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31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3137
2024-12-16
31頁
170KB
1、東莞市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一、質量通病防治的方法論1、思想上要重視。2、組織制度上要得力。3、技術措施要過硬。4、執行時要堅決。5、投入要舍得。合理的工期,合理的造價。手冊在工序間隔時間上提出的一些要求:1)砌筑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輕砌筑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蒸壓粉煤灰磚的產品齡期不得少于砌塊和蒸壓粉煤灰磚的產品齡期不得少于8d。2)非承重砌體應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5m,待前次砌筑砂漿終凝后,再繼續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3)非承重砌體砌至梁、板底時,應預留一定空隙約22、00mm,間隔至少7d后再補砌頂緊。4)砌體結構砌筑完成后不得少于20d后才能進行抹灰施工。5)外墻內保溫工程外抹灰必須分層進行,嚴禁一遍外墻內保溫工程外抹灰必須分層進行,嚴禁一遍成活。施工時每層抹灰厚度宜控制在成活。施工時每層抹灰厚度宜控制在10mm以內。以內。外墻粉刷各層接縫位置應錯開,并設置在混凝土梁、外墻粉刷各層接縫位置應錯開,并設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柱中部。每一遍抹灰前,應對前一遍抹灰的質量檢查處理。空鼓應重粉,只裂不空應用水泥素漿封閉。兩層間的施工間距時間不應小于2d。二、防治手冊的使用方法1、住宅工程質量通病的控制方法、措施和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的控制方法、措施和要求,除執行本3、措施外,還應執行國家、省現求,除執行本措施外,還應執行國家、省現行有關建筑工程法律、法規、規范和工程技行有關建筑工程法律、法規、規范和工程技術標準等的規定,包括廣東省住宅工程質術標準等的規定,包括廣東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二十條。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二十條。2、存在錯漏之處,懇請指正。、存在錯漏之處,懇請指正。它說明了幾個問題:二、防治手冊的使用方法1)編些者的水平有限。2)解決的問題有限。質量通病,工程完工后常見的、影響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觀質量的缺陷。3)就是防治手冊宣稱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只是取舍了一些關鍵的做法或做得不夠的地方,作了一個強調,不是面面具到。三、防治手冊的特色1、與不4、良質量行為扣分相結合,得到了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技術措施與管理措施相結合。1)施工單位要有專項施工方案,比如構造柱、屋面防水、抹灰工程的施工方案。)監理規劃或監理實施細則應有有關質量通病的監理要求,并要加強檢查驗收,做好記錄。(1)砌筑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輕砌筑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蒸壓粉煤灰磚的產品齡期不得少于砌塊和蒸壓粉煤灰磚的產品齡期不得少于28d。材料進場時,監理單位應檢查其質量證明文材料進場時,監理單位應檢查其質量證明文件,做好材料進場簽證和臺帳,不夠產品齡件,做好材料進場簽證和臺帳,5、不夠產品齡期的砌體材料進場后應留置一段時間,嚴禁期的砌體材料進場后應留置一段時間,嚴禁不夠產品齡期的砌體材料用于墻體施工。不夠產品齡期的砌體材料用于墻體施工。(2)監理單位應制定墻體施工檢查臺帳,明確每層墻體開始砌筑時間、完成時間、補砌頂緊時間及開始抹灰時間,確保砌體施工停置時間滿足本措施要求。(3)抹灰時網格施工完畢后,應進行隱蔽驗收,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淋水、蓄水試驗的檢查記錄。、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1)構造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構造柱的定位應在相應結構平面圖中表示。)構造柱的定位應在相應結構平面圖中表示。(2)當填充墻水平長度超過5m或墻端部沒有混凝土柱6、時,應在墻中間及墻端部設置構造柱。(3)無門窗的外墻、女兒墻及支承在懸臂梁和懸臂板上的墻體,應設置間距不大于3m的構造柱。(4)寬度大于)寬度大于2m的洞口兩側應設置構造柱。的洞口兩側應設置構造柱。2)外墻窗洞寬不小于)外墻窗洞寬不小于1500mm且四周無混凝土過梁、且四周無混凝土過梁、壓頂、構造柱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壓頂、構造柱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3)窗臺標高處應設置鋼筋混凝土壓頂。