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人員人員定位系統管理制度整理匯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0930
2024-12-17
24頁
47.50KB
1、礦井人員定位系統管理制度管理匯編河南宏基煤業有限公司目 錄1. 宏基公司定位系統安全管理制度22. 宏基公司定位系統信息管理反饋制度33. 干部下井跟班督查制度44. 宏基公司員工下井定位系統考勤管理辦法55. 宏基公司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管理辦法76. 人員定位監測系統工作制度127通防科科長崗位責任制138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維修工崗位責任制149. 調度室微機員崗位責任制1510. 定位系統監控室管理制度1611. 監控系統安裝管理規定1812. 定位監控系統設備、線路管理制度1913. 監控室微機員操作規程2114. KGE37B型無線編碼發射器主要技術指標使用方法及日常維護3015. CFC2、1信號測錄儀主要技術指標使用方法及日常維護3216. KDW16A型隔爆兼本質安全型不間斷電源技術參數、安裝方法及維護方法3517. 本安型環網交換機KJJ31主要技術參數安裝及維護方法4218. 人員監測系統日常操作52宏基公司定位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為使我公司定位系統安全高效運轉,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所有人員必須了解定位系統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其運用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2、所有人員入井時必須佩戴定位發射器并且按規定時間上下井。3、所有人員必須愛護定位發射器,不得隨意拆卸敲打,違者按有關規定處理。4、所有人員必須熟悉作業地點的避災路線,當發生事故時,聽從指揮人員安排,撤到安全地區。5、入井前3、檢查發射器是否正常,發現異常與通防科及時聯系。6、井下作業人員一定要愛護定位系統的光纜及設備。7、所有人員一定要正確看待定位系統。宏基公司定位系統信息管理反饋制度為了更好地檢驗我公司定位系統的成效,及時了解掌握井下職工出勤情況,并對其在井下工作期間進行跟蹤管理,提高其在井下的安全生產效率,制定本制度:一、調度室建立通暢的反饋渠道,每天收集全公司干部職工入井情況,并及時反饋給辦公室、安全科。二、辦公室對調度室反饋的信息,要做好登記,并對違犯勞動紀律的人員進行通報罰款,同時將違紀職工違紀情況反饋給其所在區隊。三、安全科要按照調度室反饋的信息不定期的檢查職工在井下是否違章,是否違犯煤礦安全規程,有無4、人為的不安全行為,一經發現要及時處理。四、調度室要收集設備故障及維修保養情況,并進行詳細的記錄,如遇技術、疑難問題和重大問題,可直接向公司有關部門反映。六、各有關部門必須對定位系統信息管理反饋工作要高度的重視,對涉及本單位職責范圍的要抓緊組織落實,同時要增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并及時向公司領導反饋工作的進展情況。 干部下井跟班督查制度為充分發揮人員定位系統在干部下井、跟班管理方面的作用,根據上級和我公司有關規定,特建立干部下井跟班督查制度,具體規定如下:一、全公司干部入井次數和入井、升井時間均以人員定位系統顯示的數據為準;如遇人員定位系統發生故障,無法統計或抽查干部下井及跟班情況時,以調度室提5、供的數據為準。二、調度室負責每月1日向辦公室提供上月全公司干部的具體入井、升井時間等相關資料。三、辦公室、安檢科,定期或不定期對全公司人員跟班、值班情況進行抽查,并做好抽查記錄,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公司主要領導研究處理。四、干部入井、跟班次數及時間按上級和公司有關規定執行。宏基公司員工下井定位系統考勤管理辦法為了進一步加強勞動紀律,強化下井考勤管理工作,特制定利用下井人員定位系統進行職工下井考勤管理辦法。一、制定下井考勤管理辦法意義和作用提高考勤技術水平,建立完善職工考勤系統,加強考勤監管力度,是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實施精細化管理,構塑企業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煤礦嚴格按定額定員組織生產,實現安全管理6、的客觀需要,其主要作用:1、有利于控制各班超定員組織生產。2、有利于反映職工下井出勤的真實情況。3、公開透明,有利于落實職工的按勞取酬原則。4、有利于克服分配中存在的主觀行為。5、有利于杜絕不下井劃井下工現象。二、井下職工考勤原則以加強考勤監控為手段,強化勞動紀律;以發揮工資效能為目標,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以體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為原則,做到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分配薪酬。三、設立井下考勤監督機構考勤監督機構設在辦公室,辦公室勞資考勤管理員負責對下井人員工作時間進行考核:1、負責對下井人員出勤工數的統計匯總。2、負責對下井人員工作時限的認定。