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財務會計制度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2508
2024-12-16
12頁
30.54KB
1、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財務會計制度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 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公司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年度終了, 辦理決算。如遇12月31日為例假日,仍以該日為決算日。 第三條 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的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填至“分”。元以上計數逗點采用三分位制。憑證、單據、帳折的各種代用符號為:“第”號為“#”;每個為“”;人民幣元符號“¥”;年、月、日簡寫順序應“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簡寫為“年%”2、;月利率簡寫為“月”;日利率簡寫為“日”;外幣記帳單位和外幣符號按國際慣例。 第四條 會計憑證是各項業務和財務活動的原始記錄,是辦理收、付和記帳的依據,是核對帳務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據。 記帳憑證分為基本憑證和特定憑證,基本憑證是根據原始憑證及業務事項自行編制的傳票。特定憑證是根據某項業務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專用憑證。 帳薄是記錄一切交易事項、業務活動及資金、財產變化情況的重要薄籍,一切帳薄必須根據憑證記載。 各種帳薄(卡)的種類、格式,由公司統一規定。 帳務核對應每日和定期進行。應保證帳帳、帳款、帳實、帳表、帳據、內外帳核對相符。經辦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在核對相符后,必須簽章。 第五條 公司應按本3、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合并某些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變更時,除年度終了,采用結轉對照表辦理新年舊科目結轉外,年度中間應一律填制傳票通過分錄結轉。 第六條 公司向外報送的會計報表的具體格式和編制說明,由本制度規定;公司內部管理需要的會計報表由公司自行規定。 會計年度終了,公司應辦理年度決算。年度決算前,應當認真做好清理資金、盤點財產、核對帳務、及核實損益等準備工作, 并根據11月份總帳各科目的累計發生額編制試算表。按規定及時編制決算報表及決算說明書,并及時上報。 年度會計報表應于年度終了4、后3個月內報出。法律、法規另有規定者, 從其規定。 向外報出的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蓋。封面上應注明:公司名稱、地址、報表所屬年度、送出舊日期等,并由公司領導、總會計師(或代行總會計師職權的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 第七條 本制度未涉及的會計事項,公司可以作補充規定。第二章 基本業務會計核算規定 第八條 貸款是公司根據有關規定發放的貸款。 貸款業務應按發放貸款的期限劃分為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各種貸款;中長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1年(含 1年)以上的各種貸款。 發放的貸款到期(含展期后)半年以上,接受貸款單位無正當理由而不歸還的貸款5、為逾期貸款可單獨設置會計科止進行核算,也可在有關貸款目下進行明細核算。呆帳貸款經批準可從“貸款呆帳準備”科目沖銷。 低押貸款到期收不回來, 公司可根據合同將抵押品依法處置。(1)將抵押品拍賣,拍賣所得價款大于抵押貸款及應收利息之和的數額,作利息收入入帳;拍賣所得價款小于抵押貸款本金的數額,沖減 “貸款呆帳準備”。應收利息沖減壞帳準備。(2)將抵押品轉入帳內,按抵押貸款及應收利息之和作價入帳。 第九條 貸款呆帳準備是公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呆帳準備。 貸款呆帳準備應按國家規定的提取和使用。提取的呆帳準備計入當期損益。發生貸款呆帳損失,應沖銷呆帳準備。已沖銷的呆帳準備,以后又6、收回的,應沖回呆帳損失。全提取的呆帳準備,增加貸款呆帳準備余額;差額提取的呆帳準備,年初呆帳準備帳面余額高于或低于應按貸款余額計算提取的呆帳準備的,應予調整,沖回多提的差額或補足少提的差額。 貸款呆帳準備應單獨核算,并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貸款的減項單位獨反映。 抵押貸款和拆放資金,委托貸款不提取呆帳準備。第十條 利息收支是公司財務的重要內容,會計人員應根據規定的利率正確計算。 利率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利率的換算和利息的計算方法如下:利率的換算:年利率12(月)=月利率月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日利率 (2)利息的計算方法如下: (1)定期計息.存貸款用余額表或分戶帳以7、積數計算利息的帳戶,計算天數時, 應“算頭不算尾”,即從存入、貸出的當日算起,至取出、歸還日的上一日止。如在結息日計算時,應包括結息日,其計算公式如下: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 對聯行往來資金利息的計息期,按各行有關規定辦理。 (2)逐筆計息。存貸款滿年的按年計算,滿月的按月計算。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可全部化成天數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全年整年整月的:本金時期(年或月數)年或月利率=利息 全部化成天數的:本金時期(天數)日利率=利息 (3)應收入未收利息和應付未付利息均應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核算。