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2012年度礦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8183
2024-12-17
29頁
205.50KB
1、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礦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O一二年度)編制時間:二O一一年十二月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礦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O一二年度)編 制:趙 銳審 核:楊 剛技術負責人:趙 銳礦 長:李正兵應急救援預案會審表生產科安監科調度室生產礦長安全礦長機電礦長礦長 會審意見:目 錄一、總則1(一)編制目的1(二)編制依據1(三)適用范圍1(四)應急工作原則1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2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23、條塊結合,屬地為主2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2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2(五)搶險救災原則31、優先原則32、搶救原則3二、礦井概況3三、危險目標及其危2、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4(一)瓦斯、煤塵4(二)水災4(三)頂板4(四)火災4(五)壓風系統爆炸4(六)爆炸物品爆炸燃燒事故4四、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5(一)瓦斯、煤塵爆炸,火災事故5(二)頂板事故5(三)水災事故6(四)壓風系統爆炸事故6(五)爆炸物品爆炸燃燒事故6五、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6(一)組織機構6(二)職責6六、報警、通訊聯絡方式8(一)通知程序8(二)有關人員及單位通訊表9七、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9八、人員緊急疏散、撤離10九、危險區的隔離10(一)危險區的設定10(二)事故現場隔離方法10十、檢測、檢驗、救援及控制措施11(一)瓦斯、3、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11(二)水災事故12(三)頂板事故12(四)壓風系統爆炸事故12(五)爆炸物品爆炸燃燒事故13十一、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13十二、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工作13十三、應急保障14(一)應急隊伍14(二)各種圖紙資料14(三)應急救援裝備、物資等14十四、預案分級響應條件16十五、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16十六、應急培訓計劃17(一)專業知識培訓17(二)訓練171、基礎訓練172、專業訓練173、戰術訓練18十七、演習計劃18(一)演習準備18(二)演習范圍與頻次18(三)演習組織18十八、附件184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2012年度礦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總4、則(一)編制目的為了認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應急處理工作,做到應急行動協調一致,維護社會穩定,保證遇險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進一步增強應對和防范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和事故災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規定,特制定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礦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5、礦井火災事故、煤塵爆炸事故、冒頂片幫事故等。 (四)應急工作原則 事故救援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指揮、分組負責、區域為主、煤礦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礦井專業輔助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的作用,會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協同應對,將日常管理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礦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寶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小井溝煤礦在上級安全生產機構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指導、協調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6、應急救援指揮部各分管小組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3、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實行事故單位行政領導負責制,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由礦長統一領導,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科隊及班組充分發揮自救作用。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遵循科學原理,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相結合。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的要求,做好應對煤礦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7、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和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將日常管理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專業力量,努力實現一隊多能;培養兼職應急救援力量并發揮其作用。(五)搶險救災原則 1、優先原則(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3)保護環境優先。2、搶救原則(1)統一指揮原則。搶險救災工作必須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現場搶險指揮部的具體指揮下開展。 (2)自救互救原則。災害現場人員積極進行自救、互救,將傷亡降到最低點。 (3)安全搶救原則。在事故搶救進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嚴防搶救過程中發生新的事故。二、礦井概況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位于廣安8、區小井鄉小井村,低瓦斯礦井,獨立擴能礦井,設計生產能力9萬噸/年,現正在建設中。礦井為斜井開拓,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風,開采的煤層有大連子、三連子、二連子和內獨連,開采標高是+120m+307m水平,目前有三個掘進工作面同時施工。三、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一)瓦斯、煤塵我礦為低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性。危險地點為掘進工作面、盲巷。瓦斯煤塵爆炸影響區域為井下所有地點。(二)水災我礦為斜井開拓,其煤層頂底板中都有含水層,開采區域上部為老空區,水是我礦的一大災害,地面雨季“三防”也是重點。危險地點為掘進工作面。(三)頂板我礦煤層頂板為類,斷層附近頂板破碎,頂板事故是防治的重點。危險地點為掘進9、工作面、井巷維修點、失修巷道。(四)火災井下支護材料有坑木等易燃物品,地面建筑、坑木場、材料庫、炸藥庫等地點也是火災防治重點;井下引火源主要是電器火花及煙火。危險地點為井下煤巷、地面建筑、坑木場、材料庫、炸藥庫。影響區域為井下回風沿線、地面廣場。(五)壓風系統爆炸我礦井巷掘進以壓風為動力,壓風管路經主要人行,運輸巷敷設至各用風地點,防止壓風系統爆炸也是礦井安全管理工作重點,危險地點為壓風機房、風包附近、壓風管路沿線。(六)爆炸物品爆炸燃燒事故危險地點為炸藥庫、井下放炮作業的掘進工作面。四、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一)瓦斯、煤塵爆炸,火災事故井下設有一個消防10、硐室兼臨時避難所,硐室內備有二臺干粉滅火器、坑木、排柴、笆片、磚、河砂、壓風管、電話等。見消防系統圖。+120M巖巷、煤層巷道中及掘進頭敷設有防塵水管及壓風管路,每隔100m設有分水閥和噴霧咀、分風咀及閥門等。見壓風系統圖及防塵系統圖。各掘井工作面、絞車房及下車場設有電話與地面調度相通。見通訊系統圖。每個入井人員攜帶有自救器、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各掘井工作面設有避災路線掛牌;各岔巷口處有避災路線指示牌及巷道名稱牌。礦井成立了輔助救護隊,并與廣安市救護大隊簽訂了救護協議。