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儲運公司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設計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89193
2024-12-17
12頁
87.50KB
1、物資儲運公司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設計方案5. 1系統設計原則和注意事項5. 1. 1構建物流信息系統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設計物流信息系統時須遵循以下原則: a.完整性原則 物流的不同層次通過信息流緊密的結合起來。在物流系統中,存在對物流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處理、顯示和分析的信息系統。基本功能包括:數據的收集和錄入、信息的存儲、信息的傳播、信息的處理、信息的輸出等。因此,物流信息系統應該具有功能的完整性,就是根據企業物流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的系統能全面、完整覆蓋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建立信息系統,并不是單項數據處理的簡單組合,必須要有系統規劃,是范圍廣、協調性強、人機結合緊密的系統工程。它是系2、統開發的最重要的環節,有良好的規劃,就可以按照數據處理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持續到實現系統。因此,物流信息管理須保證系統開發的完整性,制訂出相應的管理規范,例如開發文檔的管理規范、數據格式規范、報表文件規范,保證系統開發的完整和可持續性。 b可靠性原則 系統在正常情況下是可靠運行的,實際就是要求系統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系統的準確性依賴于物流信息的精確性和及時性,物流信息必須精確地、及時地反映企業當前的狀況和定期活動,以衡量顧客訂貨和存貨水平。信息精確性的含義既包含了信息本身由書面信息轉化為電子信息時的準確性,同時也包含了信息系統上所顯示的存量信息與實際存貨的一致性。信息的及時性要求一種活動發生時與該3、活動在信息系統內可見時的時間耽擱應盡可能的小,并要求_及時地更新系統內的信息。系統穩定性除了依賴于系統的準確性,還依賴于系統所存儲信息的必須具有容易而持之以恒的可靠性。 一個可靠的物流管理系統要能在正常情況下達到系統設計的預期精度要求,不管輸入的數據多么復雜,只要是在系統設計要求的范圍內,都能輸出可靠結果。非正常情況下的可靠性,指系統在軟、硬件環境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仍能部分使用和運行,一個優秀的系統也是一個靈活的系統,在設計時就必須針對一些緊急情況做出應對措施。因此,物流信息系統必須以處理異常情況為基礎,依托系統來突出問題和機會,管理者通過信息系統能夠集中精力關注最重要的情況,以便及時做出相應的4、危機公關決策。c.經濟性原則 企業是趨利性組織,追逐經濟利益是其活動的最終目的,所以每一次投入:都會考慮產出,所以在系統的投入中也要做到最小投入,最大效益。所以軟“的開發費用必須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盡量的壓縮。一個經濟實用的物流信息;統必須層次結構分明,不同層次上的部門和人員,要的可能是不同類型的信息。一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要有以下層次 1)數據層,將收集、加工的物流信息以數據庫的形式加以存儲。 2)業務層,對合同、票據、報表等業務表現方式進行日常處理。 3)運用層,包括倉庫作業計劃、最優路線選擇、控制與評價模型的建立,根據運行信息檢測物流系統的狀況。 4)計劃層,建立各種物流系統分析模型,輔5、助高管人員指定物流戰略計劃。 另外,物流信息系統必須是友善和易于操作的,這一方面是為了使管理者便于使用操作,同時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系統界面要求提供的物流信息要有正確的結構和順序,能有效地向決策者提供所有相關的信息,避免管理者通過復雜操作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系統投入運行后,還必須保持較低的運行維護費用,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費用。 