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公司錨桿支護巷道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管理制度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8383
2024-12-17
10頁
30KB
1、錨桿支護巷道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管 理 制 度一、各級領導責任制xx煤業有限公司籌備處(以下簡稱籌備處)主任對礦錨桿支護巷道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工作負主要責任;籌備處總工程師對該項工作負有全面技術管理責任;籌備處生產特別助理對該項工作負有直接領導責任;安全副主任對該項工作負有監察管理責任;生產調度室主任對該項工作負有間接技術管理責任;施工隊組正職對本單位該項工作負第一直接責任;錨桿支護監測小組成員及隊組觀測人員對該項工作分別負有直接技術管理責任。二、錨桿支護監測小組組成組 長:籌備處總工程師副組長:生產調度室主任、主任工程師成 員:礦壓組全體成員和采掘隊組專職或兼職礦壓監測專業人員組成。三2、職責劃分(一)、錨桿支護監測小組職責1、錨桿錨固力、錨桿拉拔力抽檢:(1)施工單位及技術人員定期對錨桿錨固力、拉拔力試驗,并做好原始資料記錄。(2)錨桿錨固力抽檢:在錨桿支護巷道掘進過程中,錨桿錨固力抽檢抽樣率為1%,每300根頂(幫)錨桿抽檢一組(3根),不足300根時,按300根考慮。抽檢時只做非破壞性拉拔,抽檢指標為:按錨桿錨固力、拉拔力抽檢規定值執行,見下表:錨桿錨固力、錨桿拉拔力抽檢規定值表錨桿型號直徑(mm)錨桿錨固力規定值(KN)拉拔力規定值(KN)頂幫頂幫螺紋鋼桿 體2212090150120201007012610018805010070圓鋼桿體1650505050(3)錨3、固力抽檢錨桿外移量超過20mm視為失效錨桿,須在附近300mm范圍內補打合格錨桿,并加倍抽檢,如仍發現不合格錨桿,應報告有關部門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檢查結果要作詳細記錄,并填寫“錨桿支護巷道錨桿錨固力、拉拔力抽檢表”。(4)錨桿拉拔力抽檢:在錨桿支護巷道掘進過程中,每月進行一次錨桿拉拔力檢測,一次抽樣一組(3根),抽檢時做破壞性拉拔,抽檢指標為:上表中拉拔力規定值進行,檢查結果要作詳細記錄,并填寫“錨桿支護巷道錨桿錨固力、拉拔力抽檢表”。被拉拔的3根錨桿都應符合規定值,只要有1根不符合規定值,再抽樣一組(3根)進行拉拔。再不符合規定值,必須組織有關部門人員研究錨桿拉拔力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應的4、處理措施。凡是做破壞性拉拔實驗的錨桿必須在錨桿附件300mm范圍內補打錨桿,并做好相應記錄。(5)頂部和幫部錨桿各自分組進行抽檢,如果工作面巷道兩幫錨桿為非金屬(竹、木制等)錨桿時,不做錨桿錨固力和拉拔力抽檢,僅對錨桿外觀進行檢查,錨固力和拉拔力的抽檢只對巷道頂部錨桿進行抽檢。抽檢錨固力和拉拔力MPa換算KN速算如下:使用30型錨桿拉拔計:1MPa5KN使用20型錨桿拉力計:1MPa4KN在使用的錨桿拉拔計型號發生變化時,要根據錨桿拉力計產品使用說明書及時更改其換算系數。(6)新開口的錨桿支護巷道30m范圍內必須進行一次錨桿拉拔檢測。當錨桿支護設計、支護財料發生變更,巷道圍巖地質條件發生明顯變5、化,如遇斷層、破碎帶、褶曲等地質構造,巷道頂板出現較大淋水,應作相應的拉拔試驗。2、錨桿巷道綜合測站規定(1)每條錨桿支護巷道應根據其圍巖條件和長度設計23個綜合測站。當巷道斷面或掘進工藝改變或觀察到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應根據變化情況增加測站數。每個測站的位置、儀器分布都應繪圖標明,并詳細注明相關的地質與生產條件。觀測頻度為:距掘進工作面50m,距回采工作面100m范圍內,每天觀測一次,其它時間為每周觀測至少1次。若遇特殊情況,應適當增加觀測次數。(2)巷道表面位移監測要求:一般采用十字布點法安設表面位移監測斷面。在頂底板中部垂直方向和兩幫水平方向鉆28mm、深400mm的孔、將29mm、長46、00mm的木樁打入孔中。兩監測斷面沿巷道軸向間隔0.61m。采用測繩和鋼卷尺測量巷道表面位移,要求測量精度達到1mm。皮卷尺測量監測斷面距工作面煤壁距離。