(二)頂板事故礦井有實測的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及各種系統圖。若掘進工作面發生堵人事故,可利用壓風系統、通訊系統、自救11、器等臨時自救,等待救援。地面庫房常備有開刀、二錘、釬子、電鉆、坑木等器材。(三)水災事故在+120m、+210m等水平大巷設有水溝,各掘進工作面的水通過大巷水溝排入+120m、+210m水倉,再由水倉排出地面。(四)壓風系統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巷道垮塌,按“頂板事故”處理,引起火災按“火災事故”處理。(五)爆炸物品爆炸燃燒事故炸藥庫備有滅火器、消防栓。消防硐室備有河砂、滅火器等。五、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一)組織機構礦井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礦長:李正兵副總指揮:趙 銳成員:生產副礦長楊剛、安全副礦長周亞飛、機電運輸副礦長肖國才、安全科長李玉川、通風科長游中順、生產技術科長趙銳、機電運輸科長12、王勇、物資供應兼后勤負責人周林、調度室主任尹明國、安全保衛負責人劉華、輔助救護隊隊長田云。(二)職責1、總指揮職責(1)組織制訂礦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3)確定現場指揮人員(4)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6)制訂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職責(7)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習(10)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2、副總指揮職責副總指揮負責外部協調、后勤保障和地面人員調度及事故信息上報工作,總指揮未到現場時負責全面指揮工作。礦長負責現場救援指揮工作、負責井下人員、物資調度及救援指揮。必要時親臨井下指揮、協13、調。3、副礦長職責根據總指揮命令,親鄰現場指揮、指導救援工作。4、技術負責人職責是應急救援總指揮的技術助手,在總指揮領導下,組織制訂應急救援的作戰計劃,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礦山救護條例規定對救援工作提供技術保障。5、安檢通風科長職責負責組織安全檢測和安全督查,并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和改變礦井通風系統,并執行與安全、通風相關的其它措施。6、機電運輸科長職責負責組織礦井內外的停送電工作和救援工作所需的機電設備的運送、安裝、運行等工作。7、供應兼后勤負責人職責準備、保管好搶救器材,并根據命令迅速安排運送到指定地點。并負責提供生活后勤保障和遇險人員及家屬的妥善處置。8、輔助救護隊隊長職責協助廣安救護大隊的搶14、險救護工作,聽從廣安救護大隊的統一指揮,指揮輔助救護人員完成有關工作。9、調度室主任職責負責組織記錄、通報事故有關信息,統計出入井人數和井口設警,根椐總指揮命令下達人員器材運輸命令等。10、保衛負責人和當地派出所職責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護礦井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禁止閑雜人員在井口逗留、圍觀。六、報警、通訊聯絡方式(一)通知程序1、安全事故電話通知礦調度室后,礦調度室按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的通知程序通知有關領導和部門。2、通知正副總指揮及指揮部成員3、通知礦山救護隊4、火警“119”,盜警“110”,急救“120”5、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導(二)有關人員及單位通訊表姓15、名職 務手 機有線電話內部號李正兵礦長15982673896趙銳技術負責人15892357865楊剛副礦長15282656226肖國才副礦長13198117838周亞飛副礦長13982685106李玉川安全科長15282616367趙銳生產科長(兼)15892357865王勇機運科長13594186696周林供應13982616319尹明國調度主任13982676908劉華保衛13678260888市救護大隊4821662市人民醫院120區煤炭局2299288市安監局2392355七、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指揮部全體人員10分鐘內到現場,通知廣安救護隊及市醫院316、0分鐘內到現場,通知區煤炭局、安監局、政府有關人員盡快到場。(二)盡快查明井下情況,制定搶救作戰計劃,立即實施搶救。(三)搶救工作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定,在保證搶險人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實施搶險工作。