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麻醉科工作制度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7891
2024-12-16
21頁
53.54KB
1、麻醉科工作制度 負責麻醉者,在術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術病員的病歷、各項檢查結果,詳細檢查病員,了解思想情況,確定麻醉方式。開好術前醫囑。重大手術,與術者一起參加術前討論,共同制訂麻醉方案。 麻醉前,應認真檢查麻醉藥品、器械是否完備,嚴格執行技術操作常規和查對制度,保證安全。 麻醉者在麻醉期間要堅守崗位,密切觀察,認真記錄。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與術者聯系,共同研究,妥善處理。對實習、進修人員,要嚴格要求,具體指導。 手術完畢,麻醉終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記錄單各項填寫清楚。危重和全麻的病員,麻醉者應親自護送,并向值班人員交待手術麻醉的經過及注意事項。 麻醉后應進行術后隨訪。對全麻及其他重危病員,應于二十2、四小時內隨訪,將有關情況寫入麻醉記錄單。遇有并發癥,應協同處理,嚴重并發癥向上級匯報。 術后應及時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檢修,麻醉藥品應及時補充。 為隨時參加搶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應從人員值班、操作技術、急救器械等方面做好準備。麻 醉 質 量 控 制 管 理 制 度1. 建立健全麻醉質量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生命的質控制度;2. 強化質量意識,定期開展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分析、評價或結合典型病例、差錯事故等進行質量意識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3. 對進修醫師、實習醫師和新上崗醫師,必須進行崗前教育和培訓,重點是醫德規范,規章制度和工作質量3、保證。并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執行;4. 按照麻醉質控要求,每月進行麻醉質量統計、分析,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質量檢查、評價,并通報全科;5. 對麻醉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抓緊時間調查、處理、糾正,并提出整改意見,除在科室及時貫徹執行外,并向醫務處報告。真正做到問題已調查清楚,當事人已接受教訓,整改措施已完全落實,思想認識已得到提高;6. 提高麻醉前小結和麻醉記錄單的書寫質量,保證麻醉記錄單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整潔性和一致性;7. 科室成立室內質控小組,在科主任領導下,按照質控標準,完成質量監控任務,并將麻醉質量管理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麻醉科主任崗位職責1. 在院長領導下負責全科的醫療、4、教學、科研、培干和行政管理等工作。2. 制定本科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3. 根據本科任務和工作人員情況進行科學分工,密切配合手術和對危重病員進行搶救工作。4. 領導麻醉醫師(士)做好麻醉工作,參加疑難病例術前討論,對手術準備和麻醉選擇提出意見,必要時親自參加操作。5. 組織本科人員的業務訓練和技術考核。搞好資料積累,完成科研任務。6. 領導本科人員認真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防差錯事故。7. 組織并擔任教學,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8. 確定本科人員的輪換、值班、會診、出診。9. 審簽本科藥材的請領和報銷,檢查使用和保管情況。10. 嚴格執行毒麻限制藥品的5、管理制度。副主任協助主任負責相應的工作11. 負責完成院領導及職能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麻 醉 科 醫 師 崗 位 責 任 制 度1. 在科主任和上級醫師的指導下配合各科手術麻醉。2. 麻醉前到手術科室訪視需手術的病人,必要時參加術前討論,做好麻醉前的藥品、器材準備工作。3. 麻醉中經常檢查輸血、輸液及用藥情況,密切觀察病情,認真填寫麻醉記錄單。遇復雜、異常情況及時告知手術者,并報告上級醫師,共同研究,妥善處理。4. 手術后護送病人回病房。