d.協調性原則 物流信息系統一般由多個子系統組成,不同子系統之間有著信息關聯。因此要保證子系統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協調,使系統達到最佳的總體特性。 e.用戶參與原則 盡管系統分析員在系統分析階段要熟悉業務,但是畢競時間有限、缺乏實踐,因此在系統分析的過程中要有具有較強6、工作經驗的業務人員參與工作,這互使系統分析員能及時掌握用戶情況,便于交流及時修改或補充用戶需要;使用戶盡早熟悉系統。5.1.2系統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a.建立物流信息系統是企業的長期戰略投資行為,必須以企業發展戰略物流競爭戰略為基本指針。沒有戰略的依據,企業對物流信息系統的投資將呈盲目的投資。 b.物流信息系統投資的回報不僅包括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運營效率的提5和客戶服務水平的提高,更包括物流管理知識的獲得和積累。 c.要有明確的市場定位,或行業定位、或產品定位、或客戶定位。要有明確的服務定位,或倉儲服務、或貨運服務、或貨代服務、或供應服務、或分銷乏務、或供應鏈整合等。在進行市場定位的時候,不7、僅要考察客戶企業,而且a考察客戶企業所屬的行業的發展趨勢,要考慮客戶的客戶和他的供應商的供應商。在進行服務定位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分析潛在客戶現行物流運作的流程和價值鏈的結構,選準切入點。 d.對企業本身現有物流運作流程要做精心的分析,找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信息系統的建立要從投資回報最有潛力的環節切入,而不是盲目的一下子就全面鋪開。沒有戰略和重點的全面信息系統化并不能夠帶來全面的服務水平和服務利潤的提高,還可能在投資和實施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e.要與客戶一起商定物流服務目標、確定企業物流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分享的機制,這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特別重要。沒有互動的機制,就沒有信息的分享;沒有信息的分享8、,就沒有高水平的物流服務,也沒有第三方物流。 f.系統的結構要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如要把現在的倉庫改造為增值服務中心,則在信息系統的配置方面,至少要有倉庫管理系統(WMS)和商務管理系統DBMS),還要配置條碼印制系統(BCP)和無線終端識別系統(RF)等。但一定要以企業的物流發展戰略為依據,同時還要考慮有關信息技術的經濟壽命。要防止為預留功能接口而購進冗余的設備或造成資金沉淀。 總之,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的過程就是企業物流管理模式與客戶服務需求相匹配的知識化過程。52系統總體結構設計5.2.1系統網絡結構設計由于公司已建有基于客戶機/服務器模型的局域網系統,并通過建立廣域網實現了總部與各分9、公司之間以及公司與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聯系。但公司內部局域網由于建設時間較長,部分軟件及硬件設各陳舊。 本系統在公司內部Intranet.的基礎上經過路由器和防火墻接入Internet,實現電子商務接口,并更換了部分內部網中比較陳舊的硬件和軟件系統。使系統具有支持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各環節的綜合管理功能。通過電子商務方式實現了客戶網上下單、網上錄入、遠程實時查詢等網上交易的后臺管理;在物流管理方面,通過集成條碼技術、GPSJGSM技術、GIS技術等先進物流技術和信息技術,構成了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適用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實現了各個物流環節的信息集成。 該物流信息系統軟件,運行在In10、ternet/Intranet結構的網絡系統上。整個網絡系統分為外網、內網。外網即是經過路由器和防火墻接入Internet,實現電子商務接口:內網是物流集團內部運作的局域網絡; a.