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圪嶗煤礦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8187
2024-12-17
15頁
84KB
1、新圪嶗煤礦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礦井火災災害的類型(1)內因火災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層賦存條件、煤質、通風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或由于上分層工作面或相鄰區段工作面在開采過程中遺煤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風通道發育,供氧積熱條件較好等造成的自燃發火事故。一旦發生內因火災,其危害程度嚴重,可造成礦井停產,燒毀設備,危及現場工作人員和著火地點回風側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屬于礦井重大事故。新圪嶗煤礦現開采的煤層屬具有自燃性煤層,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層賦存條件、煤質、通風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自燃發火,是目前威脅我公司安全生產的自然災害之一。(2)外因火災a2、.因溢煤堵皮帶或司機失誤造成過卷,引起火花造成皮帶著火;b.不及時更換防爆性能差的設備,一旦失爆,發生電器爆炸,可能引起火災;c.采區變電所配電點,因沒有專人值班,電器失修,長期下去可能發生火災;d.漏電繼電器、電焊、綜合保護失靈,接地系統不符合規程要求,當發生短路故障時,不能立即切斷電源,易引起火災;e.井下動力、照明等供電線路遍及各類巷道,由于井下潮濕、絕緣老化、機械外傷、吊掛不當、保護失靈等方面的原因,使電纜線路產生火花引起火災;f.燒焊不按措施執行,不留監護人,遺留火種不清除,易發生火災;g. 在采掘生產過程中,特別是放明炮、糊炮、裝藥密度過大或過小、封孔炮泥長度不夠或用可燃物代替炮泥3、h.因其它原因而引起火災。一旦發生外因火災,其危害程度嚴重,可造成礦井停產,燒毀設備,危及現場工作人員和著火地點回風側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屬于礦井重大事故。2 礦井火災危害程度分析礦井外因火災的特點是突然發生、來勢兇錳,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往往可能釀成惡性事故。據統計,世界煤礦重大惡性90以上屬于外因火災。但是外因火災的燃燒火源早期往往是在表面,如果及時發現和采取措施還是易處理的。 礦井火災如果未及時發現或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一旦發展開去,凡是煙流所流經的巷道,由于熱對流和熱輻射等傳熱作用,高溫煙流預熱下風側可燃物,使其升溫燃燒從而使燃燒帶蔓延。在火源蔓延和煙流傳播區域,由于空氣溫度高,4、密度下降,因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產生兩種作用,一是因體積膨脹和燃燒生成物的加入引起通風風阻增加的“節流作用”;二是產生熱風壓而出現的“上浮作用”。節流作用增加巷道風阻,減少風流流量。煙流溫度愈高,節流效應愈強。熾熱煙流“上浮作用”對通風風流的影響視環境條件而定。礦井火災產生的熱效應即浮力和節流效應的綜合應用,引起礦井風流狀態三種形勢的紊亂: 風流逆轉在浮力和節流效應共同作用下,反抗機械風壓的影響致使礦井某上結巷道風流方向發生變化,稱為風流逆轉。逆轉主要發生在其反向熱風壓大于正向機械風壓的旁側支路(主干風路是指從入風井經火源到回風井的通路,旁側支路是指除主干風路外的其余支路)。 煙流逆退在浮力和節流5、效應分別作用下(取決于巷道傾角),加上巷道縱、橫斷面方向溫度、壓力梯度的影響,在著火巷火源上側,新鮮風流繼續沿巷道底部供風的同時,煙流沿巷道頂部逆向流動。風流逆退可能發生在著火巷及其相連接的主干風道上。 煙流滾退在火源下風側節流效應和巷道斷面溫度、壓力梯度影響下,在新鮮風流沿巷道底部按原風向流入火源的同時,火源產生的煙流沿上風側巷道頂部逆向回退并翻卷流向火源。在一定條件下,這種現象也可能發生在下風側。 