并向病房醫師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5. 進行手術后隨訪,將有關情況記錄在麻醉單上。如有并發癥發生,應和病房醫師共同協商處理。6. 學習、運用國內、外先進技術,開6、展新業務、新技術,參加科研,總結經驗,撰寫論文。參加教學,負責進修、實習醫師的帶教工作。7. 認真執行技術操作常規,嚴格查對制度,嚴防事故、差錯。8. 參加麻醉科值班,協助各科進行復蘇搶救和鎮痛工作。麻 醉 術 前 訪 視 制 度1. 麻醉前一天由專人或實施麻醉者到病房訪視病人。2. 詳細了解病情,進行必要體檢,如發現術前準備不足應向手術醫師建議和補充實驗室檢查或特殊檢查,并商討最佳手術時機。3. 估計病人對手術和麻醉的耐受力,進行ASA評級,選定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藥,開麻醉前醫囑。4. 向病人介紹麻醉方式及圍手術期必須注意與配合的事項,解除病人思想顧慮,使之增強信心。5. 向病人家屬介紹病情7、和麻醉有關情況,填寫麻醉知情同意書,并辦理家屬或患者本人簽字手續。6. 認真填寫術前會診單。7. 手術當天早會由會診者向全科報告會診情況,決定麻醉方法,遇有疑難危重病人,應重點進行討論,制訂合適的麻醉實施方案,對麻醉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出積極的防范對策。8. 麻醉前討論在科主任主持下認真進行,必要時向醫務科匯報備案,并及時與經治醫師溝通。麻醉科術后訪視制度1. 一般應在術后24小時內對麻醉后病人進行首次隨訪,特殊病人特殊情況隨時加強隨訪,以了解麻醉后醫囑執行情況和有關麻醉并發癥等。2. 將隨訪結果詳細記錄在麻醉術后訪視單上,必要時在病程錄上記述。3. 遇與麻醉有關的并發癥,應會同經治醫師共同處理8、或提出處理意見,隨訪至情況好轉。4. 發現麻醉后嚴重并發癥,必須在科內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吸取教訓,并向醫務科報告。5. 如發現麻醉意外、事故、差錯按醫療安全管理規定執行。麻 醉 術 前 告 知 制 度1、 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對病情、診療手術、麻醉方案、風險益處、費用開支等真實情況有了解與被告知的權利,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有選擇、接受與拒絕的權利。 2、 手術和麻醉前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必須向家屬交待手術和麻醉的充分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就手術目的、手術和麻醉方式、術前注意事項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向病人或家屬做詳細交待,決不能回避可能存在或發生的危險性。爭取取得患者或家屬理解,并簽署麻醉同意9、書。3、 麻醉同意書是指麻醉前、麻醉醫師向患者告知擬施麻醉的相關情況、并由患者簽署是否同意麻醉意見的醫學文書。患者簽署意見并簽名、麻醉醫師簽名并填寫日期。4、 由患者本人或其監護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權,對不能完全具備自主行為能力的患者,應由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人代為行使知情同意權。 5、 對急診、危重患者,需實施搶救性手術、有創診療、輸血、血液制品、麻醉時,在患者無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續又無法與家屬聯系或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時,應緊急請示報告科主任、醫務處,院總值班批準。 6、 有痛苦的或有一定危險的有創操作,在術前一定的時間內向患者和家屬做好解釋交待,說明診療項目的必10、要性、所存在的痛苦和危險性;對需要患方術前簽字的,不能回避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情況,但也不能不切實際的夸大其危險性。7、 告知地點包括患者床旁、麻醉醫生辦公室或其它院內場所。告知次數和時間依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告知內容必須具備充分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將有關告知內容記錄于病程錄中。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使用與管理制度1. 科室指定專職人員負責,加強麻醉、精神藥品的管理。建立麻醉、精神藥品使用專項檢查制度,并定期檢查,做好記錄,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和隱患。2. 