系統網絡結構 系統物理網絡采用成熟的10/100Mbps以太網交換機與10%100Mbps集線器構成的網絡結構,工作站和服務器通過集線器連接到交換機,交換機通過防火墻由路由器連接到Internet。 b.系統軟件系統 1)服務器操作系統使用圖形用戶界面的Windows 7 Server; 2) Web服務器使用微軟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 3)。電子lNf3件服務器使用11、Exchange Server; 4)數據庫服務器系統則采用微軟的SQL Server2012; 5)客戶端瀏覽器使用IE10.0系統網絡結構及軟件系統的網絡拓撲結構如圖5-1所示。5.2.2系統體系結構友計 a.基于三層結構的體系結構設計 本系統采用的信息系統模式是基于三層結構的IntranetNJeb信息系統,并使用c/s和B/S混合方式開發應用系統。之所以選擇c/s, B/s合方式的體系結構主要基于以下兩個方面的考慮: 1)三層C/S結構可以為大量的事務處理提供很好的性能; 2) B/S結構是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共享和企業信息發布以及企業電子商務的最佳平臺。 系統建立在Intranet/We12、b基礎之上。在主要業務部門,使用三層C/S結構,可以完成各種復雜的管理操作,實現強大的數據維護、統計分析、報表打印等功能。而對其他部門、人員而言,他們的目的主要是查詢信息,利用B/S技術,即可在企業內部網上發布各種信息,供決策者和員工查詢。這種查詢,在客戶機上通過瀏覽器即可實現,不必另外安裝軟件,從而減少了維護工作量。Intranet可以方便地通過防火墻接入Internet,從而實現信息的發布等各種Web功能,并為電子商務留下應用接口。 系統以Intranet內部網絡,).墓礎,Web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為核心,實現信息處理的全部功能。系統從Intranet/web結構有以下特點 I)保護現有投13、資。公司內部局域網采川了Cl ient/Server結構,使用該方案可以以低廉的費用方便地將原有系統改造為Intranet/web模式。 2)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 3)開放型和擴充性好。Intranet本身是個開放的體系結構,可以不斷和其他系統集成,方便地增加新功能。 幼安全性好。系統具備多級口令驗證,用戶權限控制,防火墻和數字簽名等功能。 從發展趨勢來看,B/S模式是未來的方向,但是由于現有技術的局限,無法提供很好的安金保證和高性能的事務處理能力。因此開發時采用三層C/ S和B/S混合方式進行,這種棍合型結構能夠滿足泰達公司當前實際應用的需要。 b.三層C/S, B/14、S結構的實現 傳統的C/S結構是兩層的,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通過傳遞機制進行對話,客戶向服務器發出請求,服務器進行相應的處理后將結果返回客戶。客戶端需要安裝操作系統、網絡協議、客戶機軟件、應用軟件等數層軟件,服務器端則是單純的數據庫服務器。一個完整的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在物理上可以劃分為客戶機與服務器兩部分,邏輯上又可劃分為三部分:表達邏輯、業務處理邏輯、數據管理邏輯。這三個處理邏輯在客戶機和服務器上的不同分布,構成了多種多樣的客戶機/服務器的衍生模式,但無論怎么劃分,總是將用戶界面操作(對應表達邏輯)、應用業務處理(對應業務處理邏輯)和數據管理(對應數據管理邏輯)和它們對應的邏輯割裂開來,造成系15、統管理困難、性能下降等諸多問題,解決這些不足的方法就是將用戶交互、業務處理、數據庫管理相互之間在功能上和邏輯上分離,相互獨立,這樣就形成了一種三層次結構。在泰達公司第三方物流業務中,訂單、出入庫處理操作頻繁,用戶界面復雜,數據量很大,還要求較快的響應速度,適合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處理。這里采用三層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客戶端通過應用服務器來操作數據庫中的數據。企業信息發布、客戶查詢等功能則使用標準的瀏覽器,通過Web服務器訪問數據庫中的信息,如圖5-2所示??梢钥吹剑瑧贸绦虬褬I務邏輯獨立出來,形成了客戶端的客戶界面層、中間業務邏輯層和后端數據服務器層的三層邏輯結構,可以使客戶端人機界面部分的程16、序開發工作得以簡化,開發人員不必關心業務邏輯是如何訪問數據庫的,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在人機界面上。