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現場工程技術管理制度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2964
2024-12-16
15頁
26.04KB
1、澂江縣公安局業務技術用房、行政辦公用房工程施工現場工程技術管理制度 編制: 審核: 審批: 云南省建筑工程公司年 月 日澂江縣公安局業務技術用房、行政辦公用房工程技術管理制度一、制度內容1、圖紙自審制度;2、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與管理;3、施工作業指導書的編制與管理;4、技術交底制度;5、技術核定制度;6、單位工程施工記錄制度;7、技術復核制度;8、隱蔽工程驗收制度;9、技術標準管理制度;10、工程技術檔案制度。二、1、圖紙自審制度1.1圖紙自審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1.2接到圖紙后,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應及時安排或組織技術部門有關人員及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自審,并提出各專業自審記錄。12、.3及時召集有關人員,組織內部會審,針對各專業自審發現的問題及建議進行討論,弄清設計意圖和工程的特點及要求。1.4圖紙自審的主要內容:1.4.1各專業施工圖的張數、編號、與圖紙目錄是否相符。1.4.2施工圖紙、施工圖說明、設計總說明是否齊全,規定是否明確,三者有無矛盾。1.4.3平面圖所標注坐標、絕對標高與總圖是否相符。1.4.4圖面上的尺寸、標高、預留孔及預埋件的位置以及構件平、立面配筋與剖面有無錯誤。1.4.5建筑施工圖與結構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與設備基礎、水、電、暖、衛、通等專業施工圖的軸線、位置(坐標)、標高及交叉點是否矛盾。平面圖、大樣圖之間有無矛盾。1.4.6圖紙上構配件的編號、規格3、型號及數量與構配件一覽表是否相符。1.5圖紙經自審后,應將發現的問題以及有關建議,做好記錄,待圖紙會審時提交討論解決。2、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與管理2.1施工組織設計的作用施工組織設計是單位工程具體指導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編制月、周作業計劃的基礎,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作業設計的依據。2.2編制原則2.2.1嚴格遵守國家現行和合同規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2.2.2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政策、技術標準、施工及驗收規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及操作規程,采用施工技術的先進性、針對性、適用性和經濟合理性相結合,體現技術先進、組織嚴密、管理科學和經濟合理,同時內容簡要、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圖文并茂和4、醒目易懂。2.2.3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做好技術、物資資源、勞動力、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現場的施工準備工作。2.2.4合理安排季節性施工的工程項目,保證施工活動的連續性和均衡性。2.2.5結合現場及項目部實際情況,開展方案對比,選擇擬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確定施工順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勞動組織,技術組織措施等。2.2.6盡量減少臨時設施,采用動態管理等方法,合理儲存物資,減少物資運輸量,科學地布置施工平面圖,減少施工用地,做到文明施工。2.2.7執行計量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加強計量器具、數據管理,使用法定的計量符號、單位。2.3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部門和責任2.3.1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技術負5、責人主持,組織項目部專業技術人員編制,生產、設備、材料、預算等部門需要提供有關資料時,必須密切配合。2.3.2由項目技術負責人自行確定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目錄,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定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對參加編制人員進行分工,規定完成時間。2.3.3各編制人員完成各自的編寫任務后,由技術負責人匯總初稿。2.3.4項目技術負責人接到初稿后,組織編制人員、項目經理及有關人員對初稿進行討論,提出修改建議和需要增加的內容等。2.3.5公司技術部門對初稿進行修改后定稿。2.4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和報批一般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審核,公司總工程師批準。2.5施工組織設計的修改變更由于施6、工條件發生變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變更,實施單位要及時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修改、補充,并經原審批單位批準后執行。2.6施工組織設計的交底2.6.1經過審批后的施工組織設計在開工前應進行交底。由項目經理主持,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介紹工程特點、施工部署、任務劃分、施工方法、施工進度、各項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2.6.2交底手續應表明時間、地點、交底人簽字,保存記錄并歸檔。2.7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發放范圍及管理2.7.1 項目資料員收到技術部門發來的施工組織設計后,列表登記發放,發放范圍為項目技術負責人、資料員等。3、施工作業指導書的編制與管理3.1施工作業指7、導書以施工難度較大、技術復雜的分部分項工程或新技術項目為對象編制的,是具體指導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技術文件。