分管麻醉、精神藥品的負責人應掌握與麻醉、精神藥品相關的法規和政策,熟悉麻醉、精神藥品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接受有關法律、法規、專業知識、職業道11、德的教育和培訓。3. 具有麻、精藥品處方資格的執業醫師,必須接受麻、精藥品培訓并獲得合格證書,在藥劑科備留簽字留樣,并不得為他人開具不符合規定的處方或者為自己開麻醉藥處方。4. 麻醉藥品處方保存三年,精神藥品處方保存兩年。專用賬冊的保存應當在藥品有效期滿后不少于2年。5. 麻醉藥品實行“六?!保▽H?、專柜、專鎖、專冊、專處方、專交班)管理,班班交接,定期清點。手術室存放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應當配備保險柜,門、窗有防盜設施。6. 麻醉藥品(毒麻藥)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時需經科主任批準并按時如數還清。7. 使用后剩余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及其他對他人具有潛在危險性藥品的處理,由執行人員和另外12、一名醫務人員監督,雙人核對,正確處理,簽字備案。 麻醉科儀器設備保管制度1. 貴重儀器應由專人負責保管,嚴格按規定操作,使用人員須經技術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違章操作如損壞機器,按醫院規定賠償,如造成病人痛苦并發生意外,按醫療缺陷有關規定處理。2. 平時要做好儀器設備的保養和維修,發現故障后,應立即報告儀器保管負責人和科主任,并填維修單,向維修部門提出請修。3. 建立貴重儀器管理檔案,包括購置時間、價格、驗收報告、啟用時間、使用說明書、維修記錄等。4. 定期請設備科維修保養,包括內部清潔除塵、性能檢測、儀表數據校準,易損件定期更換,電器安全監測等。5. 計量設備要定期鑒定,并將鑒定結論粘貼13、在設備上。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1. 由專人負責麻醉用具的請領、保管。2. 在每個病人進行麻醉操作前后,麻醉者均應用肥皂或消毒劑及流水洗手。入手術室前應按規定著裝。3. 麻醉機、回路、抽吸設備等處理:每個病人麻醉結束后,所有可廢棄的物料如吸痰管、氣管導管、牙墊、螺紋管等一次性用品,應按感染質控管理要求處理。所有不廢棄的金屬器具應進行高壓滅菌消毒。咽喉鏡在每次使用后,用水及消毒液沖洗,酒精擦凈,遇有傳染病者,必須用消毒水浸泡。檢查電源處于備用狀態。麻醉結束后用去污劑抹洗麻醉機、手推車、監護儀等。4. 椎管內及局部阻滯設備處理:使用一次性穿刺包,使用前檢查有效期,包裝完整情況,及消毒標志,不合格者應14、更換。硬膜外導管、連接器、注射器等使用后應廢棄不用。5. 藥物及液體: 一般來說,麻醉科使用的藥物大多是單劑量,如一病人未用完原則上應廢棄不再使用。 靜脈輸液的液體及輸液管、針頭輸液完畢應按醫院有關規定處理。 二氧化碳吸收劑鈉石灰,當不再有化學活性時,應及時更換。6. 隔離的結核、乙肝、HIV等傳染病病人按規定特殊處理,盡量選用一次性用品。麻醉科院內、外會診制度1. 麻醉科的急診和常規會診由值班醫生及上級醫生負責。2. 全院性會診或病房會診,由科主任或指派主治以上的醫師參加。3. 會診醫師應做好準備,疑難病例應主動征詢上級醫師意見。4. 涉及圍術期麻醉處理、生命復蘇、呼吸管理和休克搶救及術后鎮15、痛等方面的麻醉科院內會診,由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承擔;院外會診必須經科主任上報醫務部同意后方能派出。5. 參加會診時要求具備會診申請單,病歷中必須填寫會診記錄,回科室后在外出會診記錄本上記錄。6. 凡不按上述規定而私自到外院實施麻醉等醫療行為者均按嚴重違反麻醉科紀律處理。7. 凡不按上述規定而擅自到外院實施醫療行為而引發醫療糾紛或刑事訴訟時,麻醉科不承擔任何責任。外出會診必須經過醫務處及科室主任同意,特殊急癥病例除外。麻醉科疑難病例討論制度1. 凡屬于高風險擇期手術或疑難危重病例實施麻醉前,都須認真討論和周密準備,必要時要請外科及有關人員參加。2. 討論由科主任、副主任或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持。討16、論時由主麻醫師報告病案(包括一切檢查資料),并對病人病情進行麻醉前評估和準備,然后由分管主治醫師補充。3. 麻醉前提出麻醉方案,預計圍手術期可能出現的麻醉意外及其并發癥,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4. 討論時應充分發表意見,全面分析,任何意見均應有充分的理論根據,最后盡可能達到意見統一,并做出明確結論。5. 特殊病例應將病人病情和相應處理措施、應急預案上報醫務科(處)備案。6. 術前討論意見及結論應及時記錄并留存。麻 醉 不 良 事 件 無 責 上 報 制 度1. 麻醉科應成立麻醉不良事件領導小組,組長由科室主任或指定行政副主任擔任。2. 麻醉不良事件領導小組負責登記、討論并處理17、麻醉不良事件,討論和處理意見應及時記錄并備案,并由專人及時上報。