3、負責月末對下井人員定位系統考勤工數與單位點名簽到7、工數的核對。四、發射信息卡的管理1、發射信息卡由個人保管,要愛惜發射信息卡,不允許私自拆卸,碰撞,損壞或丟失照價賠償。2、通防科負責管理維修井下定位系統和下井員工的發射信息卡。五、 下井考勤時間采用一天三班制度進行考勤八點班:8:0016:00四點班:16:0024:00零點班:24:008:00凡超過上述規定時間讀卡、登記考勤,視為晚下井,按違犯勞動紀律處理。宏基公司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管理辦法一、一般規定1、凡應安裝監測設備的地點,在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定位監測分站的安設位置及探頭的數量,控制電纜和電源線的敷設及監測區域、需要接入的電源開關等作明確規定,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2、8、應安設裝置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地點,通防科負責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機電科負責接通分站供電電源和專用開關及線路,在進行連接時,必須有監測維修工在場監護。3、機電科負責提前接好定位監測分站電源(660V)的專用開關,然后由通防科負責安裝定位監測分站電源、分站電源電池、監測探頭、敷設電纜等工作。4、在使用裝置前,通防科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經48小時通電運行,調試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嚴禁不合格的儀器下井使用。5、裝置下井安裝后要進行運行前各項指標調試,合格后,方可使用,調試不合格,必須立即更換或上井維修。6、為監控系統服務的專用開關及電纜均由機電科負責日常檢修管理,發現停電要及時送電,如9、果需要停電檢修,要制定停電措施報通防科。定位監測分站停電時,機電科必須及時送電。7、凡屬于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及線路,均由管轄范圍單位的機電維護人員負責安裝、拆除及日常管理,在拆除或改線時,必須與通防科聯系,與通防科監測維修工共同處理,沒有監測維修工在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監測設備。8、檢修與分站關連的電氣設備,需停止分站運行時,必須經公司調度及通防科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檢修結束后必須及時通知通防科。9、若停電檢修影響監測系統的必須報停電檢修計劃,盡量減少隨意停電檢修中斷監測運行的次數。10、嚴禁私自移動探頭位置;嚴禁野蠻施工造成探頭損壞、線路破皮、短路、斷路,造成設備不完好;凡10、發現破壞探頭、扭動傳感器螺絲等現象,應及時報公司安全科,按破壞安全生產追查處理,發現上述情況安檢科要及時組織追查處理,并按所損壞裝置的原價值的2倍罰款。11、人員定位系統井下各區域的設備和線纜的保護、看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生產地區責任單位負責,以防被盜、隨意拆卸、搬遷等,若需移動、搬遷,必須事先通知通防科,經允許后方可進行。若人為損壞,必須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12、巷道維修必須對傳輸電纜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不得野蠻施工損壞監測系統,凡發現傳輸線被人為損壞,嚴格按破壞安全生產進行追查處理。13、施工單位要提高監測系統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愛護監測裝置的教育和管理,要充分認識到監測系統是保障安全11、生產的有效措施和裝備,做到“愛護探頭,人人有責”,管好、用好監測裝置,確保監測系統可靠運行。14、人員定位系統監控室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按照內部管理規定精心上崗操作,隨時監視井下人員變化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加強各種數據巡查工作,發現長期未上井人員或人員長期處于某一地點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調度值班人員,調度負責落實。發現探頭出現異常時,及時通知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與維修工共同分析原因,對每一次系統故障報警的時間、地點、原因、所采取措施和處理結果調度室都要詳細記錄。15、通防科監測維修工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在接到調度室通知后必須及時下井,并且攜帶備用探頭、接線盒、傳輸線等必備設備,每到一12、處維修后要及時與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去向。設備故障在8小時內處理,每周至少對該系統巡回檢查1次。16、工作面結束后廢棄的巷道的探頭、電纜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要及時回收。調度室操作人員及時對探頭位置的變化在監控上進行修改,并詳細記錄。