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逸夫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6566
2024-12-17
12頁
38KB
1、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 文化是一所學校最值得品味的東西,學校文化建設是 學校最高層面的建設,它引領著學校各項建設,推進學校 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的品質。文化立校是現代學校走 內涵發展之路的堅定選擇。市教育局開展的“校園文化建 設年”活動,為我校辦學品位的全面提升、師生素質的綜 合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為更進一步落實教育部及州、市 教育局關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 結合我校校情實際,特制定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一、校情分析恩施市逸夫小學位于老城區,創建于1 9XX年,有著深 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傳統。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該校先 后九易其名:19XX年由麟溪書院改名為恩施縣高等小2、學; 1912年更名為恩施縣高等小學校;1 930年改名為恩施縣完 全小學;1 949年改名為恩施城關鎮第一中心小學;1950年 改名為恩施縣城關第一小學;“文革”期間名為東風小學; 1978年更名為恩施縣施南鎮第一小學;1985年更名為恩施 市和平街小學;1996年香港愛國人士邵逸夫先生投資四十 萬港幣,修建逸夫教學樓,學校易名為“恩施市逸夫小學”。 其發展歷程歷經晚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可以說是恩施市現代教育的一個縮影。學校形成了 “講奉 獻、講大氣、講品味、講合作”的逸夫精神。目前學校開 設2 8個教學班,共有在校學生1 803人,有退休在職教師 14 0人。近年來,學校3、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積極 籌資改善辦學條件。經過改造維修的多功能電教大廳,功 能齊備,設施先進,使我校現代化教學水平達到全州先進 水平;辦公室、教學樓和師生食堂改造工程使師生工作學 習和生活環境面貌一新;“班班通”工程,使每個教室配 備了電腦和液晶大彩電,提升了教學手段信息化水平;學 校全體教職員工把“給學校最鮮活的生命,給學生最美好 的童年”的辦學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把構建 學習的校園,快樂的校園,創造的校園,和諧的校園” 落實到每一個教育教學行為之中。學校注重常規管理,加 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良好的育人環境,優質的教育質 量”的辦學宗旨,整體辦學水平得到提升。教學水平一直 4、居同類學校領先水平。我們力爭再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和 探索,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 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優良校風營造精神美、人際和諧營 造人文美”的思路,把學校建設成為校園環境優美、學習 氛圍濃厚、內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學質量一流、文化底蘊 豐富、人民滿意的學校。二、總體目標通過三年的繼續努力,培育以人為本、合乎規律、引領發展的理念文化;培育科學效能、民主參與、合理高效 的管理文化;培育理念先進、團結合作、敬業愛崗的教師 文化;培育注重體驗、自主發展、低負高效的課程文化; 培育行為文明、健康高尚、嚴格自律的行為文化。三、工作任務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工作目標:把學校建設成為校5、園環境自然優美,室內布置整潔舒適的育人樂園。工作任務:1、校園美化 重新完善綠化帶,對各種樹木整枝造型,把校門口、 逸夫樓、四層教學樓前的花草重新更換成紅據木和杜鵑花, 所有花壇植上草皮,改變校園綠化單一的局面,力求一年 四季校園景色各不相同。 把娛樂場兩邊空閑的兩塊坡地,改造成綠地;在四 層教學樓后邊增加一個長花臺,增加校園綠地面積。 借校園擴建的東風,把進校園右邊的一層矮房拆除, 改造成一塊大草坪。拓寬校園空間。 花壇中安置簡潔的文明用語警示牌,給每棵大樹編 號取名分科,并建立檔案。 學生流動較大的位置要有激勵性的大號標語,增強 育人內涵。 校門口放置一塊活動提示欄,外側為“進入校園, 請6、說普通話”,內側為“放學路上靠邊走,平安回家勿逗留” 或者是其他提示語。 抓好黑板報宣傳陣地,分年級以競賽的形式完成, 年終進評比表彰。 校園圍墻內壁分專題繪制體育鍛煉標志和宣傳畫, 營造健康向上學習環境。 維修墻面,樓頂防水,所有體育設施、門窗油漆一 新。并在適合位置懸掛“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 理念、辦學特色”等。 所有用房有標志牌,每層樓有“說普通話,寫規范 字”的溫馨提示語,房內整潔規范。2、功能室美化 學校各類用房門窗油漆一新,墻面無破損,無亂涂 亂抹現象。 各科室用房有統一標識。 制作窗簾。 各類專業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富有教育性。有固定的室訓,有相適應的警7、句名言。 各室物品擺放整齊,干凈衛生。有專人負責衛生。 各室線路規范,燈具安裝整齊。 各室規章制度張貼上墻。 爭取項目新建一個標準實驗室。3、教室美化 教室設有衛生角、圖書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國 旗,國旗兩邊配上富有本班個性特色的班訓。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等張貼 上墻。 清理學生課桌,盡量做到統一、整齊;閑置課桌搬 至保管室備用;教室無雜物。 教室前方黑板右側或左側墻壁統一規劃為“班務公 開欄”,主要用于張貼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班級公約及班 內各項工作安排表等內容。 教室兩側墻壁統一規劃為專欄,作為學習園地或評 比欄,以促進班內學生間的競爭。 電腦、電視專人保管,每天按時開關機8、,定時擦洗 上罩。4、辦公室美化。 總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明 辦公室公約、值周教師制度等常規要求全部上墻。在規定 位置張貼。 辦公室墻壁上統一張貼“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之 類的激勵語。 安裝正冠鏡一面,以方便教師上課前可以直觀自己 外在形象。 適當位置安放時鐘一只。 建立教師辦公室管理制度,指定專人管理并納入學 期和諧年級組評比考核。 適當位置可張貼國畫或書法一組,最好是師生自己 的作品,以增強文化氣息。師生行為文化建設工作目標:通過各類有效的校園活動的開展,培育行為文明、健 康高尚、嚴格自律的師生行為文化。