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慢性病規范化診療相關管理制度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7835
2024-12-16
17頁
29.54KB
1、性病門診相關工作制度*醫院門診日志登記制度(1)醫療機構各診室應設立門診日志,實行門診日志登記制度。(2)門診日志由醫院統一印制。門診日志的欄目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初診或復診、發病日期、就診日期、傳染來源、臨床癥狀與體征、實驗方法及結果、診斷時間、病名(診斷)、病例分類、醫生簽名、備注等。(3)執行職務的醫生在診療工作中,對每一例就診者均須及時、真實、完整、準確和規范填寫門診日志。對門診日志信息不得偽造和篡改。(4)對于由母親傳播的兒童性病,須在門診日志的“備注”欄目中填寫其生母患病情況。(5)性病病例診斷更變或修訂時,須在門診日志的“備注”欄目中填寫更正或修訂診斷的病名。(2、6)首診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后,應在門診日志的“備注”欄注明“已報卡”或卡片編號,同時在傳染病疫情登記簿上登記。(7)門診日志作為性病疫情準確性核查、漏報調查的依據。 性病疫情報告和管理制度1、首診醫生報告負責制度(1)性病疫情報告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首診醫生負責制,指由對性病患者做出首次診斷的醫生(簡稱首診醫生)負責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病例報告。不能由實習或見習的醫學生、進修醫務人員填寫報告卡。所謂首診即為第一次診斷,新診斷,以前沒有做出過診斷。(2)傳染病報告卡的填寫必須及時、完整、準確與真實,不能造假。 (3)首診醫生為法律規定的責任疫情報告人,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責任和義務。首診醫生應做3、到診斷與報告準確,防止遲報、漏報、重報、錯報,不得瞞報和不報。(4)首診醫生必須具備性病的診斷能力。不具備性病診斷能力的醫生,必須進行轉診或會診。(5)首診醫生對就診者進行完整的病史采集、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合理的化驗,然后按照衛生部頒布的最新性病診斷標準對就診者進行診斷,對診斷的病例須進行病例分類。對梅毒病例必須分期分類診斷,并分期分類報告,包括一期、二期、三期、隱性和胎傳梅毒。(6)接診醫生應詢問就診者的就醫史,詢問就診者本次發病到本醫療機構是初診還是復診,如已確知該病例在本次發病時曾經做出過診斷,則對該病例不進行病例報告。但已知該病雖然已被診斷,而未被報告過的病例,需要報告。(7)接診醫生對4、同一患者同時首次診斷患有多種性病時,每一種性病需填寫一張報告卡。(8)接診醫生對就診者初診時未做出診斷,復診時才做出診斷(為首次診斷),則該病例應報告;如果復診時變更診斷,則應對原診斷進行訂證;如果復診時增加診斷,則應對增加診斷的病名進行報告。(9)接診醫生對同一名患者在本次病程內多次接診該病例(不包括復發病例),則僅對首次診斷進行一次報告,對再次就診且診斷結果未發生變更時則不可進行報告。(10)接診醫生對于復發病例、年度內隨訪復查病例、跨年度隨訪復查病例不進行報告。 (11)首診醫生接診性病病例后須填寫門診日志(或住院登記本)、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疫情登記簿。(12)從門診收入病房的性病病例5、,傳染病報告卡一律由門診首診醫生填報,并在入院單上注明“已報卡”?;颊咴谧≡浩陂g首次診斷的性病病例,由該病房的首診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登記到傳染病疫情登記簿。2、傳染病疫情登記制度(1)醫療機構各診室和住院科室應設立傳染病疫情登記簿,實行傳染病疫情登記制度。(2)傳染病疫情登記簿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統一印制。傳染病疫情登記簿的欄目內容應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發病日期、就診日期、傳染來源、臨床癥狀與體征、實驗方法及結果、診斷時間、病名(診斷)、病例分類、卡片編號(是否報卡)、醫生簽名、備注等。(3)首診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后,同時在傳染病疫情登記簿上登記。非首診性病病例不登記到傳6、染病疫情登記簿。(4)對于由母親傳播的兒童性病,須在傳染病疫情登記簿的“備注”欄目中填寫其生母患病情況;性病病例診斷變更或修訂時,須在“備注”欄目中填寫更正或修訂診斷的病名;性病病例被排除或因重報刪除時,須在“備注”欄目中注明。(5)如果傳染病疫情登記簿記錄的是訂正病名后的性病病例,須在“備注”欄目中填寫訂正前報告病名。 