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消毒滅菌隔離無菌技術(shù)操作和消毒管理制度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7673
2024-12-16
12頁
26.0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醫(yī)院病房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1、消毒、滅菌、隔離、無菌技術(shù)操作和消毒制度 1、媒介物指人們生活和工作較密切的環(huán)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體、氣體和液體物質(zhì),包括污染的人體體表和表淺體腔。 2、消毒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細菌芽孢不能完全殺滅)的處理。 3、滅菌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處理。 指示物 1、化學指示物利用某些化學物質(zhì)對某一殺菌因子的敏感性,使其發(fā)生顏色或形態(tài)改變,以指示殺菌因 子的強度(或濃度)和或作用時間是否符合消毒或滅菌處理要求的制品。 2、生物指示物用某種對某一殺菌因子具有抗力代表性的菌株制成的指示或檢驗消毒或滅菌是否符合要 求的制品。 微生物對一般殺菌因子具有抗力由強到弱的順2、序:細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干菌、親水病毒、真菌繁殖體、細菌繁殖體、親脂病毒 消毒劑用于殺滅傳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達消毒或滅菌要求的制劑;可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使其達到滅菌要求的制劑稱滅菌劑。 1、高效消毒劑指可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支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對細菌芽孢(致病 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殺滅作用,達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劑。 2、中效消毒劑指僅可殺滅分支桿菌、真菌、病毒及細菌繁殖體等微生物,達到消毒要求的制劑。 3、低效消毒劑指僅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親脂病毒,達到消毒要求的制劑。低效消毒劑有:季胺鹽類的 新潔爾滅、雙胍類的氯己啶、金屬離子類銅、汞、銀等。 消毒法殺滅3、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高效消毒法可殺滅一切致病菌的消毒方法。這類消毒劑有紫外線、戊二醛、福爾馬林、二氧化氯、 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劑、臭氧等。 2、中效消毒法可以殺滅除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聲波、碘類消毒劑(碘 伏、碘酊)、酒精、來蘇等。 3、低效消毒法只能殺滅細菌繁殖體、親脂性病毒的化學消毒劑和通風、沖洗等機械除菌法。 危險性物品對人體造成感染危害的物品。 1、高度危險性物品是穿過皮膚黏膜進入組織和深部器官的物品。如:注射針、穿刺針、針灸針、外科 手術(shù)器械、液體、輸血器材、輸液器材、血液和血制品、導尿管、腹腔鏡、移植器官、等。 2、中度危險性物品這類物品僅和4、皮膚、淺部的器官黏膜接觸,而不進入組織內(nèi)和深部器官。例如:氣 管插管、膀胱鏡、胃鏡、支氣管鏡、結(jié)腸鏡、非一次性的陰道窺器、體溫表、壓舌板、口鏡、喉鏡、口罩、火罐、餐飲具等。 3、低度危險性物品雖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況下無害,只有微生物負載過多,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這些物品只直接或間接地和健康無損皮膚黏膜接觸。例如:毛巾、面盆、痰盂、地面、墻壁、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診斷物品(聽診器、聽筒、血壓計、心電圖電極、超聲探頭等)。 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劑氧化能力的標志,是指與含氯消毒劑氧化能力相當?shù)穆攘?非指消毒劑所含氯量),其含量用(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義和表示法與有效氯對應)。 消毒方式 15、疫源地消毒對存在或曾經(jīng)存在傳染源的場所進行的消毒。 2、隨時消毒有傳染源存在時對其排出的病原體可能污染的環(huán)境和物品及時進行的消毒。 3、終末消毒傳染源離開疫源地后進行的徹底消毒。 4、預防性消毒對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場所進行的消毒。 5、人員衛(wèi)生處理對污染或可能被污染人員進行人體、著裝、隨身物品等的消毒與清洗等處理。 抗菌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殺滅細菌或妨礙細菌生長繁殖及其活性的過程。 抑菌采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礙細菌生長繁殖及其活性的過程。 感染 1、院內(nèi)感染發(fā)生在醫(yī)院中的感染(注意窗口期、潛伏期問題)。 2、醫(yī)源性感染因醫(yī)學診療不慎遭致的感染。 3、交叉感染在醫(yī)學診療過程中,將6、前一位有病原感染的病人用過的非一次性診療的或和生活相關(guān)的媒 介未經(jīng)有效無害化處理,導致后繼接受醫(yī)學診療者感染同一種病原微生物的過程。 