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礦業工作面頂板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8382
2024-12-17
9頁
57.50KB
1、規章制度:_天安礦業工作面頂板管理制度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天安礦業工作面頂板管理制度頂板事故為煤礦多發事故,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改善頂板管理狀況、防止頂板事故發生、保障職工人身安全、促進科技興礦、加速煤炭生產,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頂板管理工作制度如下:(一)總則1、每采、掘工作面在投產前,必須編制符合工作面實際情況、各種支護參數的選擇要有科學依據的作業規程。作業規程內必須有頂板管理說明書、爆破說明書頂板管理說明書應包括以下內容:(1)煤層的圍巖柱狀和煤巖產狀、性質;(2)頂板管理方法及選擇依據;(3)支護形式(包括初次2、放頂、老頂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時的特種支護)、支柱、支架選型、支護參數的選擇及選擇依據;(4)控頂距離、面積和支護的密度設計;(5)堅硬和復合頂板條件下防止大面積冒頂的安全措施;(6)破碎頂板和采用分層開采的人工假頂鋪設或再生頂板的形成法(注漿注水);第一分層頂板冒落情況記錄;(7)特殊情況的應變安全措施;(8)工作面上、下巷超前支護的設置;(9)頂板動態監測。2、作業規程編制前,生產技術部地測防治水科要提供準確的地質資料。編制后,經生產技術部審核,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后,由區隊長、技術負責人向在本采掘區范圍內工作的所有人貫徹學習,達到人人皆知,履行簽字手續并進行考試,不及格者必須補考。補充措施及安3、全技術措施在班前會貫徹,并履行簽字手續,杜絕無規程、措施作業。3、每個采掘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地質條件變化時要及時作出必要的補充和針對性的修改措施,補充的內容貫徹前必須重新履行審批手續。4、工程質量驗收和檢查人員,要認真執行工程質量驗收制度,嚴格按省煤炭工業局頒布的質量標準和作業規程有關要求檢查驗收。各隊在經濟分配和獎勵制度上要把質量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引起重視,共同搞好工程質量。5、在礦安全辦公會議、安全大檢查和區隊的安全活動中,都要把頂板管理列為一項重要內容,每次活動要有記錄。6、入礦的新工人和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按有關文件的要求按期進行教育和培訓,達到新崗位要求才能上崗操作,加強對合同工、4、協議工的管理,避免冒名頂替、私自安插現象,無論是什么性質的采掘人員必須按正式工的要求進行安全教育、三大規程教育、五大災害教育,達到應知應會。7、進行礦壓觀測工作,搞好對11021工作面頂板來壓規律監測,進行分級分類工作。堅持開展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建立分析處理制度。8、為加強頂板管理的組織領導工作,礦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的頂板管理領導小組。9、上井檢修的單體支柱,必須進行試壓,由機電科負責填寫檢修卡片,簽發合格證,沒有合格證的支柱一律不準下井。10、對下井使用的錨桿、錨索,應進行拉力實驗,拉力必須達到措施要求,錨固藥卷必須使用合格產品,對失效的錨固藥卷,井下嚴禁使用。11、生產技術部負責建立采5、掘工作面頂板管理統計臺帳,并負責建立頂板事故檔案。12、生產技術部加強工作面設計技術管理工作,工作面設計要科學、合理,上、下巷盡量避開應力集中區;局部改造的聯絡巷設計,要求保證最小間距和避開應力集中區。13、執行本細則的同時,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頂板管理的文件規定,本細則如有與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規定抵觸之處,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上級規定執行。(二)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制度14、回采工作面在回收煤柱,邊角煤以及過斷層、褶曲帶、頂板破碎帶、淋水帶和老巷時都要制定特殊措施,報總工程師批準,并向施工單位干部、職工貫徹后執行,任何情況下都不許采用無支護高落式采煤法。15、結合一線生產情況不斷修6、改、完善作業規程,并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及時作出必要的補充,修改補充的內容必須重新履行審批手續,經貫徹后執行。16、打眼工、放炮員必須按照爆破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打眼放炮工作,不斷提高打眼放炮質量,工作面支架時要按規程要求留有適當的炮道,防止放炮崩倒棚子。17、放炮后及時掛梁或移梁背頂,控制暴露頂板,盡量縮短空頂時間,任何情況下都不準空頂作業。18、工作面支護方式、支護密度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執行,上、下安全出口的支護和上、下巷超前支護以及工作面運輸機頭、機尾和其它特殊支護都要符合規程要求,不得隨意更改。