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特殊檢查科室管理工作制度匯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78383
2024-12-16
8頁
27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縣城人民醫院人力資源財務后勤與醫療設備器械質量安全核心管理制度
1、XX縣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特殊檢查科(室)管理工作制度匯編放射影像科工作制度1. 各項線檢查須由臨床醫師詳細填寫申請單。急診病人隨到隨檢。各種特殊造影像檢查應事先預約。2. 重要攝片由醫師和技術員共同確定投照技術。特檢攝片和重要攝片,等觀察膠片質量合格后方可囑病人離開。3. 急、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時由臨床醫師攜帶急救藥品陪同檢查,對不宜搬動的病人應到床旁檢查。4. 線診斷要密切結合臨床。具有助理執業醫師資格的進修或輪轉醫師書寫的診斷報告,應經上級醫師簽名。5. 圖像刻錄光盤是醫院工作的原始記錄,對醫療、教學、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刻錄光盤都應由專人登記、歸檔、統一保管,調閱圖像資料需填2、寫申請單、并有經治醫師簽名負責;院外借閱除經醫務科批準外,應辦理相關手續。6. 每天集體閱片,經常研究診斷質量和投照技術,解決疑難問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7.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射線輻射防護工作,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按規定統一安排休假。8. 注意用電安全、嚴防差錯事故。機器設備應指定專人保養,定期進行維護和檢修。放射影像檢查登記室制度1.凡來科作常規攝片、特殊檢查的病人必須作好登記。2.每個病人在登記時,對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檢查部位、收費等逐項作詳細登記。3.每個病人必須在申請單上準確填寫ID、收費情況及注意事項, 并交給檢查室工作人員進行檢查。4.凡特殊檢查患者,3、必須填寫預約通知單,寫明預約檢查日期、注意事項,遇有特殊情況與科主任聯系解決。登記窗口工作人員應文明禮貌用語,熱情接待患者,認真解答病人的咨詢,非登記室人員不得入內,嚴禁在登記窗口閑談、嬉笑、干私活等有礙觀瞻之事。醫學影像檔案管理制度1.本科室采用刻錄光盤作為保存醫學影像資料的手段,刻錄光盤必須妥善保管。2.凡來科檢查者的線片完全交由患方,科室由專人負責及時刻錄光盤,確保刻錄完成后方可刪除硬盤內患者圖像信息。3.刻錄光盤用專用柜由專人保管,其光盤必須編號,有序排放,且不辦院外借閱手續。4.院內各臨床科室醫師對所主管病人的線片若要調閱,可有診斷醫師幫助辦理,非本院醫生不予辦理,若系院外調閱,必須4、由醫教科備案,持單位證明辦理相關手續方可。5.凡住院病人的線片由患者及家屬妥善保管,如系丟失重新打印,需繳納膠片工本費后,由診斷醫師負責辦理。非本科室工作人員不得入檔案室內,更不能抽調檔案或和辦調閱手續。特殊檢查預約制度1.科內的胃腸鋇餐檢查,各種血管造影,子宮造影,腎排泄性造影,瘺道造影,椎管造影及其它凡需作術前準備的線檢查,均按預約日期進行。2.無論病房、門診病人來我科作特殊檢查前,均必須按我科預約通知單中的要求進行準備,若有不詳之處,須與我科聯系,若未按預約要求準備,則特殊檢查當日不能進行或改日預約。3.凡特殊檢查申請單均由本院醫師填寫,先交費,再預約,按預約通知單進行準備。4.凡來科預5、約而未按時檢查者,在檢查前又未與本科聯系者,作過期處理。對來我科特殊檢查病人,科內特檢醫師必須于檢查前一日聯系、檢查病人,詢問病史,作好術前準備及不良反應應急處理預案。放射介入、血管造影前討論制度1.放射介入技術應用,血管造影的病人必須住院后進行檢查。2.各科需申請放射介入或血管造影病例,必須認真填寫申請單,并由特檢醫師下病房檢查病人,查閱病歷,了解病情。