性病患者轉診與會診報告制度(1)在醫療機構之間和醫療機構各科室之間應建立性病轉診與會診病例報告制度。各地統一設計和印制轉診單與會診單。 (2)當地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的醫療機構作為性病轉診與會診機構;醫療機構內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的科室(如皮膚性病科)作為本單位性病轉診與7、會診科室。(3)應制定當地性病轉診與會診醫療機構清單,包括醫療機構名稱、詳細地址、聯系人與聯系方式。醫療機構內部應明確性病轉診與會診科室名稱、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4)不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的醫療機構發現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檢測陽性者,不能對該病例進行診斷,也不能對該病例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病例報告,須將該病例轉介到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的醫療機構,或請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員進行會診。(5)醫療機構內不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的科室發現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檢測陽性者,不能對該病例進行診斷,也不能對該病例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病例報告,須將該病例轉介到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8、力的科室,或請具備性病診療資質和能力科室的專業人員進行會診。(6)在對發現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檢測陽性者進行轉介時,轉診醫生須開具轉診單,注明可疑診斷、已做的化驗項目及結果等。轉診單一式三聯,就診者持一聯,由皮膚性病科醫生接診收存;轉出科室自存一聯;另送交一聯至本單位預防保健科備查。(7)在對發現的可疑性病病例或梅毒血清檢測陽性者進行會診時,提出會診的醫生須開具會診單,注明可疑診斷、已做的化驗項目及結果等。會診單一式三聯,一聯由皮膚性病科醫生會診收存;提出會診的科室自存一聯;另送交一聯至本單位預防保健科備查。(8)對于性病轉診病例報告,當通過轉診明確診斷后,由接診診斷的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9、進行病例報告;對于性病會診病例報告,當通過會診明確診斷后,由原接診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病例報告。(9)如果轉診或會診前,原接診醫生已對該病例進行了病例報告,但經過轉診或會診后,發現原診斷為錯誤診斷,應刪除該病例報告卡;如果診斷發生變更,則對該病例應做好訂正報告。(10)轉診醫生(原接診醫生)、轉診后的接診醫生或會診醫生應對患者信息嚴格保密。 專業技術人員業務培訓制度(1)對新上崗的臨床醫生必須參加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2)經培訓合格的醫生上崗后,每2-3年要進行復訓。(3)上崗培訓合格后,發給培訓合格證書。(4)上崗培訓或復訓考核不合格的醫生,必須加強學習,直至10、培訓合格;否則,不得上崗。(5)由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管理和防治領導小組組織上崗培訓和復訓,由本單位醫務科或預防保健科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對象和考核要求,并組織實施。(6)醫療機構應建立培訓檔案,由本單位醫務科或預防保健科,聯合本單位繼續教育委員會(或相應科室)具體落實。上崗培訓與復訓的考核成績納入繼續醫學教育和在職、在崗培訓管理。上崗培訓和復訓與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晉升、執業注冊等管理制度相結合,并作為科室年度工作績效和評先的重要依據之一。 消毒隔離及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1)嚴格按照醫院消毒技術規范中的有關規定開展消毒工作。(2)凡對性病患者進行處置所用的一次性物品均視為感染性垃圾.(311、)用過的一次性帽子、口罩、床單、臀墊等感染性用品按醫療垃圾放入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由專人收集焚燒處理。