19、要認真掌握頂板周期來壓規律,以便采取特種支架加固工作面,老塘冒落矸石的高度普遍不少于1.57、倍采高,否則必須采取放炮措施,強制放頂。20、工作面消滅鋼木混合支護,使用單體柱配鉸接梁或型鋼梁,工作面消滅單挑梁、壞柱、歪扭棚和不迎山棚。21、保證泵站液壓系統完好,泵站壓力符合工作面支柱的要求。工作面支柱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初撐力,柱徑為100mm的不得小于90KN,嚴禁在控頂區域內提前摘柱。碰倒、損壞或失效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或更換。22、移動輸送機機頭、機尾工作進行前,不要過早磕掉中間柱,推過后及時補齊中間柱和加強柱。23、放頂工作堅持由里向外、由下向上、先難后易的順序,并在放頂區內留好寬度不小于0.5米的安全出口,使用單體柱和鉸接頂梁或型鋼梁的工作面分段人工回柱時,兩段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8、1015米,每頭最少有兩人,一人工作,一人看頂。放頂后如有大于25m2頂板懸空不落,必須采取加強支護和強行放落措施24、采煤和放頂不得平行作業,如必須平行作業時要制定專門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25、工作面初次放大頂和結束放大頂,由生產礦長、安全副總、檢查科長、生產技術部長、回采隊長及技術員)組成放頂工作小組調研并制定措施,由生產礦長組織實施。26、分層回采的上分層工作面必須鋪網和注漿(或注水)促使再生頂板形成,并保證質量,否則不準生產。27、回采工作面要搞好正規循環作業,加快回采速度,使工作面進度趕在頂板來壓下沉之前。(三)掘進工作面頂板管理制度28、嚴格按照炮眼布置圖和爆破說明書打9、眼、裝藥放炮。29、拉炮前必須加固窩頭支架,打齊防倒棚裝置,放炮后,人員進入工作面必須首先敲幫問頂,用長桿站在安全地點處理活矸,架臨時支護或超前支護護頂,然后才能進行其它工作。如頂板特別破碎可采用掏窩插板或撞楔法打錨桿等超前支護。30、支架架設要符合作業規程要求,松軟破碎巖層或煤層中的巷道頂幫背嚴背實。支架距工作面的空頂距離不超過作業規程規定,如頂板破碎支架要緊跟窩面。31、掘進巷道如與其它巷道平面交叉,則需在接近老巷道時加固前方老巷道,并放小炮,打超前探孔,采用超前支架法通過。32、大斷面施工的十字口、交叉點、丁字口、大的硐室要制定專項施工措施,報總工程師批準,認真貫徹執行。33、巷道掘進過10、程中,如遇斷層淋水帶和褶曲時,生產技術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變更支護設計,施工單位補充新的施工措施。34、砌碹巷道超前掘進長度在作業規程中應有明確規定,不得隨意更改。擴幫時,必須打好雙抬棚,擴一幫砌一幫,不得兩幫同時作業。擴幫、放頂、立胎要有專人(有經驗的老工人)看頂負責安全,不論片石、料石或混凝土砌碹巷道,均不得過早拆模,至少保有一星期養護期,以防因碹胎沒凝固承壓能力低而垮胎、冒頂。35、錨噴巷道必須光爆。臨時支護、錨固和噴漿以及復噴之間的距離要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如地質條件變化要及時提出新的措施。36、各掘進頭必須備有處理冒頂的材料,在料場碼放整齊。37、超前支護設計要求具有科學性、可操作11、性,在施工中嚴格落實使用。38、表土施工,明槽挖土時,一定要留設安全邊坡,井巷掘砌采用小段施工法。39、積極推廣沿空留巷或沿空送巷的無煤柱開采法,使巷道處于減壓區域之內。40、巷道掘進(11023工作面)原則上不準破頂,保持頂板穩定性。(四)巷道維護頂板管理制度41、明確責任,保證及時修護。(1)各采掘區隊所在巷道自行維修。(2)有嚴重裂縫、變形的砌碹、錨噴大巷由礦臨時派人修護。(3)軌道、皮帶巷、回風巷及長時無人去的老巷由通風區老巷檢查工定期檢查,發現片、冒、支架損壞等異常情況及時報生產技術部,由生產技術部安排隊伍施工。(4)其它巷道由使用單位進行檢查,生產技術部安排修護。42、替換損壞的支12、架和擴幫、挑頂時,一次進行長度要根據頂板狀況掌握在12棚范圍內,以免大面積空頂造成冒頂。凡替換損壞支架前應對替換的支架前后各10米進行加固,并留好安全退路,以免發生冒頂事故。43、替換支架堅持使用臨時支護,臨時支護的密度和材料應在措施中說明。44、傾斜巷道更換支架,工作人員不得站在需更換支架的下方,以免掉落支架或矸石砸傷。挑頂、擴幫要從上向下逐步進行。45、各區、隊頂板管理領導小組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礦質量標準化辦公室的旬檢和礦組織的安全大檢查要包括井巷失修一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6、要消滅嚴重影響運輸、通風、行人安全的三類巷道,巷道失修率必須降到7以下。(五)錨索、錨網支護頂板管理制度47、錨索錨網施工必須編制專項措施,并履行審批學習、簽字手續。48、錨索錨網及其配件材質、規格、結構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作業規程規定,錨固劑的材質、規格、配比、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過期或失效的錨固劑不得下井使用。49、錨索和錨網的鉆孔的方向、安裝深度、間排距、預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50、錨索施工必須在有可靠支護的情況下進行,嚴格按措施進行作業,錨網鋪網按措施鋪設、搭接、聯絲。生產技術部編印xx年二月規章制度本文至此結束,感謝您的瀏覽!(資料僅供參考)下載修改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