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83690
2024-12-16
9頁
34.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幼兒園招生營銷教學管理制度資料資料合集打包下載
1、幼兒園早操的編排一、早操的內容、結構和時間 1、內容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為主(為了增強幼兒對早操的興趣,適當的選一些適合小班幼兒的器材);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徒手操,例如1、隊列操(大班) 2、律動操(大班) 3、武術操(大班) 4、隊列操(中班) 5、健身操(大班) 6、小兔操(小班)7、舞動操(大班) 8、爵士操(大班) 9、跳跳操(大班)等等; 輕器材操,則有二類:有創意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為運動早操的器材(如廢物利用與一物多用原則相結合,具體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方盒、瓶子、拉力器、繩子、布袋、易拉罐、墊子等等運用于操的編排與練習之中)第二2、類就是購買一些運動早操器材(如球、棒、啞鈴或者其他運動器材等等); 2、結構 以前,一般為了達成一定的運動量,按照運動生理指標的要求,將早操分成三部分:準備部分、運動部分和放松部分,形成典型的三段式的早操結構;現在的早操更完善、更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逐步形成了以下幾個基本環節:A、熱身運動: 如走、跑和變速跑等全身運動,達成熱身的目的; B、隊列變化: 在小、中和大班,通過隊列變化訓練,可提高幼兒在團體中了解與認識自身與團體的關系,增進幼兒的團體意識,并發展幼兒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時,隊列變化與訓練,也是熱身運動的一種積極的延續,為幼兒的早操活動作好充分準備; 隊列與隊形變化包括:速度的變化;3、切段分隊走或左右分隊走,如四路變二路,二路變四路;圓形等等; C、操節: 操節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訓練中,不僅要達成幼兒開始一天幼兒園生活時身體機能喚醒的目的;同時,早操也是幼兒運動的一種類型,需要通過一定的運動量,使幼兒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實現幼兒運動能力與體能的不斷提高; D、律動歌舞表演:是早操的過渡環節,動作編排要難易適中,富有模仿性和表現力,突出動作的形象性,不能太成人化,舞蹈化。E、游戲:游戲活動的編排要做到時間短,動作簡單,運動頻率高,趣味性強,運動量大等。F、體能活動: 利用身體或器材練習走、跑、平衡、跳和鉆等等動作,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運動能力;在早操創編過程中,4、體能活動環節需要注意的是: G、放松階段: 在早操的放松階段,充分的放松,可以使幼兒以良好的身體與精神面貌,開始一天的幼兒園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階段沒有作好,則可能會影響幼兒在早操后的活動;例如,過量的運動,可能使幼兒產生疲勞或亢奮,影響到正常的幼兒園每日的教學活動的安排; 3、時間 小班:8-10分鐘; 中班:10-12分鐘; 大班:12分鐘;二、早操編排的原則及要求1、結合幼兒園學期幼兒體能發展之目的來編排早操: 將早操、體育課和體育游戲或幼兒體能訓練有機結合,以達成早操作為學期幼兒體能訓練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為學期幼兒體能發展的教學目的服務; 2、早操的運動量要適宜: 教師一般可以5、通過幼兒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來做一個運動量是否適宜的簡單判斷;如果運動量有過量的情況,則教師需要對早操做調整。 3、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與舒展,具有欣賞的價值;但幼兒早操對于幼兒有增進幼兒體能和運動能力以及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的目的,故幼兒早操需要達成一定的運動量,無論是模仿動作或擴展動作,均應該有一定適宜的運動強度;早操舞蹈化,則常常無法提高幼兒體能等。 4、游戲活動的創編,要富有創造,不單一,有童趣A有一定的情景內容既然是游戲,就要選擇一些有一定情節的故事內容作為游戲的核心,這樣才能讓幼兒融入參與游戲中,樂此不疲,有再次游戲的新動力,最后讓幼兒的運動量達到一定的6、高度。