3.凡作放射介入或血管造影的病例,均須在科內作術前討論,由特檢醫師作介紹,然后由科主任或和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綜合討論意見后,確定檢查日期,發送通知單到病房作術前準備,術前談話經家屬簽字同意并認真核查有關適應癥和實驗室檢查。凡科內新開展的放射介入6、血管造影項目均應上報醫教科,在每開展項目前必須請醫教科及有關臨床科室一同討論,經醫院學術委員會論證批準后,在科主任主持下,開展新項目檢查工作。線診斷報告簽閱制度1.線診斷報告必須逐項填寫,字跡清楚,用詞恰當,語句通順,標點符號正確,描寫合理,診斷意見確切,簽名正確無誤。2.凡在科內的住院醫師,實習醫師,進修醫師等書寫之診斷報告均經本科高年或總住院醫師或和主治醫師簽名后發出。3.凡新來科的住院醫師除急診值班時的急診報告發出外,其余的書寫報告均須由上級醫師簽名。4.每日的診斷報告均由主治醫師主持簽發,凡疑難病例診斷報告,由值班醫師書寫后由科主任或和上級醫師簽發。5.科主任或和上級醫師在簽寫下級醫7、師的報告時,必須認真修改,簽名恭正。診斷報告實行報告醫師和審核醫師雙簽字,可以是印鑒、電子簽名 ,但必須有一方是手寫簽名。線診斷報告追蹤制度1.凡經線診斷的住院病例,經手術或組織學檢查證實者,均列為診斷追蹤對象(門診病例不包括在追蹤之列)。2.每月派專人追蹤一次,時間定為每月上旬號。3.追蹤內容按病例追蹤登記簿逐項填寫,特殊情況應在備注中說明,以備復核。4.目的:首要作為積累經驗,提高診斷水平,其次作為質量考核依據,供上級檢查參考。5.每季度末將病例集中,由診斷組共同分析,借以找出經驗教訓,提高診斷質量。年終將追蹤的病例匯總,由專人保管,作醫學資料存檔。放射影像檢查儀器保養制度1. 科內一切設8、備(線機,自動洗片機、激光相機)均由技師長(副技師長)具體負責。2. 科內儀器分配到人,負責專門保養,并作好記錄。3. 各儀器保養人員遇有故障,必須立即報告技師長,由技師長與有關部門聯系解決,若停機,必須向科主任報告。4. 每臺儀器設備必須在正常規定的電源條件下工作,在使用前,必須檢查電源并須行試機工作。5. 檢查室工作人員必須愛護機器,保持機房和機器清潔,檢查機器各種按鈕,開關及螺絲是否穩定,發現異常者,必須立即檢修。6. 科內設備在不影響工作前提下,由技師長安排作定時維修。放射影像科工作人員體檢制度 放射影像科工作為對人體的損害工作之一,除加強日常防護工作外,每季度內,科內工作人員必須進行9、血象檢查。 凡市防疫站舉行市放射人員全面體檢時,科室在保證科內正常工作進行的情況下,要安排全科人員按時參加體檢。 無論每季度或和市內體檢時,發現有關職業損害或和接近職業病標準限值時,必須采取措施(少接觸、半脫離或住院治療),防止職業病發生。 若經市或和省職業病診斷小組確定為職業病(放射損害)時,應按全國有關勞保條例進行安排和處理,享受有關職業病的一切福利和待遇。 凡新來科工作人員必須作體格檢查和血象檢查并存入健康檔案內,以作日后對比參考。放射影像科工作人員防護制度 放射科安裝線機,必須按照國家規定設計出機房面積,控制室防護及墻壁、門窗防護方案,經防疫站審批后,方能施工安裝,安裝后,經防疫站測試10、合格頒發許可證后方能投入使用。 操作人員曝光時,應在控制室內操作,如需要在機房內操作者,必須穿鉛衣,必要時戴鉛手套,防止射線損傷。 曝光時,注意病人防護,盡量縮小視野特別應注意病人生殖腺等敏感部位的防護,盡量減少病人曝光量。 注意周圍人員的防護,曝光時一定要關好機房鉛門,防止射線對其他人員的損傷。 床邊拍片時,盡量使用遙控器進行曝光,如需手動曝光時工作人員必須穿鉛衣,盡可能遠離射線源并注意周圍其他病人的防護。 進入機房的其他人員,曝光時應離開機房,必須留在機房者,需穿鉛衣,并盡可能遠離射線源。 工作人員每季度定期進行一次化驗檢查血象,低于正常者需暫停接觸射線的工作,改換其他工作,待恢復正常后再11、恢復機器操作,如復查仍不正常者,按國家有關規定治療,休息。 體檢資料由個人妥善保存,不正常項目及休息治療情況,由科室統一登記保管。 本科設防護監督員一名,不定期檢查上述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向科主任匯報。超聲影像科工作制度一、準確及時地完成門診、急診、住院病人需求的超聲檢查任務,承擔院內安排的體檢任務開展部分超聲介入工作,承擔超聲進修、實習和本院醫師的輪轉、繼續教育工作。