3.2施工作業指導書以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為編制依據,按不同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技術先進、管理科學和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對施工組織設計的進一步細化。3.3分部分項工程作業指導書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各技術人員以及有關人員參與修改。3.4分部分項工程作業指導書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并督促實施。3.5分部分項工程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內容3.5.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3.5.2施工進度計劃。3.5.3勞動力計劃及勞動組織。3.5.4機具設備計劃,特別是主要施工機具。3.8、5.5主要材料需用量計劃。3.5.6技術組織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生產、雨期、冬期、施工技術措施、降低成本技術措施。3.6經批準后的施工作業指導書,交資料員登記,由技術負責人向施工員等進行交底。4、技術交底制度4.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過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熟悉和了解所承擔工程任務的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工程難點及施工操作要點以及工程質量標準,做到心中有數。4.2項目技術交底分三級: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必要時擴大到班組長)并做好記錄;技術員向班組進行分部分項工程交底;班組長向工人交底。4.3技術交底范圍劃分4.3.1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經9、批準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向項目全體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交底參加人員也可擴大到班(組)長,視具體情況確定。4.3.2專業隊技術員對班(組)技術交底,是各級技術交底的關鍵,必須向班(組)長(必要時全體人員)和有關人員反復細致地進行。4.3.3班(組)長向工人技術交底;班(組)長應結合承擔的具體任務向班(組)成員交待清楚施工任務、關鍵部位、質量要求、操作要點、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項。4.4技術交底的要求4.4.1除領會設計意圖外,必須滿足設計圖紙和變更的要求,執行和滿足施工規范、規程、工藝標準、質量評定標準和建設單位的合理要求。4.4.2整個施工過程包括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均10、須作技術交底,對一些特殊的關鍵部位、技術難度大的隱蔽工程,更應認真作技術交底。4.4.3對易發生質量事故和工傷事故的工種和工程部位,在技術交底時,應著重強調各種事故的預防措施。4.4.4技術交底必須以書面形式,交底內容字跡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簽字。4.4.5技術交底必須在工程施工前進行,作為整個工程和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的一部分。4.5技術交底的內容4.5.1項目部技術交底的主要內容1)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2)重點單位工程和特殊分部分項工程的設計圖紙;根據工程特點和關鍵部位,指出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必須采取的技術措施。3)重點單位工程與交叉作業過11、程中如何協作配合,雙方在技術上措施上如何協調一致。4.5.2施工對技術交底的主要內容1)施工圖紙。2)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3)重要的分部(項)工程的具體部位,標高和尺寸,預埋件、預留孔洞的位置及規格。4)土建與水、電、暖、設備安裝之間,各工種之間,隊與隊之間在施工中交叉作業的部位和施工方法。5)流水和立體交叉作業施工階段劃分。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條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7)保證質量、安全的措施。8)單位工程測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軸線、尺寸和標高。9)現澆砼、承重構件支模方法、拆模時間等。10)現澆構件配筋規格、品種、數量和制作、綁扎、安裝等要求。11)管線平面位置、規格、品12、種、數量及走向、坡度、埋設標高等。12)單位工程平面布置圖。13)砼、砂漿、防水等配合比及試件、試塊的取樣、養護方法等。14)焊接程序和工藝。4.6技術交底記錄的歸檔,實行誰負責交底,誰就負責填寫交底記錄并負責將記錄移交給項目資料員存檔。5、技術核定制度5.1凡在圖紙會審時遺留或遺漏的問題以及新出現的問題,屬于設計產生的,由設計單位以變更設計通知單的形式通知有關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業主)、監理單位);屬建設單位原因產生的,由建設單位通知設計單位出具工程變更通知單,并通知有關單位。5.2在施工過程中,因施工條件、材料規格、品種和質量不能滿足設計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議等原因,需要進行施工圖修改時13、,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核定單。5.3技術核定單由項目內業技術人員負責填寫,并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重大問題須報公司總工審核,核定單應正確、填寫清楚、繪圖清晰,變更內容要寫明變更部位、圖別、圖號、軸線位置、原設計和變更后的內容和要求等。5.4技術核定單由項目技術人員負責送設計單位、建設單位辦理簽證,經認可后方生效。5.5經過簽證認可后的技術核定單交項目資料員登記發放施工班組、預算員、質檢員;技術、經營預算、質檢等部門。6、單位工程施工記錄制度6.1單位工程施工記錄是在建工程整個施工階段,有關施工技術方面的記錄;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發生問題而影響其功能時,是查找原因,制定維修14、加固方案的依據之一。6.2單位工程施工記錄,由項目部各專業責任工程師負責逐日記載,直至工程竣工,人員調動時,應辦理交接手續,以保證其完整性。