B動作富有趣味性,簡單易學游戲的動作不用太復雜多變,這樣才不會讓幼兒在游戲中為了動作而忽略了游戲的趣味性,降低學習的積極性。游戲的動作一般可以采用模仿,或根據音樂中的歌詞創編,使動作跟音樂融和在一起,更便于幼兒學記。C注重動靜的結合游戲中,幼兒因為興趣高,參與積極性也高,就很容易超出自己的運動量。因此在游戲的編排中,就要注重動靜交替,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強度,或選擇在游戲中途設計一些安靜、幅度小、優美柔和的動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D有個人、小組、集體的合作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更好的自由自主的參與,我們可以打破班界,充分利用場地,靈活的為幼兒提供自主練習、自由結伴游戲的機會,擴大幼兒的活動7、空間,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5、操節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兒在一天開始之初,起一種喚醒的作用;幼兒在早操后,尚有各種活動,有時,幼兒是在吃早餐之前做早操,故要求在幼兒完成早操后,能夠輕松開始一天的活動;這,就要求早操在編排上,要做到操節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個運動小節組成,小班通常為6個運動小節,中班為6至8個運動小節,大班為8至10個運動小節;在節奏節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6、音樂選擇: 音樂多樣,富有變化A選取各種風格的音樂早操的音樂如果風格相同,會造成聽覺疲憊。而風格相同的音樂,動作也很有可能難以突破創新,造成感覺疲憊。所以我們在選擇早操音樂時,要把民8、族的、現代的、激情的、舒緩的融合在一起,盡量做到面面俱到,讓幼兒每天能進行一次音樂的美的熏陶。B選取節奏感鮮明的音樂在早操活動中,好的音樂節奏可以激發、感染幼兒的做操積極性,因此我們在選音樂時,節奏鮮明、旋律優美、活潑歡快的音樂都在我們選擇之列。當然,還必須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幼兒早操的要求,做到音樂為早操服務。C選取幼兒熟悉、喜愛的音樂幼兒年齡小,愛模仿,對于耳熟目染的東西興趣也越高,音樂也不例外。那些動畫片主題歌,少兒節目主題曲也就成了我們選取早操音樂的熱門對象,通過這些音樂,讓幼兒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使幼兒的節奏感、音樂感明顯增強,最終達到鍛煉的目的。D選取經典的,便于理解的音樂在生9、活中,幼兒會通過各種途徑,感受到一些故事情節、生活趣事,所以把這些音樂融進我們的早操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當幼兒在這些音樂中再次感受到故事中的情節時,體內的激情就會再一次爆發,這樣就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音樂選擇要有美感,音樂對于兒童的活動和運動是有直接的影響的,因此,音樂的選擇需要重視; 一般而言,音樂選擇的一個技巧是,先有操,再選擇音樂;音樂配操,而不是操配音樂; 7、器材運用: 在器材操中,應盡量一物多用;廢物多用; 應強調器材運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運用過程中,器材出現的先后次序和運用方式需要仔細編排; 運動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細考量與討論,以真正達成器材10、在早操中對于幼兒運動興趣和運動能力提高的作用。在早操編排中,盡量設立一些聲響(如器材打擊或擊地聲音)在早操編排中,教師根據器材條件或動作特點以及整個早操的過程,設立一些音響效果,例如幼兒打擊器材發出的聲音、器材合理擊打地面的聲音或者伴隨早操環節的進行,在幼兒做某一個動作時,讓幼兒發出短暫的有力的吼聲,是具有心理學上的意義的,這種意義不僅表現在早操方面,也表現在其他體育活動中: 其一,提高幼兒參加集體活動的參與感,增加幼兒對于團體活動的認同感; 其二,提高幼兒對早操或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 其三,增強幼兒在早操或體育活動中的運動量,提高幼兒鍛煉與練習的功效; 其四,有利于11、幼兒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培養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三、早操與幼兒年齡特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體現不同的早操特色)1、小班:早操宜簡單、易學和富有趣味性。 