝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槽車裝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槽車進入19、規定位置對中后,關閉發動機,拉緊手動制動器,并用三角木阻止槽車滑動。2.檢查槽車罐體、各閥門及液位計、壓力表、溫度計是否正常,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待用。3.槽車與卸車臺的靜電接地線接牢,與槽車押運員一起校訂槽車液位并記錄。4.卸車臺的氣、液相軟管與槽車快速接頭接駁,接駁前要檢查密封膠圈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5.打開放氣角閥,放出軟管中的空氣,然后關閉角閥。6.壓動槽車油泵手柄,使油壓升至 34MPa,以打開槽車氣、液相緊急切斷閥。7.打開槽車手動氣、液相閥門。8.打開貯罐罐至槽車液相管路上所有閥門。9.打開貯罐壓縮機槽車的氣相閥門,卸車時,槽車氣相管接至壓縮機出口,貯罐氣相接壓縮機進口。10.按照壓20、縮機操作規程,開啟壓縮機。11.卸車過程中,嚴禁儲罐超裝,卸車速度不宜過快,槽車與儲罐之間壓差約為 0.2MPa。12.卸車結束,先停壓縮機,并關閉液相管線上閥門。13.停止卸車后,調整壓縮機氣相閥門組,將槽車罐體內氣相用壓縮機抽到儲罐中,直至槽車內壓力接近 0.05MPa(不低于 0.05MPa),關閉壓縮機。14.打開槽車油泵的油路泄壓閥,泄掉油壓使槽車的緊急切斷閥關閉。15.關閉氣相管線上的閥門。16.打開槽車排氣閥,排盡快速接頭內的殘留氣體。17.卸下裝卸軟管,并將槽車和裝卸臺靜電接地線拆開,關好槽車操作箱。18.核定卸車后液位,與押運員在卸車操作記錄上簽字。19.檢查現場,并在通風 21、510 分鐘后,方可起動行車。20.凡出現雷雨、附近發生火災,氣體泄漏、壓力異常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停止裝卸作業。3.4 LPG 壓縮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壓縮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開機的準備工作 1.初開機或長時間停機后,應先用手盤動 23 圈,觀察有無異常現象。2.檢查機體潤滑油是否充足,不充足時應加到規定油位刻度。3.檢查機器外部連接是否完好,有無松動,根據需要打開有關閥門。4.排放氣液分離器的余液后,關閉排液閥。二、運轉操作 1.確認管路正確后,啟動壓縮機。2.開機后注意壓縮機運轉是否有雜音、過熱、漏油、漏氣及潤滑油油壓是否正常。3.30 秒內油壓表未顯示,立即關機檢查,正常最低油22、壓 2.4Kg/CM2,壓縮機排氣壓力不超過 1.57Mpa。4.記錄詳細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報修并做好報修記錄。三、停機 1.停機。2.關閉壓縮機進、出口閥門。3.運行過程中遇突然停電,立即關閉進、出口閥門并按下停機按鈕。3.5 緊急切斷系統操作規程(油壓控制)一、搖升手動油壓泵,控制出口壓力在 35kgf/cm2(0.30.5Mpa)左右。二、緊急切斷閥在生產過程中應處于常開狀態。三、當事故發生時,打開分布在本站的相應油壓放散閥,使緊急切斷閥自動關閉,切斷貯罐與管網的聯系。四、緊急切斷閥系統應進行每月定期開關檢驗,維持其工作壓力,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3.6 消防系統操作規程消防系統操作23、規程 3.7 氣化爐操作規程氣化爐操作規程 一、氣化器啟動前的操作 檢查熱水溫度保持在 6065,水壓 0.10.3MPa,并處于正常循環狀態。關閉液相旁通閥,排污后關閉氣化器排污閥。打開氣化爐液相進口總閥、氣相出口總閥、各壓力表閥、安全閥下的截止閥、放氣閥的頸部閥及調壓器前的截止閥。檢查空氣控制系統壓力應保持 0.60.8Mpa,并送到控制箱。二、氣化器啟動 空氣調壓器的設定 打開空氣截止閥(A),送入 0.60.8MPa 空氣;設定空氣調壓器(P)的壓力在 0.10.12MPa,把空氣送至液位感應器;設定空氣調壓器(S)的壓力達 0.2MPa,并把空氣送至切斷閥;檢查熱水溫度,需保持在 624、080之間,然后將切斷閥起動器放在起動位置以打開切斷閥,切斷閥紅色指示出現顯示閥已打開;設定好空氣調壓器 C 的壓力在 0.080.1MPa,送空氣至壓力調節閥,看送氣壓力表(3),調整供氣壓力至正常值(0.07MPa)。調好供氣壓力后,用鎖緊螺母鎖定各空氣調節器。液位感應器 感應器上方的 sup 壓力表(輸送壓力),顯示值應為 0.10.12MPa,右面的 out壓力表(輸出壓力)應顯示為 0;當液態石油氣進入感應器,out 壓力表即顯示高于 0.02MPa 的值,并動作以關閉液相進口的切斷閥;排放完感應器內的液相后,out 壓力表恢復為零,按下控制箱內復位按鈕(紅色),再次打開切斷閥。