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7724
2024-12-16
13頁
23.07KB
1、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目錄第一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第二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第三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第四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1第五篇: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離制度1正文第一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1、 嚴格劃分潔凈區、清潔區、非潔凈區或限制區、半限制區、非限制區。入口處的消毒腳墊應每日更換。手術室拖鞋與私人鞋、外出鞋分別存放。進入手術室的工作人員不得佩戴飾物,涂亮甲或戴假指甲,必須按規定穿戴手術室專用衣、褲、鞋帽,貼身內衣不得外露。進入半限制區需戴好口罩。手術室衣、褲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時應更換外出衣和鞋。手術患者入手術室前應更換清潔的衣、褲、戴好圓帽。2、 堅持一間一臺2、制,清潔切口與非清潔切口手術分開進行。在手術間不足的情況下,應先做清潔切口手術,再做非清潔切口手術;先做急癥手術再做擇期手術。3、 手術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操作規程,認真檢查種種無菌物品,實施標準預防。4、 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配置外科手消毒設施,每月定期進行手衛生質量檢測。5、 嚴格控制手術室人員密度和流量。有嚴格的參觀制度,見習、參觀人員必須護士長同意,3人以上需報請醫務科批準。一般參觀人數控制在2人/臺以下,參觀者必須在指定范圍內走動,非當班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手術室。6、 工作人員每年體檢一次,傳染病活動期人員不得在手術室工作,咽拭子培養陽性及皮膚化膿感染者不得進入手術間。3、7、感染手術應在感染手術間進行,術后及時進行清潔消毒。遇有特殊菌種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感染手術時,應盡量縮小污染范圍,術后進行嚴格消毒處理。8、 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定及清潔衛生制度。一切清潔工作均應濕式打掃。各手術間物體表面及地面明顯污染時清水擦拭;血液體液污染時,還應用消毒液擦拭,術后及時進行手術間清潔消毒。手術室的工作區域每日清潔、消毒一次,每周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并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包括空氣、物體表面和滅菌后的物品等。清凈手術間按規定要求更換過濾網裝置。實施連臺手術時,手術完畢及時進行清潔、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區域要及時清潔、消毒;潔凈手術室須達到要求4、的潔凈度后方可連臺手術。9、 手術用物按清洗-消毒-滅菌的程序處理;特殊感染患者手術用過的物品則按消毒-清潔-滅菌程序處理。10.所有滅菌物品必須每日檢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確保滅菌物品在有效期內使用。11、每月進行手術切口感染病例檢查、統計與分析,查找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制訂整改措施,逐項落實。各項質量控制過程的記錄完整、真實、連續、準確,便于追溯,資料保存3年,均有記錄可查。第二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發布日期:XX-06-12一、凡進手術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更換手術室的衣、帽、口罩、褲、鞋。帽子必須蓋住頭發,方準入內。二、除參加手術的有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入內。參5、觀手術需經醫務部、護理部批準,其人數不能超過各手術間規定之數字。三、無菌手術和污染手術應分室進行,如在同一手術間進行,應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污染手術。四、手術前后以0.1%有效氯洗消液擦拭手術間床、桌、臺、凳、用具、門窗等,并以0.1%有的效氯洗消液拖擦地面,室內經常保持醫療器械、物品清潔整齊,每周大搞一次衛生。術前手術間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做污染手術后按常規要求及時消毒處理。五、無菌罐、無菌鑷(鉗),無菌盒每周高壓蒸汽滅菌一次。無菌鑷(鉗)以0.1%新潔爾滅浸泡消毒,每周更換消毒液二次。盛碘酒、酒精缺罐每周高壓蒸汽滅菌一次。各種治療包、手術包,敷料包經高壓蒸汽滅菌后,有效期為一周,一周為用應6、重新消毒滅菌。凡不能耐高溫的器材的精密儀器送環氧乙烷室消毒或在消毒箱內用40%福爾馬林40ml/m3+過錳酸鉀30g/m3熏蒸消毒12小時。六、用過的手術器械、手套清洗后擦干、涂油備用,手套晾干備用。用過的布類、敷料送洗衣房清洗煮沸消毒30分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患者和綠膿桿菌感染患者用過的器械,置于0.2%過氧乙本中浸泡5分鐘取出清洗擦干,一次敷料用后焚燒爐焚燒.對用過的手術間,以0.2%過氧乙酸擦拭手術床、麻醉桌、凳、器械臺、門、窗、用具,地面以35%蘇水液拖擦消毒。七、破傷風、氣性壞疽等特異性感染手術患者用過的器械,沖洗后經高壓蒸汽滅菌再洗凈、擦干、涂油備用。用過的敷料送焚燒爐焚燒.不7、能耐高溫的精密儀器,用 40%福爾馬林40ml/m3+過錳酸鉀30g/m3熏蒸消毒,密封24小時后備用。