二、各項超聲檢查,須由臨床醫師逐項填寫申請單。急診病人隨到隨檢,特殊檢查應事先預約,以做好必要準備,危重病人必要時應由臨床醫師攜帶急救藥品陪同檢查。三、認真進行核對制度檢查時,核對科別、床號、姓名、檢查目的;診斷時查對姓名、編號、12、臨床診斷檢查結果;發報告時核對姓名、科別、床號等。四、疑難病人應集體會診,不斷提高工作質量。積極開展新的檢查項目。五、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六、做好醫療安全、質量控制、病例登記、隨訪工作。大型設備應做號合理應用和效益分析工作。七、科室各級各類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工作崗位,按相應職責進行工作。八、超聲機有專人維護、保養,定期進行清潔、檢修。超聲影像科定期與臨床科室聯系及工作改進制度一、為了更好地為廣大患者和臨床科室服務,進一步根據臨床科室和患者要求開展各項工作,拓寬工作思路、改進工作質量、改善服務態度,超聲科制定了定期與臨床科室聯系、工作改進制度。二、科室全體人員要切實樹立為患者、為臨床服務13、的理念,樹立臨床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的理念。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更新工作思路,做好各項工作。三、科室醫師應每月與臨床科室聯系,征求臨床科室對我科工作情況的意見和建議,并根據臨床科室的要求對科室工作進行必要的調整,必要時匯報給科主任進行處理。四、超聲影像科主任及科室全體人員均是加強與臨床、患者聯系的相關責任人,應隨時注意與臨床及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了解他們的要求、意見或建議,一利于取得配合、理解,更好地開展工作。五、臨床要求開展的新的檢查項目,要及時地由科主任與臨床科主任聯系、溝通,盡快開展。條件不允許時,要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創造條件盡快開展。科室開展的新項目、新技術要加強宣傳,爭取他們的支持14、。超聲影像科感染控制制度1、室內環境衛生要達到整齊、干凈等要求,定期進行室內通風換氣。2、各檢查室每周至少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23次、消毒時間30分鐘。3、傳染病人相對固定診斷室,傳染病人使用一次性床單,檢查完后及時更換。4、普通病人每周定期更換床單1-2次,特殊情況隨時更換。5、嚴格按照感染控制要求實行醫用與生活廢棄物分裝,封閉運送;感染性垃圾裝入黃色專用塑料袋內,進行專門處置并登記。6、引導介入診斷及治療的器具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使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60分鐘后方能使用;使用的耦合劑應保持密閉,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7、如發現院內感染爆發流行的情況,應立即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以便15、采取緊急措施。8、發現有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或環境有嚴重病原污染時要及時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放射治療室工作制度1、定期討論在貫徹醫院(放射治療方面)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并有反饋記錄文件2、凡需放射治療的患者,由醫師填寫治療申請單,攜帶病歷及臨床各種檢查資料(如X光片等),經放射治療醫師診查,書寫放射治療病歷,制定放射治療計劃,精確定位和填寫放射治療處方后,即可進行放射治療。