(4)用過的一次性器具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毀形后放入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按醫療垃圾由專人收集,統一處理。(5)采血注射器、患者檢查使用的載玻片應置入銳器盒內,由專人收集,統一處理。(6)使用后的棉簽、棉拭子等廢棄物品,不得隨意丟棄,放置黃色防滲漏的醫療垃圾袋內由專人收集,統一處理。(7)醫療廢物必須分類收集、轉運、存儲,并做好記錄。(8)嚴禁買賣丟棄和回收利用醫療廢物。(9)醫療廢物必須交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指定的單位處理,并在交接清單上清點簽字。(10)發現醫療廢物流失,必須立即12、報告,隱瞞緩報或者謊報者,將根據有關法規給予相應處理。 性病患者隱私保密制度(1)醫護人員在實施診療過程中凡是涉及到患者的言語,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必須要執行保護性醫療,以免在患者面前談論,以及在無關人員面前提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醫護人員在查房時,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的病情分析必須在病室外進行。 (3)患者的隱私在診療過程中僅向醫務人員公開,是不愿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私有領域,醫護人員有義務為其保守秘密,維護患者的各種利益,嚴格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患者隱私。 (4)醫護人員在為異性患者進行診療、護理過程中,進行醫療、護理檢查時,若需暴露患者身體部位,應事先征得患者或監護人13、的同意,必須有二人以上人員在場。對年長患兒,應視情況,在保證正常醫療護理進行的前提下,對患兒的身體隱私進行適當保護。(5)對于可造成患者精神傷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損個人名譽的疾病等,要履行告知義務。在不違背保護性醫療制度的前提下,要注意尊重患者,不得歧視患者,在向患者和家屬告知病情時,使用規范語言,特別要講究語言藝術和效果?;颊咚饺速Y料必須保密,患者的尊嚴、文化、宗教背景應受到尊重。包括:不在公共場合向無關人員談論病人的病情;不在公共場合向無關人員談論病人的生理缺陷;不在公共場合向無關人員談論病人的身世;不在公共場合向無關人員談論病人的生活;不在公共場合向無關人員談論病人的與這次疾病有關14、的特殊生活經歷。 健康教育和咨詢制度一、健康教育1、候診區有性病艾滋病宣傳欄/櫥窗/展板;2、有性病艾滋病防治宣傳材料、健康教育處方等,并能免費發放;3、候診室有導醫/咨詢臺;4、不定期上街或到社區向大眾宣傳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識;5、每年為報紙、電臺、網絡等大眾傳媒撰寫性病艾滋病防治科普文章,或向大眾傳媒提供有關性病艾滋病防治信息資料;6、診治病人時,醫生應提供至少5-10分鐘健康教育和咨詢。內容包括:遵醫囑治療、預防性病艾滋病知識、有關咨詢、性伴通知和宣傳使用安全套。發現有心理負擔較重等需要接受專門咨詢者,可轉介到咨詢室或相應咨詢機構。二、咨詢服務1、有提供面對面咨詢服務(1)咨詢室有接受過咨15、詢專業培訓的不同性別咨詢員值班;(2)向性病門診就診者作好宣傳,動員他們自愿接受咨詢。2、提供電話等咨詢服務(1)應設有性病艾滋病咨詢專線電話,并有接受過培訓的咨詢員負責接聽;(2)有條件時可開展網上咨詢;(3)結合外展服務開展社區咨詢服務。3、臨床醫務人員應具備基本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咨詢的技能。(1)門診的臨床醫生和護士應掌握健康教育、咨詢和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識和技巧;(2)臨床醫務人員應能夠鑒別安全套的質量和具有演示正確使用安全套的技能。4、開展艾滋病、梅毒自愿咨詢檢測應在性病門診就診者中積極開展艾滋病、梅毒自愿咨詢檢測。如沒有實驗檢測條件,可以開展咨詢、采血與轉介服務。梅毒患者自愿咨詢16、檢測制度(1)咨詢室服務對象為自愿接受梅毒咨詢檢測的人員,涉及的免費范圍為梅毒相關咨詢和梅毒(RPR)抗體初篩檢測服務。(2)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則。咨詢工作人員向求詢者告知有關梅毒檢測的全面信息和建議后,由求詢者自主決定是否接受梅毒抗體檢測。(3) 咨詢室工作人員根據求詢者需求認真做好檢測前咨詢。對于自愿接受檢測的求詢者,咨詢工作人員在檢測后還將提供有關預防、治療和轉介等咨詢服務。(4)遵循平等、尊重、自主、保密的原則。咨詢工作人員尊重求詢者的自我決策、文化、傳統習慣和價值觀,樹立平等互信的工作職業關系;為求詢者盡可能提供支持性需求咨詢服務。