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房酒店電梯安全管理制度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0421
2024-12-17
11頁
39.04KB
1、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管理制度 單位: 成都鴻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特種設備類別: 曳引驅動電梯目錄1電梯使用單位檔案2電梯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職責3電梯安全操作規程4電梯層門鑰匙使用制度5電梯常規檢查制度6電梯維護保養制度7電梯定期報檢制度8電梯定期報檢制度9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0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11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電梯使用單位檔案目錄1、單位資質: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2、特種設備登記使用臺賬3、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臺賬4、電梯安全技術檔案:特種設備使用注冊登記表、產品技術文件、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安改俢有關資料報告、日常檢查與使用狀況記錄2、維保記錄、電梯檢驗報告、設備運行故障與事故記錄5、電梯維保單位技術檔案:維保單位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維保資質許可證、維保合同、日常維保人員作業人員證6、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資格證7、電梯應急救援演練記錄、照片等8、電梯安全管理制度:人員職責、安全操作規程、日常檢查制度、維保制度、定期報檢制度、電梯鑰匙使用管理制度、作業人員與相關運營服務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意外世家或者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與應急演練演習制度;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崗位人員責任書9、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責任承諾書10、其他相關資料電梯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職責一、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職責1、組織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縣有關部門關于電3、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電梯操作規程;2、全面負責本單位電梯使用管理工作;3、組織建立適合本單位特點的電梯管理體系;4、組織制定并審批本單位電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及有關規定,并經常督促檢查其執行情況;5、審批本單位電梯選購及定期檢驗計劃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檢查其執行情況;6、經常深入使用現場,查看電梯使用狀況;7、組織電梯事故調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8、組織做好電梯使用管理基礎工作,檢查電梯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情況;9、抓好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節能培訓和考核工作,不斷提高操作人員技術素質;二、電梯操作人員職責1、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脫崗,不做與崗位無關的其他事情4、;2、認真執行電梯操作規程,精心操作,防止超載運行;3、時刻注意安全生產,經常檢查安全附件的靈敏性和可靠性;4、按時定點、定線巡回檢查,認真監視儀器儀表,如實填寫運行記錄;5、努力學習操作技術和安全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水平。6、檢查電梯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確保齊全清晰;7、妥善保管電梯鑰匙,發現電梯運行事故隱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權作出停止使用的決定,并且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8、接到故障報警后,立即趕赴現場,組織電梯維修保養作業人員實施救援;9、實施對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和維保工作的監督,對維保單位的維保記錄簽字確認。電梯安全操作規程電梯必須經檢驗機構進行驗收檢驗或定期檢驗,在當地質量技術監5、督部門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并對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予以確認蓋章后,方可投入正式運行,電梯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考取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可上崗操作。1、電梯在投入運行前須進行試運行,以檢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有無異響及異味,通風、照明是否良好,觀察有無其它異常現象。2、搞好轎廂、層轎門清潔衛生,清理門地坎滑槽內雜物,保證電梯門的正常開閉。3、嚴禁電梯超載運行,禁止運送超大、超長或重量不明的物品。4、禁止在電梯運行中使用三角鑰匙開啟層門。5、電梯運行中發生故障時,應啟動緊急報警裝置,電梯管理人員應立即切斷電梯電源,及時通知電梯維護保養單位進行處理。6、電梯困人救援操作規程:電6、梯管理員或援救人員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系,使其保持鎮靜,等待救援,被困人員不可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轎廂外;準確判斷轎廂位置,保證層轎門可靠關閉;用三角鑰匙打開層門、轎門,疏散乘客;關閉層轎門,填寫救援記錄并存檔,通知電梯維護保養單位進行處理。7、電梯層門三角鑰匙開鎖后,須檢查緊急開鎖裝置是否可靠復位,防止開鎖后層門未能有效的重新鎖上。8、發生火災時禁止搭乘電梯逃生。電梯管理人員應立即按動“消防開關”,使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當電梯到達基站后疏導乘客迅速離開轎廂。若是井道或轎廂內失火時,應設法使轎廂就近到達層站盡快撤離,電梯管理人員切斷電梯電源后采用絕緣滅火器滅火。火災發生后,應請電梯維修人員嚴格檢查7、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運行。9、發生地震時禁止搭乘電梯逃生。應設法使電梯就近到達層站盡快撤離乘客,電梯管理人員應立即切斷電梯電源。地震停止后,應請電梯維修人員嚴格檢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運行。10、當電梯井道內進水時,電梯管理人員一般應將電梯開至高于進水的樓層后立即切斷電梯電源;如水已經將轎廂淋濕,無論何層應立即停用電梯,且切斷電梯電源。然后組織人員堵水源,水源堵住后進行除濕處理,如熱風吹干。水災過后,應請電梯維修人員嚴格檢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運行。電梯層門鑰匙使用制度1、使用電梯層門鑰匙打開層門前請先確認轎廂所在的位置。2、使用電梯層門鑰匙打開層門時,先將層門拔開50mm左右,以再次確認轎廂8、位置是否滿足維修和緊急救援條件。當轎廂位置滿足維修和緊急救援作業條件時,再用手將電梯層門扒開。3、層門完全打開后,必須有專人用手扶住打開的層門,防止層門自動關閉導致夾傷人員事故的發生。4、使用電梯層門鑰匙打開層門作業時,必須在電梯層門口設置醒目的“請勿靠近”標識提醒其他無關人員,避免發生跌落事故。在層門關閉后應確認其已經鎖住。5、電梯鑰匙不得隨意使用,必須由專門人員保管,使用完畢后必須及時交回保管人員,并放回原處。6、應做好電梯鑰匙使用和交接登記制度,并建立專門的記錄檔案。電梯常規檢查制度1、電梯常規檢查分日檢、月檢、年檢和不定期抽查四種。2、電梯常規檢查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監督實施,并負責9、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年檢,協助領導,組織單位有關部門對電梯安全情況進行抽查。