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新煤礦生產技術科礦壓監測管理制度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8315
2024-12-17
12頁
40KB
1、12礦壓監測管理制度編 制:審 核:生產技術科:副總工程師:總 工 程 師:單 位 主 管: 吉新煤礦生產技術科礦壓監測管理制度為杜絕頂板事故的發生,保證礦井巷道頂板支護質量,并有效的對錨網支護巷道進行礦壓觀測,特制定此制度。一、 錨桿支護巷道礦壓監測隊伍1、 生產技術科下設礦壓管理組:礦壓負責人:夏曉明、孫明志、崔志瀛掘進礦壓監測組成員:崔志瀛、馬金福、李超采煤礦壓監測組成員:崔志瀛、馬金福、李超各采掘隊組礦壓監測小組:掘進一隊:趙士強、溫峰掘進二隊:宋偉、李鵬飛掘進三隊:薛靖采煤隊:孫海斌、梁凱二、 礦壓監測內容1、所有未噴漿的回采、開拓、準備巷道礦壓觀測主要是對頂板離層儀和表面位移進行周2、期觀測,配合觀察錨桿、錨索、鋼帶、托盤及巷道變形情況2、所有已噴漿巷道,必須同時觀測頂板離層儀和觀察噴漿層變化情況(如開裂、掉渣、裂縫滲水、頂板明顯下沉、兩幫移近、底鼓等異常現象)。3、綜采工作面的礦壓觀測主要是對工作面支架的初撐力、泵站壓力的觀測以及工作面兩巷超前支護段(30m)單體支柱初撐力的檢測以及工作面兩順槽的頂板離層儀的監測。三、礦壓管理規定:1、頂板離層儀(1)頂板離層儀安裝:所有錨網支護巷道均需打設頂板離層指示儀,頂離層儀安裝由施工隊嚴格按安裝規定要求間距及時完成,頂板離層儀安裝標準如下:1)頂板離層儀孔深度按照規定,深部基點深度為6m,淺基點深度為2.2m,盡量使深、淺不測筒初3、始讀數為0,正負誤差不大于5mm。2)頂板離層儀打設必須鉛垂于頂板,以保證頂板離層安裝后測繩自然下直3)頂板離層儀應及時打設安裝,據工作面迎頭不得超過10m4)頂板離層儀深、淺部測筒不得被網片絆住,影響測繩自然下垂。5)同一條巷道只能安裝同一種型號的頂板離層儀。6)沿煤層頂板掘進每50m處安裝一個頂板離層儀,在大斷面(寬度超過5m)和頂板破碎段以及各交叉點、貫通點、斷層等地質構造處根據生產技術科安排需增加頂板離層儀打設密度(2)頂板離層儀觀測周期 1)以掘進完畢的巷道及硐室:每周至少觀測一次,若無明顯刻度變化可直接觀測頂板離層儀測筒顏色,有明顯刻度變化是,每班觀測一次。2)正在掘進的巷道及硐室4、:A、新安裝的頂板離層儀每班觀測一次數據,連續觀測不少于5天,B、迎頭50m范圍內頂板離層儀每班觀測一次數據。C、迎頭50m范圍外的頂板離層儀每周至少觀測一次,若無明顯刻度變化可直接觀測頂板離層儀測筒顏色,有明顯刻度變化是,每班觀測一次。3)回采的巷道:進入超前支護段頂板離層儀每天至少觀測一次,超前支護以外的頂板離層儀每周至少觀測一次數據,若無明顯刻度變化可直接觀測頂板離層儀測筒顏色,有明顯刻度變化時,每班觀測一次。(3)頂板離層儀管理及信息反饋原則:A、頂板離層儀安裝時應進行編號、掛牌管理并執行兩方簽字(即,觀測人員、質量驗收人員、安檢員三方確認頂板離層儀按照規定正確安裝并在頂板離層儀觀測記5、錄牌版上記錄好初始讀數等相關項目后簽字并由隊組主管技術員根據巷道名稱進行存檔管理,巷道礦壓觀測工作移交時將該巷道頂板離層安裝質量責任卡和礦壓觀測數據裝訂成冊交給生產技術科。B、施工組隊必須保持頂板離層儀及牌版清潔、完好,牌版均掛在同一幫。C、施工組隊必須建立頂板離層儀觀測記錄臺帳(每條巷道建立一套臺帳),由當班驗收員如實上報,技術員如實填寫。D、頂板離層儀下沉至黃區時應及時匯報生產技術科和調度室,由調度室將該處頂板管理納入變化調度,并由生產技術科對該測點進行現場調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頂板離層儀下沉至紅區時,必須按事故追查程序嚴格落實,由礦生產技術科召集有關部門分析研究,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6、施。