6.3單位工程施工記錄的主要內容6.3.1工程的開、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技術資料供應情況。6.3.2因設計與實際情況不符,由設計(或建設)單位在現場解決的設計問題及施工圖修改的記錄。6.3.3重要工程的特殊質量要求和施工方法。6.3.4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的施工方法。6.3.5質量、安全、機械事故的情況,發生原因及處理方法的記錄。6.3.6有關領導或部門對工程所作的生產、技術方面的決定或建議。6.3.7氣候、氣溫、地質以及15、其它特殊情況(如停電、停水、停工待料)的記錄等。6.4施工記錄的記載方法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將逐日記錄的施工、技術處理等情況加以整理,擇其關鍵記述,填寫在單位工程施工記錄表上,并經主任工程師或技術科有關負責人審核是否確實,并簽名后,納入施工技術資料存檔。7、技術復核制度 7.1在施工過程中,對重要的和影響全面的技術工作,必須在分部分項工程工程正式施工前進行復核,以免發生重大差錯,影響工程質量和使用。當復核發現差錯應及時糾正,方可施工。 7.2技術復核的主要內容 7.2.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軸線(網)樁的坐標位置,測量定位的標準軸線(網)樁位置及其間距,水準點、軸線16、標高等。 7.2.2地基與基礎工程設備基礎:基坑(槽)底的土質;基礎中心線的位置;基礎底標高、基礎各部尺寸。 7.2.3砼及鋼筋砼工程:模板的位置、標高及各分部尺寸、預埋件、預留孔的位置、標高、型號和牢固程度;現澆砼的配合比、組成材料的質量狀況、鋼筋搭接長度;預埋構件安裝位置及標高、接頭情況、構件強度等。7.2.4砌體工程:墻身中心線、皮數桿、砂漿配合比等。7.2.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配合比,材料的質量等。 7.2.6鋼筋砼柱、屋架、異型梁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狀、尺寸等。 7.2.7管道工程:各種管道的標高及其坡度;化糞池、檢查井底標高及各部尺寸。 7.2.8電氣工程:變、配電位置;高低壓進出17、口方向;電纜溝的位置和方向;送電方向。 7.3技術復核記錄由所辦復核工程內容的技術員負責填寫,技術復核記錄應有所辦技術員的自復記錄,并經質檢人員和項目技術負責人簽署復查意見和簽字。 7.4技術復核記錄必須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辦理。7.5技術復核記錄由所辦技術員負責交項目資料員,資料員收到后應進行造冊登記后歸檔。8、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8.1凡隱蔽工程都必須組織隱蔽驗收。 一般分部(項)隱蔽工程由施工隊長(技術員)組織驗收,邀請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參加。8.2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是工程檔案的重要內容之一,隱蔽工程經三方共同驗收后,應及時填寫隱蔽工程檢查記錄。隱蔽檢查記錄由技術隊長(技術員)或該項工程施工負18、責人填寫,工程處質檢員和建設單位代表共同回簽。 8.3不同項目的隱蔽工程,應分別填寫檢查記錄表應復寫一式五份,建設單位、計劃、經營部門各一份,自存二份歸檔。8.4隱蔽工程項目及檢查內容 8.4.1地基與基礎工程:地質、土質情況、標高尺寸、墳、井、坑、塘的處理?;A斷面尺寸,樁的位置、數量、記樁打樁記錄、人工地基的試驗記錄、坐標記錄。 8.4.2鋼筋砼工程: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形狀、焊接尺寸、接頭位置、除銹情況,預埋件的數量及位置,砼、砂漿標號及強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況。 8.4.3磚砌體:抗震、拉結、磚過梁配筋部位品種、規格及數量。8.4.4防水工程:屋面、地下室的防水找平層的質量情19、況、干燥程度、防水層數、延伸度、使用溫度,屋面保溫層做法,防水處理措施的質量。 8.4.5完工后無法進行檢查、重要結構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隱蔽工程。8.5隱蔽工程檢查記錄表的填寫內容 8.5.1單位工程名稱,隱蔽工程名稱、部位,標高、尺寸和工程量。8.5.2材料產地、品種、規格、質量、含水率、容重、比重等。8.5.3合格證及試驗報告編號。8.5.4地基土類別及鑒定結論。8.5.5砼、砂漿等試塊(件)強度、報告單編號,外加劑的名稱及摻量。8.6填寫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文字要簡練、扼要,能說明問題。9、技術標準管理制度9.1施工過程中,要配備齊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種規范、標準、規程、規定,以供施工中嚴格20、執行。9.2施工過程中,要建立項目的技術標準體系,編制技術標準目錄,本項工作由項目資料員在項目技術負責人指導下完成。9.3標準管理工作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項目資料員具體負責。9.4項目工程所需的各類規范、標準,根據項目編制的技術標準目錄配齊,保證滿足工程需要。9.5配給專業隊、質檢、鋼筋翻樣、安全等有關技術人員使用的技術標準、規范、規定、規程,須按登記發放。當有關人員調離本項目部時,應上交資料員。9.6當某標準作廢時,標準化管理人員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交舊發新防止作廢標準繼續使用。10、工程技術檔案制度 10.1工程技術資料是為建筑施工提供指導和施工質量、管理情況進行記載的技術文件。也是竣工21、后予存查或移交建設單位作為技術檔案的原始憑證。10.2單位工程必須從工程準備開始,就建立工程技術檔案,匯集整理有關資料,并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直到交工驗收后結束。10.3凡列入工程技術檔案的技術文件、資料,都必須經各級技術負責人正式審定。所有資料、文件都必須如實反映情況,要求記載真實、準確、及時、內容齊全、完整、整理系統化、表格化、字跡工整,并分類裝訂成冊。嚴禁擅自修改、偽造和事后補作。 10.4工程技術檔案內容分類 10.4.1是為了構建筑物的合理使用、維修、改建、擴建的參考文件;在工程交工時隨從其它交工資料一并提交建設單位保存(稱為交工技術資料)。10.4.2是為了系統地積累施工經驗的經濟技術資料,并由施工單位保存(稱為施工技術資料)。 10.5工程技術檔案是永久性保存文件,必須嚴格管理,不得遺失、損壞,人員調動必須辦理移交手續。由施工單位保存的工程檔案資料,一般工程在交工后統一交項目部資料員保管,重要工程及新工藝、新技術等由技術科資料室保存;并根據工程的性質確定保存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