氣動25、控制箱頂部壓力表 左側表顯示為氣化器進口液相壓力,應在 0.220.55MPa;中間表顯示為氣化器內調壓器前的氣相壓力,和(1)值一樣;右側表顯示為調壓器后供氣壓力,應為 0.07MPa;三、注意事項 每天排污一次;定時檢查控制箱的各點壓力是否正常。3.8 設備潤滑操作規程設備潤滑操作規程 一、潤滑油的選用 水泵:黃油 壓縮機:20、30、5W-30 或 10W-40 二、潤滑油的使用管理 水泵、壓縮機的潤滑油必須按規定的牌號使用。加潤滑油的工具、油桶等必須無水、無雜質,并應作好標示,不能混用。潤滑油應專人管理,保證采購、保管、更換責任到人。更換后的廢機油,應加以加收,送有關部門處理,不能任意26、亂倒。三、潤滑油的更換 發現有下列情況時須立即更換 潤滑油帶水造成乳化。潤滑油顏色變黑。潤滑油有金屬雜質。潤滑油的質量指標不合格。下列情況應定期更換 機、泵中修、大修后。壓縮機連續運轉六個月。3.9 液化氣事故緊急處理操作規程液化氣事故緊急處理操作規程 一、液化石油氣外噴泄漏事故處理:液化石油氣系統的管道、閥門、儲存容器突然破裂而引起液化石油氣大量噴出,但尚未造成火災爆炸事故,應立即采取果斷措施防止事故蔓延。1、現場人員必須冷靜、沉著。立即組織現場搶救小組,由在場的最高安全生產負責人為總指揮,在場人員必須服從指揮;2、現場人員立即進行分工,同時展開如下工作:(1)搶救事故受傷人員;(2)關閉上27、游閥門,切斷氣源;(3)報告上級有關領導,維修小組趕赴現場搶救;(4)向城市消防部門報警;(5)集中滅火器材,防止發生火災事故;(6)設立臨時警戒線,其中:屬于站內可切斷氣源的液化氣噴出時,警戒線范圍為距離圍墻以外 20 米,屬于管道漏氣的,警戒線范圍為距離事故點方圓 20 米。屬于不可切斷氣源(如容器破裂或與容器道接連接的管道、閥門破裂)液化石油氣噴出時,警戒線范圍為距離生產區圍墻上風向以外 60 米,下風向 500米,無風時為 200 米:對警戒線內的一切火源,不直接用于事故搶修的電源采取緊急切斷措施,命令所有非搶救人員離開警戒線范圍,并隨氣體擴散情況做好擴大警戒線范圍的準備。(7)所有搶28、救人員不允許在位于噴出口氣流中作業,在進入有可能形成火災區域內進行短時間搶修作業時,必須聽從現場指揮命令。(8)在未形成火災時,嚴禁一切車輛進入警戒線范圍。搶救完畢后,現場必須嚴格檢查,搶救人員方可撤離。二、液化石油氣火災爆炸事故處理:1、發生事故時,立即組成有安全生產負責人為指揮的搶修小組,一切聽從指揮:2、指揮人員同時進行如下工作:(1)及時運出現場傷員進行搶救;(2)向市消防部門及上級有關部門及人員報警;(3)集中一切滅火設備進行滅火工作;(4)組織好現場警戒工作;(5)在上述搶救無效時,要密切注意相鄰設施、設備的危險情況,必要時由現場指揮小組作出決定,命令現場所有人員離開,并通知波及區29、以內人員進行撤離;3、事故后,立即派人保護現場,以便確認事故原因;4、在發生上述事故時,對臨陣脫逃、不聽指揮者,事后必須追究其責任,嚴肅處理。3-10 閥門井、凝液缸完好標準及操作規程 一、閥門井 1.閥門井井蓋及周圍(水泥蓋板)不得堆放有雜物、垃圾,不得搭建建筑物(棚);2.井蓋及井圈座應保持完整,不得有破損、下掐等現象;3.閥井內應無垃圾臟物,防水墻應保持完好,無裂痕;4.閥井應保持干燥,滲水的閥井要經常抽水排放,其水位不得高于閥門底座;5.閥門內閥門應開啟靈活,油路有密封油脂、填料完好,不得有任何漏氣現象;6.閥門內閥門、管道其防腐層應保持完好無損,不得有防腐層脫落現象;7.閥井應有巡查30、保養記錄;二、凝液缸 1.凝液缸及周圍不得堆放有雜物、垃圾,不得搭建建筑物(棚)2.缸蓋體應保持完成任好,不得有破損、下陷現象;3.排放管、閥門不得有任何漏氣現象;三、凝水缸(排水閥)排水操作規程 1.中壓干管凝水缸每月排放一次。2.凝水缸排水操作程序 (1)先揭開蓋板,松開絲堵;(2)緩慢開啟放水閥排放,直到放水口放不出水而安全出氣為 止;(3)關閉放水閥,上好絲堵,并認真檢查確定不漏氣;(4)蓋上蓋板;(5)凝水缸排水時應操作平穩,嚴禁猛開、猛沖。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記錄表格工作記錄表格 1、每天值班記錄。(工作記錄)2、站外管線巡查記錄。(每日一次)3、氣化站崗位操作記錄。(每小時一次)內容:壓力、液位、溫度、氣化爐進口壓力、總管輸出壓力 4、氣化站巡回檢查記錄。(每 4 小時一次)(設備巡查)5、氣化爐運行記錄。(每月一次)6、壓縮機運行記錄。(每天兩次,每次 12 小時)7、氣化站泄漏報警及高低壓報警系統檢測記錄表。(每周一次)8、設備維護保養及修理記錄。(每月一次)(低壓配電系統、氣化爐、壓縮機、報警器、消防系統)9、槽車卸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