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監控中心站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0660
2024-12-17
10頁
42.04KB
1、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管理制度為了貫徹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充分發揮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作用,保障安全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制定了本制度。本管理制度依據煤礦安全規程、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標準及“一通三防”管理而制定。安全監控系統管理制度1、礦長是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使用和管理的第一責任者,總工程師對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和管理負技術責任;生產礦長對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和管理負管理責任;安監處長對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和管理負監督責任;通風科長對安全監控系統的使用和管理的業務工作具體負責。2、采、掘、機、通、運各隊隊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設置在本隊(部門)區域范圍內和為本隊(2、部門)生產、安全管理服務的裝置的使用與管理負直接責任。3、通風科長負責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技術業務工作,直接向礦長和礦總工程師負責。4、通風隊對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日常工作負責;通風隊下設安全監控班(組), 業務技術工作由通風科通風主管負責。5、設立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地面監控中心站(通風調度室),由通風隊管理,通風隊值班隊干值班。6、監控中心站計算機不少于兩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置備用電源,當電網仃電后,系統必須保證正常工作時間不少于2小時。系統必須具有防雷電保護。每季度由通風科、機運科組織一次地阻測試,地阻值3歐姆。礦井安全監控中心站必須實時監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濃度變化及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3、態。7、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所屬裝置的安設位置、甲烷傳感器的報警濃度、斷電濃度、斷電范圍、復電濃度及電源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8、凡屬礦井新安裝的成套裝置,首次安裝由通風科編制安裝設計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由礦組織力量進行安裝。9、凡不屬礦井首次成套安裝的裝置,必須在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明確傳感器的種類、數量、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鋪設、控制區域等,并繪制布置圖和掛牌管理。由通風科下達裝置安裝(或撤除)通知書,報總工程師批準后, 通風隊執行。10、甲烷傳感器的設置地點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168條的規定執行。井下甲烷傳感器應垂直懸掛在支護良好、無滴水的巷道頂板下300毫米處4、,且距巷邦不少于2 0 0 毫米。井下分站應安裝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查、瓦斯電閉鎖方便、支護良好、無滴水、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內。并掛牌管理。其它傳感器的安裝按產品使用說明書和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執行。11、礦井安全監控設備之間必須使用阻燃電纜或光纜連接,按規定懸掛整齊,嚴禁與高壓電纜混在一起。12、地面監控中心站(通風調度室)實行日三班工作制度,由通風值班隊干兼任監控值班員。13、監控中心站值班人員必須經常觀察安全監控系統運行狀態、監視主機所顯示各參數變化情況,接到報警信號后立即組織處理,并通知有關部門、人員,做好記錄。負責打印監控日報表,報有關領導審閱。