2、表面位移測站(1)表面位移測站打設:所有錨網支護巷道均需打設表面位移測站,按照十字布點法(在巷道兩幫、頂部垂直打設木楔,木楔底部安設平頭測釘并掛線繩,三個測點必須在同一平面內,且確保兩幫測釘處于同一水平)每100m打設一個表面位移測站,特殊情況可適當增加測站數量。(2)表面位移測站的觀測:量取兩幫距離(量取兩幫測釘之間的距離)和頂底板距離(將兩幫測釘線繩拉成一條直線,從頂板測釘拉線繩垂直于兩幫的連線,測量頂部至底板垂足的距離)。(3)表面位移測站觀測周期:巷道表面位移測站自安裝之日起,必須每周觀測1-2次,若遇到地質構造等特殊情況,必須適當增加觀測次數,待頂板穩定后可每月觀測1-2次(7、4)表面位移測站管理及信息反饋原則:A、表面位移測站安裝時應進行編號、掛牌管理并執行兩方簽字(即,觀測人員、質量驗收人員、安檢員三方確認表面位移測站按照規定正確安裝并在表面位移測站記錄牌版上記錄好初始讀數等相關項目后簽字并由隊組主管技術員根據巷道名稱進行存檔管理,巷道表面位移觀測工作移交時將該巷道表面位移測站安裝質量責任卡裝訂成冊交給生產技術科。B、施工組隊必須保持表面位移測站及牌版清潔、完好,牌版均掛在同一幫。C、施工組隊必須建立表面位移觀測記錄臺帳(每條巷道建立一套臺帳),由當班驗收員如實上報,技術員如實填寫。D、如果表面位移有明顯變化應及時匯報生產技術科和調度室,由調度室將該處巷道管理納8、入變化調度,并由生產技術可對該測點進行現場調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如果巷道發生嚴重變形時必須按事故追查程序嚴格落實,由礦總工程師召集有關部門分析研究,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3、采煤隊每班確保泵站壓力值不小于30MPa(若泵站壓力不足,要及時調整泵站壓力)和乳化液濃度達到4%5%(若乳化液濃度不足時,要及時添加乳化液)工作面支架初撐力不低于規定值的(30MPa)80%即24MPa,支架初撐力不足時要及時升緊支架,確保支架接頂嚴密,每班必須對兩巷超前支護初撐力進行檢測,并有詳細記錄,對初撐力單體支柱不足的必須及時注液升緊活柱,保證初撐力不低于90KN(11.5MPa)。4、巷道掘進時,根據關于9、錨索測力計安裝與使用的規定要求安裝和檢測錨索預緊力,錨索測力計安設點要掛牌管理,生產技術科要對錨索測力計檢測數據進行分析、總結,根據結果合理確定錨索張拉機具的準確度及各采區、巷道錨索的最佳超張拉比例并反饋到實際生產中以彌補錨索預緊力的損失。5、按照集團公司要求要及時進行相關巷道及工作面在線監測系統和數字是壓力表的安裝、使用、分析。安裝前生產技術科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所需部件配備,制定方案),安裝時相關隊組要積極配合生產技術科進行安裝、調試,安裝工作完成后各隊組負責責任區內的在線監測系統和數字是壓力表的完好,系統運行不正常或壓力表出現故障時隊組應及時對系統進行檢測、維護,若不能排除故障時要及時向生10、產技術科匯報并由生產技術科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維護,維護過程中組隊須全力配合,日常維護中需更換部件(在線監測系統主要指壓力分機、信號電纜、電源、通訊分站;數字式壓力表)時,組隊應及時匯報生產技術科并由生產技術科同意后更換,同時將損壞的部件交回生產技術科統一安排。6、采掘工作面使用的檢測工具(綜采工作面:本安型數字壓力表;掘進工作面:力矩扳手、錨桿拉拔儀、錨索張拉機具、錨索測力計)必須根據生產技術科要求統一規格型號,按照現場規定保證完好且一備一用。生產技術科月底驗收或中間抽查時,施工隊必須準備好檢測工具,凡是發現檢測工具不完好時,生產技術科要嚴格考核。