逾期3年以上的貸款不再計算應收未收利息,但應加強管理,做帳外備查登記。 上貸下轉和錯帳沖正8、涉及到計息的, 應根據其發生額天數算出應加應減積數,過入余額表(或帳頁積數欄)于計息日一并計算。第三章 資產第十一條 本公司的資產按流動性進行分類, 主要分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資產。 第十二條 流動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預付帳款等。 第十三條 按照業務發生順序逐日逐筆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現金的帳面余額必須與庫存數相符,每月底銀行存款的帳面余額應與銀行對帳單核對,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第十四條 統一管理資金帳戶,明確資金調度的條件、權限和程序。調度資金應當按照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依據有效合同和合同憑證辦理手續,不得私存9、私放資金。 第十五條 管理庫存現金以及其他形式的現金資產,應當滿足流動性要求,并控制現金資產總量。 第十六條 公司應當按照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對合同進行財務審核,跟蹤履約情況,明確債權,制定收帳政策,及時清收應收入款項。 第十七條 對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應當落實監管責任.對能夠收入回或者繼續使用的,應當收回或者使用;對已經損失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核銷;對已經核銷的,應當實行帳銷案存管理.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指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的實物資產.購入的固定資產以取得時的實際成本為入帳依據,按規定的年限計提折舊入當期費用. 第十九條 公司10、按照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規定,定期清查核實各類固定資產,落實使用和管理責任. 第二十條 公司發生的資產損失, 包括信貸資產損失,壞帳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應當及時核實,查清責任,追償損失,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第二十一條 未作為固定資產的工具器具等物品,購買使用時應作為低值易耗品管理,一次攤銷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二條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固定資產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額=(原值年折舊率)12 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定為3%. 房屋的折舊年限為20年, 辦公電器設備的折舊年限為5年,電腦的折舊年限為5年,車輛的折舊年限為5年. 按月提取折舊,當11、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 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對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 第二十三條 由于出售報廢或損毀等原因而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益,計入當期營業外收益.第四章 減 值準備的計提與核算 第二十四條 本公司按規定計提一般準備貸款損失準備壞帳準備. 其中: A一般準備按照年末風險資產的1%提取,用于經營中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B貸款損失準備采取組合計提和個別計提相結合的方式核算,中關注類計提2%,次級類計提25%,可疑類計提50%,損失風險計提100%. C壞帳準備按年末應收款項的0.5%計提.第五章 收入成12、本和費用 第二十五條 公司的營業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手續費收入其他營業收入等,營業收入條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并認真核實正確反映,以保證公司損益的真實性. 第二十六條 利息收入確認:利息收入指公司貸款給企業,向企業收取的資金使用費.利息收入按權責發生制進行確認,貸款的利息收入按資金使用的受益期間分期確認為利息收入.逾期貸款在全逾期90天之內應確認收入,逾期超過90天,不再繼續確認利息收入. 第二十七條 營業收入要按照規定列入相關的收入專案,不得截留到帳外或作其他處理. 第二十八條 公司在業務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業務有關的支出,按規定計入成本費用.成本費用是管理公司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控制好成本13、費用,對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十九條 成本費用開支范圍包括:利息支出營業費用其他營業支出等.支出應當按照規定納入帳內核算,不得反違反規定進行調整. 第三十條 利息支出:指支付以負債形式籌集的資金成本支出. 第三十一條 營業費用指在業務經營及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折舊費廣告宣傳費業務應酬費辦公費低值易耗品工資及獎金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差旅費水電物管費租賃費修理費汽車費費其他稅金會議費訴訟費待攤費用攤銷保險費審計評估費通訊網絡費銀行結算費其他費用等. 第三十二條 成本核算應當嚴格區分本期成本與下期成本的界限成本支出與營業外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界14、限. 第三十三條 成本核算,應當以季(月)年為計算期.