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煤礦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獎罰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0669
2024-12-16
10頁
28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大型煤礦地測防治水害工作管理審批制度手冊
1、大型煤礦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獎罰制度一、工作質量(一)測繪工作質量1、基本控制為15級導線,采用J6型經緯儀測施測2個測回(邊長大于15m)對中一次,所測導線角全部為左角,導線邊采用經過鑒定的鋼尺懸空丈量,測角中誤差為15。2、采空區控制為30級導線點,采用J6型經緯儀測回法施測1個測回,所測導線角全部為左角,導線邊采用經鑒定的鋼尺懸空丈量,測角中誤差為30。3、每次施測前必須對上一導線邊、角進行檢查,嚴防導線點發生位移,每季對經緯儀進行一次檢定,內容包括:水平度盤水準管的檢驗與校正;圓水準器的檢驗和校正;十字絲的檢驗和校正;橫軸的檢驗和校正;豎盤指標差的檢驗和校正。4、每次作業時必2、須記錄清楚觀測者、記錄者、記錄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力求書寫整潔、規范,因錯需要更改記錄時原記錄數據上劃上一橫線,在其上方重新記錄新側數據,嚴禁橡皮涂擦記涂黑。5、作業時發現儀器異常必須停止作業,立即檢查。6、每年對儀器,鋼尺經有資格的單位進行一次鑒定。7、地面近井點需滿足兩相鄰井口間進行主要巷道貫通的要求,其點位中誤差相對于三、四等三角網,導線網不超過7cm,后視邊方位角中誤差不大于10。8、井下貫通精度要求為MX限50mm9、井下中線放樣要求,每80m用經緯儀延伸一次中線,中線偏差不超過50mm。10、礦井所有圖紙齊全,原圖必須保存完好,原圖為0.1mm以上的聚脂薄膜及專用墨水繪制,圖中符號、3、線條、注記等符合現行煤礦地質測量圖列,原則上每季進行一次填圖,并根據實測點高,及時修改底板等高線。11、坐標網格的要求:每10cm小方格的邊長誤差不超0.2mm,對角線長度(14.14cm)不超0.3mm對角線上各點應在一條線上,偏高不得大于0.2mm。12、所有測繪原圖資料必須妥善保管,計算必須有對算人,起算數據抄錄需兩人單獨進行,單獨反算,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13、認真執行巷道開口、貫通、停頭、復工、停采及工程進度等通知單制度及技術審批制度。(二)地質工作質量1、按規定時間分別提交采區、回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地質說明書。2、準確編制地質預報,堅持做到月有月報、年有年報及臨時性預報,預報內容4、包括地點、范圍,對生產的影響及應采取的措施,保證煤礦正常安全生產。3、堅持水情、水害預報工作,堅持做到周分析、月預報、年預報、年、季、月底總結及提前5-6天填發水害通知單制度。4、根據礦井采掘揭露情況,對礦井地質報告進行及時完善和補充。5、新掘井筒、巖巷及過斷層等地質構造過程中必須及時進行地質編制工作、準確描述巖性,準確記錄巖厚、產狀等有關因素。6、積極調查相鄰礦井采掘情況及地質變化情況作為對本礦井地質工作的補充。7、積極觀測地面開采沉降變化情況,為今后防治水處理提供科學處理的依據。8、根據井下揭露巷道測量有關地點煤厚,準確標定于圖紙,為今后儲量計算工作打好基礎。(三)防治水工作質量:1、定期5、(每半年)對探水鉆及其相關設備進行保養維護,做到專人管理、合理存放。2、根據實際情況對井下主、副水倉的淤泥進行及時清理,確保水倉容積。3、主、備水泵每年由有資格的單位進行一次測試,其他用防水水泵每季保養一次。4、所有用于防治水的設備必須建立設備明細臺帳,明確保管責任人,存放地點及要求。5、地面排洪涵洞每年汛期前礦安委會進行一次檢查,汛期期間防汛人員應進行不定期檢查,確保防洪暢通。