3. 經過醫療機構鑒定屬于無責的麻醉不良事件應專門登記,并由專人及時上報。4. 任何人不得瞞報、漏報、謊報。對不負責任、不履行崗位職責、不按照有關規定報告者,視情節予以處理。麻醉科術中應急輸血制度1. 凡術中需輸血者,主管醫師應于術前備好血標本,填好輸血申請單,注明手術輸血日期和備血量送血庫。如需血量大或有特殊要求(如成分輸血等),主管醫師均應提前與血庫直接聯系妥當。2. 術中需輸血時,應由手術配合人員攜帶病歷及時聯系取血。取血人員每次只許取1名病人所需的血液,以免發生差錯。3. 輸血前應仔細查對病人姓名、住院號、血型及輸血申請單18、等3遍,取血人在血庫查對1遍,麻醉醫師與巡回護士查對1遍,輸血或加血者查對1遍。4. 按手術進行情況調整好輸血速度,密切觀察輸血反應。有特殊反應者,應保留余血備檢。凡輸兩個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時,應在兩者之間輸以少量生理鹽水,兩者不可直接混合。5. 輸血畢,保留血袋,以備查對。6. 輸血起始、完畢時間及輸血量,由麻醉醫師記錄于麻醉記錄單上。麻醉科交接班制度1. 遵守“接班不到,當班不走”的原則,特別是危重病人正處于危險中不交班,應協同處理,直致病情穩定。2. 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履行職責,保證各項工作及時準確有序進行。3. 每班必須按時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0分鐘到科室進行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明19、確交班內容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不允許背靠背或電話交班。4. 交接內容包括:病人情況、麻醉經過、特殊用藥、監測和輸液輸血,搶救氣管插管用品的功能,管理藥品等。5. 接班者如發現病情、治療、器械藥品交待不清,應立即查閱。接班時發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發生差錯事故或物品遺失,應由接班者負責。麻醉科手術安全核查制度1. 手術安全核查是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同時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2. 本制度適用于各級各類手術,其他有創操作應參照執行。3. 手術患者均應配戴標示有患者身份識別信息20、的標識以便核查。4. 手術安全核查由麻醉醫師主持并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如無麻醉醫師參加的手術,則由術者主持并填寫表格。5. 實施手術安全核查的內容及流程。麻醉實施前: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確認患者手術相關信息。手術開始前: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手術方式、手術部位與標示,并確認風險預警等內容。(3)患者離開手術室前: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實際手術方式,清點手術用物,確認手術標本,檢查皮膚完整性、動靜脈通路、引流管,確認患者去向等內容。(4)三方核查人確認后分別簽名。6. 手術科室、麻醉科與手術室負責人是本科室實施手術安全21、核查制度與持續改進管理工作的主要責任人。7. 手術安全核查表應歸入病案中保管。麻醉科差錯事故防范制度1、 經常開展安全醫療教育,樹立以預防為主的思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實行醫療安全責任制,要堅守崗位,集中精力,疑有意外先兆,立即妥善處理。 2、 按照各級醫師職責和實際業務技術能力,安排手術病人的麻醉工作。 3、 充分做好麻醉前準備的病情判斷,嚴格檢查各種麻醉器械設備,確保搶救器具完好和搶救藥品齊全。麻醉醫生在實施麻醉前應再次查對患者手術相關信息,詢問手術前是否禁食禁飲,有無麻醉禁忌癥。4、 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消毒隔離制度,定期檢查實施情況,防止差錯事故。 5、 嚴格查對制度。麻醉期間所用22、藥物及輸血輸液要做到”三查七對”。用過的安瓿及注射器等應保留到病人出手術室后方可丟棄,以便復查。 6、 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藥須小心謹慎,嚴防起火爆炸,各種麻醉氣體鋼瓶顏色要標志醒目。 7、 沒有麻醉機設備,嚴禁開展手術的麻醉工作,施行椎管內麻醉必須能掌握氣管插管術。