中間業務邏輯層包含了大量的供客戶端程序調用業務邏輯規則,以幫助其完成業務操作,由它負責與數據庫交換數據。三層的優點在于可擴展性,隨具體業務的變化而改變,便于業務的升級。數據庫服務器層主要提供對數據庫進行各種操作的方法。當數據庫的結構確定后,對于它的改動也就比較小。系統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它可對每個業務功能組件進行授權,從而限制非法訪問。 B/S是傳統C/S結構的拓展,也是一種三層結構(見圖5-2)因為Web服務器本身就是一個應用服務器,只是在B/S結構中,客戶端是已經廣泛流行的瀏覽器,因此可以做得更“瘦17、”,又很容易使用,用戶基本不需要進行培訓。本文提出的基于三層C/S和B/S混合結構的企業信息系統圓滿地解決了目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實際需要。 三層C/S提供了良好的業務處理能力,B/S則有良好的開放性和伸縮性,混合式結構保證了企業在未來激烈競爭中始終保持信息處理的領先地位。5. 2. 3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根據公司的業務流程以及基于電子商務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業務邏輯分析,該信息系統主要包含總經理辦公室管理信息子系統、入庫管理信息子系統、出庫管理信息子系統、貨物調運管理信息子系統、貨物盤點管理信息子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六個主要子系統。 a.總經理辦公室管理信息子系統總經理辦公室管理信息子系統功能18、模塊如圖5-3所示。主要功能包括:1) 貨物管理:包括貨物出入審核、網上委托處理、貨物信息跟蹤、客戶反饋信息處理等;審核客戶發出的各種指令,若客戶操作指令符合實際要求,則審核通過,可以執行,否則,審核補通過。 2)業務操作管理:包括委托書管理、托運單管理、提單管理、運價管理以及相關航線船期等業務信息管理。 3)單證管理:包括提單、賬單的定制及其它相關單證的打印、傳輸。 4)財務管理:包括費用結算、發票管理、收款管理及付款管理等。 5)統計分析管理:包括業務數據統計、財務數據統計以及各項指標數據統計的管理。 6)客戶管理:包括客戶信息管理、客戶合同管理、客戶協議管理以及增加、刪除系統用戶,操作權19、限和密碼管理等。 7)庫存管理:包括貨物入庫、出庫信息以及貨物庫存變化、貨物當前庫存情況等情況。 8)系統維護管理:包括擁護權限管理、系統數據參數設置管理及數據交換管理。 b.入庫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入庫管理信息子系統功能模塊如圖5-4所示。主要功能包括: 1)入庫管理:通過RF技術完成入庫操作,實現貨物入庫作業輔助和信息的管理,具體包括入庫單的錄入、查詢、修改、刪除、審核等,同時支持存儲堆位的輔助生成功能。2)庫位管理(立體/自動):對貨位編碼、貨位指派及貨位變更進行管理,并根據倉庫的實際情況,計算機白動生成三維立體倉庫模型,提供后續的可視化操作。 c.出庫管理信息系統出庫管理信息系統如圖5-520、所示 1)出庫管理:根據客戶的實際要求和客戶的實際庫存情況,提前做好出庫準備,快速完成出庫操作,實現貨物出庫作業輔助和信息的管理,具體包括出庫單的錄入、查詢、修改、刪除、審核等。d.貨物調運管理信息子系統貨物調運管理信息系統如圖5-6所示 1)貨物調運管理:負責調運貨物的管理。2)統計分析管理:實現對庫存貨物的庫存狀況統計的動態實時查詢和顯示的管理。3)報表編制管理:對貨物調運的相關情況進行報表的編制工作。e.貨物盤點管理信息子系統貨物盤點管理信息系統如圖5-7所示 1)盤點管理:實現庫存貨物的盤店管理,包括:盤點計劃的生成、盤點信息錄入等。2)庫內移動管理:對庫存物品的存放合理性進行人工調整21、,使倉庫的利用主最大化,節約倉儲成本,降低客戶的資金壓力,有利于滿足客戶實際需要,同時提高公司的競爭力。3)運輸業務管理:對客戶需要進行運輸的貨物信息進行管理,并根據客戶的要求安排運輸計劃。4)回場確認管理:對駕駛員把貨物送至目的地后的信息進行管理。這些信息包括行程、油耗、臺班數、貨物有無損壞和遺失以及是否準點到達等,這些數據將作為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5)統計分析管理:對各種車輛運營情況,派車情況,任務完成情況以及月度統計報表的處理進行管理。