(3)頂板離層儀監測要求:采用頂板離層指示儀對錨桿支護區域(淺部)和錨索支護區域(深部)進行監測頂板離層變化情況。(4)錨桿軸向受力監測要求:采用測力錨桿監測加長錨固或全長錨固錨桿的受力區域變化,測力錨桿安裝工作由施工隊組進行,將正常安裝的錨桿更換成測力錨桿,安裝前監測人員必須對測力錨桿初始數據進行采集,并記錄數據,在安裝完每一根測力錨桿后,立即采用測力錨桿采集器對所有安裝的測力錨桿進行第一次數據采集,并將采集器接收的數據與電腦通訊后保存。(7、5)錨桿、錨索端部受力監測要求:采用錨桿、錨索測力計監測端部錨固錨桿和端部錨固錨索受力變化。一個觀測斷面上所有打注的錨桿、錨索都要安裝測力計,以全面了解錨桿、錨索受力狀況。錨桿、錨索測力計安裝在錨桿、錨索端部緊貼巷道頂板,由施工隊組安裝完畢后,監測人員立即記錄壓力表初始壓力數據。3、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檢查:包括錨桿預緊力矩、錨桿間排距、錨桿施工質量、錨桿外露長度、鋪網質量、托梁安置質量等內容。檢查結果不填表,但不合格項目要下“三定表”通知施工隊組進行落實整改。4、對日常監測數據和綜合監測數據及時進行分析處理,發現監測數據出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匯報有關領導和分管人員,并分析結果反饋施工隊組以便及時采取8、相應的措施。(二)、施工隊組的職責:1、施工隊組生產技術員,負責落實本單位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的具體工作,包括現場使用張拉機具、儀器、儀表的準備。負責落實各生產班錨桿支護巷道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數據的收集,負責落實本單位監測人員的配備和監測內容的培訓,配合生產調度室檢測人員搞好現場各種檢測工作。2、所有打注的錨桿、錨索要編排、編號,排、號要用白漆寫在錨桿、錨索托盤上。每根錨桿、錨索的安裝編排、號,及頂板離層指示儀的安裝,要對應到施工班組和施工人員,并有相應記錄,由本單位建檔保存、備查。3、監測人員每班必須進行錨桿、錨索施工質量監測。監測范圍覆蓋當班所有打注的錨桿、錨索。監測項目包括錨桿、錨9、索施工質量;錨桿托梁安置質量;鋪網質量;錨桿預緊力矩、錨索預緊力;錨桿、錨索排間距;錨桿、錨索眼孔深;錨桿角度;錨桿、錨索外露長度等,并認真填寫“錨桿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原始記錄表”,由當班班長、監測員、隊干部簽字后,并于次日上午11點前送交生產調度室礦壓組進行計算機處理,遇工休日、節假日相應順延。4、錨桿預緊力矩要求:使用22mm和20mm高強度螺紋鋼錨桿時,頂錨桿預緊力矩不得小于120N*m,幫錨桿預緊力矩不得小于80N*m;使用16mm圓鋼錨桿時,頂錨桿預緊力矩不得小于80N*m,幫錨桿預力矩不得小于60N*m。5、錨索在安裝過程中,預緊過程即為預緊力監測過程,預緊力要達到100KN以10、上為合格。錨索預緊力或外露長度不合格時必須在附近補打合格錨索。現場使用的30型錨索預緊拉力計壓力表的單位為MPa。MPa換算KN速算如下:使用30型錨索預緊拉力計:1MPa3KN6、日常監測采用頂板離層指示儀進行監測,由施工隊組按技術要求實施,根據錨桿支護巷道圍巖條件在巷寬的中部打眼安裝頂板離層指示儀,間隔距離為30m50m安裝一個(頂板離層指示儀的具體間隔距離要在作業規程中作出明確規定)。當巷道斷面、掘進工藝發生改變或圍巖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應根據具體條件調整頂板離層指示儀間距。每個巷道交岔點、斷層帶、圍巖破碎帶、頂板淋水、硐室等特殊條件地段必須安裝頂板離層儀。隊組技術員要將頂板離層指示儀分11、布繪圖標明。7、施工隊組要將頂板離層指示儀的設置、安裝、監測及牌板的掛設要納入到巷道施工責任制內。頂板離層指示儀安裝距工作面迎頭不超過1.5m,嚴格按照安裝說明書和巷道支護設計要求進行正確安裝,確保正常使用。并由隊組監測員負責監測記錄,填寫“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原始記錄表”。8、每個頂板離層指示儀要對應一個監測牌板,并進行編號。監測牌板由生產調度室統一購置、發放。隊組每班要對頂板離層指示儀完好性進行必要的檢查,任何人不得隨意取下或抽動。