6、因采動地表一旦產生沉降裂縫時,應根據具體裂縫情況進行充填,嚴防地表水滲入井下,工程完成后,礦安委會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二、事故分析:1、地測防治水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進行事故分析,通過分析原因,提出防患措施,杜6、絕同類事故的發生。2、凡發現違反操作規程的作業,即視為非傷亡事故,由技術科內部分析、處理。3、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財產受損及人員傷亡的事故,由礦安監站具體負責進行調查分析,報礦安委會進行事故分析處理。造成人員傷亡的礦安委會按照程序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同時調查事故原因。4、中腰線標定不及時準確,視為非傷亡事故處理,因此造成巷道中線偏差,超過允許范圍,但對巷道使用影響不大的由礦安監站、生技科進行調查分析處理,造成巷道報廢的有礦安委會負責進行分析處理。5、巷道開口、貫通、停頭、復工、停采通知單制度執行不力,發放不及時按一般事故處理,由此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受損的由礦安委會負責調查、分析、處理。6重大貫通7、工程貫通誤差超過設計的由礦生技科安監站負責分析處理,由此而造成巷道無法使用的又礦安委會負責分析、調查、處理。7、地質預報、水害預報及水害通知單發放及有關資料不齊全不及時,一經發現由礦安委會負責分析、處理。8、事故分析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三、獎罰制度1、違反操作規程者,一經發現處100-200元罰款。2、未執行通知單發放制度及發放不及時的處200-400元罰款。3、地質預報、水害預報不及時或預報不準造成事故的處1000-5000元罰款。4、中線偏差嚴重,貫通嚴重失誤的處1000-5000元罰款。5、中線標定正確,校驗及時,達到優良工程時,獎地測科500元。6、地質預報、水害預報準確及時從而避8、免事故的發生,獎地測科2000-5000元。7、大型貫通工程達到設計要求,在允許誤差范圍的,獎地測科1000元。8、基本礦圖繪制標準,填繪及時在全縣達到領先水平的將地測科5000元。一、工作質量(一)測繪工作質量1、基本控制為15級導線,采用J6型經緯儀測施測2個測回(邊長大于15m)對中一次,所測導線角全部為左角,導線邊采用經過鑒定的鋼尺懸空丈量,測角中誤差為15。2、采空區控制為30級導線點,采用J6型經緯儀測回法施測1個測回,所測導線角全部為左角,導線邊采用經鑒定的鋼尺懸空丈量,測角中誤差為30。3、每次施測前必須對上一導線邊、角進行檢查,嚴防導線點發生位移,每季對經緯儀進行一次檢定,內9、容包括:水平度盤水準管的檢驗與校正;圓水準器的檢驗和校正;十字絲的檢驗和校正;橫軸的檢驗和校正;豎盤指標差的檢驗和校正。4、每次作業時必須記錄清楚觀測者、記錄者、記錄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力求書寫整潔、規范,因錯需要更改記錄時原記錄數據上劃上一橫線,在其上方重新記錄新側數據,嚴禁橡皮涂擦記涂黑。5、作業時發現儀器異常必須停止作業,立即檢查。6、每年對儀器,鋼尺經有資格的單位進行一次鑒定。7、地面近井點需滿足兩相鄰井口間進行主要巷道貫通的要求,其點位中誤差相對于三、四等三角網,導線網不超過7cm,后視邊方位角中誤差不大于10。8、井下貫通精度要求為MX限50mm9、井下中線放樣要求,每80m用經緯儀10、延伸一次中線,中線偏差不超過50mm。10、礦井所有圖紙齊全,原圖必須保存完好,原圖為0.1mm以上的聚脂薄膜及專用墨水繪制,圖中符號、線條、注記等符合現行煤礦地質測量圖列,原則上每季進行一次填圖,并根據實測點高,及時修改底板等高線。11、坐標網格的要求:每10cm小方格的邊長誤差不超0.2mm,對角線長度(14.14cm)不超0.3mm對角線上各點應在一條線上,偏高不得大于0.2mm。