14、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5、統,設立系統一級管理員(通風科)、二級管理員(通風隊分管監控隊干)。系統參數的日常設置、更改由二級管理員負責,一級管理員每月進行一次檢查。15、通風科長、通風主管、通風隊長、分管監控隊干每天必須檢查監控系統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必須及時安排人員處理。16、對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中規定安設裝置的地點,按第11條的規定執行;因故不能安設裝置的地點,由通風科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集團公司通風處備案。17、通風隊負責裝置的安裝、調試和日常維護;機電隊(或施工隊)負責按斷電范圍要求提供斷電條件和接通井下電源開關,并同通風隊安全監控人員共同安裝瓦斯電閉鎖裝置,在現場試驗其閉鎖功能6、。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18、裝置在投入安裝前,必須在地面修理室通電運行四十八小時,合格后方能安裝,安裝后各項指標經調試合格方可投入使用。19、裝置及與裝置關聯的電氣設備、信號傳輸線及閉鎖控制線由所在責任區域內的連隊或部門負責管理,安全監控人員負責維護。檢修與安全監控系統裝置關聯的電氣設備影響安全監控裝置運行時,必須與通風部門聯系,制定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方可進行檢修。20、采掘工作面及回風巷風流中甲烷傳感器的懸掛地點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回風巷風流中甲烷傳感器的懸掛位置設在回風巷中(距第一個全風壓風流匯合處10-15m)7、,采煤工作面風流中甲烷傳感器的懸掛位置設在距煤壁線10 m以內的回風巷道中,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甲烷傳感器的懸掛位置設在風筒出口到掘進工作面之間的巷道回風流中。21、采煤工作面風流及機尾巷中甲烷傳感器由放炮員、瓦檢員負責及時移動;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甲烷傳感器在每次放炮前由放炮員、瓦檢員負責移到安全處,等放炮結束后再懸掛到規定位置。22、裝置所屬的信號傳輸電纜必須按規定懸掛,安全監控人員必須及時將多余的電纜回收出井(現場保留備用電纜每點不超過200米、固定裝置的電纜不得有多余)。23、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一次。甲烷傳感器至少每7天必須用標準甲烷氣樣和新鮮空氣樣調試,每7天必須對8、甲烷斷電功能進行測試,不合格立即調試合格,并做好詳細記錄。24、安全監控設備出現故障,通風隊必須及時安排處理,安全監控人員必須在接到匯報8小時內將故障排除,故障不能及時排除時,由通風科制定專門措施,確保現場安全生產。25、裝置下井安裝或撤除時,必須先同調度室取得聯系,征得同意后方能切斷動力電源。26、井下甲烷傳感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時,現場瓦檢員必須認真用光學瓦檢器檢查甲烷傳感器附近風流中的甲烷濃度,并及時電話向監控中心站、礦調度室匯報。27、井下甲烷濃度超限切斷動力電源后,只有在甲烷濃度降低到復電濃度以下后,方能人工復電。28、安全監控人員必須定期對裝置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排除故障并保持裝置清潔9、,每班瓦斯檢查員檢查所轄區域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每日早班用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并將檢查結果報監控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處理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在8小時內對2種設備調校完畢。29、通風科每年一月份編制安全監控系統配件計劃,經總工程師審核,報礦長審批組織購買。30、裝置的報廢由通風科提供資料,形成書面報告,報集團公司通風處、總工程師審批。31、嚴格按照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通風安全監控”的規定執行,評定質量等級。32、每月由通風科組織機電科、通風隊管理人員、通風安監員及安全監控人員對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認真考評并報表。33、通風10、隊必須建立并備齊以下技術資料:1) 監控系統中心站運行記錄2) 監控系統布置圖3) 監控日報表4) 甲烷傳感器校對表(日)5) 甲烷傳感器調校記錄(7天)6) 監控系統調校記錄(月) 7) 監控設備、儀表臺帳 8) 監控設備、儀表巡檢記錄9) 傳感器使用管理卡片 10)監測裝置故障處理記錄11)監測裝置檢修記錄12)兩閉鎖試驗記錄13)配件使用情況記錄14)裝置損壞或報廢記錄、15)裝置使用情況月報表 16)監控管理牌板34、安全監控中心站監控主機上的數據信息必須保存一年以上,事故記錄必須長期保存。