距掘進工作面50m、距回采工作面煤壁100m之內,每班由班長或監測員對頂板離層指示儀進行觀測,掘進工作面觀測數據記錄在“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原始記錄表中”回12、采工作面觀測數據記錄在“頂板離層指示儀原始讀數記錄表中”同時將觀測數據填寫到頂板離層指示儀牌板上。監測員每周定期,對巷道安裝的所有頂板離層指示儀進行一次全面的觀測(周檢),將觀測數據填寫到“頂板離層指示儀周檢記錄表中”并由監測人、班長、隊干部簽字后保存、備查。9、當錨桿錨固區內頂板離層值,即淺部頂板離層值超出30mm時,應首先考慮縮小錨桿排、間距,增加支護密度,其次加粗錨桿或提高錨桿支護強度;當錨桿錨固區外頂板離層值,即深部頂板離層值超出30mm時,應增加錨桿長度,采用錨索補強加固或增加棚式支架進行支護。10、施工隊組發現地質條件明顯變化、支護材料存在問題、支護質量較差等應及時反饋有關部門,分13、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隊組主管技術員應及時分析處理分析當天的頂板監測數據,發現數據異常,立即向生產調度室技術人員及籌備處總工程師匯報,分析出現異常的原因、危害,提出處理辦法并組織落實。11、施工隊組要將井下監測工具(包括錨桿拉力計、錨索預緊拉力計、錨桿預緊力矩扳手等)的檢修納入日常檢修范圍,確保監測儀器完好無損,能夠正常使用。12、綜合監站安裝時,施工隊組要在現場按需求準備好測力錨桿根數、木樁(規格為29mm、長度400mm、)8根,錨桿測力計按需求數量準備,并在生產調度室監測人員指導下積極配合、正確安裝。隊組在巷道管理期間要在每個綜合測站附近準備一個凳子,以便監測使用。13、頂板離層指14、示儀及牌板由生產調度室組織移交巷道時同步進行移交,交接隊組雙方必須辦理移交手續,并簽字認可。停掘巷道由接管隊組負責頂板離層儀及牌板管理和監測,對頂板離層儀及牌板損壞或丟失負責更換、處理。接管隊組每周定期1次派專人對巷道安裝的頂板離層儀進行全部觀測,將觀測數據填寫在相應的監測牌板上,同時記錄在“頂板離層指示儀周檢表”中,并由監測人簽字,隊干部簽字。于次日送交生產調度室,遇公休日、節假日相應順延。14、采用錨桿、錨索加固支護的巷道,由施工隊組生產技術員負責本隊施工巷道錨桿、錨索的質量檢查,錨固力、拉拔力、錨桿預緊力矩、錨索預緊力監測等,嚴格按照本制度執行。做好相應記錄,并建檔保存、備查。四、考核:15、1、每缺一塊頂板離層儀監測牌板,罰款200元。頂板離層儀牌板不規范,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2、每發現一次頂板離層儀監測牌板上填寫的監測數據與實際不符,罰款100元。3、發現頂板離層儀安裝質量不合格(包括安裝間距大于50m、距掘進工作安裝距離大于1.5m),每處罰款500元。4、發現安裝頂板離層儀深、淺部基點未達到設計深度,每處罰款1000元。5、發現頂板離層儀人為損壞,造成無法監測,每處罰款500元。6、發現錨桿錨固力、拉拔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每根罰款200元。7、發現錨桿預緊力矩、錨索預緊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每根罰款200元。8、發現錨桿、錨索外露長度超過設計要求,每根罰款200元。9、發現錨16、桿、錨索外露尾部鋸掉,每根罰款500元。10、隊組的各種監測記錄、必須認真填寫、按要求報送生產調度室或本隊保存,凡出現記錄數據不全、或涂改、不清楚,每發現一處罰款50元。11、頂板監測器具損壞、不完好造成不能正常使用的,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12、施工隊組在工作面沒有配備錨桿拉拔計、錨索預緊拉力計、錨桿預緊力矩扳手、錨桿角度檢測儀等,每發現一次罰款200元。監測器具存放地點距工作面超過50m,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13、發現錨、錨索、頂板離層儀無編排、編號,每發現一次罰款200元。14、每打注300根錨桿施工隊組未進行錨固力、拉拔力監測,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每月沒有做破壞性拉拔實驗發現一次,罰款200元。15、發現綜合測站處沒有配備凳子,每次罰款50元。16、其它執行質量標準化標準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