第二節(jié)去污、消毒、滅菌 一、去污的過程(包括六步) (一)分類:最好使用完畢即進行分類,盡量不要直接徒手進行待去污的分類。銳器物品必須放在防刺容 器內(nèi)進行運輸;污物要保持濕潤,防止干燥,如不能在1小時-2小時之內(nèi)及時清洗,須將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洗滌液中。 (二)浸泡:可防止污物變干和軟化,或去除污物;對于有大量有機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滌 劑浸泡至少2分鐘以上。 (三)清洗:有手工清洗、清洗器清洗、超聲波清洗。 1、手工清洗:對于沒有機器清洗設(shè)備或一些復7、雜物品如各種內(nèi)窺鏡、導管等必須手工清洗; 清洗人員必須注意自身防護,戴厚的橡膠手套;戴面罩以保護眼、鼻、口黏膜;穿防水衣 服或穿圍裙和袖套;頭套完全遮蓋頭發(fā)。需要專門的清洗槽和清洗空間;清洗時應避免水 的潑濺和氣溶膠的形成。 2、機器清洗:有全自動和半自動清洗器和專用設(shè)備清洗器;這些清洗一般包括冷水清洗、洗 滌劑清洗、漂洗、最后熱水消毒(水溫為font=Times New Roman80-90/font, 至少可達中等水平消毒)。最后是干燥。因此,機器清洗勿須先預消毒。 3、超聲波清洗:超聲波主要是用于去除醫(yī)療器械內(nèi)的碎屑,為此超聲清洗前必須先初步清洗, 以除去大的污物;在使用前應讓機器運轉(zhuǎn)58、-10分鐘,以排除溶解的空氣;機器內(nèi)加酶可 大大提高超聲清洗的效率;清洗水至少每8小時應更換。 (四)清水漂洗:手工清洗完畢可先用自來水漂洗。 (五)接著用去離子水(純凈的蒸餾水)漂洗。 (六)干燥:漂洗完畢,應盡快將濕的物品擦干或烘干。 二、干熱滅菌 1、適用范圍:用于高溫下不損壞、不變質(zhì)、不蒸發(fā)物品的滅菌;用于不耐濕熱的器械的滅菌;用于蒸汽或氣體不能穿透物品的滅菌,如玻璃、油脂、粉劑(遇水結(jié)塊)和金屬等制品的消毒。 2、滅菌方法 (1)燒灼:用于耐高溫物質(zhì),小金屬器械的滅菌。 (2)焚燒:一次性醫(yī)學污染物。 (3)干烤:用干熱滅菌箱滅菌,滅菌條件為:160,2小時;或者170,1小時,或者9、180,30分鐘。多用于機械對流型烤箱。(蛋白含水量的不同,凝固變性的溫度不同,含水量越低,凝固變性所需要的溫度就越高;干熱穿透力很低,所以干熱滅菌需要時間長。) 4、注意事項:待滅菌的物品干熱滅菌前應先洗凈,防止造成滅菌失敗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 滅菌前應洗凈并干燥;滅菌時勿與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觸,滅菌后要待溫度降到40以下 再開箱,以防止炸裂。物品包裝不能過大,不超過10厘米10厘米20厘米,物品不能 超過烤箱的高度的2/3,物品間應留有充分的空間(可放入一只手);油劑、粉劑的厚度不 得超過0.6厘米;凡士林布條厚度不得超過1.3厘米。溫度高于170時,有機物會炭 化,故有機物品滅菌時,溫度不10、可過高。 三、消毒 (一)紫外線消毒 1.原理:消毒使用的紫外線波長200-275nm者具有殺滅作用,其中以250-270nm殺菌力最強,這與DNA 的吸收光譜范圍一致,干擾DNA代謝過程,184.9nm紫外線產(chǎn)生臭氧多,可用于紫外線消毒箱內(nèi)。 2.紫外線消毒燈和消毒器: (1)紫外線消毒燈的要求 消毒燈必須復合國家標準,生產(chǎn)廠家有衛(wèi)生行政部門頒發(fā)的資質(zhì)證明,還有出廠合格證明。 紫外線燈可以配用對紫外線反射系數(shù)高的材料(如拋光鋁板)制成的反射罩。 要有用消毒燈的環(huán)境相對濕度為60%,溫度為20時,輻射的波長為253.7nm紫外線強度(I,使用中的強度)不得低于70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11、線燈在距燈管1米處測定,特殊紫外線燈在使用距離處測定,使用的紫外線測強儀必須經(jīng)過標定,且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的紫外線強度監(jiān)測指標卡,應取得衛(wèi)生許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紫外線燈使用過程中,其輻照強度逐漸降低,故應定期測定消毒紫外線的強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強度以下時, 應及時更換。 紫外線燈的使用壽命生產(chǎn)廠家應當提供實際使用壽命,一般應不低于1000小時。 (2)紫外線消毒器 紫外線空氣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線殺菌燈制造,可用于有人工作條件線的室內(nèi)空氣消毒。 紫外線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強度紫外線殺菌燈制造,以使其能快速達到滿意的消毒效果。 紫外線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強度紫外線殺菌燈或直管高臭12、氧紫外線燈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線和臭氧的協(xié)同殺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對紫外線照射不到的部位進行消毒。 3.適用范圍及條件:紫外線適宜對室內(nèi)空氣消毒、物體表面消毒、水及其他液體的消毒。 (1)、紫外線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菌芽孢、分支桿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和支原體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氣均可采用紫外線消毒。 (2)、紫外線輻射能量低,穿透力弱,僅能殺滅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時必須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線內(nèi)。 (3)、用紫外線消毒紙張、織物等粗糙表面時,要適當延長照射時間,且兩面均應受到照射。 (4)、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40,溫度過高過低13、均會影響消毒效果,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用于空氣消毒時,消毒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低于80%為宜,否則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 (5)用紫外線殺滅被有機物保護的微生物時,應加大照射劑量??諝夂退械膽腋☆w粒也可影響消毒效果。 4.紫外線消毒方法 (1)、對物品表面的消毒 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攜式紫外線消毒器近距離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線燈懸吊式照射。對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線消毒箱內(nèi)照射。 照射劑量(K)和時間(T):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線消毒時必須使用照射劑量達到殺滅目標微生物所需要的照射劑量。照射劑量是所用紫外線燈在照射物品表面處的輻照強度和照射時間的成積:K = I T = W?S/cm14、2。 殺滅一般細菌繁殖體時,應使照射劑量達到10000W?S/cm2;殺滅細菌孢子時應達到100000W?S/cm2;病毒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介于細菌繁殖體和孢子之間;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細菌孢子更強,有時需要照射到600000W?S/cm2,但是一般致病性真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細菌芽孢弱;在消毒的目標不詳時,照射劑量不應低于100000W?S/cm2。 根據(jù)紫外線光源的輻照強度,可以計算出需要的照射的時間。例如,用輻照強度為70W/cm2的紫外線表 面消毒器近距離照射物品表面,選擇的輻照劑量是100000W?S/cm2,則需照射的時間是: 10000070=1429秒 142960=24分鐘 (215、)對室內(nèi)空氣的消毒 間接照射法:首先高強度紫外線空氣消毒器,不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內(nèi)有人活動時使用,一般開機消毒30分鐘即可達到消毒合格。 直接照射法:在室內(nèi)無人條件下,可采取紫外線燈懸吊式或移動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內(nèi)懸吊燈式紫外線消毒時,室內(nèi)安裝紫外線消毒燈30W紫外線燈,在1.0米處的強度70W/cm2的數(shù)量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或9平方米地面30W,照射時間不少于30分鐘。燈管距地面22.5米。 對水和其他液體的消毒,可采用水內(nèi)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內(nèi)照射法時,紫外光源應裝有石英玻璃保護罩,無論采取何種方法,水層厚度均應小于2厘米。根據(jù)紫外線光源的強度確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須16、達到國家規(guī)定標準。 5.注意事項 (1)、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的清潔,一般每兩周用酒精棉擦拭一次,發(fā)現(xiàn)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隨時擦拭。 (2)、用紫外燈消毒室內(nèi)空氣時,房間內(nèi)應保持清潔干燥,減少塵埃和水露,溫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對濕度大于60%時,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 (3)、用紫外線消毒物品表面時,應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線的直接照射,且應達到足夠的照射劑量。 (4)、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損傷。 (5)紫外線強度計至少一年標定一次。 (二)2%戊二醛溶液消毒滅菌法 1.概述:戊二醛屬于滅菌劑,具有廣譜、高效殺菌作用。對金屬腐蝕性小,受有機物影響小等特點。經(jīng)典的戊二醛常用滅菌濃度為2%,增效的復方戊二醛(含鹼性)也可使用衛(wèi)生行政機構(gòu)批準使用的濃度。 2.適用范圍:適用于不耐熱的醫(yī)療器械和精密儀器等消毒與滅菌。 3.使用方法 (1)消毒:用浸泡法將清洗、晾干的待消毒處理醫(yī)療器械及物品浸沒于裝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蓋,一般20-45分鐘,取出后用滅菌水沖洗干凈,揩干。 (2)滅菌:常用浸泡法。將清洗、晾干待滅菌處理的醫(yī)療器械及物品浸沒于裝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 加蓋,浸泡10小時后,無菌操作取出,用無菌水沖洗干凈后使用。戊二醛酸性穩(wěn)定,鹼性消毒滅菌效果好。 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