3、治療室的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患者識別規范、查對程序和技術操作常規,并要了解病情,介紹放射注意事項,觀察療效和放射反應。4、治療中要經常檢查病員,掌握病情發展變化,并積極采取綜16、合治療措施,科主任、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要定期檢查,會診疑難病例,不斷提高醫療質量。5、治療結束后,要及時作好總結,并告知病員注意事項。治療病歷要妥善長期保管。6、放射治療后的患者,每半年要隨診或隨訪1次,以了解病情,鞏固療效。7、對放射治療設備要進行清潔、保養和定期檢修。8、嚴格執行放射防護規定,做好防護保健工作。核醫學科工作制度1、定期討論在貫徹醫院(核醫學方面)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并有反饋記錄文件2、凡需放射性同位素檢查、治療的病員,由臨床科醫師填寫申請單,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詳細介紹病情,辦理預約手續。做好登記、建卡工作,統一保管資17、料,定期追蹤觀察。3、同位素儀器的使用、藥品的分裝、投藥,均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防止擴大污染和差錯事故。4、病員使用同位素前,應當有嚴格的患者識別規范,要核對品種、劑量、用法,準確無誤后在實驗室內使用。對應用不同同位素的病員,應分開病室。5、經常對機器進行清潔、保養,每月進行1次檢修。6、嚴格執行放射性同位素制劑的有關管理規定。放射性同位素應當有專人保管。建立并執行來藥登記、核實制度,存放于專用儲藏室內。設立專用登記本,定期清點,嚴格交接手續,如有疑問,應馬上報告科主任和院領導進行清查。7、核醫學科必須有急救藥品、設備。醫師要掌握搶救技能。8、對防護用具、放射性廢物及被污染的一切物品,必須按有18、關規定進行妥善管理和處置,并有應急處理的預案。9、實行每天由主治醫師以上人員主持的集體讀片制度,確保診斷質量,經常研究診斷技術,解決疑難問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10、 按規定的時限,由執業醫師按規范書寫診斷報告,核醫學診斷要密切結合臨床。進修或實習醫師應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工作,不得獨立執業。11、 按放射防護規定做好防護和保健工作。特殊檢查室工作制度1、定期討論在貫徹醫院(特殊檢查方面)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并有反饋記錄文件2、特殊檢查包括心電圖、基礎代謝、腦電圖、腦血流圖、肌電圖、乳紅外線檢查、骨密度檢查、肺功能檢查等。3、需作檢查的患者,由臨19、床醫師填寫申請單,必要時經上級醫師同意,檢診醫師在檢查前應詳細閱讀申請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做好準備。危重病員檢查時應有醫護人員護送或到床邊檢查。需預約時間的檢查應詳細交待注意事項。發現有患傳染病患者,應排于最后檢查,檢查完畢嚴密消毒儀器和用具。4、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患者識別規范、查對程序和技術操作常規,并要了解病情。5、及時準確報告檢查結果,遇疑難問題應與臨床醫師聯系,共同研究解決。6、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執行醫療器械管理制度,注意安全,定期保養、維修,并對機器進行檢測。7、各種檢查記錄應保管好,建立檔案,經過批準和登記手續后才能借出。8、按規定的時限,由執業醫師按規范書寫檢查報告,要密切結合臨床。進修或實習醫師應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工作,不得獨立執業。9、建立檢查項目質量控制制度、程序與評價體系,有條件的科(室)每天由主治醫師以上人員主持的集體讀片/圖制度,確保診斷質量,經常研究診斷技術,解決疑難問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