手術間及其用具,以1g/m3過氧乙酸熏蒸消毒密封24小時后應用。八、高壓蒸汽消毒鍋,每鍋、每個手術包用化學指示劑(卡)監測滅菌效果,每月做一次生物指示劑監測(即用嗜熱脂肪桿菌芽胞監測).九、手術間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一次。第三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婁底東方醫院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污分開的要求;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確。二、天花板、墻壁、地面無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便于清洗和消毒。三、手術室內應設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隔離8、手術間應靠近手術入口處。每一手術間限置一張手術臺。四、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應避免使用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備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裝壓力蒸汽滅菌。五、手術用器具、物品的清潔和消毒滅菌按消毒技術規范要求,加強消毒滅菌質量的監測。六、麻醉用器具應定期清潔、消毒,接觸病人的用品應一用一消毒;嚴格遵守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規定。七、洗手刷應一用一滅菌。八、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九、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必須濕式清潔,每周固定衛生日。十、嚴格限制手術室內人員數量。十一、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術后器械及物品雙消毒,標本9、按隔離要求處理,手術間嚴格終末消毒。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車定期消毒,車輪應每周清潔,車上物品保持清潔。接送隔離病人的平車應專車專用,用后嚴格消毒。十三、手術廢棄物品須置黃色或有明顯標識的塑料待內,封閉運送,無害化處理。婁底東方醫院第四篇: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1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潔污分開,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顯。二、污染區、清潔區:1、空氣:垂直正壓層流空氣。2、臺面、地面:每日兩次用清水擦拭,遇污染時即刻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消毒。3、浸泡類:每周六各類消毒用具,如抹布、拖把、等總消毒一次,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30分鐘。三、無菌區10、:1、空氣:1)本院的手術室全部為垂直正壓層流空氣,屬于萬級。2)每日清晨,術前一小時開啟層流空調(每一小時內層流空調會對室內的空氣加溫、加濕、濾過4次)。3)空氣罩應每周六清潔處理一次,每月調換。每月做一次空氣細菌培養檢測。凈化空調系統的設備裝置有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檢查和維修。2、物體表面及地面:1)地面:當地面無明顯污染情況下,采用濕拭拖地每日2次,清除地面的污穢和部分病原微生物。每日手術結束后要清潔房間,濕拭拖地,開啟手術間的門,干燥后關閉手術室。連臺手術,前一臺手術結束后打掃并整理此手術間,清潔干燥層流自凈20分鐘,再接下一臺手術。(地面一般污染時,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地11、面特殊病種污染時,用有效氯XXmg/l作用30分鐘消毒)。2)墻面消毒: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常規消毒。一般污染時,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處理,特殊病種污染時,用XXmg/l含氯消毒液擦洗處理,以濕潤不向下流水為度,一般50ml/m2200ml/m2,墻面消毒一般為2.0m2.5m高即可。3)每周大掃除,手術室物品用清水擦拭,包括手術床、轉椅、扇形臺、電刀、鹽水架、踏腳板、操作臺、吸引裝置、儀器表面、壁櫥等。(如被血液。體液污染,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4)接送病人用內外交接車保持干凈每日兩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拭擦。5)送敷料包和器械包的運輸車,保持清潔每日兩次用512、00mg/l含氯消毒液拭擦。6)無影燈每周六用75%酒精擦一次,并保持其透明度。7)血壓器、聽診器、電腦、鍵盤、鼠標每周用清水擦拭干凈,遇污染時用75%酒精擦拭;簡易呼吸器面罩每次用畢即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處理。(血壓計袖袋若被血液、體液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清洗干凈晾干備用)。3、浸泡類1)、器械刷子:刷過器械的刷子,每次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小時,晾干后備用。2)手術室專用鞋:每日用清水清洗一次。3)常規手術器械:用過的手術器械浸于1:400的含酶清潔劑中2分鐘用清水沖洗干凈浸于1:5的潤滑防腐劑中30秒濾干,打包,高壓蒸汽消毒滅菌。污染13、手術器械先浸泡于XXmg/l含氯消毒中30分鐘,再按以上方法處理。4)清潔用具:每周六各類消毒用具,如抹布、拖把、等總消毒一次,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鐘。