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發性聾多中心臨床研究工作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1114
2024-12-17
26頁
272KB
1、中國突發性聾多中心臨床研究工作手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余力生解放軍總醫院 楊仕明前言名稱 中國突發性聾多中心臨床研究性質突發性聾多中心研究是由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組織進行的、全國范圍的針對突發性聾的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目的1.調查中國突發性聾的流行病學資料2.了解突發性聾的病因、分型、治療以及預后的特點3.建立臨床診斷標準及篩選有效的治療方案領導組織機構分工組織單位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部中華醫學會科技評審部顧問:韓德民、楊偉炎職責:總體指導負責人:韓東一(北京301醫2、院)組成:孔維佳(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王海波(山東省立醫院集團眼耳鼻喉科醫院)孫建軍(解放軍海軍總醫院)遲放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倪道鳳(北京協和醫院)卜行寬(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職責: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技術組(兼秘書處)組成:余力生楊仕明職責:方案制定、技術論證、具體實施,研究監督、課題總結匯報管理組:組成:魏均民/姬廣茜(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部)高志強(北京協和醫院)劉 博(北京同仁醫院)職責:人員協調,財務管理。特邀專家:陳 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流行病學專家)童新元(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統計學專家)梁傳余(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循證醫學專家)成3、員單位及人員準入原則:參加單位初步定22家,主要原則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醫院科室資質,能夠進行全面檢查項目,保證研究質量;二是兼顧全國地域分布。研究人員:包括參加單位的由專家委員會(由負責人、顧問、技術組、管理組和特邀專家組成)選定的學術負責人及由單位學術負責人指定的專業研究人員。學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實施及指定專業研究人員,專業研究人員中至少有一名副教授以上資質的人員,負責最后診斷及鑒別診斷,除外分泌性中耳炎、梅尼埃病等疾病,人員選定后上報備案。專家委員會組成:由項目負責人、顧問、技術組、管理組和特邀專家組成。成員單位準入標準1同意并愿遵守章程。2符合下列條件:各地區有代表性的三級甲等醫院,擁有足4、夠的病員(每日門診量應200人);具備全部的耳科檢查設施:標準的隔音室,能夠進行純音測聽、聲導抗、耳聲發射、聽性腦干反應(ABR)、耳蝸電圖、前庭功能檢查等耳科常規檢查具備相應的臨床研究所用的藥物。3保證合格的報告率,保證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無任何造假行為。4提出申請。5專家委員會審核通過。參加單位權利1. 參加有關的學術活動。2分享其他成員的病例資料(病例資料以匿名方式發布)。 3. 聯合撰寫論文(根據貢獻大小由領導小組決定每個單位撰寫論文的數量和發表刊物)。 參加單位義務有義務與其他成員分享臨床經驗,所有病例必須及時上報;有責任承擔研究中心規定的各個研究項目。成員的退出研究中心成員可以提出退5、出,并由秘書處知會各成員; 成員連續3個月無上報數據則被認為自動退出;完成的上報數據經專家委員會討論認為有弄虛作假行為的或2次上報資料不符合標準,中心有權取消其成員資格。目前成員單位(研究中心)及負責人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韓東一)北京同仁醫院(韓德民)北京協和醫院(高志強)解放軍海軍總醫院(孫建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余力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肖水芳)北京醫院(黃魏寧)上海: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遲放魯)上海市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吳皓)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殷善開)山東:山東省立醫院集團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海波)江蘇: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卜行寬)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6、和醫院(孔維佳)湖南: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二院(謝鼎華)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許庚/陳錫輝)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鄭億慶)福建:福建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張榕)四川: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鄭虹)陜西: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邱建華)東北: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姜學鈞)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董明敏)天津: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林鵬)經費來源及管理1. 