壓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小于C20,截面厚度不小于120mm,兩端伸入墻體內長度不小于240mm。4)當門窗洞口上至梁底距離小于200mm時,門窗過梁應與結構梁整澆。相應結構平面圖應明示。5)墻高超7、過4m時,應每隔2m(或窗上下、門上)設置通長混凝土腰梁。腰梁縱筋應與相連結構柱(或構造柱)的預留鋼筋連接。6)砌體材料施工前,應按有關規定提前淋水濕潤,有成熟施工工藝的干法施工除外。、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7)外門窗框料與墻體間縫隙密封完成后,應做淋水外門窗框料與墻體間縫隙密封完成后,應做淋水試驗,沖淋時間不少于試驗,沖淋時間不少于0.5h,出水壓力不小于出水壓力不小于0.05MPa,24h后檢查。后檢查。8)地下室混凝土外墻側壁應優先采用變形鋼筋,配筋細而密,網片鋼筋間距應不大于150mm,分布宜均勻。水平分布鋼筋應設置在豎向鋼筋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應設置在豎向鋼筋外側,水平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8、.4%。在截面較大變化處和墻的中部,應增設抗裂鋼筋。9)當樓板埋設線管較密或線管交叉較多時,其板厚當樓板埋設線管較密或線管交叉較多時,其板厚不應小于不應小于120mm。、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10)暗敷管線施工應采用)暗敷管線施工應采用增高型的燈頭盒和過線盒增高型的燈頭盒和過線盒,保證接線孔下緣至盒的開口面的距離保證接線孔下緣至盒的開口面的距離,不小于板底筋不小于板底筋直徑與規范規定的板筋保護層厚度兩者之和。直徑與規范規定的板筋保護層厚度兩者之和。11)現澆板板底鋼筋綁扎完后方可進行管線預埋,)現澆板板底鋼筋綁扎完后方可進行管線預埋,結束后方可進行上層鋼筋綁扎。現澆板中的線管必結束后方可進行上9、層鋼筋綁扎。現澆板中的線管必須放在上下鋼筋之間,線管的直徑應小于須放在上下鋼筋之間,線管的直徑應小于1/3樓板厚樓板厚度。若埋管處上面無鋼筋,要沿管長方向增設度。若埋管處上面無鋼筋,要沿管長方向增設8200、寬度不小于、寬度不小于450mm鋼筋網帶鋼筋網帶。12)給水管道嚴禁直接敷設在建筑物結構層內。給水管道嚴禁直接敷設在建筑物結構層內。、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13)女兒墻根部應設置高度不小于)女兒墻根部應設置高度不小于300mm的鋼筋混的鋼筋混凝土反坎,與屋面梁板一起澆筑,相應結構圖紙應凝土反坎,與屋面梁板一起澆筑,相應結構圖紙應明示。明示。14)伸出屋面井(煙)道周邊應同屋面結構一起整)伸10、出屋面井(煙)道周邊應同屋面結構一起整澆一道鋼筋混凝土反坎,高度不低于防水面層以上澆一道鋼筋混凝土反坎,高度不低于防水面層以上300mm,相應結構平面圖應出具大樣圖。,相應結構平面圖應出具大樣圖。15)廚房、衛生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樓板及層間退臺廚房、衛生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樓板及層間退臺屋面、頂層露臺、平臺等周邊除門洞外,應向上設屋面、頂層露臺、平臺等周邊除門洞外,應向上設一道高度不小于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防水反坎,與樓板的混凝土防水反坎,與樓板一同澆筑,相應結構平面圖應明示。一同澆筑,相應結構平面圖應明示。、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1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畢后,應進行)有防水要求的地11、面施工完畢后,應進行24h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2030mm,無滲,無滲漏為合格。漏為合格。17)衛生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間,防水層沿)衛生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間,防水層沿墻上翻高度不應小于墻上翻高度不應小于1800mm。18)沉箱式衛生間應做)沉箱式衛生間應做二次排水二次排水和二次防水和二次防水設計,沉箱底排水應單獨設置。設計,沉箱底排水應單獨設置。、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19)剛性防水層應采用細石防水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低于C30,厚度不應小于40mm,鋼筋網片4150150mm。剛性防水層應設分格縫,剛性防水層應設分格縫,分格分格縫間距縫間距不應大于不應大于3m x 3m,12、縫寬不應大于,縫寬不應大于25mm,且不小于且不小于12mm。分格縫嵌填高彈性耐候膠。分格縫嵌填高彈性耐候膠。20)外墻從基體表面開始至飾面層應留分格縫。)外墻從基體表面開始至飾面層應留分格縫。分格縫間隔不宜大于33m,金屬網、找平層、防水層、飾面層均應在相同位置留縫,縫寬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縫后宜采用空氣壓縮機具吹除縫內粉沫,再嵌填高彈性耐侯膠。(圖1、2)、技術措施上有更高的要求21)下列部位抹灰時應掛金屬網或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聚合物砂漿加強帶(寬度300mm)進行處理,加強網帶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1)不同材料基體結合處。