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早操的設計與組織.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3689
2024-12-16
5頁
43.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幼兒園招生營銷教學管理制度資料資料合集打包下載
1、幼兒園早操的設計與組織早操是在早晨進行的身體鍛煉活動的總稱,是幼兒園在早晨開展的、以基本體操為主要內容的一種體育組織形式,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它既能鍛煉幼兒的身體、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又能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科學、合理地開展早操活動,對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園應重視早操的編排與實施工作,這樣才能讓幼兒喜歡運動,更好的發展體能、提高身體素質,能夠更健康的成長。一、 早操內容、特點 幼兒園早操的內容應該包括操節、基本動作訓練、隊列練習、游戲、律動,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內容,避免了單純動作練習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其中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為主; 2、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1、小班:早操宜簡單、易學和富有趣味性; 2、中班:要求做操時,動作統一、規范和整齊; 中班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兒在做早操時,要能夠做到動作有力與動作整齊劃一,如伸臂動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斷促進幼兒大動作技能的發展與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3、大班:要求活潑,并且,動作要有一些變化; 大班幼兒的運動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兒強,因此,可以通過早操動作編排一些必要的變化,進一步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以及有效促進幼兒大動作技能的發展;二、 早操結構幼兒早操結構一般分為下面六個部分:1、準備活3、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入場。可以通過走步、跑步、簡單的走跑交替動作達到熱身的目的,讓幼兒的身體機能迅速進入運動狀態。如我們大班就采用跑,快走等動作,中班采用模仿的兔跳、大象走、蛙跳等進場。2、隊列隊形練習在早操中常用的隊列有: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走、齊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前看齊、向左(右)看齊等。常用的隊形有:排成一路縱隊、排成26(多)路縱隊、排成圓形或半圓形隊形、排成密集隊形(幼兒圍攏在教師周圍)、排成分散隊形(在一定范圍內分散站立)等。幼兒早操的隊列隊形練習要簡單易行,在小、中和大班,通過隊列變化訓練,可提高幼兒在團體中了解與認識自身與團體的關系,增進幼兒的團體意識讓幼兒形成秩序感,并發4、展幼兒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時,隊列變化與訓練,也是熱身運動的一種積極的延續,為幼兒的早操活動作好充分準備;隊列與隊形變化包括:速度的變化;切段分隊走或左右分隊走,如四路變二路,二路變四路;圓形等等;小班:一個跟著一個走圓形、方形。中班:切段分隊走、立正、看齊、原地踏步走、齊步走、縱隊變成圓形大班:左右分隊走、并隊走、原地向左右走、十字隊逆時針走。3、操節操節是早操活動的主要部分,是鍛煉幼兒身體各部分動作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創編中要根據本地區、本園、本班幼兒的動作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創編各種幼兒操,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從早操的形式看:有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為主;(例如:5、小雞操、小鴨操、問候操等)中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大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徒手操包括:模仿操、韻律操,武術操、健美操等,它一般包括: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測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小不同的年齡班又有一定的差別:小班挑選其中的45節,大班則可以增添擴胸運動、全身運動等,但這些內容的編排也不是絕對的,主要要考慮本園、本地的實際而有所不同。例如:農村和城市,各年齡班的各個不同時期等,都應該有所不同。這些動作的編排順序是:從上肢下肢全身,從運動量小的動作到運動量大的動作。輕器械操:輕器械體操是在徒手操動作基礎地上,手持輕器械,如棍棒、花環、紅旗、啞鈴、繩、圈、樂器、椅子、大刀、筷子、花、球6、帽子等做的各種動作。對于輕器械操,還應該注意做好以下幾點:(1)器材要做到美觀,但不要花費太多的錢。