35、通風隊每月必須更換安全監控系統管理牌板,主機監控布置圖內容必須與實際相符。井下分站管理牌板11、隨監控設備的變動及時更改。36、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布置圖由通風科繪制,每月修改完善,特殊情況必須及時修改完善。37、損壞安全監控裝置按裝置原價賠償,并視其情節處罰20至500元。38、凡裝置損壞、解脫或丟失不能確定直接責任人時,按照區域責任制的規定由所在區域的責任連隊或部門負責賠償,并視其情況處罰。因自然災害不可抗拒而損壞,責任單位必須及時電話向監控中心站和礦調度室匯報,并書面報通風科。否則由責任單位賠償。安全監控系統監控裝置、設備區域管理責任制度1、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裝置由通風隊統一管理,建立裝置管理臺帳、卡片、標明裝置的名稱、規格型號、單價、數量、生產廠家及出廠日期、到貨日期等內容12、。2、系統備用裝置由通風隊安全監控班負責集中保管,并保證存放地點的溫度,濕度與清潔衛生條件符合規定。3、安裝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及機、風巷內的安全裝置(包括相連接的聯絡巷),由所在區域的采掘隊負責使用與管理,機電硐室內的安全裝置由機電隊負責使用與管理。運輸隊所轄區域的安全裝置由運輸隊負責使用與管理。其它安全裝置由通風隊負責管理。4、裝設在礦調度室的計算機終端、工業電視及附屬設施由調度室負責日常管理。5、裝設在辦公樓上和調度樓上的室外攝像頭由保衛科負責日常管理。6、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其余裝置及信號傳輸電纜由通風隊負責管理。7、系統安裝結束后,由通風部門負責組織安全監控人員將各責任區域內的裝13、置及附屬設施進行清理,列出清單一式三份交通風隊、通風科及責任區域負責人簽字,通風隊、通風科與責任單位各保存一份。8、安裝或撤除裝置時,通風隊必須及時重列清單簽字后保存;安裝或撤除前通知責任區域有關單位。監控設備材料保管室管理制度1、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材料設備保管室,由通風隊安排人員統一管理。2、監控材料設備保管室配置滅火裝置,備齊消防器材。3、監控材料設備保管室,必須具備220V、380V與660V三種電壓等級的電源,并設置可靠的保護裝置。4、監控系統維修及材料設備保管室只允許存放該系統的裝置與材料,禁止挪作它用。5、監控系統維修及材料設備保管室必須保持清潔,存放的各種裝置與材料必須堆放14、整齊,并掛有標簽(標明品種名稱、規格型號及數量)。6、監控系統維修及材料設備保管室嚴格閑雜人員入內,上崗檢查人員必須作好登記備查。監控中心站管理制度1、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監控中心站值班員由通風隊值班隊干兼任,24小時不間斷地監護安全監控系統的工作狀況,通風隊負責中心站的管理工作。2、中心站內設置兩臺監控主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監控主機配備后備式不間斷電源,配置一臺針式打印機和一臺分體式空調。3、中心站內配置一門七位數字程控電話,利用網絡向監控終端傳送實時數據,另配置一門三位數字程控電話,以利調校時與井下及時聯系。4、中心站內必須保持清潔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室內溫度保持在15-250C15、之間,相對濕度35%-80%。5、中心站內禁止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入內,外來檢查人員在礦領導或通風科人員帶領下方可入內,值班人員必須作好詳細記錄,并交檢查人員簽字。監控中心站值班人員管理制度1、KJ73N型安全監控中心站值班員由通風隊值班隊干兼任。隨時監視監控系統的工作狀態,并及時發現和匯報設備的異常情況。每日打印監控日報表,送礦長、總工程師審閱。2、中心站值班人員必須熟悉KJ73N安全監控系統情況。3、中心站值班人員每天早班,組織瓦檢員用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對照,經常觀察井上、井下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通訊中斷、斷線、甲烷超限報警、模擬量顯示數據與實際相差較大或其它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安排處16、理,作好記錄。4、中心站值班人員負責打掃中心站內的清潔衛生,并保持室內清潔。5、中心站值班人員上班期間不得離開中心站,如因特殊原因必須向調度室值班領導匯報。6、中心站值班人員堅持手上交接班,作好交接班記錄,做到上不清下不接,重大事情必須在交接班記錄上記錄清楚。7、中心站值班人員上班期間嚴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安全監控維護工管理制度1、KJ73N型安全監控系統維護工負責系統的安裝、撤除、日常檢修、調試和質量標準化工作。