6)車輛和貨物跟蹤管理:通過GPS、GIS等物流通信技術對車輛和貨物進行跟蹤管理,實現對車輛和貨物位置、狀態的監控。7)提貨揀貨管理:對裝卸、拆箱、改包、22、貼標、代收款及快遞的管理。8)財務管理:包括費用結算、發票管理、收款管理及付款管理等。 f.財務管理信息子系統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如圖5-8所示。 主要功能包括: 1)應收應付、代收代付費用輸入:將貨運代理、運輸、倉儲等各項業務所產生的各項應收應付費用、代收代付費用輸入、修改; 2)應收應付、代收代付費用審核:對各項費用的審核; 3)發票管理:發票制作、打印、查詢;4)實收實付管理:實收實付費用的登記、審核、銷賬;5)成本利潤表、賬齡分析表:各類相關報表的制作、生成、打印;6)對賬自動傳真、催賬自動傳真:傳真文件的自動生成。5. 3系統數據庫設計 信息系統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大量的數據獲得管理23、所需要的信息,這就必須存儲和管理大量的數據。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數據組織結構和數據庫,使整個系統可以迅速、方便、準確地調用和管理所需要的數據,是信息系統管理得以實現的關鍵。 a.數據庫的分布模式公司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分布式倉儲環境,并由于聯營、聯運、委托、代理、協作、租賃以及客戶服務等關系需要協調與調控分布式運輸資源的特點。此外,公司在全國各地已有四個分公司和幾十個網點和代辦處,其中分公司已初具規模,各分公司的業務情況都需及時、準確、快速的反饋到總部,由于各分公司的數字信息十分繁雜,不能以文件形式存放,所以所有數據都存放在一個數據庫中。如何將分公司及網點處的數據庫及時、準確、快速的發送回總24、部,并存放在數據庫中,是本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由于物流信息系統的數據流量很大,隨著訪問用戶的增加必然會造成數據庫訪問“瓶頸”,而采用分布式數據庫可以解決。另外,由于我國企業物流信息系統自成體系,采用的數據庫不完全相同,為使企業內部物流信息與外部物流信息進行交換傳遞,可以使用異構分布式數據庫。基子上術原因,本系統采用建立一個分布式數據庫的方式,將總部的數據庫設為主數據庫,各分公司的數據庫設為分數據庫,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分布式數據庫,總部與分公司之間通過數據庫的復制來維持數據庫的一致性,該分布式數據庫構成模型見圖5-9 b.分布式對象技術對通信瓶頸的解決 由于在公司物流過程中信息的流動是跨25、企業、跨地區進行的,故系統必須實現跨地區的信息實時傳輸、遠程數據訪問、數據分布處理和集中處理的結合、多個異地局域網連接等功能。Web系統使企業打破空間限制,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信息的交流、管理和利用,但無法勝任大規模物流信息系統要求。其主要問題在于系統需要HTTP和Web服作為中介,來協調應用服務器和客戶機對象之間的通信,這必然在Web服務器處形成“瓶頸”,造成響應速度減慢,而分布式對象技術允許在不同機器上的對象相互傳遞消息,可有效地解決此tt)阪頸”問題。因此,將Web技術與分布式對象技術、分布式數據庫相互結合,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使客戶端對象越過.Web服務器直接調用應用服務器對象,并盡可能訪26、問本地數據庫,從而提高系統的性能。 C.分布式對象技術 分布式對一象技術是指在網絡計算機平臺上開發、部署、帶理和維護以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為士要應用目標的分布式應用系統。它采用面向對象的多層客戶用及務器計算模型,將分布在網絡上的全部資源(系統層或應用層)都按照對象的概念來組織。分布式對象技術使面向對象技術能夠在異構的網絡環境中得以全面、徹底和方便的實施,從而能夠有效的控制系統的開發、管理和維護的復雜性。分布式對象技術為網絡軟件的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解決方案。目前,分布式對象技術己經成為建立服務應用框架和軟件構件的核心技術,在開發大型分布式應用系統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并逐漸形成了3種具有代表性的主27、流技術,即Microsoft的COM/DCOM技術、Sun公司的J2EE/EJB技術和OMB的CDBRA技術.5.4系統接口設計5. 