(2)器材可以利用一些無毒的廢舊物品,主要考慮器材是否有利于幼兒動作的發展,要避免因為使用了器材而限制了某些動作要素和運動量 (3)材要做到多功能,要求所提供的器材的特點,盡量使器材具有一定的重量,增加運動量,另外,盡量能發出聲音,盡可能激發幼兒的興趣。4、歌舞表演 律動、歌表演和舞蹈是早操的重要內容,它能夠增加早操的表演性,激發幼兒的興趣。應該明確:在早操中,這些的內容不應為表演而表演,而應該現突出體育運動,為幼兒的動作發展服務,在激發幼兒的興趣的同時,發展幼兒的動作。避免過多的舞蹈表演,以7、免削弱體育運動的運動量。動作的設計要從合作的實際需要出發,做到簡單、大方,容易到位、有一定的強度,切忌從成人的角度去設計幼兒早操的動作,另外,操節的動作一般為四八拍。教師應有機的將藝術領域的要求融入到其中,不但能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更能在早操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方位感、動作協調性,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等。歌舞表演動作變化的編排,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動作方向上的變化(前后左右等); (2)幼兒分組與小組配合之各種變化; (3)幼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之變化等等;5、體育游戲由于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遠遠超過其他活動,因此,在把游戲滲透在早操中,能夠以此來激發幼兒對早操活動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活8、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早操的鍛煉價值。早操中的游戲,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也可以適當選擇一些運動量大,情節簡單的音樂游戲,如老虎和小動物、精靈和小仙女、但是要求做到:密度大、時間短、趣味大、器械少。地方的特色的舞龍、舞獅子等。以提高幼兒的力量、柔韌性、靈敏度、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動作簡單、運動量大等,可通過集體、小組等不同的游戲形式進行。6、放松活動在早操結束時,要求幼兒便步走,邊走邊要求幼兒做深呼吸,也可做些放松動作,并適當做一些柔韌性和靜力性練習動作,使幼兒心率逐步恢復正常,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逐漸放松。待幼兒呼吸均勻,情緒平穩后,走回活動室。以上6項內容不一定要截然分開,有時候也可以9、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要求小班:早操宜簡單、易學和富有趣味性;中班:要求做操時,動作統一、規范和整齊;大班:要求活潑,并且動作要有變化。三、 幼兒早操的時間、運動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早操時間一般為810分鐘,中班為1012分鐘,大班為1215分鐘。早操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開始,過大的運動量會對幼兒的一日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太小的運動量則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此,教師應根據年齡差異確定合理的“量”。在早操中要合理安排運動的強度與密度,應以相對密度大一些、強度小一些的運動為宜。運動強度大的活動,運動密度則應當相應減小;反之,運動強度較小的活動,則可以相應增加運動密度。體現“曲線上升,波形進展,曲線下10、降”的規律。 小班幼兒早操的密度、強度不宜過大,較為適宜的運動量為平均心率130次分;中、大班的幼兒在早操中最適宜的運動量為平均心率140次分,最高時可達到150次分170次分,放松階段為100次分120次分,在早操結束5分鐘后,幼兒心率應在80次分90次四、 早操創編的步驟早操創編分為:確定操名創編早操音樂的選配教師匯操幼兒學習5個步驟。1、確定操名 無論具體采用何種內容的早操,或采用哪種形式的早操,均需首先確定一個操名;球操、圈操或者花樣操,命名一個名稱有利于建立主題;2、創編早操 以年級為單位,成立早操編排小組。由有特長的教師集體創編具體的早操內容和具體的早操動作細節,同年級組,早操動作11、和音樂相同;大、中和小班早操內容與音樂應采用不同的方式,因為,每個年齡組幼兒的大動作技能發展、體能發展和運動能力均不同;其實每次出去學習早操的機會很少,學會充分的運用網絡這個平臺,利用業余時間,觀看大量的的早操視頻,吸取別人早操活動中的精華為己用。3、音樂的選配 確定操名、建立主題和創編好早操后,就應該選擇合適的與早操主題相應的音樂;音樂在早操中起著口令、節拍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操節部分音樂時,應重視音樂本身的節奏和旋律,所選擇的音樂要與早操風格、特色一致,并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達到動作與音樂協調統一的目的。如:操節適合選擇節奏明快,速度符合動作的音樂(各年齡班有所不同),隊列練習要12、選擇進行曲風格的音樂,基本動作訓練則要選擇符合動作性質的音樂(快跑、轉圈、左右跳等應各有不同),放松運動則適合采用舒緩柔和的搖籃曲風格的音樂。如果是主題式早操,還應根據整套操的主題需要,選擇內容一致的音樂。另外,音樂音頻的高低、性質要相對一致,以免出現不協調的現象,讓幼兒在早操中同時受到音樂的熏陶。一是要有童趣,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切忌音樂成人化,盲目的追求時尚的流行歌曲。沒有童趣,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直接影響了動作編排,多數只能做上肢動作和跑跳動作。