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學校食堂管理流程制度匯總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1197
2024-12-16
10頁
18.50KB
1、學校食堂管理流程制度 此制度供食堂從業人員在進行食品加工時使用,明確加工流程中,各個崗位的操作原則和應負的崗位責任,責任細化,崗位到人,責任到人。采購:食堂委托學校配菜中心負責采購葷、蔬菜,應根據食品衛生法以及食品采購要求實施。驗收責任人:許海紅、謝艷艷操作原則:1應對所有的食品驗收負責,并現場作好記錄;2對無證、無出廠日期、無保質期無產地的食品;對腐爛、霉變、生蟲、混有異物等;有害人體健康、有毒的食品,拒收,并上報,追究責任;3重量與實際食品不符合的、價格與斤兩不符合的、對食品價格明顯有疑問的一律拒收;葷菜初加工責任人:許海紅操作原則:1去清淋巴結血水、毛發等;2切配條塊均勻,大小一致;3操2、作應在葷菜臺上進行;4發現變質、變色、有異味食品應立即停止加工,并報告飲事班長。蔬菜初加工責任人:謝艷艷操作原則:1去掉爛葉、黃葉、已被蛀空的徑、葉等;2發現蔬菜不清潔、不新鮮、有味或異樣,應停止加工并報告飲事班長;3加工應在蔬菜臺上進行。清洗葷蔬菜責任人:謝艷艷操作原則:1應在專用的葷菜池、蔬菜池中清洗; 2漂、洗、浸,確認洗凈后進筐,上擱架,離地放置;3在清洗過程中,如發現食品變質、變色、有異味時應停止清洗,報告飲事班長。烹飪責任人:張黨純操作原則:1在灶臺、鍋鏟、勺整潔的條件下;水、電、煤氣正常情況進行加工;2在確認食品正常、干凈的條件下實施加工,必須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3、中心溫度不低于70。發現變變質、變色、有異味食品應停止加工,報告飲事班長;3烹飪前應檢查調味品是否變質、變色、有味;4隔夜食品進行加工時首先應檢查食品是否變質、有疑問,即停止加工。盛放責任人:許海紅、謝艷艷、張黨純。操作原則:1首先在確認餐具已經消毒的條件下進盛放,并放置在餐車架上;2如發現加工后的熟制品仍有異品味,應停止停放,報告飲事班長;3進入密封間的工作人員,手必須經流動水清洗、消毒;同時穿白衣服、帶白口罩、白帽子;4食品出售前必須經食品管理員作最后一次檢查,發現變質、變色、有異味食品禁止出售,并立即報告飲事班長;5食品在烹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過2小時,若超過2小時存放的,應當在高于604、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以上崗位工作、食品加工操作原則必須嚴格執行,嚴格管理。學校防疫工作預警、應急機制 為進一步落實市教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預防傳染病公共衛生工作的意見精神,確保學校師生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以下措施:一、校長為學校預防傳染病公共衛生的責任人,全面負責對傳染病的監測、預警、報告、控制及衛生防病教育等工作。二、學校建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學校防疫及公共衛生工作。三、學校自覺接受區防疫部門的指導,認真做好季節性常見傳染病的預報和預防工作。四、學校各職能部門依據各自的職責范圍,從控制和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認真做好綜合性預防措施。五、學校愛衛會應根據5、傳染病流行情況,依據衛生防疫部門的意見,制定好各類疾病流行時的防范預案,并認真實施。六、政教處、班主任、醫務室應加強學生的衛生防病、健康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個人衛生習慣、衛生防病、自我保健等養成教育的系列活動,促進師生的防疫能力。七、醫務室應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監測好師生的健康,把好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監督關,認真及時做好疫情上報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流行病調查及學生的預防性接種、服藥等工作。八、學校一旦發現下列情況,應在第一時間內用書面形式向區教體局報告,報告責任人為校長。同時啟動應急措施。1 出現個別傳染病例或疑似病例的;2 出現一定數量發熱、咳嗽、腹瀉等不明病因的群體癥狀;3 其它需要6、報告的防疫情況。九、應急措施: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采取下列措施。1 班主任或有關教師立即報告校長室,同時送學生到醫務室檢查;2 校醫進行初步診斷,如疑似癥狀(1)通知家長。(2)學校派專人(2人)根據屬地化原則送就近醫院就診;3 其它學生等候診斷結果;4 學校向市教體局報告;5 診斷為傳染病或疑似病例的,學校依據區防疫部門的要求采取相應處置措施。十、違反上述規定的,給予相應的處理。學校食堂從業人員衛生制度 食堂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下列制度,增強衛生習慣,提高人員素質,并將品行及心理健康狀況列入從業人員考核內容。一、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在具備“二證”(健康體檢證,衛生培訓合格證),“三白”(白衣服,7、白口罩,白帽子)的情況下方可上崗操作。二、食堂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有關食品衛生基本知識和基本要求。三、對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應立即停止工作。食堂從業人員及集體分餐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于食品衛生的病癥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四、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做到:(1)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消毒;(2)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并把頭發置于帽內;(3)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4)不8、得隨地吐痰、亂拋棄廢物,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煙。一旦發現,一次處罰伍拾元。五、必須做好食堂從業人員晨檢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六、分餐教師每年須體檢一次,操作時必須帶好口罩和手套。學校食品采購貯藏制度嚴格食品采購。食堂采購人員必須到持有衛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索證,相對固定食品采購場所,以保證質量。一、嚴禁采購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毒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二、嚴禁采購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三、嚴禁采購超過保質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定型包裝食品9、,或其他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食品。四、學生集體用餐必須當餐加工,不得訂購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訂購冷菜涼菜食品。五、食品貯存應當分類、分架、隔墻、離地存放,定期檢查,及時處理變質或超過保持期限的食品。食品貯存場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品。六、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設備,必須貼有標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應分柜存放。七、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凈,保持清潔。八、食堂剩余食品必須冷藏,冷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在確認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必須經高溫徹底加熱后,方可繼續出售。學校學生餐廳用膳制度一、在學校食堂就餐,必須遵守學校制度。二、按時就餐,學生應在規定的作息時間到食堂就餐,不爭先恐后,自覺排好隊,不插隊,不代買,維護好公共秩序。三、保持餐廳內清潔衛生,愛護公物,不浪費飯菜,吃剩飯菜必須倒在泔腳桶內,不隨地亂丟,保持餐桌清潔。四、寄宿生不準把飯菜帶回宿舍用膳,學生用膳必須在餐廳進行。五、學生應尊重飲事人員,對伙食、工作人員有意見,應向總務處、食管會反映,共同搞好食堂管理工作。六、飯菜不能撒落地面和餐桌,小心地面打滑摔跤,請安全用餐。七、違反規定,經教育不改者,以校規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