上崗工作不到一年或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和執業注冊者不能獨立擔任主麻;嚴禁沒有學歷、非麻醉專業醫師和未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擔任麻醉工作,不允許一位麻醉醫師同時實施兩臺手術的麻醉。 8、 新技術的開展,新方法的使用和新藥品的引進,必須經科主任同意并經醫院批準,并按照認真討論后的預定方案實施。 9、 嚴格交接班制度,堅持”接班不到,當班不走”23、,堅持崗位交班、手術臺旁交班,遇到病情危急和疑難病例的手術時一律不準交班,要協同處理,待病人情況穩定后方可交接班。交班內容包括病人情況、麻醉經過,特殊用藥、輸血輸液等。10、麻醉醫師在麻醉期間應堅守崗位,根據病人變化及時采取措施,遇到有疑問時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圍麻醉期的重大問題,應及時向科主任匯報,采取處理措施。醫療事故、醫療差錯、麻醉意外和嚴重并發癥均應進行全科討論,吸取教訓認真整改。 麻醉科業務學習制度1. 平時以自學為主。每月定期進行小講課一次。并作好記錄,包括時間、地點、主講人、參加人員名單和主要內容等。并定期考核。2. 使用新技術、新藥品時應首先通過有關部門認可,并認真組織學習,包24、括管理、適應癥、使用方法、副作用、并發癥與意外處理等應急措施,同時要有書面材料。3. 疑難危重病例麻醉后和發生并發癥意外的病例,應認真組織討論,提高理論技術水平。4. 閱讀國內外麻醉專業雜志,關注相關學科雜志。5. 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崗位培訓、繼續教學、參觀學習、進修等,不斷更新知識。麻醉科麻醉蘇醒室(PACU)工作制度一、基本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1、 每天的檢查工作:檢查搶救車、填充藥柜、清理污物筒、清理吸引、備好氧氣和吸氧管。2、 病人由手術室護士和麻醉師推入蘇醒室,共同交接。3、 病人入室后直接睡在手術室推床上,安排位置。4、 進行心電監護或呼吸支持。5、 護士觀察記錄病人生命體征及其他護25、理治療。6、 病人神智清醒,生命體征平穩后,由蘇醒室護士送回病房。二、蘇醒室病人交接制度1、 交接內容1) 術中情況: 手術部位、手術名稱、各種留置管道。2) 麻醉情況:氣管插管、術中用藥、生命體征。2、 既往病史3、 病人皮膚情況、隨身帶入物品情況4、 與病房或ICU的交接:呼吸和氣道、生命體征、留置管道、皮膚、液體。三、蘇醒室病人監測制度1、 所有病人必須監測ECG、BP、RR、SPO2,特殊病人監測體溫。2、 觀察意識狀態。3、 觀察呼吸、顏面與口唇顏色,保持呼吸道通暢。4、 保持留置各種管道妥善固定,引流通暢。5、 保持傷口敷料完好,觀察病人的傷口情況和腹部體征。6、 煩躁病人用約束帶26、約束。7、 發現特殊情況須立即通知當班醫生:四、蘇醒室護士工作流程1、 工作職責1) 接受、觀察、治療、搶救、護理等2) 醫囑執行和觀察記錄的書寫3) 院內感染4) 物資準備和監護儀設備的檢查2、 工作流程1) 接收別人2) 填寫病人登記表、觀察記錄3) 觀察、護理病人五、出入蘇醒室的規定1、 進入PACU的標準:全麻術后的病人、各種阻滯麻醉后尚不穩定的病人、術前有嚴重合并癥的病人。2、 在PACU停留時間:成人全麻應至少觀察1小時左右、局麻是半小時左右、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應在血壓穩定后至少觀察1小時。兒童一般情況較好,非插管兒童至少觀察30分鐘、插管需1小時左右。扁桃腺、腺樣體摘除術、腭27、裂修補術等經口腔手術至少觀察90分鐘。3、 離開PACU標準:病人已完全蘇醒(或意識達術前水平),血流動力學穩定,能正確回答問題。氣道通暢,脫氧情況下能維持SPO2在術前水平;疼痛或惡心減輕或得到控制;或因病情需要轉送ICU病房。4、 轉運管理:達到出室標準。六、有以下情況須有麻醉醫生和護工一起護送1、 轉ICU的病人2、 在PACU病情發生變化,經積極處理后轉回原病房3、 發生過喉痙攣、舌后墜、支氣管痙攣者,經積極處理后轉回原病房4、 高齡且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或合并癥5、 有特殊管道(如動脈插管、CVP管、胸腔閉式引流管等)6、 煩躁不合作的病人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一) 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二) 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三) 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四) 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五) 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鉆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