逆轉以同種流體單向流動為主,逆退是不同流體(煙流與新鮮風流)異向流動,滾退是在同一斷面上,既有新風和煙流的異向流向動,又有煙流翻卷引起的同種流體異向流動。滾退是逆退和逆轉發生的先兆。 上述風流紊6、亂的發生,不僅使井巷風量減少,還將著火產生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蔓延到非著火巷道,擴大火災煙流影響范圍,還會將這些氣體回流到火點加劇燃燒甚至爆炸,嚴重影響災害的搶救。 3、應急工作原則及機構機構設置組 長:郭崗文副組長:張秀軍、岳賴小、薛超、馬建合、張中仕成 員:田峰、王文超、張春幸、程廣林、任廣泉、孟慶水王新營、張德舉、孫凱、徐克磊、馮向前、張國慶徐愛華、張永強、陳光、盛兆民、白林飛3.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安全優先”的原則。在實施救援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即時進行救援處理”和“減輕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兩個事故損失控制的關鍵點,把遇險人員、受威脅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7、不準放棄一絲解救遇險人員脫離險情的希望。同時,要確保搶險人員的安全,不準有新的人員傷亡。3.2堅持在對災區人員實施救援時先生存者后遇難者的原則。3.3堅持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3.4堅持保護環境,有利于災后重建和盡快恢復生產的原則。4、 礦井火災災害處理注意事項:瓦斯礦井處理火災時,除了高溫煙流及火焰對人員造成威脅外,另一個最難解決的難題是會發生瓦斯爆炸。因此,在瓦斯礦井處理火災時,對災區要進行合理的通風,防止瓦斯爆炸的發生(合理的通風對此有決定性作用)。在火災處理過程中,必須監測掌握瓦斯的變化,合理調度風流,其原則是有助于控制火勢,又能沖淡瓦斯,及時將瓦斯排走。不能隨意減少或中斷災區供風,必要8、時(瓦斯濃度上升)還應增加火區供風量,加強巷道維護,防止冒頂堵塞巷道,增加巷道阻力,風量減少而瓦斯聚集。 1)上下山和運輸平巷發火時,如果在火源的上風側有掘進頭和廢巷,應將積存瓦斯的巷道嚴密封堵。在火源的下風側有冒頂、廢巷和掘進頭聚集瓦斯時,對滅火人員威脅最大,為防止瓦斯爆炸應果斷封閉火區,或者進行局部反風,將這些瓦斯封閉后,再組織人員滅火。 2)處理巷道高冒處火災時,必須在噴霧水槍的掩護下(迫使火源局限在高冒處),在火源的下風側設水幕,然后在高冒處兩端用水槍滅火。 3)處理瓦斯礦井獨頭巷道火災時,不能停風,要在保持正常的通風或大風量的條件下處理火災。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如人員撤退時停掉局部局9、扇或火焰燒斷風筒),風流中斷或風機停轉時,應檢查巷道中瓦斯和煙霧情況,只有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才可以進入救人滅火。特別是上山獨頭煤巷發火,如果風機已停轉,在無需救人的情況下,嚴禁進入偵察或滅火,應立即在遠距離封閉。對于下山掘進煤巷迎頭發火,在通風條件下,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可直接滅火。若在下山中段發火時,無論通風與否都不得直接滅火,要遠距封閉。 當直接滅火無效或不可能時,應封閉火區。在瓦斯礦井封閉火區是相當危險的工作。應根據瓦斯涌出情況,通過加大風量將瓦斯濃度降至2以下,于火區進風側和回風側同時建造防火墻,并在三分之二高處留有通風排氣口,然后在統一指揮下同時封口。這種封閉方法,不易產生瓦斯爆炸,即10、使燃燒,人員安全系數也很大。這是因為防爆墻建畢后,火區氧氣消耗快,可生成大量CO2,有助于抑制火勢,同時瓦斯上升慢,不易達到爆炸濃度。24小時后在防爆墻掩護下建筑永久密閉,完成火區的封閉工作。如果人力物力不足時也可封閉火區進風,但密閉墻的位置應盡量靠近發火點,并且保證墻體絕對嚴密,否則由于風側空間過大或密閉質量不好,積存大量瓦斯極易造成爆炸。當在多頭巷道封閉時,應先封閉困難大的風路及分支風路(風量小的風路),然后封閉主要風道(風量大的風路)。進風側封閉后,等待1至3天,待火區穩定后再封閉火區回風。實踐證明,火區進風側封閉后十多小時,回風側的煙霧減少70,溫度下降50,瓦斯濃度也有明顯降低,這種11、封閉方法也是比較穩妥可靠,只是要強調進風側密閉要距發火點近和嚴密不漏風,否則會產生爆炸,同時在砌墻的過程中(如有條件)注入惰性氣體會更安全。 