工作任務: 領導行為文化:具有高尚的職業理想和信念、高品 位的職業9、境界、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高遠的戰略眼光、 獨特的視角、創新的思維、先進的教育思想、強烈的自我 發展意識、不斷學習與超越的毅力、強烈的憂患意識、踏 實而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獨特的個人魅力。 教師行為文化:一是建章立制,嚴格管理,規范教 師教學行為;二是強化師德教風建設,教師遵守師德規 范;三是搞好校本培訓,建立統一的業務學習制度,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多讀書;四是加強教 學研究,以科研求發展;五是加強教學行為督導、檢查和評 比。 學生行為文化:一是從低年級開設養成教育校本課; 二是按照逸夫小學學生禮儀規范要求,強化學生習慣 養成;三是強化各類活動禮儀、儀式規范。校園活動文化建設工作目10、標:豐富校園文化活動,鮮活校園文化生活,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精神品質。工作任務:1、教學活動 舉辦教師論壇、青年教師說課競賽、課件評比、人 人賽課、專題講座、學術報告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定期開展送課下鄉或聯片教研活動。 定期開展以“教師教學展示”為主要內容的教學開 放周活動。 開展演講比賽、歌詠比賽,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普 通話水平。 充分發揮紅領巾電視臺和校園閉路電視的功能。加 強宣傳語言文字政策法規。 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開放家長學校,開展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教育活動。2、班級文化活動 班主任是班級文化的指導員,負責全面指導建設本 班文化。 師生共同設計適合本班的班級規章制11、度、班訓、班 名、班徽等。 結合傳統節日或紀念日,堅持與時俱進開展主題教 育班會。 組織學生辦好班級黑板報和宣傳欄,利用教室各塊 專欄開展班務工作。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爭創文明班集體、養成教育示范班評比活動,樹立 良好班風、學風。 建好圖書角,認真開展讀書活動,努力提高班集體 文化內涵。 開展“讀名著、看名篇、背名詩、唱校歌”活動。3、專題文化活動 開展主題周活動,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安全衛生周、 閱讀周、文明禮貌周、推普周、音樂周、班務評比周等。 認真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切實增加學生法制觀念。 認真做好師生安全教育工作,確保學生平安無事。 認真開展“愛心教育周、誠信教育周、感恩教育周活動”12、,強化學生思想教育。 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體育節、科技節和 文化節活動。 開展創建“學習型校園”活動。校園制度文化建設。工作目標: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培育科學效能、民主參與、合理 高效的管理文化。工作任務: 實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 繼續完善各種制度。10年重點修改績效工資發放 辦法、逸夫小學師德工作條件、逸夫小學教學常規管 理細則、校本培訓管理制度、逸夫小學學生在校禮儀 規范、讀書大王評比辦法、逸夫小學優秀教師評選辦 法。 堅持校務公開,定期組織教學開放活動和民主評議 活動。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工作目標:拓展校園文化內涵,培育以人為本、合乎規律、引領 發展的理念文化。13、工作任務 歸納提煉富有學校特色的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 開展校旗、校服、校歌、校徽設計活動。 創作具有激勵性的校歌,請專業人員制作,師生人 人會唱校歌。 各班均有規范的班訓、班風、班規;開展取班名, 制作班徽、班規活動。 每學期組織一次師德模范、教學教研之星、優秀班 主任評比表彰活動,并將先進事跡在校園櫥窗展示。激勵 師生進步。 定期開展評選“文明班級” “養成教育示范班” “書 香班級”“和諧年級組”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語言文字工作、安全教育工 作、師德先進事跡、行為習慣典范,解讀校風、校訓、教 風、學風。 定期組織讀書交流評比活動,每月評選讀書之星”, 每期評選“讀書大王”。四、14、實施步驟1、XX年3月-12月。宣傳發動、分析校情、制定規劃; 挖掘、整合校園文化資源;全面組織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 作;側重于環境文化建設、師生行為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 建設的強化。2、XX年1月一X X年12月。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 設,側重于活動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更好形成良好 校風、教風、學風。內部管理科學、高效,人際氛圍更加 和諧,對外聲譽越來越好,師生行為習慣成為自然。3、XX年1月一XX年12月。總結提高,建立校園文化 建設的工作常規。把學校建設成為校園環境優美、學習氛 圍濃厚、內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學質量一流、師生行為規 范、文化底蘊豐富、人民滿意的學校。五、保障機制1、統一思想15、。學校把貫徹實施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納入學校主要議事日程,分工負責,相互協調,上下一 心,齊抓共管。2、健全機構。學校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校 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班子成員為組員參與抓;班 級成立校園文化建設執行小組,年級組長任組長,班主任 具體抓,大隊部協助抓。3、培訓隊伍。學校德育處負責培訓班主任;班主任負 責培訓骨干學生。4、落實專人。德育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專門 負責抓校園文化建設。5、采取措施。安全衛生、師生行為、讀書活動、文明 用語等各方面量化,堅持一月一評比,一學期一匯總。6、保障經費。加大經費投入,把校園文化建設經費納入學校預算,每學期不低于公用經費的1 0%。7、實施原則。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體現 個性、促進發展。8、附: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名單1、領導小組:組長:袁敏副組長:江偉 程景龍組 員:鄭紹翠、劉洪超、張秀云、楊忠敏、艾岱2、執行小組:組長:鄭紹翠副組長:年級組長組員:各年級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