17、為保證監測系統的正常維修,供應科要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備用設備、零配件和維修工具。到貨后,供應科應及時和通防科共同開箱驗收,發現品種不符、質量低劣,無法使用,應立即與供貨單位聯系解決。對暫時不用的監測裝置,必須妥善維護保管,防止損壞,并做好防火、防盜工作。18、辦公室及時向通防科提供每一位職工的調動情況,由通防科與調度室監控室操作人員對數據庫進行修改,并做記錄,標明修改13、時間、人員、部門等信息。19、通防科負責井上下人員定位系統的主機、井下環網交換機、定位監測分站、地面交換機、光纜、通信電纜及編碼發射器的維修。20、機電科負責變電所內環網交換機、定位監測分站、開關等設備的日常看護與停送電工作,未得到通防科允許不得隨意停送電。21、職工下井時必須隨身攜帶發射器,發射器由使用者負責保管,嚴禁讓他人攜帶,安全科負責監督。24、攜帶發射器者如發現發射器不能正常工作(井口考勤室測錄儀無法顯示發射器編碼),應及時到調度室進行登記,禁止私自開蓋維修。急需入井的職工可領取備用發射器。二、罰款1、探頭的日常安裝、維護、校正由通防科負責,探頭的完好性保護,由設備所在單位負責監護,14、探頭在哪個單位范圍內被損壞,造成傳輸中斷,安全科、通防科必須按事故追查,對施工單位按照設備價值的2倍進行處罰,對故意損壞的責任人,開除礦籍不留用,監管單位處以5000元的罰款。2、非定位系統維修人員嚴禁隨便打開井下定位監測分站、定位器、防爆電源、發射器等設備,一經發現每次罰款500元。3、職工下井時必須隨身攜帶發射器,發射器由個人負責保管,不攜帶發射器的不許下井,嚴禁讓他人攜帶自己的發射器或者攜帶他人發射器,如發現,對兩人各罰款100元,對項目單位各罰款500元,對值班干部罰款100元。4、施工隊必須對傳輸電纜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監測傳輸線纜被人為損壞由礦保衛、安全科按破壞安全生產進行追查處理15、,若沒有采取保護措施損壞,影響信號傳輸對直接責任人罰款100元,并對責任單位罰款500元。人員定位監測系統工作制度1、人員定位系統調度室需24小時有人員在崗,嚴格按照內部管理規定精心上崗操作,隨時監視井下人員變化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加強各種數據巡查工作,發現長期未上井人員或人員長期處于某一地點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調度值班人員,調度負責落實。發現探頭出現異常時,及時通知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與維修工共同分析原因,對每一次系統故障報警的時間、地點、原因、所采取措施和處理結果都要詳細記錄。2、通防科監測維修工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在接到調度室通知后必須及時下井,并且攜帶備用探頭、接線盒、傳輸線等必備16、設備,每到一處維修后要及時與監控室值班人員匯報去向。設備故障在8小時內處理,每周至少對該系統巡回檢查1次。3、通防科要加強監測管理,對探頭要及時延接探頭通信線,加強監測系統每周一次的巡檢工作,做到責任到人,包機到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嚴重影響監測系統穩定運行,信息中斷等異常故障,要在每天的生產調度會或早晨碰頭會上通報批評。4、工作面結束后廢棄的巷道的探頭、電纜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要及時回收。調度室操作人員及時對探頭位置的變化在監控上進行修改,并詳細記錄。5、通防科負責井上下人員定位系統的主機、井下環網交換機、定位監測分站、地面交換機、光纜、通信電纜及編碼發射器的維修。通防科科長崗位責任制1. 在17、公司黨政的領導下,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條例的有關規定,主持通防科的日常工作,對通防科的工作全面負責。2. 保證公司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的正常運行,積極與廠方溝通,使該系統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煤礦,充分發揮系統的積極作用,為公司安全生產保駕護航。3. 負責公司內地面和井下通訊線路及通訊工具的安裝、維護和日常管理工作,有計劃的對公司通訊系統進行增容,加快調度信息化工作平臺的搭建工作。4. 負責公司計算機的配置、管理與維護工作。5. 有計劃地組織該科室職工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和文化科學知識,教育職工嚴格遵守礦各項規章制度,廉潔奉公,忠于職守,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6. 建立健全各18、項規章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對職工進行培訓,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努力學習安全和理論知識,在工作中勇于開拓創新。7. 組織好每月一次的理論業務交流學習工作,定期召開職工會議,傳達上級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檢查通防科工作,經常研究業務知識、理論和政策,總結工作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水平。