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鑄造有色金屬企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手冊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2811
2024-12-16
15頁
3.58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工程制造危險源辨識管理手冊含危險源清單
1、機械鑄造(有色金屬)企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前言為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基礎能力建設,提高機械鑄造(有色金屬)企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能力,提升企業本質安全化水平,有效預防、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深圳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編寫本手冊。該手冊結合了機械鑄造(有色金屬)企業的安全特點,針對易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生產作業場所、環節、部位和作業行為,依據國家、行業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通過吸取相關事故教訓,運用對照經驗法、類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機械鑄造(有色金屬)企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的主要內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深圳市有關企業在開展較大危險因素辨識及制訂防范措施中參考,也可作為各區(街道)2、監管部門重點執法檢查時參考。 1制度序號較大危險因素主要防范措施依據1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依法經考核合格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自任職之日起六個月內,應接受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對其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并考核合格。冶金企業和有色金屬企業安全生產規定(安監總局第91號令)2未制定粉塵清掃制度對存在鋁鎂等金屬制品打磨拋光的企業,應制定全方位,全覆蓋,不留死角的粉塵清掃制度。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3未建立健全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設備設施的檢查、維護、保養和檢修,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冶金企業和有色金屬3、企業安全生產規定(安監總局第91號令)2熔鑄序號場所/環節/部位較大危險因素易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據圖片1熔煉爐爐體及附屬設施出現焊縫開裂、腐蝕、破損或脫落,易導致高溫熔融金屬泄漏,引發爆炸、火災、灼燙事故爆炸火災灼燙(1)定期巡檢,發現問題及時檢修或報廢;(2) 熔煉爐爐膛熔損超過規定應及時修補。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變形鋁及鋁合金鑄錠安全生產規范(GB30078-2013)原料、輔料沾有水份或油漆時,與高溫熔融金屬接觸易導致爆炸、火災、灼燙事故爆炸火災灼燙原料、輔料應有專用廠房或倉庫存放,堆放應采取防雨防潮措施;應對即將入熔煉爐的原料、輔料進行分揀,防止4、沾有水份或油漆等原料、輔料入爐。2熔煉爐使用燃氣熔煉爐燃氣點火因操作錯誤易導致爆炸、火災等事故爆炸火災(1)送燃氣前,應進行吹掃作業,排凈管道、爐膛內的殘余氣體;(2)點火時,應先點(打)火后開氣閥,并有人監護,禁止多臺熔爐同時點火;(3)應設置防突然熄火或點火失敗的安全裝置和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變形鋁及鋁合金鑄錠安全生產規范(GB30078-2013)3熔煉爐周邊及安全坑未在熔煉爐旁設置安全坑,發生高溫熔融金屬泄漏時導致爆炸、火災事故爆炸火災在熔煉爐旁按規范設置安全坑。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作業坑、安全坑內潮濕、5、熔煉爐周邊有積水、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熔融金屬泄漏導致爆炸、火災事故發生爆炸火災(1)作業坑、安全坑內必須保持干燥,及時清理熔煉爐影響范圍內的地面積水,保持干燥;(2)及時清除熔爐周邊易燃易爆物品。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4人員密集場所設施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員密集場所靠近熔融金屬熔煉、吊運影響范圍,發生事故時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爆炸火災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場所應設置在遠離熔爐、熔融金屬吊運及澆鑄事故影響范圍。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5熔融金屬吊運(運輸)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3T以上)為非冶金鑄造起重機或未設置兩套獨立的6、制動器,易因吊運失控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爆炸火災(1)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3T以上)應使用冶金鑄造起重機或者起重機起升機構的每套驅動系統應設置兩套獨立的制動器;(2)起重機應按規定進行年檢。