(2)暗埋管線的孔槽處。(3)13、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4)外墻(掛金屬網)。(5)頂層墻體。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1、混凝土的收縮裂縫。1)水泥宜優先采用早期強度較高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批次、出廠日期和進場的數量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2)預拌混凝土的含砂率、粗骨料的用量應根據試驗確定。現澆板混凝土應采用中、粗現澆板混凝土應采用中、粗砂,嚴禁使用海砂。砂,嚴禁使用海砂。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混凝土的收縮裂縫 3)泵送混凝土應摻用泵送劑或減水劑,并宜摻用粉煤灰或其它活性礦物摻合料,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4)預14、拌混凝土應檢查入模坍落度,取樣頻預拌混凝土應檢查入模坍落度,取樣頻率同混凝土試塊取樣頻率,但對坍落度有懷率同混凝土試塊取樣頻率,但對坍落度有懷疑時應隨時檢查,并作好檢查記錄。疑時應隨時檢查,并作好檢查記錄。高層住宅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其它住宅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嚴禁現場加。嚴禁現場加水,改變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水,改變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混凝土的收縮裂縫5)當室外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時,要調整好混凝土澆搗時間,盡可能做到混凝土終凝后氣溫上升,避免混凝土終凝后氣溫下降。6)現澆板澆筑時,在混凝土初凝前應進行二)現澆板澆筑時,15、在混凝土初凝前應進行二次振搗,在混凝土終凝前應進行表面二次抹次振搗,在混凝土終凝前應進行表面二次抹壓,以消除板表面早期干縮的細微龜裂。壓,以消除板表面早期干縮的細微龜裂。7)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養護應符合相關規定。8)適當的配筋率的要求。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 2、屋面混凝土裂縫1)屋面板、露臺板、廚房和衛生間板以及不大于2m的多跨連續單向板均應設置通長面筋。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屋面混凝土裂縫2)建筑物轉角處的室內角部板塊和井式樓蓋的角部板塊,以及樓面剛度嚴重削弱處的普通樓板,其板厚宜適當加厚,且宜采用上下通長配筋,并適當加大配筋量,板底、板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16、.3%,可參考圖1.1角部板塊配筋大樣圖。樓面剛度嚴重削弱處的樓板且該樓板承擔傳遞轉換結構水平作用時,該樓板應加厚且不應小于180mm,并應采用上下通長配筋。以上部位防止樓板開裂措施應在相應結構平面圖上明示。(圖1、2)3)要合理安排保溫隔熱層的施工。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3、角部板塊、形狀突變部位混凝土裂縫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規則,盡量避免平面形狀突變。當平面有凹口時,凹口周邊樓板的配筋應適當加強。當樓板平面形狀不規則時,應調整平面或采取構造措施。2)建筑物轉角處的室內角部板塊和井式樓蓋的角部板塊,以及樓面剛度嚴重削弱處的普通樓板,其板厚宜適當加厚,且宜采用上下通長配筋,并適當加大配筋17、量,板底、板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3%,可參考圖1.1角部板塊配筋大樣圖。樓面剛度嚴重削弱處的樓板且該樓板承擔傳遞轉換結構水平作用時,該樓板應加厚且不應小于180mm,并應采用上下通長配筋。以上部位防止樓板開裂措施應在相應結構平面圖上明示。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 4、一般削弱部位的混凝土裂縫1)當樓板埋設線管較密或線管交叉較多時,其板厚當樓板埋設線管較密或線管交叉較多時,其板厚不應小于不應小于120mm。2)暗敷管線施工應采用增高型的燈頭盒和過線盒)暗敷管線施工應采用增高型的燈頭盒和過線盒,保證接線孔下緣至盒的開口面的距離保證接線孔下緣至盒的開口面的距離,不小于板底筋不18、小于板底筋直徑與規范規定的板筋保護層厚度兩者之和。直徑與規范規定的板筋保護層厚度兩者之和。3)現澆板板底鋼筋綁扎完后方可進行管線預埋,結)現澆板板底鋼筋綁扎完后方可進行管線預埋,結束后方可進行上層鋼筋綁扎現澆板中的線管必須放束后方可進行上層鋼筋綁扎現澆板中的線管必須放在上下鋼筋之間,線管的直徑應小于在上下鋼筋之間,線管的直徑應小于1/3樓板厚度。樓板厚度。若埋管處上面無鋼筋,要沿管長方向增設若埋管處上面無鋼筋,要沿管長方向增設8200、寬度不小于寬度不小于450mm鋼筋網帶。鋼筋網帶。