4. 1基于Internet的電子數據交換(EDI)應用 第三方物流服務業務的性質決定了其信息系統必須具備便捷、強大可擴展的內外網交互能力。因此,本系統針對公司需要同T商、稅務、技監、海關、銀行、保險等機構等提供社會化信息服務以及有協作關系的企事業單位往來的特點,采用了基于EDT技術的數據接口。 a. Internet技術給EDI帶來生機 Internet和EDI的聯系為EDI的發展帶來T生機,系統采用基于Internet的EDI系統代替價格昂貴的增值網絡(VA28、N: Value-Added Networks)進行網絡傳輸、交易,并將EDI信息輸入傳統處理系統,.節約了投入成本。Web-EDI方式是目前工Internet EDI中比較好的方式,Web-EDI允許中小企業只需通過瀏覽器和Internet連接就可執行EDI交換,而XML的出現為EDI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 b.基于XML交換的信息系統設計 可擴展的標識語言(XML: 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的出現使EDI突破了發展的瓶頸,它豐富的格式語言可用來描述不同類型的單據,如信用證、貸款申請表、保險單、索賠單以及各種發票等311。結構化的XML文檔送至Web的數據可以被加29、密,并且很容易附加上數字簽名。XML的安全保密措施在EDI的應用中充分顯示了它的魅力。 在本物流信息系統構架中,物流應用系統包括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和企業外部的Web應用兩個層面。系統中的信息處理是流動的,貫穿了上述兩個層面,且需要多個網上多個環節協同完成,所涉及的應用、系統結構復雜多樣。同時在系統物流信息交換中所涉及的不同客戶可能使用結構不同的網絡,使得系統間的信息交換更加復雜,難以操作。因此,本系統根據XML的特征,以及XML的可用性、易用性和可操作性,采用了基于XML的中間交換層,把系統開發工作集中到業務流程的定義上去。基于XML的物流系統模型如圖5-10所示。 圖中客戶即可以是企業內部客戶30、,也可以企業外部客戶;Web應用器作為服務器,為客戶提供服務;XML綜合服務器用于屏蔽底層數據庫的各種差異,為客房和Web應用服務器同時提供服務;底層DB作為數據庫為管理公司的各種應用數據,針對企業內部使用。客戶可以通過兩種方法訪問數據庫,一種是通過Web應用服務器,由XML綜合服務器對數據庫訪問結果返回給Web應用服務器,再返回給客戶端;另一種方法是直接由XML綜合服務器對數據庫訪問結果返回給客戶端。針對公司外部的使用,只能通過Web應用服務器,由XML綜合服務器對數據庫訪問結果返回給Web應用服務器,再返回給客戶端。5.4.2空間物流信息系統接口 空間物流信息系統是通過GSM(公用數字移動31、通信網)、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電子地圖地理信息系統)、Web技術等技術與現代物流管理技術的有效集成,實現對這己成為現代物流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空間物流信息平臺實際上就在上述技術的支撐下,通過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分發、共享、處理、分祈、存儲的機制構筑的企業物流運作操作平臺??臻g物流信息系統從地理分析和空間分析的角度出發,以GIS技術為基礎,輔助以定位技術(GPS)、通信技術(GSM)、WER技術等進行物流作業和物流輔助決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將空間信息技術引入物流領域,原則上并沒有改變物流系統原有的系統框架和系統結構,而是從技術層面上改變了物流系統的運作摸式,豐富了系統在分析、輔助決策方面的功能和解決力度。 本系統利用公用數字移動通信網GSM)作為監控中心與車輛等移動目標之間的信息傳輸媒介,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的定位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結合運用電子地圖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對車輛等移動目標的位置、狀態監視并Internet向外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