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6盛裝熔融金屬的罐(包)等容器及其耳軸盛裝熔融金屬的罐(包)等容器耳軸破(斷)裂或脫落導致熔融金屬泄漏,引起火災、爆炸、灼燙事故爆炸火災灼燙對盛裝有熔融鋁液等高溫熔融金屬的罐(包)等容器及其耳軸應根據使用頻率、周期等定期進行探傷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應及時停用或者更換。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7壓鑄機壓鑄機壓鑄時熔料濺出遇水、油導致爆7、炸、火災和灼燙事故爆炸火災灼燙壓鑄機周圍應保持干燥,熔料運送路徑下面如有水、油或者雜物要及時清理,并保持干燥。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壓鑄單元安全技術要求(GB20906-2007)8澆鑄模具潮濕,澆鑄時易發生爆炸事故爆炸澆鑄前必須保持模具干燥。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3機械設備序號場所/環節/部位較大危險因素易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據圖片1設備清洗地溝、地坑等有限空間內的聚集可燃氣體,遇火引起爆炸、火災爆炸火災使用易燃易爆稀釋劑(如天拿水等)清洗設備設施,清洗完后要及時清除聚集在地溝、地坑等有限空間內的可燃液體與可燃氣體。工貿行業8、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2沖壓設備光電安全保護裝置缺失易導致機械傷害機械傷害(1)應設置一種或多種光電安全裝置,存在多個側面接觸的危險區域應在每個側面設置光電安全裝置;(2)設置的光電保護裝置應符合GB27607-2011的規定。機械壓力機安全技術要求(GB27607-2011)雙手操縱裝置失靈易導致機械傷害機械傷害設置的雙手操縱裝置應符合GB27607-2011的規定,并定期進行檢查。機械壓力機安全技術要求(GB27607-2011)4打磨拋光序號場所/環節/部位較大危險因素易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據圖片1打磨拋光作業場所除塵系統除塵系統未采取預防和控制粉塵爆炸措施9、,導致粉塵爆炸及事故擴大爆炸一、濕式除塵系統:(1)應保持足夠的水量,應設置水壓(流量)和液位檢測及報警裝置;(2)應定期對水池沉積淤泥進行清理,保持洗滌水質相對清潔,并定期檢查洗滌噴淋頭是否堵塞,發現噴頭堵塞應及時處理;(3)濕式除塵系統循環水箱應保持良好通風,防止氫氣聚集。二、干式除塵系統:(1)干式除塵系統應按照粉塵爆炸特性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一種或多種防爆措施;(2)可燃性粉塵與可燃氣體等易加劇爆炸危險的介質不能共用一套除塵系統,不同防火分區的除塵系統不能互聯互通;(3)需規范設置鎖氣卸灰裝置;(4)禁止采用正壓吹送粉塵;(5)除塵系統以及金屬管道、支架、構件、部件等應可靠接地10、;(6)涉粉管道法蘭連接處應有可靠跨接。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15577-2007)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除塵系統安全技術規范(AQ 4273-2016)1打磨拋光作業場所除塵系統除塵系統未采取預防和控制粉塵爆炸措施,導致粉塵爆炸及事故擴大爆炸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15577-2007)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用除塵系統安全技術規范(AQ 4273-2016)2打磨拋光作業場所建筑及電氣設備打磨拋光車間設置在非框架結構的多層建構筑物內,或與人員密集場所安全距離不足,發生事故時,易導致事故擴大爆炸(1)打11、磨拋光作業場所(車間)應設置在單層或者框架結構的多層建構筑物內;(2)打磨拋光作業場所(車間)與居民區、員工宿舍、會議室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距離應大于GB50016相關要求。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15577-2007)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電氣設備不符合防爆要求,設備設施未可靠接地,產生電火花易導致粉塵爆炸爆炸(1)打磨拋光作業場所的所有電氣設備應規范使用防爆電氣設備;(2)所有設備設施應可靠接地,除塵系統的風管不得作為電氣設備的接地導體。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15577-2007)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5噴漆涂裝序號場所/環節/部位12、較大危險因素易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據圖片1噴漆(噴粉)室電氣設備不符合防爆要求,電氣火花引燃易燃易爆氣體(粉塵)發生氣爆或粉塵爆炸爆炸(1)噴漆(噴粉)室所有電氣設備應為防爆型設備;(2)噴漆(噴粉)室所有電氣設備、金屬容器及管路等均應有可靠的導除靜電裝置(接地)。工貿行業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年版)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GB6514-2008)通風不良,可燃氣體積聚,濃度過高導致爆炸爆炸應采取有效通風措施,并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GB6514-2008)2粉末靜電噴涂靜電火花導致粉塵爆炸爆炸(1)噴粉區內所有金屬導體都應可靠接地;(2)噴粉室應采取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室體及通風管道內壁應光滑,不積聚粉塵;(3)牽引鏈條應采用潤滑油進行定期潤滑,不得用潤滑脂潤滑;(4)自動噴粉槍應可靠固定,不得松動脫落。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GB6514-2008)涂裝作業安全規程粉末靜電噴涂工藝安全(GB15607-2008)懸掛輸送機安全規程(GB1134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