八、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根椐事故類型、影響范圍確定人員疏散、撤離的范圍。瓦斯、煤塵爆炸及井下火災事故時,井下人員必須立即全部迎風流方向撤出。若人員處于災害源回風側,無法及時撤離,可立即使用自救器帶領被困人員進入避難硐室、獨頭巷道等不受影響或影響最小,且有壓風、通訊、防塵設施的巷道中暫避,等待救援。水災事故應沿上山撤至地面,若被困無法撤出,可撤至高處暫避,并盡可能地將壓風管、電話等拖至避難處,等待救援17、。頂板事故后若被堵在獨頭巷道中,應撤到頂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巷道中暫避,等待救援。并打開壓風供氧,有條件時可開掘通道自救。九、危險區的隔離(一)危險區的設定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井口以內均為危險區(火災有可能引發瓦斯、煤塵爆炸)。水災從涌水點到積水區、隔水煤(巖)柱不足的水源帶均為危險區。頂板事故為支護強度不足的區域為危險區。(二)事故現場隔離方法在通往危險區的所有通道上派專人設警戒,禁止人員進入。搶救人員進入必須發放并攜帶“通行證”或有指揮部指示,并對進入危險區人員攜帶的安全自救、瓦檢器材完好情況進行檢查,完好者才準放行。十、檢測、檢驗、救援及控制措施(一)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1、所有災害18、事故都要檢查危險區域的瓦檢、風流情況。瓦斯、煤塵、火災事故必須不間斷檢查災區內各處CH4、CO、CO2、溫度、風量、粉塵濃度等情況,并及時報告指揮部。2、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在救援人員進井前,必須了解回風瓦斯、溫度及風量、負壓變化情況,若回風瓦斯超限達3%以上,且風流溫度有所上升,可能引發再次瓦斯爆炸時,應禁止人員入井;若通風負壓增高,說明井下有堵塞現象;若通風負壓降低,說明風流有短路情況,可能井下局部有瓦斯集聚情況;若經分析判斷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險時,應禁止入井。3、入井救援人員應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至少有2名救護隊員。入井偵查時,每個小組2人,前后兩個小組距離以后一小組能看到前一小組19、人員為宜。偵查人員不得冒進,隨時檢查空氣中瓦斯、溫度、風量等情況。若發現有可能引起再次瓦斯爆炸時,應立即撤退。4、若井下有風流短路或堵塞情況,應及時處理,恢復井下通風系統,防止瓦斯集聚。5、若主平峒、絞車房、主要進風大巷中發生火災,當這些地點以外的人員全部撤出地面后,應立即進行反風,井下人員從回風平峒撤出。6、救火人員必須從進風側實施救火作業7、若火災過大撲滅困難且危險或瓦斯煤塵有爆炸危險時,應封閉危險區。進回風側密閉墻應同時施工,同時合攏密閉。密閉墻的厚度應不低于1.0m。密閉墻的位置應設在再次瓦斯、煤塵爆炸后威力不大的地方(進、回風井口處)。(二)水災事故1、要隨時觀測涌水變化情況,并及時20、報告。2、可啟動三臺水泵,兩趟排水管同時排水。若排水能力仍不足,應向廣能集團等有大水泵的企業和單位求援,及時組織大排水能力的水泵進行排水。3、對涌水源進行堵塞,請對堵、截水有能力的單位協助堵水,可采用打鉆灌注快凝樹脂的方法堵塞。4、若井下有被困人員,必須用壓風向井下連續供風。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營救方案。(三)頂板事故1、若有人員被堵,必須連續向井下供壓風,并根據情況確定營救方案。修復巷道或開挖營救通道時都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定,確保安全,搞好支護和瓦檢工作。2、營救人員必須分多班制連續作業。(四)壓風系統爆炸事故1、壓風系統爆炸事故發生后,首先停止供風。若損壞電器設備及纜線,應停電搶修。停21、電搶修嚴格執行有關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2、查明原因,修復或更換受損器件及管路。(五)爆炸物品爆炸燃燒事故1、炸藥庫爆炸燃燒,首先切斷炸藥庫電源,組織人員用滅火器、水等撲滅火災。2、設專人檢測井口附近CO濃度,若濃煙進入井下,應立即通知反風,并通知井下人員全部由風井撤出。3、若井下炸藥爆炸引起頂板垮塌,按頂板事故處理;若炸藥爆炸燃燒并引起可燃物燃燒,按火災事故處理。十一、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若有受傷或因瓦斯、濃煙窒息人員,由救護隊員立即將其運到安全地點,實施搶救(外傷包扎或人工呼吸)。廣安區人民醫院為定點救護、救治醫院。傷員運出井后由廣安區人民醫院救治。十二、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工作(一)由安檢22、及保衛人員實施現場保護與洗消工作(二)由一個小組(至少2人)帶上攝像機或照像機(入井器材必須為隔爆型)、量具等在現場未遭破壞前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記錄和保護。但救災大于現場保護,在不影響救災的前提下盡量保護好現場,事故現場勘查記錄應速完成,不得影響救援工作。