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中材建筑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4434
2024-12-16
12頁
38.01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建筑建造公司生產安全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1、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與職責2、突發事故的報告與應急救援的啟動程序3、救援組織人員名單及詳細電話4、配備必要的救援器材設備名單5、救援演練記錄赤峰市中材建筑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內蒙古建筑施工安全奮不顧身應急救援預案規定,結合本企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更好地適應法律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映資源處于良2、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和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三、預案的適用范圍本預案所稱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是指我公司駐所和承建筑工工程(裝飾裝修工程、新建、改造、擴建、拆除及市政工程)的場所可能發生的造成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生產安全事故。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本企業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公司設置應急預案實施的一級反應組織機構,工程項目經理部成制做車間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3、應組機構。五、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電話(一級應急反應機構)(一)總 指 揮:楊晉軍 13804761578 副總指揮:韓 喜 13304761222 田海新 13384815927 魏國義 13947601609 成 員:劉建勛 13947665087 祁海峰 13947680038 張立民 7289490(二)搶救救災組(以下各組為二級組織機構)組長:姜清祥成員:李曉明 曹立明 牛清 鄭德輝(三)事態控制組 組長:趙功存 13327160705 成員:樊慶文 王志民 王志學(四)醫療救護組 組長:杜秀蓮 成員:管淑義 滕志國 譚振雙(五)危險源評估組 組長:郭玉榮 7285092 成員:焦4、奎 王艷茹 劉海東(六)技術處理及事故調查組組長:楊晉國 13947665089成員:張偉 姜清海(七)后勤供應及善后工作組組長:劉彩榮 13948369555成員:孫英 姜志國六、組織機構框架圖(如圖1)七、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一)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組織;應急反應組織的啟5、動;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協助應急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對策和建議;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組織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根據各施工場區、加工廠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3、現場搶救組織6、的職能及職責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組建現場消防隊;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妥善保管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便應急及時啟用;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根據各項目經理部及加工廠的7、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6、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受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援試點性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7、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8、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或加工廠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的應急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資源數據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同志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二)二9、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事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及職責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情況;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2、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物資搶救組織的職能和職責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滅火自救工作;協調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10、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內外人員護撤出危險地帶。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三)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股室、加工廠、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應急總指揮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擔任;2、應急副總指揮由公司副總經理擔任;3、現場搶救組組長由公司的各工程項目經理擔任,項目部組成人員為成員;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由公司的總工擔任,總工辦其他人員為成員;5、技術處理組組長由公司的技11、術經營股股長擔任,股室人員為成員;6、善后工作組組長由公司的工會、辦公室負責人擔任,股室人員為成員。7、后勤供應組組長由公司的財務股、機械管理股、牧業管理股長擔任,股室人員為成員;8、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公司的質安股股長擔任,股室人員為成員;9、事故現場副指揮由項目部的項目經理或加工廠負責人擔任;10、現場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11、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2、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或加工廠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3、后勤供應組、施工現場或加工廠由后勤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九、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一)培訓應急預案和應急計12、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公司總部、施工項目部及加工廠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1、一組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二級應急組織每年項目開工前或半年進行一次培訓; 3、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 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 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 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辨識; 4、事故報警; 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二)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兒的培訓,公司總部人員、加工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施工項13、目部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工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十、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 公司安全科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聯系人:姜清祥13947665085,安全科接到報告后及時向部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了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十一、救援器材設備、車輛落實公司每年從利潤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根據公司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在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14、設備,并對應急救援預案后,公司的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求援工作之中。 十二、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當事故的評估預沒達到起動應急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應預案令。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己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令。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做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中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十三、其它本預案制定后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