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園社區科普志愿者服務工作管理制度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4659
2024-12-16
10頁
33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志愿者服務協會檔案財務管理制度
1、甜水園社區科普志愿者服務工作制度一、在街道科協和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科普志愿者服務工作。二、科普志愿服務是不為物質報酬,出于良知、信念、責任,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科普服務和幫助的活動。三、社區科普志愿者組織是由有一技之長或自愿為社區科普發展、建設提供服務的社會單位和社區居民組成,按自愿原則進行注冊登記。四、社區科普志愿者服務提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工作理念,自覺參與社區各種科普宣傳教育和服務活動,積極配合社區開展科普型社區的各項創建工作,努力營造一個“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五、遵循志愿服務的原則,服務熱情周到,不收受任何報酬、禮品等。六、每月召開一次例會,研究討論工作,及2、時總結經驗,發現并改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七、科普志愿者每年參加志愿服務不少于48個小時,并認真做好服務活動的登記和檔案資料的整理。甜水園社區科普工作者能力培訓制度一、按照社區統籌、單位參與、資源共享、功能多樣、服務群眾的原則,建成社會性、開放性科普志愿者能力培訓網絡,為全面提高科普志愿者的服務能力和道德素質,構建創新型科普社區創造條件。二、科普工作者能力培訓要有專人負責,請專門教師負責培訓工作的組織、培訓計劃的制定及培訓過程的記錄。三、負責培訓工作的工作人員要定期向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培訓工作情況,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四、科普工作者能力培訓要堅持“以人為本、靈活多樣、務求實用”的原則,通過多3、種形式進行教育培訓,重在提高科普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和服務的技術技能。五、培訓內容要與社區科普工作發展規劃及社區科普工作計劃相結合,培訓內容要有利于社區科普工作的開展。六、科普工作者要按時參加能力培訓,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做好培訓紀錄,社區干部要在培訓中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七、要定期對培訓工作進行檢查評估,做好總結工作。科普活動室開放制度 一、科普活動室是社區群眾進行科普學習、活動的場所,是開展科普宣傳教育的陣地,要面向社區居民開放。二、科普活動室開放內容要堅持“貼近群眾、講求實效”的原則,根據不同層次的居民需求,確定開放內容。 三、落實專兼職管理人員至少1人。 四、安排固定時間4、對社區居民開放,每周開放時間不少于40小時。 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書報(刊)借閱登記等管理臺帳,有安全和開放情況記錄。六、配備一定數量的科普指導員和科普工作者參與科普活動室的開放工作。在科普活動進行過程中,指導員應注意加強對居民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態度的培養。七、居民在科普活動室活動,必須嚴格遵守科普室的各項規章制度,不得損壞儀器設備及公共財產。 八、每次活動后,工作人員要清整好科普活動室,保證第二天科普活動室的正常使用。甜水園社區科普檔案管理制度一、科普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各門類和載體的各種文件材料均屬歸檔范圍。二、歸檔的文件材料都必須頁數齊全完整,不得出現圓珠筆或鉛筆字,字跡要求工整、清晰。5、三、歸檔的文件材料必須準確反映各項工作活動的全貌,并保持文件間的有機聯系。四、為使檔案齊全,更好地發揮作用,社區科普檔案要由專人保管。五、社區科普檔案每年2月底前完成上年度的歸檔工作,社區檔案管理員嚴格按照立卷的程序,檢查驗收,努力提高案卷質量。六、借閱、利用檔案必須嚴格按照檔案借閱、利用制度辦理手續,限期使用,按期返還,返還檔案要認真檢查核對,發現問題及時追查。 七、社區科普檔案不得涉密、不得泄密。甜水園社區科普活動制度一、在街道科協的領導、統籌、協調下,在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帶領下開展科普活動。 二、科普活動納入社區居委會的年度工作計劃,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三、科普活動有專6、人組織、有專項經費投入、有齊全記錄。