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78004
2024-12-16
11頁
24KB
1、瑞昌市博物館保護館藏文物的應急預案 文物是國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明財富,博物館是這一財富的主要收藏機構。為確保館藏文物的安全,防止突出事件發生,將各種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盡可能的減少損失或不受損失。經研究,特制定此應急預案: 1、嚴格執行本館值班制度,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 2、值班人員白天要時刻注意出入館的人員情況,對于陌生,閑雜人等,要進行有禮有節的詢問;尤其對于有可疑之處的人,要嚴加盤問,必要時要作以記錄。夜間,值班人員要認真巡邏檢查,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報告。 3、遇突出事件,值班人員應立即用電話、手機向公安部門報警,同時通知其它同志和主管領導。 4、晚上,應保證館內有值班人員,2、以防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報警有效的與犯罪分子作斗爭。 5、此應急預案就定期演練,以鍛煉全體人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0一0年三月十日瑞昌市博物館人數總量控制制度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的要求,為做好瑞昌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工作,特制定實施本制度: 一、為確保文物安全,保持良好的參觀環境,瑞昌博物館將對觀眾流量實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參觀人數控制在500人次以下(其中含預約觀眾)。 二、為維持良好的參觀秩序,觀眾當天現場分時段免費領取參觀券,依次排隊入館參觀(特殊情況時需憑本人有效證件領票)。 三、7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等,可優先入3、館。 四、團體參觀可通過電話形式提前三天預約,參觀當日經工作人員核準后,優先入館。預約電話:4220901 二00八年三月十日瑞昌市博物館人數疏導制度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的要求,為做好瑞昌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工作,為了保證觀眾的安全和有序參觀,特制定此制度:一、每天保安和工作人員必須必須提前十分鐘到場,檢查樓道及展廳是否暢通。二、引導觀眾西邊樓梯上樓、東邊樓梯下樓,告知觀眾不得在樓道內逗留、系鞋子防止擁擠等。三、觀眾上下樓時嚴禁奔跑,要服從保安和工作人員的指揮。特別是遇到緊急情況后,保安和工作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到場,檢查樓道是否暢通4、,維護秩序,安全疏散觀眾。四、有大型展覽時,觀眾要按保安和工作人員調度依次上下樓梯。 二00八年三月十日、瑞昌市博物館突發事件預案指揮機構根據關于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文物政發20089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切實加強文物安全防范工作、消防工作、防盜工作,確保文物安全。特制定突發事件預案指揮機構。一旦館內發生突發事件能及時能將災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避免人員傷亡。一、指揮機構。總指揮:由館長擔任。負責指揮突發事件全部事宜及管理。迅速做出科學處置決策。副總指揮:由書記、副館長擔任。負責協助總指揮召集所屬成員從事突發事件應急工作。二、成員警戒組: 由辦公室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維持秩序和現場5、,嚴防擾亂現場和趁火打劫者,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滅火組:捕捉堵截組:由保衛部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滅火,抓捕堵截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救護組: 由群工部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救護受傷人員,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疏散組: 由陳列部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組織人員疏散,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在上述指揮機構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時(如夜間),當日值班領導為首的臨時指揮機構發揮指揮作用。指揮中心設置地點:博物館辦公室電話:4220901瑞昌市博物館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為進一步切實加強文物安全防范工作、消防工作、防盜工作,確保文物安全。我館特制定突發事件預案。一旦館內發生突發事件能及時能將災害和損失降到最低6、程度,避免人員傷亡。一、目的和依據 有效預防和及時控制瑞昌博物館發生的突發事件,迅速采取正確和有效的措施,妥善處置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把災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并避免人員傷亡,依據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制定本預案。二、適用范圍(1)本預案適用瑞昌博物館發生的突發事件的預防、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等工作。 (2)本預案所指的突發事件包括:地震等自然災害;火災、被盜、建筑物坍塌、擁擠踩踏等事故災難、爆炸等重大治安案件。三、工作原則預防為主:加大隱患排查力度,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杜絕在瑞昌博物館突發事件。 快速反應:我館工作人員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在總指揮領導7、下,果斷采取措施,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事態,必須確保文物和古建筑安全將危害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四、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1)總指揮:由館長擔任。