電梯日常檢查與維護人員按照電梯日常(月度)檢查表內容負責具體日檢和月檢工作。3、電梯常規檢查應填寫好檢查表,并由負責檢查的主持人簽字,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及時處理。4、電梯日常檢查和保養的內容、項目參照電梯日常(月度)檢查表和電梯產品隨機文件所帶的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進行。5、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按照“定人、定時、定措施”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就處理結果進行跟蹤檢查。電梯維護保養制度1、電梯進行維護保養必須遵守電梯維護保養安全操作規程。2、電梯的維護保養分為:日常性的維護保養和專業性的維護保養。3、日常10、性的維護保養工作由具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具有相應資格證的人員承擔,專業的維護保養應由與電梯維護保養資格的專業保養單位簽訂維護保養合同。4、電梯每次進行維護保養都必須有相應的記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向電梯專業維護保養單位索要當次維護保養的記錄,并進行存檔保管,作為電梯檔案的內容。5、日常性維護保養記錄由本單位電梯作業人員填寫,每月底將記錄內容報送電梯安全管理人保管、存檔。6、電梯日常性的維護保養內容應按照電梯產品隨機文件中維護保養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專業性維護保養按照簽訂合同的內容、周期進行。7、電梯重大項目的修理應有經資格認可的維修單位承擔,并按規定向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備11、案后方可實施。8、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對在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或委托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存在事故隱患的電梯嚴禁投入使用。電梯定期報檢制度1、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2、電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檢驗。3、電梯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安12、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安全檢驗。4、申請電梯安全技術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電梯管理檔案保存。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電梯作業人員必須持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證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種。2、電梯作業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和單位內部培訓兩種。3、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建立該類人員的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電梯作業人員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4、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每年應編制當年度電梯作業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5、單位內部培訓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至少組織一13、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有關電梯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電梯事故案例分析;電梯有關技術知識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作好相應有記錄。6、參加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人員必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7、電梯作業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或扣獎。8、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工作考核按質量技術部門的規定要求進行。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1、電梯發生意外事件或事故應按國家規定,及時報告有關人員或部門,發生一般事故(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和嚴重事14、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等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提出相關的預防措施。2、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確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并報單位領導批準,成員必須包括一名單位的行政領導,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3、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應急演習,緊急救援小組組成人員都必須參加。4、演習內容、時間、排險方法、救援預案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擬定,行政領導批準后實施。5、演習結束后,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將該次演習的情況作書面記錄,并進行總結,對存在15、的問題在下次演習中進行調整、修改。技術檔案管理制度1、電梯技術檔案的種類:A、電梯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電梯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電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裝示意圖、易損件目錄);B、電梯開工申報單;C、電梯安裝施工記錄;D、竣工驗收報告;E、質量技術部門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電梯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F、日常檢查、維護保養記錄,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G、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H、事故及故障記錄;I、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記錄;J、同意注冊的登記表。2、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及檔案管理人員應認真貫徹國家檔案工作的方針、16、政策,做好檔案、資料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事宜,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3、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應監督電梯作業人員作好各種記錄,及時將各種記錄移送檔案部門保管。4、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每月應將各種記錄送交檔案管理部門保管。5、有關人員部門需借用電梯資料的應經電梯日常管理人員同意簽署意見后向檔案管理部門借閱,并按規定作好借閱登記手續,按時歸還借閱資料。6、電梯的各種資料應按年度由檔案管理部門裝訂成冊。7、電梯相關資料的銷毀應經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的允許才可進行。8、技術檔案中日常檢查與使用狀況記錄、維保記錄、年度自行檢查記錄或報告、應急救援演練記錄、定期檢驗報告、電梯運行故障記錄等資料,至少保存2年,其它資料長期保存。使用管理單位發生變化時,應隨機移交安全技術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