現場保護與救災工作應有一名副總指揮在現場指揮和協調。現場勘查記錄和事故結論完成后,經總指揮批準對現場進行洗消、消除殘渣余物,恢復現場原貌,投入正常生產。現場洗消指揮工作由生產礦長負責,在救護隊的協助下,由礦井職工負責洗消。十三、應急保障(一)應急隊伍1、搶險、搶修隊伍:由廣安市救護大隊負責,煤礦輔助救護隊參加,井下職工隨時待命。2、現場救護由23、廣安市救護大隊負責3、醫療由廣安區人民醫院負責4、治安由礦保衛科及當地派出所負責5、消防由廣安救護大隊負責,礦安檢通風科全體人員協助6、通訊由調度室負責7、供應后勤由供應后勤科負責8、運輸:地面由供應后勤科負責,井下由機電運輸科負責(二)各種圖紙資料下列圖紙資料必須完善,并存于檔案室。采掘工程平、立面圖,通風系統圖,避災路線圖,消防系統圖,監控系統圖,壓風系統圖,防塵系統圖,通訊系統圖,排水系統圖,工業廣場圖,井上下對照圖,運輸系統圖,氣象資料等。由辦公室主任負責保管。(三)應急救援裝備、物資等1、井下有完善的“三條線”(壓風系統、防塵系統、通訊系統,詳見該“三圖”)。2、井下設有二個消防硐室24、,(其位置見消防系統圖,每個消防硐室備用下列器材:泡沫滅火器2臺磚2m3河砂2m3坑木2m3排柴500kg笆片200張壓風分風咀一個地面庫房備有下列器材:坑木10m3排柴2000kg笆片1000張磚5m3河砂5m3水泥500kg局扇11kw、5.5kw各一臺風筒D500,D400各200m鐵鍬10把搬手6把開刀10把V1000316電纜200m地面炸藥庫、庫房、抽風機房、井口各有2臺泡沫滅火器。3、保障制度a各工種、各管理機構及人員責任制完善,存于檔案室,由尹明國保管。b調度室、配電室、抽風機房、監控室、炸藥庫等地點的值班制度完善。c培訓制度完善,存于檔案室d各種管理制度及應急救援裝備、物資等25、檢查,維護制度存于檔案室。十四、預案分級響應條件一級響應條件:已經或即將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一級預案響應利用內部、外部的一切力量和條件參與。二級響應條件:已經或即將發生較大安全事故。二級預案響應利用內部的一切力量和條件、外部的力量和條件參與。三級預案響應條件:已經或即將發生一般安全事故。三級預案響應利用內部一切力量和條件參與,內部力量不足或條件不具備時請求外部力量參與。十五、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當事故得到完全控制(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事故已撲滅了明暗火,恢復了通風系統,瓦斯、粉塵濃度降到了規定值以下,人員全部救出;水災事故涌水隱患得到了控制,積水已排出;頂板事故人員已全部救出,恢復了正常通風及26、運輸,可確定為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由總指揮下達終止令,由調度室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及周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十六、應急培訓計劃對應急救援人員及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基礎訓練,專業訓練、戰術訓練。(一)專業知識培訓利用每周的安全例會,每月的全員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和年初的集中培訓時間,對全員職工進行防災、減災、救災、避災知識培訓。主要學習礦井主要災害的性質,產生原因、預防措施、發生事故后的減災、避災、救災及自救、互救方法,指揮救災程序、自救器、滅火器等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培訓形式可采用講課、放電影、錄像、辦專欄、發放專業書籍等。(二)訓練訓練主要對指揮人員進行報警、報告和指揮能力、指揮程序進行訓練和對27、專業隊伍進行基礎、專業、戰術訓練(指揮訓練在救災演習計劃中編制)。1、基礎訓練煤礦輔助救護隊應堅持隊列訓練,體能訓練,防護裝備和通訊設備的使用訓練等內容。2、專業訓練主要包括專業常識、堵源技術、搶救和清消,以及現場急救等技術。輔助救護隊每月至少組織一到二次專業訓練。3、戰術訓練戰術訓練是救援隊伍綜合訓練的重要內容和各項專業技術的綜合運用,是提高救援隊伍實踐能力的必要措施。戰術訓練由救護隊長每月制訂并演習一次。十七、演習計劃(一)演習準備每年初要制訂救災演習計劃,“計劃”中要明確演習時間、內容、方法、程序等。根據救災演習計劃要求,作好相關演習準備工作。(二)演習范圍與頻次演習范圍為輔助救護隊,救災指揮機構及人員,預案災害涉及的所有單位及人員。輔助救護隊每月應進行一次戰術訓練演習,其余每年應至少演習一次。(三)演習組織輔助救護隊演習由隊長負責組織實施。全礦性演習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實施。十八、附件1、采掘工程平面圖2、井上下對照圖3、通風系統及避災路線圖4、監控系統圖5、壓風系統圖6、通訊系統圖7、防塵系統圖8、運輸系統圖9、供電系統圖10、井下電器設備布置圖11、井下排水系統圖12、工業廣場平面圖13、礦井地質和水文地質圖 廣安市寶豐礦業有限公司小井溝煤礦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