負責向上級主管領導匯報和指揮防火防盜、的全部事宜及策劃防火防盜管理。信息報送內容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現場情況。事件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情況的估計事件原因分析。事件發生后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2) 副總指揮: 由主管副館長擔任。 負責協助總指揮召集所屬人員從事救災工作和防盜工作。(3)警戒組:由保衛部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維持秩序和現場,嚴防擾亂現場和趁火打劫者,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 A. 撥打火警電話 1198、 匪警電話110急救電話 120火警、盜警通報順序 白天發生火警、盜警時,立即通知領導,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及消防救災人員視火勢聯絡消防部門;夜間或節假日發生火警、盜警時,館內人員立即通知領導,馬上電話呼叫有關人員到現場,并通知有關部門。B.向上級主管領導匯報信息報送內容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現場情況。事件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情況的估計事件原因分析。事件發生后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C. 負責引導消防車和消防人員;D. 迅速打開各通道及疏散口;E.維持秩序和現場,嚴防擾亂現場和趁火打劫者。(4)滅火組:捕捉堵截組:由辦公室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滅火,抓捕9、堵截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A. 由各部門年輕干部擔任突擊隊員,迅速到達火災現場,進行滅火和抓捕堵截行動;B. 當遇到火警時,全體干部職工應火速趕到現場,接受指揮,參加滅火行動;C.保護重要區域,搶救重要文物(5)救護組:由群工部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救護受傷人員,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A. 由各部門年輕干部擔任。迅速到達火災現場,進行救護行動;B.負責傷病患者的搶救、送醫院急救等任務。(6)疏散組:由陳列部主任擔任。負責召集所屬成員組織人員疏散,按預案程序采取行動。A. 緊急通知觀眾疏散及采取應急措施;B. 負責疏散閑雜人員、館外圍觀人員。二0一0年三月十日瑞昌市博物館汛期保護文物安全突發事件10、的應急預案為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迅速、有效地處置我館汛期文物安全突發事件,盡可能地確保文物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上級文物保衛、保護工作有關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制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關于加強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和落實確保文物安全的緊急通知關于開展汛期文物安全檢查的緊急通知文物督發200923號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我市轄區范圍內的文物因自然災害、防洪抗洪汛期損毀文物等突發事件而發生的損毀破壞文物的事件。 三、基本原則 (一)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在處理文物安全突發11、事件中以保障文物安全為根本目的,盡一切可能搶救文物。 (二)屬地搶救,就近處置。在文物安全事故發生后,要及時通知文物所在鄉鎮及辦事處,尋求文物所在地政府援救與幫助,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組織機構 成立文物汛期安全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由館長龍藝擔任;副組長由書記劉禮純擔任,成員由李緒寶、張界誠、朱永生、柯瑞江、雷曉薇組成。五、工作職責 (一)按照“搶救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執行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有關規定。 (二)根據文物屬地管理及“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文物所在村或文物使用單位為該文物安全管理的責任單位。 (三)責任單位按照健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硬件設施建設的12、要求,做到領導到位、保衛人員到位、安全經費到位和安全設施到位。 (四)認真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原則,對工作不負責任,玩忽職守者要進行責任追究。 六、應急處置措施 (一)應急人員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文物安全保護技能及所需要的消防、救護等安全知識和應急措施,增強對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二)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采取搶救和保護措施,并報告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 (三)在遇到文物安全險情、災情時,應按要求做好群眾疏散撤離工作,并及時提醒附近的群眾要聽從現場統一指揮。 七、應急處置程序 (一)當發生文物汛期安全事故后,現場人員和文物使用單位應立即通知鄉鎮領導并就近尋找有關救援單位。同時電話上報上級文物部門。(二)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進入應急處理工作狀態,以最快捷的時間趕赴文物安全事故現場,展開搶險救援行動,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電話和書面將事故發生及搶救情況報告上級機關。(三)接到發生事故報告后,博物館汛期領導小組應在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并報告同級政府、安監部門、上級文物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要協助有關部門組織緊急搶救,保護現場,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汛期值班電話:4220901 二00九年七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