8. 積極配合公司各部門的工作,滿足各部門搭建信息化科技平臺的要求。9. 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深入基層了解掌握職工生產和學習情況,關心職工生活,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認真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公司行政職工的意見、愿望和要求,并配合公司行政幫助解決。10. 堅持原則,不謀私利,熱心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19、工的合法權益。11. 認真完成公司領導交給的其他臨時性工作任務。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維修工崗位責任制1.負責公司人員定位監測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2.掌握設備的構造、性能、技術特征、工作原理、供電線路,會操作,會保養維護和排除一般故障。3.熟悉系統交換機、防爆電源、光纜、通信電纜、定位分站、定位器等設備的具體位置,所監測區域。4.堅持每周一次的設備及線路的巡檢工作。5.系統發生故障時,分析故障原因,帶齊備件,迅速趕赴故障現場,及時處理。6.適時制定材料計劃,使備件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7.努力提高自身理論與業務水平,不斷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適應新設備的技術要求,在工作中勇于創新。8.堅持每月一次的理論20、業務交流、學習,與同事之間經常交流經驗,攻克難題,共同進步。調度室監控員崗位責任制1 工作中必須時刻觀察監控系統機運行情況,隨時監視井下人員變化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加強各種數據巡查工作。2 工作期間不得在機房會客和辦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凡私自離開工作崗位20分鐘按脫崗處理。3 嚴禁非工作人員操作機器和存取文件。4 保持室內安靜衛生,不得隨意打開窗戶和在機房吃東西。5 合理使用和調節空調,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030度之間。6 經常檢查不間斷電源、空調、計算機及其外設等是否運行正常,發現異常及時關機,并匯報有關人員。7 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定位系統監控室管理制度1 定位系統主機、備機應不間斷工21、作于監測狀態,未經批準,不得隨意退出監測系統和停機,違者罰款20元。2 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應采取分合閘的辦法找出短路線路并停止運行。然后將其它線路投入運行,并及時匯報填寫記錄。3 時刻觀察監控系統機運行情況,隨時監視井下人員變化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加強各種數據巡查工作。發現探頭出現異常時,及時通知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與維修工共同分析原因,對每一次系統故障報警的時間、地點、原因、所采取措施和處理結果都要詳細記錄。4 上崗其間不得脫崗;不準在機房會客,辦與工作無關事情,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機房,嚴格登記制度。5 保持室內衛生干凈,每日對自已的衛生區打掃一次。6 積極配合其他管理部門所需要查詢的各項數據22、,必須耐心認真,態度和氣。7 努力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已的業務水平,熟悉掌握監測系統操作。8 機房內不得存放與工作無關物品,應樹立文明窗口形象。9 上崗時必須在微機前椅子就位,密切關注微機顯示屏,發現異常及時匯報。10 嚴禁班中睡崗、脫崗、串崗、早退,發現一次罰款50元。11 認真落實交接班制度,詳細交清本班定位系統運行情況和存在的故障,以及各種記錄情況。監控系統安裝管理規定1、凡應安裝監測設備的地點,在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定位監測分站的安設位置及探頭的數量及位置,控制電纜和電源線的敷設及監測區域、需要接入的電源開關等作明確規定,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2、應安設裝置的采掘工作面及其23、它作業地點,通防科負責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機電科負責接通分站供電電源和專用開關及線路,在進行連接時,必須有通防科監測維修工在場監護。3、機電科負責提前接好定位監測分站電源(660V)的專用開關,然后由通防科負責安裝定位監測分站電源、分站電源電池、監測探頭、敷設電纜等工作,安裝調試正常后交給設備所在單位,設備所在單位負責整理線路、設備及線路的看管及保護等工作,通防科負責日常檢查、故障處理、傳輸線延接等。