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傳染病防控各項管理制度和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7445
2024-12-16
14頁
26.5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醫院學校傳染病預檢防治管理制度
1、方案制度學校傳染病防控各項制度和預案第 1 頁 共 14 頁學校應急預案 為及時有效地控制傳染病在校園的發生和流行,使傳染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本著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特制定如下工作預案。一、 目標管理 1、普及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2、完善傳染病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在校園的發生和蔓延。 二、 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傳染病應急領導小組。各班班主任要掌握并每學期核對班級學生的家長聯系電話,確保緊急情況下與家長的聯系暢通。 三、 應急處理 1、對上級相關部門2、應急指揮部的指導和督察,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配合。 2、學校師生員工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時都應立即向傳染病領導小組報告。 3、在發現傳染病人、疑似傳染病人時,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報告。統一填報傳染病報告卡,向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區疾控中心報告。任何人不得瞞報、慌報、緩報疫情。 4、對傳染病人、疑似傳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護的前提下,及時轉送附近醫院診治。 班主任及時通知學生家長。 5、應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學的調查。 6、在傳染病期間,各班指定專人每天向校長報告本班學生的缺課情況、健康狀況,班主任要及時查明學生缺課的原因,并保持聯系,以便進行跟蹤管理。 7、保持環境清潔,通風換氣良好,對人員密集3、的教室辦公室會議室等定期進行消毒。 8、門衛要嚴格把好校門關,外來人員來訪登記,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校園,在校期間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離校。 9、教師利用健康教育課、板報、廣播等開展健康教育。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為及時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制定我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學校建立傳染病防控管理組織,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副校長負責具體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師協助配合。學校其他教職員工、學生發現傳染病疫情均有義務向責任疫情報告人提供情況。 二、責任疫情報告人職責: 1、在校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4、工作; 2、定期對全校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3、負責指導全校學生的晨檢工作; 4、嚴格病例登記,學校發現傳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時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立即登記(并及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學校主管部門報告; 三、學校傳染病報告順序:第一發現人班主任校長當地疾控中心領導衛生行政部門。 四、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傳染病流行期間,學校應按照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的規定及時上報。 2、當學校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5、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五、學校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六、嚴格消毒滅菌隔離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在發生傳染病疫情期間,校方應在疾病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認真落實相應的傳染病綜合防治措施。學生健康晨檢制度為了學生的健康,學校必須建立專門晨檢機構,形成制度化、經常化,結合我校地域環境地理位置及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學生健康晨檢制度如下: 一、建立晨檢工作領導小組 二、每天早上學生到校后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進行晨檢。 三、任課教師在上課6、期間負責學生病狀的信息反饋。四、每周學校舉行一次班級晨檢常識教育集會,了解一些日常健康疾病預防知識。 五、 每期學校聘請衛生院醫務人員來校作報告,開展疾病防控教育報告會。 六、 每周學校晨檢組召開一次晨檢座談會(各班負責晨檢上報員),以及時把握晨檢工作動向。 七、 對在家學生各班主任每天向學校晨檢組匯報當天學生病情及動向。 八、每周五上午向上級上報晨檢情況。病缺因課登記及追蹤制度學生因病缺勤登記既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的常規工作,又是體現對學生的全面關愛,維護保障學生身體健康,有效預防各類傳染病疫情的重要舉措,特制訂本制度。 一、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應認真按照學校晨檢、午檢工作的要求,及時對學生7、進行晨檢,對晨檢、午檢中學生高熱或疑似傳染疾病及時登記在晨檢、午檢表上并及時報告學校主管領導。 二、 學生因病缺課,班主任應對學生病因作具體記錄,并對學生的病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并填寫學校學生因病缺課缺勤追蹤記錄表以便隨時掌握,做到心中有數。 三、學生因患傳染病而隔離治療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要對其各方面予以關心。學生病后復課,班主任應查驗醫生開具病愈復課證明,并作記錄。 四、 對因病缺課的學生作好病因、缺勤,學校要認真登記備案,凡學生患各類傳染病的,其復課要嚴格把關,必須查驗醫生開具的病愈復課證明,手續完備符合復課條件的,方能允許其復課,并記錄其復課時間。 