四、 “北京科技周”、“科普之夏”活動有計劃、有安排,組織好5月 “科普宣傳月”、7月“科普文化節”活動。五、定期組織科普志愿者隊伍,每月開展專項宣傳教育和服務活動1次。 六、每年開展大型科普活動不少于三次,中型活動不少于六次,每月舉辦小型科普活動1-2次,定期播放科教錄像和開設科普課堂。七、堅持科普活動室、科普培訓基地及電子觸摸屏的利用,辦好健身、養生、保健等興趣班,聘請有關專家舉辦科普知識講座。八、每季度更新1次科普櫥窗。社區科普活動經費籌措使用管理辦法(試 行) 一、經費籌措1、多渠道籌措社區科普活動經費,采取政府、社會、單位和個人共同出資,解決社區科7、普活動經費的投入。2、街道辦事處按照地區每人1元/年的標準,投入街道社區科普活動經費,社區可按照每人0.3元/年的標準申請使用。 3、社區科普活動可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運行,對本社區居民采用無償或抵償的方式,籌措社區科普活動經費。4、街道科協開展大型科普活動,以冠名權方式,籌措活動經費。 二、經費使用社區科普活動經費主要用于開展社區科普活動,購置科普設備、科普資料,制作科普宣傳櫥窗、宣傳展版等。機關科室、社區居委會按經費的使用范圍、標準,以書面形式向街道科協提出使用方案,由街道科協向辦事處主任匯報,提出使用申請。 三、經費管理經費由辦事處財政科統一管理,專款專用。必須按財務規定履行審批、報銷手續8、。 四、檢查監督 社區科普活動經費必須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籌措、使用和管理,必須接受財政和紀檢部門的檢查和監督。甜水園社區與駐區單位資源共享制度一、堅持“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提高”的原則。二、開展共建活動,堅持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使社會單位的人力、場地、設備等資源最大限度的為社區提供服務。三、發揮社區優勢,努力為社會單位的建設與發展服務。四、社區開展科普等活動需使用駐區單位的資源時,應由社區居委會派人及時與單位溝通,并派專人進行組織。五、駐區單位視活動和投入情況,為社區科普活動提供服務。六、為使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社會單位可采取低償與無償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實施資源共享。七、社區科普活9、動組織者,負責教育居民愛護服務設施,遵守有關管理制度,保證使用資源的完好無損。 甜水園社區科普考核制度一、領導重視,將科普工作納入社區“兩委”班子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社區發展及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社區黨政班子研究科普工作每年不少于4次。 二、社區建立科普組織,成立科普領導小組,配備專兼職科普干部,有年度活動計劃、總結和完備的科普工作檔案及活動記錄。三、建有1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隊伍,并能有效開展活動。四、注重對社區科普工作者的能力培訓,每年培訓2次以上,做到培訓檔案完整規范。五、有200平米以上的科普活動場所,有完善的管理、開放制度,有科普書刊及各類圖書3000冊以上,有電腦、電視等信息化設備。10、 六、有長度10米以上專用的科普宣傳畫廊、多用的科普宣傳櫥窗及樓宇文化櫥窗,內容每季度至少更換1次。七、保證科普經費的投入使用,每年從各渠道籌措到科普經費達到人均0.5元以上。 八、社區重點科普活動有方案、有記錄,可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建有4個以上不同類型的科普活動小組。 九、每年開展大型科普活動三次以上,舉辦科普講座10次以上,社區科普活動20次以上。 十、每年開展特色戶創建評比活動1次,使科普知識深入家庭,入戶普及率達到80%以上。十一、考核采用聽取匯報、查看檔案、群眾評議等方式。甜水園社區科普工作“走出去”、“引進來”制度一、由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安排和落實外出學習、參觀及聘請、爭取社會資源進社區講學、組織傳授科技知識。二、外出學習要以科普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及各類科普知識為主要內容,要有利于社區科普工作的開展。三、外出學習、參觀、培訓必須堅持有針對性,必須結合工作實際。四、每月請專家、教授到社區開展講座、咨詢活動。五、定期召開有社會單位參加的科普工作聯席會,積極吸引社會力量為社區科普工作提供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及建議。六、不得借“走出去”的機會游山玩水,不得借“引進來”宣傳封建迷信和非法傳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