4、在使用裝置前,通防科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經48小時通電運行,調試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嚴禁不合格的儀器下井使用。5、裝置下井安裝后要進行運行前各項指標調試,合格后,方可使用,調試不合24、格,必須立即更換或上井維修。定位監控系統設備、線路管理制度1、為監控系統服務的專用開關及電纜均由機電科負責日常檢修管理,發現停電要及時送電,如果需要停電檢修,要制定停電措施報通防科。定位監測分站停電時,設備所在單位必須及時送電。2、凡屬與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及線路,均由機電科維護人員負責安裝、拆除及日常管理,在拆除或改線時,必須與通防科聯系,與通防科監測維修工共同處理,沒有監測維修工在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監測設備。3、嚴禁私自移動探頭位置;嚴禁野蠻施工造成探頭損壞、線路破皮、短路、斷路,造成設備不完好;凡發現破壞探頭、扭動傳感器螺絲等現象,應及時報公司安全科,按破壞安全生產追查處理,發現上述25、情況安全科要及時組織追查處理,并按所損壞裝置的原價值的2倍罰款。4、人員定位系統井下各區域的設備和線纜的保護、看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生產地區責任單位負責,以防被盜、隨意拆卸、搬遷等,若需移動、搬遷,必須事先通知通防科,經允許后方可進行。若人為損壞,必須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5、巷道維修必須對傳輸電纜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不得野蠻施工損壞監測系統,凡發現傳輸線被人為損壞,嚴格按破壞安全生產進行追查處理。6、施工單位要提高監測系統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愛護監測裝置的教育和管理,要充分認識到監測系統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有效措施和裝備,做到“愛護探頭,人人有責”,管好、用好監測裝置,確保監測系統可靠運行。726、工作面結束后廢棄的巷道的探頭、電纜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要及時回收。調度室操作人員及時對探頭位置的變化在監控主機上進行修改,并詳細記錄。8、為保證監測系統的正常維修,供應科要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備用設備、零配件和維修工具。到貨后,供應科應及時會同通防科共同開箱驗收,發現品種不符、質量低劣,無法使用,應立即與供貨單位聯系解決。對暫時不用的監測裝置,必須妥善維護保管,防止損壞,并做好防火、防盜工作。9、探頭的日常安裝、維護、校正由通防科負責,探頭的完好性保護,由設備所在單位負責監護,探頭在哪個單位范圍內被損壞,造成傳輸中斷,安全科、通防科必須按事故追查,對施工單位按照設備價值的2倍進行處罰,對故意損壞的責27、任人,開除礦籍不留用,監管單位處以5000元的罰款。10、職工下井時必須隨身攜帶發射器,發射器由個人負責保管,不攜帶發射器的不許下井,嚴禁讓他人攜帶自己的發射器或者攜帶他人發射器,如發現,對兩人各罰款100元,對項目單位各罰款500元,對值班干部罰款100元。11、施工隊必須對傳輸電纜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監測傳輸線纜被人為損壞由礦保衛、安全科按破壞安全生產進行追查處理,若沒有采取保護措施損壞,影響信號傳輸對直接責任人罰款100元,并對責任單位罰款500元調度室微機員操作規程一、上機前的準備工作1、進入機房要穿潔凈的工作服,不得將有磁性和帶靜電得材料、絨線和有灰塵等物品帶進機房。2、必須嚴格執行28、交接班制度和填報簽名制度。交接班內容包括:設備運行情況和故障處理結果;計算機的數據庫資料。二、上機操作1、操作值班人員必須熟悉監測微機的供電、穩壓系統情況,注意供電電壓不準超過規定范圍(160250V)。2、一旦因故發生中斷死機,首先檢查備用機是否應急啟動,如果備用機投入運行,及檢查故障機的電源供電情況,確認電源正常后,依次送電,顯示器-主機,復位后,啟動運行KJ69J監測監控程序。3、本系統不設自動打印設置,打印機一般要處于停電狀態,以減少UPS電耗,打印前打印機再啟動送電。4、隨時監視井下人員變化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加強各種數據巡查工作。發現探頭出現異常時,及時通知通防科監測維修工,與維修29、工共同分析原因,對每一次系統故障報警的時間、地點、原因、所采取措施和處理結果都要詳細記錄。5、工作面結束后廢棄的巷道的探頭、電纜通防科監測維修工回收后。調度室操作人員在回收后當班對探頭位置的變化在監控機上進行修改,并詳細記錄移動的探頭號、探頭的初始位置及移動后的位置。井下巷道發生變化后,對監控機定位系統底圖進行修改,并做出記錄,標明修改時間及位置,修改結束后將數據導入備用機。6、辦公室向通防科提供職工的調動情況后,通防科與調度室操作人員對數據庫進行修改,并做記錄,標明修改時間、人員、部門等信息,修改后對備用機進行數據的導入操作,并通知考勤室人員將數據導入考勤室終端。7、監控主機、備用機不允許運行其他光盤、軟件,嚴禁在主、備用機上讀寫、拷貝其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