(5) 當咨詢室的服務范疇無法滿足求詢者的需要時17、,咨詢工作人員將盡量提供轉介服務。(6) 咨詢資料(登記表、化驗單等)均放在抽屜內,專人保管。(7)咨詢工作人員依法為求詢者的個人信息和檢測結果保密,不得將求詢者的個人信息和檢測結果透露給他人。(8)自愿咨詢檢測者可以匿名或代號,如需提供陰性檢測報告或檢測結果陽性時,需提供本人的真實姓名及身份證。(9)非咨詢人員不得進入咨詢室,咨詢過程中不得有任何無關人員在場。實驗室登記制度(1)檢驗科或實驗室應設立檢驗結果登記簿,實行檢驗結果登記制度。(2)由醫療機構統一印制檢驗結果登記簿。檢驗結果登記簿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采樣日期、送檢日期、送檢科室和醫師姓名、檢驗項目或檢驗方法、檢驗結果、檢驗18、日期、報告日期、檢驗人簽名等項目。陽性結果和陰性結果分開登記。 (3)患者的檢驗結果出來后,應及時將結果登記在檢驗結果登記簿上,并填寫檢驗結果通知單,及時通知送檢醫生。(4)為便于檢驗結果核對和查詢,在將檢驗結果登記到檢驗結果登記簿上時,宜將陽性檢驗結果和陰性檢驗結果分開記錄。(5)應避免就診者到檢驗科自行取走陽性結果通知單而不就醫,導致病例漏診與漏報,陽性結果最好由檢驗科直接遞交到送檢科室。通過電腦網絡平臺管理的醫療機構,接診醫生應可直接查詢到患者的檢驗結果。(6)檢驗結果登記簿作為性病疫情準確性核查、漏報調查的依據。實驗室檢測管理與質量控制制度 (1)從事性病實驗室檢測的技術人員必須參加性19、病檢測專業培訓和復訓。(2)應按國家要求開設性病檢測項目,所采用的性病實驗室檢測方法必須符合要求。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包括不使用不具有臨床診斷意義的性病檢測方法,如使用檢測血清抗體的方法來檢測淋球菌感染、衣原體感染、支原體感染和HPV感染等。(3)采用的檢測試劑必須為國家批準檢定合格的試劑。采購試劑時,必須核對其生產批準文號。試劑保存條件必須符合要求,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自行配制的試劑必須符合要求。(4)采用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必須符合檢測方法的要求。按要求對檢測儀器和設備進行校準、保修,對運轉功能進行監控。(5)制定每種性病實驗室檢測的SOP,并嚴格按SOP要求操作。 (6)實驗室20、檢測標本的取材、運輸和保存必須符合要求。必要時,對檢測標本進行備份管理。檢測的標本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檢測完成。(7)在進行實驗室操作時,應嚴格按實驗室功能分區開展。(8)每次檢測時必須按要求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對內部質量控制中發現的問題必須積極尋找原因,及時改進。(9)配合和參加國家或當地組織的室間質量控制,對室間質量控制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10)實驗室技術人員應嚴格執行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安全事故和職業暴露的發生。 治療藥品和診斷試劑管理制度一、治療藥品管理制度(1)藥房藥品應定位存放,任何人對緊俏藥品不得私自放置、截留。(2)貴重藥品及特殊藥品藥劑科應做日報表,每天盤點,發現問題及時匯21、報。(3)除搶救病人急需的藥品外,未經院領導批準藥房不得同意任何人向藥房借藥。借藥應出具院領導批準的借條,并由經手人負責追討。(4)任何人不得到藥劑科私自調換藥品,公家調換藥品需經院領導批準。 (5)非藥房人員不得進入藥房,藥房內禁止會客或帶小孩。(6)藥劑人員應加強工作責任性,嚴格遵守藥房規章制度,防止配錯藥、發錯藥、寫錯用法,一經發現應及時匯報科室領導,迅速彌補糾正。(7)藥劑科應定期盤點,并將盤點情況及時上報院領導。二、診斷試劑管理制度(1)試劑購買原則:試劑的購買須根據院的有關規定本著“質優價廉”進行,所購基因診斷試劑必須三證齊全(生產許可證、產品注冊證、經營許可證)。(2)試劑購買程序:試劑廠家的確定:先由具體項目操作人員提出初步意見,由院(所)試劑采購小組與供貨商商談試劑價格;試劑廠家確定后試劑的購買,具體項目操作人員提出所購試劑的品種和數量,經實驗室負責人同意,由院試劑采購部門與供貨商聯系供貨;試劑廠商的變更:為保證試劑使用的穩定性,原則上一年內不變更試劑廠商,如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由室負責人向主任提出申請,交試劑采購小組討論決定。(3)試劑的驗收:供貨商送來試劑后由院試劑采購部門和項目操作人員共同驗收,在廠家的供貨清單上簽字,項目操作人員負責試劑質量驗收(內外包裝),專門人員核對試劑的數量和價格,供貨清單交室負責人保管;試劑驗收后進行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