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5、施工縫1)當設計未作要求時,樓面、屋面施工縫應留設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19、部位。有主次梁的樓板應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2)后澆帶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要求:)后澆帶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要求:(1)后澆帶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澆筑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后澆帶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澆筑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施工。后澆帶混凝土應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其混工技術方案施工。后澆帶混凝土應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其混凝土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凝土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2)后澆帶兩側支模應有可獨立保留后澆帶兩側支模的模)后澆帶兩側支模應有可獨立保留后澆帶兩側支模的模板構造,保證拆模時,后澆帶兩側部份不拆除支撐模板。后板構造,保證拆模時,后澆帶兩側部份不拆除支撐模板20、。后澆帶兩側的支撐拆除時間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設計文件澆帶兩側的支撐拆除時間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設計文件無明確要求時,應待后澆帶閉合并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無明確要求時,應待后澆帶閉合并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施工縫3)后澆帶、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并鑿到密實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時,先澆水濕潤,并刷素水泥漿,再及時澆筑混凝土,并振搗密實。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防治措施6、其它形式1)模板和支撐的選用應有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應經監理單位審查通過后實施。拆模時,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跨度大于8m的梁、板構件及懸臂構件底模拆模時,其混凝土21、強度應滿足其設計強度的要求。2)樓板、屋面板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搭設可靠的施工平臺、走道,施工中應派專人護理鋼筋,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要求。五、屋面工程1、要保持排水暢通。(圖1、2)1)要有坡度意識。2)要體現有組織排水。(圖1、2)、保證面層不開裂。1)合理的分格縫設置。2)排汽系統的設置。3)面磚的設置。、其它 1)防水層與保護層隔離層的設置。六、裝飾工程1、玻璃欄板的設計應滿足JGJ113-2009有關規定的要求。7.2.6 室外欄板玻璃除應滿足本規程第條規定外,尚應進行玻璃抗風壓設計。對有抗震設計要求的地區,尚應考慮地震作用的組合效應。7.2.5 室內欄板用玻璃應符合下列規定:1 不承受水22、平荷載的欄板玻璃應使用本規程表的規定、且公稱厚度不小于5mm的鋼化玻璃,或公稱厚度不小于6.38 mm的鋼化夾層玻璃。六、裝飾工程2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板玻璃應使用本規程表的規定、且公稱厚度不小于12mm的鋼化玻璃,或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 mm的鋼化夾層玻璃。當欄板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在3m或3m以上、5m或5m以下時,應使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 mm的鋼化夾層玻璃。當欄板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大5m以上時,不得使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板玻璃。解讀如下:1)超過5m的室外、室內欄板玻璃都不能承受水平荷載。2)不承受水平荷載的室外、室內欄板玻璃,經計算,設計圖紙確認可以使用公稱厚度不小于5mm的鋼化玻璃,或公稱厚度不小于6.38 mm的鋼化夾層玻璃。播放結束。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