二是樂曲要富于變化,節奏不要單調,因為曲目雖有變化但節奏雷同,不能調節活動強度。怎樣才能找到適合的音樂呢?首先要對早操活動有足夠是興趣,只要有了13、興趣,就能做到在平時生活中注意收集。其次,要做個有心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收集音樂,可以在大街上、商場里、電視中等,及時把你聽到的音樂收集其中,建立資料包并按類型放好,以便待用。如:在編排“武術操”時,我們選用了“擺烏龍”的音樂,這個音樂能充分體現拳操的特點,聽起來振奮人心,孩子做起操來也特帶勁兒。另外,在音樂編排上,我們還融入了部分動畫片如“獅子王”、“美女與野獸”等具有故事情節的音樂,嘗試著利用音樂形象與故事片段相結合,將孩子帶入童話世界之中。孩子平時就很喜歡“孵小雞”,“三只小豬”等故事,當講到大灰狼來了的時候,他們情緒就非常激動,于是我就將大灰狼來了、天黑了、打敗大野狼等能調動幼兒情緒14、的故事情節音樂貫穿于早操之中,使我們的操節變成了游戲,變成了角色扮演。 在完成早操的音樂選擇后,教師需將選擇的音樂合成在一盤光盤上,以避免在早操訓練時,音樂出現種種短暫終止的不流暢的現象,造成幼兒做操的困擾;這時需要教師學會使用一些軟件的技能,只要做個用心人,是沒什么學不會的。4、教師匯操 早操的創編,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園根據教師的特長成立了早操編排小組,分年段專門進行操節的編排、音樂的選擇了在早操編好后,對本年段的教師進行。教師匯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討論早操的編輯,是否適合幼兒,并及時作出修正或調整;同時,匯操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匯操,可以在一個年級組,統一早操的動作、統一領操的口令15、(語言的、哨音的和手勢的)以及統一教給幼兒早操動作時的動作要領(重點與難點),此外,匯操,也可以使教師本身十分明確所編排操之動作對于幼兒體能發展的作用等等;5、幼兒學習 在教幼兒新的早操時,可以通過教師的準確示范或首先培養一、二個幼兒先掌握新的早操,來加強幼兒學習新的早操時動作要領掌握的準確性;幼兒掌握新的早操宜一次成型: 首先給予幼兒一種新的早操的整體概念或印象,可以幫助幼兒較快地掌握新的早操;再在平時每日加強練習,可以有效幫助幼兒熟練掌握新的早操動作。五、 早操編排的原則 1、結合幼兒園學期幼兒體能發展之目的來編排早操 將早操、體育課和體育游戲或幼兒體能訓練有機結合,以達成早操作為學期幼兒16、體能訓練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為學期幼兒體能發展的教學目的服務; 2、早操的運動量要適宜 運動量反映在運動強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強度,以兒童平均心率140為正常;在早操運動最高時,可達到心率150-170;放松階段為100-120;在早操結束五分鐘后再測幼兒心率,幼兒心率應在80至90之間,五分鐘恢復后要求幼兒心率達到正常狀態;早操的運動密度通常在80%以上,因為在早操中,較少有等待時間;而且,早操不是體育課或體能訓練,它要求幼兒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全身活動與運動的目的,以達成為良好開始一天幼兒園生活做好準備目的; 幼兒運動強度(如心率等)通常由醫生抽樣檢查;具體測定方法由醫生選擇一至三個幼17、兒作為樣本,在幼兒做早操的四個不同階段(如熱身階段、操節階段等)進行測試,并按照每個測試幼兒在早操不同的階段的心率,畫出每個幼兒早操的心率曲線圖,以供教師參考;教師根據心率曲線圖了解早操運動量是否適宜; 教師一般可以通過幼兒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來做一個運動量是否適宜的簡單判斷;如果運動量有過量的情況,則教師需要對早操做調整; 3、早操不能舞蹈化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與舒展,具有欣賞的價值;但幼兒早操對于幼兒有增進幼兒體能和運動能力以及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的目的,故幼兒早操需要達成一定的運動量,無論是模仿動作或擴展動作,均應該有一定適宜的運動強度;早操舞蹈化,則常常無法提高幼兒體能等; 18、4、操節要合理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兒在一天開始之初,起一種喚醒的作用;幼兒在早操后,尚有各種活動,有時,幼兒是在吃早餐之前做早操,故要求在幼兒完成早操后,能夠輕松開始一天的活動;這,就要求早操在編排上,要做到操節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個運動小節組成,小班通常為6個運動小節,中班為6至8個運動小節,大班為8至10個運動小節;在節奏節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5、音樂選擇音樂選擇要有美感,音樂對于兒童的活動和運動是有直接的影響的,因此,音樂的選擇需要重視;一般在早操中選擇活潑的、明快的音樂較為合適; 一般而言,音樂選擇的一個技巧是,先有操,再選擇音樂;音樂配操,而不是操配音樂; 6、器材運用在器材操中,應盡量一物多用;廢物多用; 應強調器材運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運用過程中,器材出現的先后次序和運用方式需要仔細編排; 運動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細考量與討論,以真正達成器材在早操中對于幼兒運動興趣和運動能力提高的作用; 總而言之,早操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幼兒戶外活動的重要一部分,在幼兒園中應重視早操的編排與實施工作,這樣才能讓幼兒喜歡運動,更好的發展體能、提高身體素質,能夠更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