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采購驗收管理制度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1101
2024-12-16
12頁
23.54KB
1、附件3: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采購、驗收管理要求一、營養改善計劃食品材料采購實行月計劃、周配送。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專干按照區局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月采購計劃和周配送方案,報校長審核,并提前一周送相關企業。二、各校必須保證學生每天都能享受一頓營養午(早)餐。學校要預算每周蛋奶或糧油需求量,并提前一周安排采購計劃。三、營養改善計劃所需食品原材料必須是統一招標的產品,并由中標企業按中標區域實行配送。未納入集中采購的食品材料,由學校派專人定點采購,并按有關規定索證(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產品檢驗合格報告書),確保食品質量。不得采購腐爛變質、生蟲、混有異物、有其他感官性狀異常、有毒有害物質或者2、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不得采購未經檢驗、檢疫、衛生、食品等部門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制品,不得采購超過保質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無標注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的定型包裝食品及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食品。 三、嚴格食品驗收過程。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材料配送到校后由營養改善計劃相關責任人或營養專干進行驗貨、收存、留樣。驗貨時對食品材料的品名、數量、價格、有關證件、檢驗報告、感官性狀逐一檢驗,做好每次驗貨記錄。由供貨商配送的食品原材料必須是經過區政府招標確定的品牌規格和價格,配送企業、學校和個人不得私自變通和更改,否則按違紀(違約)行為論處。食品必須保3、證食用時在保質期內,超過時限的學校不得采購,并且有權拒絕接收。附件4: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從業人員管理要求一、營養改善計劃從業人員實行由學校自主聘任或食堂承包人自主聘任。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至少一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二、從業人員上崗時必須穿戴清潔統一的工作衣帽,頭發不露帽外,制作直接入口食品時應戴口罩。三、上崗前和便后,應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衣、帽進入廁所或貯存室。四、在發放直接入口食品時,從業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抓取,必須使用清潔的餐具進行操作。五、不準在操作間吸煙、挖鼻孔、掏耳朵;不準對著食品打噴嚏、咳嗽和出現其它易污染食品的不衛生動作。4、六、操作期間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亂丟廢棄物,不準在操作間堆放私人物品。七、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手飾等外露飾物;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勤換洗工作衣、帽、勤洗衣被。附件5: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規定一、從業人員必須參加衛生知識培訓、持有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健康證有效期為一年。二、從業人員辦理健康證須統一在指定地點先行體檢,嚴禁代檢、代查。三、健康證到期及檢查未合格的應立即停止作業,待復查合格者方可再上崗。四、從業人員在崗期間,健康證原件由本人保管,其復印件交學校統一存檔管理,以備查閱。五、學校校長、營養專干應經常對從業人員個人健康、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5、有效措施予以處理。六、每年對從業人員進行兩次以上系統的衛生知識培訓。七、學校結合季節特點,經常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培訓。附件6: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檔案管理規范一、檔案管理范圍:上級相關文件、學校實施方案及工作安排、應急預案、學校實施人數、貧困家庭學生名冊及證明資料、采購計劃、食品材料接收清單、從業人員信息及管理培訓記錄、票據、周食譜、食品出庫單、食品分發表單、食用記錄表冊、各項檢查記錄、實施情況匯報等各類資料。二、檔案資料應注意完整、規范、保密,不得用圓珠筆書寫、不得遺失,不得任意向無關人員泄露。管理員每月整理一次,學期末移交學校統一存檔,不得隨意銷毀。三、所有檔案資料應登記、分類、編號,6、由專人負責保管。根據保管存檔資料的數量,設置必要的檔案存放專用柜、廚。四、非管理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查看檔案。外來人員需借閱檔案資料應經學校主要領導同意,管理員作好借閱登記后方可外借。借閱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檢查檔案是否完好。五、檔案人員調動工作時,必須辦完檔案移交手續后方可離開。六、上述檔案也應存入移動硬盤,并按上述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或用加密措施保證檔案的安全。 附件7: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加工要求一、學校每周一將本周食譜公示,從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對食品進行統一加工,必須使用統一配送的原材料。二、從業人員工作期間必須穿戴工作衣、帽,并保持整潔,進行直接入口食品加工時必須戴口罩。三、加7、工時原材料應分類放置,加工時做到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面食制作臺要保持干凈衛生,并設置專用半成品或成品盛放容器。四、加工雞蛋前應再次篩揀,然后對雞蛋外殼進行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處理,發現腐壞變質或者感觀性狀異常的蛋、奶要及時予以處理。五、操作結束后應將各類器具徹底清洗消毒,對加工場所的地面、墻壁、機器、操作臺洗凈、消毒,器具存放于指定位置。