同一計算期內,核算成本和營業收入的起止日期計算范圍和口徑應當一致. 第三十四條 注重費用支出與經濟效益的配比, 實行費用支出的歸口分級管理和預算控制,確定必要的費用支出范圍標準和報銷審批程序.第三十五條 營業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附加等.第六章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第三十六條 負債按其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第三十七條 企業負債包括預收帳款應付票據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等.各項流動負債按實際發生額入帳. 第三十八條 公司應當按照保障相關各方利益保證支付能力實現持續經營的原則,根據有關法律法15、規的規定,控制資產負債比例,足額提留用于清償債務的資金. 第三十九條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第四十條 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 第四十一條 公司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的稅前利潤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延續彌補期超過法定稅前彌補期限的,可以用繳納所得稅后的利潤彌補. 第四十二條 公司本年實現凈利潤(減 彌補虧損),應當按照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陽傘取一般(風險)準備金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順序進行分配. 法定盈余公積金按照本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累計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 第四十三條 公司當期16、實現的凈利潤,提足風險準備金后, 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去年初未彌補虧損)后的余額,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一) 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 ;(二) 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 (三)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第四十四條 利潤指公司在一定頌讀期間的經營成果, 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第四十五條 所得稅費用的核算采用應付稅款法,即按照當期計算匠應交所得稅確認為當期所得稅費用. 第四十六條 公司董事會議決議提交股東大會的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在股東大會召開會議前,應當將其列入報告年的利潤分配表.股東大會批準的利潤分配方案與董事會提請批準的報告年度方案不一致時,其17、差額應當調整報告年度會計報表有關項目的年初數.第七章 財務會計報告第四十七條 公司的財務報告分年度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僅指會計報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 第四十八條 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 第四十九條 月度財務會計報告應于月度終了后7天內(節假日順延)對外提供;季度財務會計報告應于季度終了后10天內(節假日順延)對外提供;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于年度終了后30天內對外提供.第八章 財務信息 第五十條 在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 整合業務和信息流程,推行財務管理信息化.逐步實現財務業務相關信息一次性處理和實時共享.會計電算化18、硬件設備是指專用于會計電算化的微機及其配套設備,包括護服器工作站網線印表機USP電源等.會計電算化硬件由財務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和使用,非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一般情況下不得使用,特殊情況確需使用時, 應經財務管理中心經理批準,在不影響會計電算化正常工作情況下進行. 第五十一條 公司銀行電子支付系統的管理,嚴格按照本公司銀行電子支付程式和許可權規定執行.電子支付密碼器智慧IC卡帳戶密碼和操作人員密碼是使用本公司銀行系統的關鍵要素,應妥善保管,主管卡和操作員卡應照分管并用的原則,由財務管理中心負責人和操作員分別設制密碼,不得一人統管使用. 第五十二條 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財政部的統一編制中期財務會計報告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并通過內部審核,在規定期限內向相關報表使用者報送,不得拒絕拖延財務信息的披露. 第五十三條 報送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需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五十四條 不得編制和對外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信息. 第五十五條 公司負責人對本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第九章 會計組織機構和人員管理 第五十六條 公司設置財務部,財務部設會計崗位和出納崗位,財務部由兼管財務的副總直接管理. 第五十七條 會計人員辭職必須提前15天書面報告主管領導,公司同意后與接管人員辦清書面交接手續方可離職. 第五十八條 本制度從印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