五、學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表與晨8、檢記錄表一 并存檔,以便跟蹤處理。復課證明查驗制度 為加強我校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校內的發生與流行,特制定本制度。 傳染病病愈后復課要求: 一、 首先根據不同的傳染病隔離時間來決定是否來校上課,如果隔離時間不到的,必須要有正規醫院開據的病情康復證明學生才能返回上學,反之仍作為病末愈不能來校上課。對因病請假的學生,如果在治療后返校,班主任、教師應主動詢問患病情況和治療情況,如經正規醫療機構確診為患傳染病的學生,須查驗治愈證明,并報疫情報告人進行備案,確定無傳染性后方可進教室。 二、對發生傳染病學生的班級要求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間該班不能有任何人員流動, 三、在恢復健康之后9、并經有關衛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康復證明后方可復學。學生免疫規劃的管理制度1、每學年開學初,針對新生,做好接種證的查驗和統計、上報工作,認真做好登記。 對學生進行宣傳免疫預防知識。 2、建立預防接種登記檔案,及時做好統計、上報工作,檔案應長期妥善保管。 3、合理配合上級防保部門的工作安排,幫助防保科對學生進行疫苗接種或疫苗接種通知。 4、及時做好學生常規查漏補種和強化免疫工作。 5、做好全校學生的甲流、流感等疫苗的接種工作。 6、針對水痘、腮腺炎等傳染病,開展緊急接種。 7、詢問受種者近期健康狀況,以及既往疾病史、過敏反應史、接種反應史、禁忌癥等。做好知情同意書的發放、填寫和收繳工作10、。 8、 做好接種的組織工作,班主任必須親臨現場,保證接種秩序。 9、接種后受種者應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一旦出現速發型過敏反應時及時處理并報告。 10、嚴格按照免疫預防操作規程進行接種,預防接種反應和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現接種異常反應和事故或疑似接種異常反應和事故時,應及時進行醫療救治。并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調查處理,并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及健康教育制度一、 宣傳教育 1、 學校要展宣傳教育工作。要把學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學生流行病、傳染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形成校長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師生員工一齊抓的良11、好氛圍。 2、切實開展好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必需保質保量,上足課時,了解流行病、傳染病的有關知識,增強防患知識。同時要利用學校教育的優勢和特點,充分利用黑板報、講座、廣播、班隊活動,升降旗儀式,校會等各種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衛生防病知識和防護技術。 3、 學校衛生人員要根據季節的變化和相關情況對學生加強流行病、傳染病預防知識的教育。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幫助學生糾正購零食、吃零食的不良習慣,加強學生良好的行為的養成教育。二、 傳染病防控 1、成立組織,明確責任。 2、堅持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把傳染病消12、除在萌發之中。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要求逐級負責、逐級報告,教師立即上報給傳染病疫情報告員,傳染病疫情報告員立即報告校長或分管校長,校長或分管校長報告給教育主管部門和縣疾控中心。如有知情不報或隱瞞事情真相,將按照有關法規嚴肅處理。 3、學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發傳染病和流行病,應高度關注。 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發生。對患有傳染病的學生,應根據醫師對其患傳染病的種類采取相應的隔離治療措施。學校消毒通風制度為切實作好防治傳染病工作,把工作落到實處,做好消毒工作,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辦公室以及樓道等,每天安排衛生值日,每周大掃除13、。每天按時(或按實際需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風人員,按時消毒通風,并做好消毒通風記錄。 2、消毒時間 ,每天放晚學后,消毒人員對學校重點部位進行消毒。 3、消毒藥品濃度配置、 使用1:100的84消毒液。 4、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學后消毒員對地面、桌椅、門扶手進行消毒。 5、校園公共環境,責任人(值周教師)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 6、各班要勤打掃衛生,保持室內整潔、清凈,不要隨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一、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每學年對學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并把檢查情況及時用書面形式告知家長。根據上級要求認真完成各項預防接種工作。 二、各班應定期進行衛14、生知識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是根據季節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 三、廣泛開展形式靈活的健康教育,加強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與了解。 四、加強學生食品衛生的管理,教育學生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掌握預防營養性疾病的基本知識,了解平衡膳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五、 科學制定作息時間,充分利用大腦的活動特點,注意用腦衛生,合理安排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六、學校和各班要切實做好學校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工作,定期組織衛生檢查評比活動,使學校環境整潔美觀,學生人人講衛生。 七、 建立預防疾病應急制度。發現學生有病及時讓學生就醫,若發現重大疾病或傳染病應在十分鐘內上報學校主要領導。 九、每周對學校內食堂、商店等提供的食品、生活用品等進行檢查。 十、應勸告患病學生及時治療,并在家休息,禁止患有發熱等傳染病的學生帶病來校學習.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