12、所有測繪原圖資料必須妥善保管,計算必須有對算人,起算數據抄錄需兩人單獨進行,單獨反算,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13、認真執行巷道開口、貫通、停頭、復工、停采及工程進度等通知單制度及技術審批制度。(二)地質工作11、質量1、按規定時間分別提交采區、回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地質說明書。2、準確編制地質預報,堅持做到月有月報、年有年報及臨時性預報,預報內容包括地點、范圍,對生產的影響及應采取的措施,保證煤礦正常安全生產。3、堅持水情、水害預報工作,堅持做到周分析、月預報、年預報、年、季、月底總結及提前5-6天填發水害通知單制度。4、根據礦井采掘揭露情況,對礦井地質報告進行及時完善和補充。5、新掘井筒、巖巷及過斷層等地質構造過程中必須及時進行地質編制工作、準確描述巖性,準確記錄巖厚、產狀等有關因素。6、積極調查相鄰礦井采掘情況及地質變化情況作為對本礦井地質工作的補充。7、積極觀測地面開采沉降變化情況,為今后防治水12、處理提供科學處理的依據。8、根據井下揭露巷道測量有關地點煤厚,準確標定于圖紙,為今后儲量計算工作打好基礎。(三)防治水工作質量:1、定期(每半年)對探水鉆及其相關設備進行保養維護,做到專人管理、合理存放。2、根據實際情況對井下主、副水倉的淤泥進行及時清理,確保水倉容積。3、主、備水泵每年由有資格的單位進行一次測試,其他用防水水泵每季保養一次。4、所有用于防治水的設備必須建立設備明細臺帳,明確保管責任人,存放地點及要求。5、地面排洪涵洞每年汛期前礦安委會進行一次檢查,汛期期間防汛人員應進行不定期檢查,確保防洪暢通。6、因采動地表一旦產生沉降裂縫時,應根據具體裂縫情況進行充填,嚴防地表水滲入井下,13、工程完成后,礦安委會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二、事故分析:1、地測防治水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進行事故分析,通過分析原因,提出防患措施,杜絕同類事故的發生。2、凡發現違反操作規程的作業,即視為非傷亡事故,由技術科內部分析、處理。3、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財產受損及人員傷亡的事故,由礦安監站具體負責進行調查分析,報礦安委會進行事故分析處理。造成人員傷亡的礦安委會按照程序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同時調查事故原因。4、中腰線標定不及時準確,視為非傷亡事故處理,因此造成巷道中線偏差,超過允許范圍,但對巷道使用影響不大的由礦安監站、生技科進行調查分析處理,造成巷道報廢的有礦安委會負責進行分析處理。5、巷道開口、貫通14、停頭、復工、停采通知單制度執行不力,發放不及時按一般事故處理,由此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受損的由礦安委會負責調查、分析、處理。6重大貫通工程貫通誤差超過設計的由礦生技科安監站負責分析處理,由此而造成巷道無法使用的又礦安委會負責分析、調查、處理。7、地質預報、水害預報及水害通知單發放及有關資料不齊全不及時,一經發現由礦安委會負責分析、處理。8、事故分析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三、獎罰制度1、違反操作規程者,一經發現處100-200元罰款。2、未執行通知單發放制度及發放不及時的處200-400元罰款。3、地質預報、水害預報不及時或預報不準造成事故的處1000-5000元罰款。4、中線偏差嚴重,貫通嚴重失誤的處1000-5000元罰款。5、中線標定正確,校驗及時,達到優良工程時,獎地測科500元。6、地質預報、水害預報準確及時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獎地測科2000-5000元。7、大型貫通工程達到設計要求,在允許誤差范圍的,獎地測科1000元。8、基本礦圖繪制標準,填繪及時在全縣達到領先水平的將地測科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