封閉采區內的火區時,還應考慮某巷道封閉后,是否會造成臨近采空區內瓦斯被大量吸出通過火源引起爆炸。另外還必須強調任何情況下,不準先堵回風、后堵進風,否則會發生火煙逆退或瓦斯爆炸。5 、 預防與預警 5.1危險源監控預防認真落實公司防火工作的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抗御火災事故的能力,防止火災事故。防止火災事故可采取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1) 合理開拓開采及通風系統在開采自燃發火嚴重的煤層時,可以將運輸大巷、回風大巷、采區上下山、12、集中運輸平巷和集中回風巷平巷等服務時間較長的巷道布置在煤層底板的巖石中;盡量采用長壁式采煤法。礦井通風網絡結構簡單,風網阻力適中,主要通風機與風網匹配,通風設施布置合理,通風壓力分布適宜。礦井以中央分列式或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為好,采區應采用分區通風。(2) 防止漏風及時封閉采空區,維護好密閉等通風設施,盡量減少漏風。 (3) 預防性灌漿將水、漿材按適當的比例混合,制成一定的濃度的漿液,借助輸漿管路送往可能發生自燃的地區,以防止自燃火災的發生。 (4) 阻化劑防火阻化劑是一些吸水性很強的有機鹽類,當它們附著在煤粒的表面時,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煤的表面形成含水液膜,從而阻止了煤與氧的接觸,起到了隔13、氧阻化作用。 (5) 均壓滅火法設置調壓裝置或調整通風系統,以降低漏風通道兩端的風壓差,減少漏風量,達到抑制自燃的目的。 (6) 惰性氣體防滅火往火區注入氮氣滅火。(7) 在一般的礦井條件下,氧濃度是滿足的,只要可燃物有引燃熱源就有發生火災事故的可能。因此,須加強對火災的監測,一旦發現火災,立即發布事故預警,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5.2預警行動 1、礦井各施工地點及各峒室安設直通調度室通訊電話,當事故發生后,施工現場負責人班組長、安監員和施工人員,立即電話匯報調度室,匯報清事故發生的性質、時間、地點、災區人數,危害程度及現狀。 2、礦井事故匯報程序 (1)礦內匯報程序 井下人員一旦發現或接到災害14、通知,必須迅速報告礦調度室,并按通知要求行動。 (新圪嶗煤礦調度電話8662197或者“80014”)當事故發生后,現場管理人員要詳細了解事故的時間、地點、火災災害的范圍、受堵或埋壓人數、通風及瓦斯涌出狀況、生產系統的破壞情況,并立即與調度室聯系。 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匯報后,必須立即向值班領導匯報。向礦長、總工程師報告,并根據災情及時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匯報,向礦山救護隊報警。 6、 應急響應 6.1響應分級火災事故響應分級同綜合預案 5.16.2響應程序火災事故響應分級同綜合預案 5.26.3應急結束 當礦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排除后,已經進入恢復階段,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應急15、狀態可以終止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決定并發布應急狀態終止命令,宣布應急狀態終止。 在應急狀態終止后,應根據需要,組織信息發布,說明有關事故處理完畢后的調查結果、采取的措施、善后處理的安排及預防改進措施等。應急結束后,應明確:(1)事故情況上報事項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現場, 事故簡要經過,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傷亡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2)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事故現場有關物證,事故現場情況,應急救援結束后礦井現狀,環境污染情況,發生次生事故情況。