六、嚴禁一切人員在食品制作場所內吃食物、吸煙、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等。七、加工食品時,嚴禁添加非食用物質,嚴防濫用食品添加劑。附件8: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準餐、留樣管理制度一、供給學生食用的每種食品,必須有專人提前半小時進行試嘗,并作好試嘗記錄,未發現任何8、異常后方可準許向學生供應。試嘗人員所品嘗的食品若有感官異常或可疑變質的情況必須立即停止供應,做好詳實記錄并及時上報。二、供給學生食用的每種食品必須每天有人負責留樣。三、留樣用的容器,取樣用的工具,用前必須嚴格消毒,取樣時無菌操作,防止污染。每種食品裝一個留樣容器,營養餐每類熟食留樣量不少于250克,雞蛋不少于2個,牛奶不少于2盒。留樣要寫明留樣時間,并將容器覆蓋,保鮮膜密封放置冰箱保鮮保存72小時以上。四、留樣期滿,食用者無不良反應,才能對留樣食品予以處理。五、認真作好食品試嘗、留樣、處置記錄,妥善保存相關資料,建立和完善檔案資料。六、凡未經試嘗的食品,禁止向學生發放。否則,按照食品衛生法和食9、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學校主要領導責任。附件9: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材料庫房管理要求一、營養改善計劃食品材料庫房實行專人管理,對庫房的食品材料的衛生質量和食品安全負責。非管理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進入庫房。二、實行食品原輔材料進、出庫驗收制度。庫房管理人員負責對進入庫房的每批次食品原輔材料進行感官性檢查驗收,并向供貨方索取該批次食品原輔材料的檢驗或檢疫合格證或報告單,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食品原輔材料不得入庫。三、建立健全食品原輔材料出、入庫登記臺帳。庫房管理人員對進出庫房的食品及其原輔材料分類建帳,詳細并及時登記每批次、每個品種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名稱、產地、規格、數量、生產日期、保質10、期、進貨日期、出庫日期及消耗情況。四、食品及其原輔材料實行分類管理。庫房管理人員對進入庫房的食品及其原輔材料按其生產日期、保質期及進貨日期先后順序,上架或用臺、柜分類存放,并有明顯標示。食品存放應隔墻并離地30cm以上,防火、防盜、防潮、防霉、防污染、防投毒,食品的擺放應利于通風和檢查。五、加強食品原材料庫房的安全管理。庫房內不得存放個人物品,禁止存放殺蟲劑、消毒劑和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及與食品及其原料無關的物品;庫房內禁止使用化學藥物殺蟲或滅鼠,保障食品安全。六、加強食品原材料庫房衛生管理。庫房管理人員應堅持每天對庫房進行衛生清理,堅持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庫房內清潔衛生和空氣暢通。七、實行食11、品及其原材料消耗報告制度。庫房管理人員對進出庫的食品及其原材料消耗情況實行周報告制度。附件10: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分發、食用規范一、學校向學生供應蛋奶或營養餐前所有食品必須經安全監管人員(值日領導)提前30分鐘試嘗無異樣、無不良反應后,方可由食堂從業人員以班為單位,按學生人數予以分發。二、蛋奶食品餐前5分鐘由從業人員及營養專干分發至各班主任(生活老師),并辦理相關分發手續。營養餐由食堂從業人員按生均標準逐個分發給學生食用,營養專干和班主任(生活老師)做好發放、食用過程的管理及記錄工作。三、食用前,必須安排學生洗手。要教育學生不要把食品放在不干凈的地方。領取時要做到有紀律、有秩序,服從統一指揮12、和安排,做到有序、文明就餐。四、餐后由教師組織學生處理餐后垃圾及回收餐具。五、食用記錄由值日學生負責填寫,每周五下午學生本人簽字后由各班班長負責上報班主任。六、禁止向學生一次性發放數日蛋奶食品;禁止學生將蛋奶食品帶回家。附件11: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配餐指導意見我區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各學校積極行動,按照省、市、區有關文件要求,制定了實施方案并予以落實。為進一步加強管理,改善全區中小學生膳食營養,增強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盡可能實現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目標,根據相關規定和營養專家的建議,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如下配餐指導意見。一、配餐指導基本原則按照“營養為主、科學搭配、滿足需求”的原則13、,設計每個營養餐食譜,盡可能達到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二、營養餐食譜設計的基本要求1、按照我國學生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的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譜中的各種營養素含量應占全天供給量的30%左右。2、每周營養食譜由大米類、面點類、蛋奶類、肉蔬類等四部分組成,如有條件,可在餐后加一份瓜果以補充維生素。同時要兼顧季節變化等因素,在執行過程中適時調整。 3、每周營養餐食譜設計的烹調制作要求,應當既有利于每個正在生長發育階段學生的消化吸收,又適合當地學生的食欲口味。 4、每個營養餐食譜的設計,要考慮烹飪過程中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不流失。5、每天營養配置要均衡,差距不宜過大,并必須保證每周每生15元的14、標準。 附件12: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衛生管理要求一、食堂地板要求無垃圾、無污水、無灰塵等。食堂周邊無雜物、垃圾,食堂外圍排水溝無污物、垃圾,每天至少清掃1次,保證室內外整潔、干凈;餐廳四周墻壁、天花板無蛛網,玻璃上無灰塵、無痕跡。食堂、餐廳要有防蠅、防蚊、防塵、防鼠等設施,對食堂、餐廳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消毒;操作間地面無垃圾、雜物,保持干燥整潔,保管室食品生熟要分開,陳列有序,不亂擺放。炊具、廚具每天使用后要清洗干凈、消毒,整齊有序地擺放。二、餐具“五過關”(洗、刷、沖、消毒、保潔),食物存放“四隔離”(生與熟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品與雜物、藥物隔離、食品與有毒物隔離),環境衛生“四定”(定人、定物、定時、定質:保持地面干凈、臺面清潔、玻璃明亮,水溝通暢),個人衛生“六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發、勤洗衣被、勤換洗工作服)。三、落實各項制度,認真填寫各類記錄單,真實反映實施情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