5)濕化瓶:(1)備用氧氣濕化瓶、內芯、接管等,每周六總消毒一次,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鐘。(一次性按說明使用)。(2)每次消毒后寫明日期,加7天,包裝好,并作好記錄。(3)吸氧管每人一套,用畢作終末消毒。6)止血帶:做到每次一人一帶,每次使用后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一小時清洗晾干沒用。7)電動吸引器:(1)吸引管、吸引瓶用后先清洗,再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清洗晾干沒用。(2)吸引管、14、吸引瓶每周六常規總消毒一次。(3)注意:在清洗時,應做好以下保護措施:帶好圍脖、袖套、手套。圍脖和袖套用后,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后用清水沖凈后晾干備用。我院有污水處理,引流液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4、感染性手術的房間首先門上掛牌,注明“污染手術、不得入內”;參加此手術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出。術中所需特殊物品,有室外供應護士供給。在手術結束后把所有手術使用過的物品放在手術間內,不得移出室外。并打開所有柜門,參加手術人員必須脫去手術衣、褲并換鞋才能出此手術間。器械、敷料、空氣按不同感染不同處理,引流出的液體加入含氯消毒劑配置成XXmg/l,作用2小時,房間層流自凈開封后用1001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墻面、地面、儀器、工作臺等物品。感染手術(化膿性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結核桿菌、綠膿桿菌等);密閉手術間層流自凈2小時,器械用XX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按常規處理。使用一次性敷料,術后焚燒。5、無菌操作要求:1)手術室內應設有無菌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間應靠近手術室的入口處。2)病人進入手術室前需更衣、戴帽:急診病人進入手術室時視病情狀況而定,病情允許下也要更衣戴帽。凡是手術者、麻醉者、參觀者以及手術室的工作人員,進入手術室必須更衣、戴帽、換鞋。如感冒者必須戴兩只口罩,嚴重感冒者不能進入手術室;凡麻醉科和手術室人員外出必須穿外出衣,換鞋。3)16、手術房間持物鉗缸每例手術換一次(如手術時間大于4小時更換)6、無菌物品的管理1)滅菌后物品應存放于無菌物品存放室的專用柜內(離地面20cm、據天花板50cm、離墻5cm以上),按滅菌日期依次排列無過期包,與一次性醫療用品分柜放置。各類無菌包規格必須符合要求。2)無菌包有效期為兩周,開封后24小時有效。梅雨季節為一周。3)無菌物品保管要做到三定:定數、定點、定人。4)無菌物品要專柜放置,柜內清潔無積灰,標記明顯。5)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排列,無菌包要清潔干燥無破損。6)一次性無菌物品應集中定點放置,無過期無破損。四、各消毒液濃度監測1、含氯消毒液濃度每日測試一次。2、質控員每周測試一次。五、廢棄物17、分類1)黃色垃圾袋:棉簽、棉球、紗布等敷料;一次性針筒、一次性輸液器、輸血器;一次性藥碗、手套、引流袋、帽子、口罩、鞋套;病人組織等。2)銳器盒:醫用針頭縫合針、各類刀片、玻璃試管、安剖。2、生活垃圾:(黑色垃圾袋)塑料類、各種塑料包裝袋、輸液袋等;各類紙張、紙盒等;粉劑類等瓶裝藥瓶。3、醫療垃圾按規定分類放置后集中處理。第五篇: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離制度1底圩鄉衛生院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離制度(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污分開的要求;嚴格區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確。(二)、手術室內應設一般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間應設近手術室入口處。每一手術間限置一18、張手術臺。(三)、手術室內要保持整潔,進行手術室時必須穿戴手術室的鞋、帽、隔離衣、口罩;病人要穿醫院的患者服進入手術室。(四)、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采用壓力蒸汽滅菌。各種消毒液要定時更換,定期監測濃度,以保持有效濃度。(五)、麻醉用器具、物品應定期清潔和消毒,解除病人的用品應一用一 消毒; 嚴格遵守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規定。(六)、洗手刷應一用一滅菌。(七)、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必須濕式清潔,每周固定衛生日; 每月做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微生物學監測一次。(八)、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注意個人衛生。(九)、凡手術用后的器械及敷料應浸泡消毒,清洗時個人必須帶手套,先將血跡徹底洗凈,沖洗后包裝 。(十)、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術后器械及物品雙消毒,標本按隔離要求處理。(十一)、接送病人的平車定期消毒,車輪應每次清潔,車上物品保持清潔;接送隔離病人后應嚴格消毒。(十二)、手術廢棄物品需置黃色有標識的雙袋內,密閉運送至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處。XX年1月4日推薦其他精彩文章:醫務室消毒隔離制度艾滋病消毒隔離制度消毒和隔離制度病房消毒隔離制度學校消毒隔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