7、月底驗收前施工隊必須認真填寫報驗記錄(錨桿拉11、拔實驗記錄、檢測工具臺帳記錄)在每月28日前報生產技術科。8、若巷道礦壓觀測需要移交時,生產技術科及時通知原責任隊組主管技術員將礦壓觀測記錄交給先責任隊組的主管技術員進行管理,同時簽訂礦壓移交單后管理生效。9、各區隊隊組每月10日、20日向生產技術科以書面材料匯報礦壓觀測情況(主要包括頂板離層儀和表面位移測站的觀測)。10、生產技術科每天根據在線礦壓監測系統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工作面老頂周期來壓及超前支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同時與支護優化設計進行對比,驗證所采用的支護是否可靠有效并及時完善調整支護設計,增強支護強度。11、生產技術科每月制定“錨桿支護巷道礦壓觀測計劃”及“礦壓觀測月度總結”并嚴格落12、實、及時完善。12、其他未盡事宜執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及考核評級辦法相關規定。13、本制度自2012年1月1日執行。附件1、考核辦法一、 頂板離層儀1、出現下列情況。考核責任單位100元/次。(1) 離層儀編號、安裝人員、安裝日期、初始讀書與實際記錄不符。(2) 頂板離層儀無對應牌版或離層儀牌版吊掛不起,不成線。(3) 離層儀和離層儀牌版不清晰,有浮塵、污垢、破損的。2、 出現下列情況。考核責任單位200元/次。(1) 頂板離層儀為及時打設或兩個離層儀的距離超過規定值的正負5m。(2) 不按規定觀測、記錄數據、填寫安裝質量標準卡。3、 出現下列情況。考核責任單位200元/次。從責任單位落實到個人。13、(1) 離層儀實際讀數、觀測人員與記錄不符,弄虛作假。(2) 離層儀失落或丟失沒有及時補打。(3) 巷道交叉點、過斷層沒有及時安設頂板離層儀4、 離層儀下沉進入紅區沒有及時向生產技術科匯報,考核責任單位300元/次。二、 表面位移測站1、出現下列情況。考核責任單位100元/次。(1) 表面位移測站編號、安裝人員、安裝日期、初始讀書與實際記錄不符。(2) 表面位移測站無對應牌版或牌版吊掛不起,不成線。(3) 表面位移測站和牌版不清晰,有浮塵、污垢、破損的。2、 出現下列情況。考核責任單位200元/次。(1) 表面位移測站未及時打設或兩個測站的距離超過規定值的正負5m。(2) 未按標準安設表面位移14、測站,三個木楔不在同一平面,木楔端面無測釘、測繩。(3) 不按規定觀測、記錄數據、填寫安裝質量標準卡。3、 出現下列情況。考核責任單位200元/次,從責任單位落實到個人。(1) 表面位移實際讀數、觀測人員與記錄不符,弄虛作假。(2) 表面位移測站失效或丟失未及時補打4、 表面位移測站有明顯變形量未及時匯報生產技術科,考核責任單位300元/次。5、 在線監測系統和本安型數字壓力表出現故障,未及時處理和匯報,考核責任單位200元。6、 責任單位未按照規定日期將當月填寫的錨桿拉拔實驗記錄、錨索測力計記錄臺帳復印件交生產技術科,考核責任單位100元/次。7、 責任單位未按照規定日期將礦壓總結材料交生產15、技術科考核責任單位100元/次。8、 其他情況執行質量標準化考核辦法。附件21、頂板離層儀安裝質量責任卡頂板離層儀安裝質量責任卡安裝位置安裝區隊離層儀編號初始讀數深:淺:鉆孔深度安裝深度深:淺:安裝時間年 月 日班 安裝人員:質量驗收員:安檢員:注:本責任卡在每次安裝離層儀后當班現場填寫,填寫完畢后由驗收員交回本隊技術員保管,生產技術科將不定期檢查。2、表面位移測站安裝質量責任卡表面位移測站安裝質量責任卡安裝位置安裝區隊測站編號初始讀數頂中距離:安裝時間兩幫距離:安裝人員:質量驗收員:安檢員:注:本責任卡在每次安裝表面位移測站后當班現場填寫,填寫完畢后由驗收員交回本隊技術員保管,生產技術科將不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