(3)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7 、處置措施716、.1 內、外因火災事故的處理程序及措施:(1)初期火勢較小時,現場人員應充分利用防塵供水管路、滅火器或其它可能利用的滅火工具從火源的進風側直接滅火,用水滅火時,水流應從火源外圍噴射逐步逼向火源中心,并向礦調度室匯報。(2)如果火災規模較大,現場人員不能直接撲滅火災時,應盡快將火災的地點、范圍、性質等情況向調度室匯報,并積極組織受火災威脅區域的人員沿避災路線盡快撤離災區。(3)調度室接到井下火警報告后,應根據事故的地點、性質、規模等,立即通知災區人員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盡快沿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離災區,并及時通知救護隊和有關領導救災。(4)經理應積極組織救護隊營救災區人員,并組織人員采取措施,控制火17、勢蔓延,制定切實可行的救災、滅火方案。(5)電氣設備著火滅火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源,油類著火時,禁止用水滅火。(6)根據已探明的火區地點、范圍等情況,確定調整通風系統方案:在進風井口附近、井筒、井底車場和井底車場直接相通的大巷發生火災時,應采取全礦性反風措施。采區主要進風巷發生火災時,可采取積極方法直接滅火或短路通風;采掘工作面發火,用積極方法撲滅不了時應用隔絕方法進行封閉。采區火災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張掛風簾,減風或采用局部反風方法來處理。一般情況下主要通風機都要保持正常運轉。在營救災區人員和滅火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火風壓造成風流逆轉的危害。確定采取風流短路或反風措施時,調度室要提前通知有害風流路18、線上的所有人員撤離。(7)處于進風巷的采煤工作面皮帶發生火災時,回風側人員要迅速帶好自救器,如果火勢不大,人員距火點較近,在確認可以安全穿越火區時,可以直接穿越火區進入進風側;如果距火點較遠或穿越火區存在危險時,立即沿回風巷繞至新風巷道。(8)當井下火災規模較大,無法直接滅火或直接滅火無效時,必須采取封閉火區的滅火措施。封閉時應采取在火源的“進、回風側同時封閉”;不具備同時封閉條件時,可以采用“先封閉火源進風側,后封閉火源回風側”的封閉順序;一般不得采用“先回后進”的封閉順序。封閉火區應采取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窒息和瓦斯爆炸事故。8、應急隊伍保障 應隨時做好處理重特大事故的準備。做好職19、工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增強企業應急能力;應急救援人員必須挑選年輕力壯,具備一定救護知識的人員,加強與主焦煤公司、氣煤公司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做到在災變發生后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應急救援。 8.1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為保證搶險救災工作及時、有效,新圪嶗煤礦必須建立應急救援裝備保障系統,形成全方位搶險救災裝備支持和保障。(附應急救援裝備、設備和物資清單)應急裝備、設備和重要物資清單序號品名數量存放地點管理責任人150鏟車2臺車庫張連存275kw、55KW水泵2臺井下水泵房3水泥10噸井口庫房4砂子50m3井口廣場5速凝劑1噸井口庫房6黃土30m3井口廣場7紅磚2000快井口廣場8干粉滅火器30井下消防材料庫9單體液壓支柱300棵井口木工房1075米鉆機1臺機電車間11硬木礦柱30 m3井口木庫房12鐵锨30把辦公區庫房13尖稿20把辦公區庫房14雨衣20套辦公區庫房15活塞泥漿泵1臺井下材料庫16氧氣瓶、乙炔瓶5臺、3臺機電車間神木縣新歌嶗煤礦有限責任公司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神木縣新圪嶗煤礦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10月20日審 批 意 見審批人職務審批人簽名審批時間審批意見礦 長總工程師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通風礦長副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