2、安全監控維護工由通風隊負責管理,設一名班長,負責安全監控系統的日常管理,通風隊長分管監控隊長負責該班組的行政管理,通風科通風主管負責該班組的業務技術管理。3、安全監控維護工必須17、是由經過專門培訓、有一定電子基礎知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責任心強的人員擔任,安全監控維護工必須取得合格證方能上崗工作。4、安全監控維護工的調動,必須經通風科長和總工程師的同意后方能變動。5、安全監控維護工要加強安全監控知識的學習。6、安全監控維護工安排輪流值班,接到故障匯報后及時到現場處理,排除故障。安全監控系統維護制度1、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出現故障后,安全監控維護工必須在接到匯報8小時內將故障排除,不能及時修復時,必須向通風調度匯報和向現場人員交待清楚,以免發生失誤,通風隊立即組織人員檢修,在24小時內必須恢復正常監控。甲烷傳感器需出井檢修時,必須用能工作的甲烷傳感器替換。2、安全監控維護18、工必須定期對工作的裝置及信號傳輸電纜進行檢查和維護,保持裝置或信號傳輸電纜清潔衛生并正常工作。3、排除裝置或信號傳輸電纜故障時,工作人員必須作好詳細的記錄,注明故障原因、故障部位、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更換的配件等內容,更換下來的配件交班長保管。4、安全監控維護工每7天用標準甲烷氣樣和空氣樣對甲烷傳感器進行一次全面調試、并測試其報警、斷電功能,做好詳細記錄;每月對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做好詳細記錄。5、安全監控維護工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監控系統維護工技術操作規程、產品使用安裝說明書及裝置安裝(撤除)通知書的要求進行相關工作。6、安全監控維護工必須持證上崗,禁止帶電作業19、,嚴格按照裝置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操作。7、對未按章操作而造成裝置損壞者,由操作人員賠償損壞的裝置,并按規定進行處罰。安全監控主機管理制度1、KJ73N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地面監控中心站配備兩臺監控主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每臺主機上連接一臺數據接口裝置(共用)。配置一臺后備式不間斷電源。2、監控主機工作期間,任何人不得在該機上操作與系統無關的任何指令,并且只允許系統管理員上機操作,禁止其他人員上機操作。3、同一時間內禁止兩臺主控機同時開機工作。4、系統管理員必須作好主控機運行記錄。5、啟動和關閉主控機時,必須嚴格按安全監控主機操作規程的規定操作,因不按規定啟動或關閉主控機而造成損壞或丟失數據者20、,對當事人進行處罰。安全監控終端管理制度 1、設置在礦調度室內的終端設備、工業電視(包括附屬設施、設備)由調度室主任負責日常管理。2、設置在礦調度室內的終端顯示器只能用來顯示安全監控系統數據與圖像,禁止挪作它用。3、礦調度室內的終端計算機、顯示器、工業電視只能由系統管理員、調度值班領導、值班調度員進行操作,其他任何人禁止操作。4、設置在礦調度室的工業電視正常情況下,只能允許對工業廣場的重點部位進行重點監控;特殊情況下,由調度值班員進行特殊地點的特殊監控。5、設置在調度室內的終端計算機、顯示器必須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工作(停電除外),禁止任何人隨意停機。6、凡人為停止終端計算機、顯示器運行或允許其他21、人員操作終端計算機或顯示器一臺次,處罰責任人50元,值班人員同等處罰。7、在礦調度室終端計算機上操作與監控系統無關的內容,一次處罰責任人100元。安全監控系統培訓制度1、KJ78型安全監控系統管理員必須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經過專門培訓,取得上崗資格證后方可上崗工作。2、系統管理員必須接受計算機操作基本知識、礦井“一通三防”基本知識和KJ73N型系統專業知識培訓,并能操作KJ73N系統軟件。3、每季度由礦通風科和培訓部門安排時間請廠家技術人員對通風管理人員、通風監控維護工和各終端操作人員進行一次系統培訓,以便及時了解系統變化情況和新的規定,并進行考試、考核,作到人人會熟練操作該系統軟件。4、礦總工程師每年一季度對通風管理人員、通風監控維護工進行一次上崗資格審查。安全監控主機(終端)操作規程一、開機順序1、打開計算機備用電源。2、打開顯示器的電源按鈕。3、打開計算機主機電源按鈕。4、用鼠標雙擊“KJ73N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桌面快捷圖標即進入KJ73N系統。二、關機順序1、用鼠標單擊窗口右上角的關閉,輸入密碼即可退出KJ73N系統。2、點擊任務欄上的“開始”按鈕選擇“關閉計算機”選取項。3、關掉顯示器的電源按鈕。4、關掉計算機的備用電源。三、使用計算機的鍵盤和鼠標時,必須輕拿輕放,用力適度,防止損壞鼠標與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