2、中班:要求做操時,動作統一、規范和整齊;中班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兒在做早操時,要能夠做到動作有力與動作整齊劃一,如伸臂動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斷促進幼兒大動作技能的發展與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3、大班:要求活潑,并且,動作要有一些變化; 大班幼兒的運動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兒強,因此,可以通過早操動作編排一些必要的變化,進一步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以及有效促進幼兒大動作技能的12、發展。 幼兒早操動作變化的編排,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動作方向上的變化(前后左右等); B、幼兒分組與小組配合之各種變化; C、幼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之變化等等。四、早操創編的步驟 1、確定操名: 無論具體采用何種內容的早操,或采用哪種形式的早操,均需首先確定一個操名;球操、圈操或者花樣操,命名一個名稱有利于建立主題。 2、建立主題: 在明確操名之后,采用形象化的方式,圍繞操名,建立一個主題;例如以圣誕節為主題、以豐碩的秋天為主題、猴操可以以猴子學樣為主題等等;通過主題的設立,建立幼兒運動和活動時的一種意境,可以有效增強幼兒運動和參與早操的興趣。 3、創編早操: 以年級為單位,由教師集13、體創編具體的早操內容和具體的早操動作細節,同年級組,早操動作和音樂相同; 或者,也可以依據幼兒園的不同情況,大中班音樂相同,早操內容可以不同; 大、中和小班早操內容是否相同,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幼兒園場地特點,一般而言,大、中和小班早操內容與音樂應采用不同的方式,因為,每個年齡組幼兒的大動作技能發展、體能發展和運動能力均不同。 4、選擇音樂: 確定操名、建立主題和創編好早操后,就應該選擇合適的與早操主題相應的音樂;使用音樂,可以建立一種音樂形象或一種運動意境,幫助與激發幼兒提高運動和做早操的參與意愿,并在音樂背景中達成愉快運動目的。 音樂選擇,應重視音樂本身的節拍和節奏,并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幼14、兒早操的要求,在完成早操的音樂選擇后,教師需將選擇的音樂合成在一盤磁帶上,以避免在早操訓練時,音樂出現種種短暫終止的不流暢的現象,造成幼兒做操的困擾。 5、教師匯操: 早操的創編,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在早操編好后,教師匯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討論早操的編輯,是否適合幼兒,并及時作出修正或調整;同時,匯操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匯操,可以在一個年級組,統一早操的動作、統一領操的口令(語言的、哨音的和手勢的)以及統一教給幼兒早操動作時的動作要領(重點與難點),此外匯操,也可以使教師本身十分明確所編排操之動作對于幼兒體能發展的作用等等。6、幼兒學習: 在教幼兒新的早操時,可以通過教師的準確示范或首先培15、養一、二個幼兒先掌握新的早操,來加強幼兒學習新的早操時動作要領掌握的準確性;幼兒掌握新的早操宜一次成型:首先給予幼兒一種新的早操的整體概念或印象,可以幫助幼兒較快地掌握新的早操;再在平時每日加強練習,可以有效幫助幼兒熟練掌握新的早操動作。五、早操中教師的行為要求1精神飽滿地組織早操活動,口令規范,示范準確。2面向全體幼兒,隨時觀察幼兒早操情況,有問題及時提示。3服飾符合早操活動要求。4及時指導幼兒選擇和按規定收拾擺放運動器械。5、領操的教師:在幼兒做早操過程中,領操的教師,不一定需要固定;領操的教師,不固定的益處之一就是要求每個教師均需要十分熟悉早操的過程和每一個動作要領,這可以使教師在平時帶領幼兒練習早操時,真正讓幼兒準確掌握每一個早操動作; 此外,在幼兒做早操時,有一名教師領操,并非其他教師就在一旁觀看; 在一名教師領操時,其他教師(尤其是帶班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站位(教師站位)在幼兒隊列中參與做早操:這既可以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示范,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在參與做早操過程中,觀察幼兒和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