醫藥企業項目合作費2. 各成員單位申請的科研經費 3.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編輯部自籌部分經費數據收集及處理數據的收集由各成員單位收集,每位患者填寫一份專用表格,每3個月匯總上報一次,上報前每份表格必須由各成員單位學術負責人簽字對數據的真實性7、負責,無簽字則視為無效。科研工作以專題研究為主。專題的設定,由專家委員會審議確定。資料匯總后由課題牽頭單位負責統一整理,技術組具體實施總結,完成臨床資料的統計分析,寫出結題報告,并確定研究專題。專題由專家委員會審定后,選定學術負責人在選定的醫院組織實施深入分析,并在3個月內提交論文由中心組織發表,逾期視為放棄,專家委員會有權選定其他成員繼續總結。專家委員會對研究活動及成果進行評估后,研究結束。“中心”的專題研究成果,“中心”與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共享,發表的論文共同署名。擬出專題研究:一、調查中國突發性聾的流行病學資料二、中低頻突發性聾的特點及治療1影響因素的分析;2治療方案的比較。三、中高頻突發8、性聾的特點及治療1影響因素的分析;2治療方案的比較。四.、平坦型及全聾型突發性聾的特點及治療1影響因素的分析;2治療方案的比較。五.各種藥物的用藥適應證以及療效比較除上述專題外,歡迎各位專家及成員單位提出新的研究專題。工作實施方案及流程一、2006年 9月至2007年8月:工作實施準備階段1編寫工作手冊2聯系資金贊助3人員培訓4. 聽力設備檢測和數據庫建立二、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臨床研究階段三、2009年2月至8月:完成研究總結工作,撰寫結題報告及論文資料匯總后由課題牽頭單位負責統一整理,技術組具體實施總結,2009年8月完成臨床資料的統計分析,寫出結題報告并盡快發表論文。四、第一9、階段臨床研究結束時間如果病例數在不到2年的時間能夠完成3000例以上,可以提前結束第一階段臨床研究。臨床研究工作手冊研究內容調查我國各地區突發性聾發病的基本情況。采用統一的方法進行分型治療,了解突發性聾的疾病特點;發病影響因素;預后影響因素;為改進我國突發性聾的診療方法,制定新的突發性聾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提供科學依據。研究方法采用國際通用的標準化臨床研究方法,統一設計、統一方案。對耳科門診診斷為突發性聾的患者進行詳細的標準化的診斷和治療。問卷部分主要有:姓名、性別、年齡、聯系方式、職業、勞動緊張強度、生活作息規律性、側別、誘因(緊張、疲勞、情緒波動、上呼吸道感染等)、全身疾病情況(高血壓、冠心10、病、糖尿病、腦血管病變、頸椎病、高血脂、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噪聲暴露史、耳毒性藥物使用史、家族史等。突發性聾發生的時間、開始治療的時間、聽力好轉的時間等;統計每天因突聾就診的患者數量/每天的門診量,每個突發性聾患者平均就診的次數等。伴隨癥狀的情況:耳鳴、耳悶、眩暈以及治療后伴隨癥狀的變化情況。檢查部分包括:耳部常規檢查、純音測聽、聲導抗、耳聲發射、ABR、耳蝸電圖、前庭功能檢查(有眩暈的患者必須進行,沒有眩暈癥狀的患者根據情況選擇)等。 研究人群及地區編碼:北京、上海、山東、江蘇、湖北、湖南、廣東、福建、陜西、東北、四川、河南、天津等。突聾的分型及發病機制參考國際上的一些分型方案,根據純音測聽11、的聽閾圖型進行分型,分為:1.低中頻下降型:250、500、1000 Hz其中任意頻率下降15 dB以上。這種類型的突發性聾,現在多認為是膜迷路積水引起的。治療原則為改善內耳微循環、激素、脫水治療等。2.中高頻下降型:2000 Hz頻率聽力下降15 dB以上。50 dB以內的聽力下降主要是外毛細胞損傷,60 dB以上的聽力下降主要是內毛細胞損傷。研究發現,基底膜上離子通道的分布有差異,基底回離子通道明顯多于頂回。因此治療原則建議使用離子通道阻滯劑(如利多卡因)、激素、改善微循環治療。3.平坦型:所有頻率聽力下降。取500、1000、2000、4000Hz平均聽閾80dB為平坦型,81dB為全聾12、型。發病機制可能是內耳血管痙攣引起的。因此治療原則主要是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液纖維蛋白原,激素,改善內耳微循環等。4.全聾型:所有頻率聽力下降。發病機制可能是內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因此治療原則是溶栓,降低血液纖維蛋白原,激素,改善內耳微循環的治療。病例入選(進行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及排除標準1.年齡在1860周歲之間,性別不限。2.發病在2周以內,沒有經過任何相關的醫療處理。3.沒有激素、利多卡因、東菱迪夫等藥物使用禁忌證。4妊娠期婦女或全身情況較差者不應入選。5.有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等基礎代謝性疾病者治療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不作為絕對入選禁忌,但應特別注意藥物使用的禁忌證。6.單側或先13、后雙側突然發生的聽力下降(數分鐘3天以內)。7.除外中耳病變、梅尼埃病、聽神經瘤和大前庭水管綜合癥等病變。8.入選患者應住院治療,如果不能住院治療,所有病例的臨床檢查資料必須完整。9.所有患者都要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檢查項目1.聽力學檢查包括:純音測聽(就診時、治療后3、7、10和30 d)、聲導(阻)抗、耳聲發射(DPOAE)、ABR。耳蝸電圖為選作項目(主要針對中低頻型和伴有眩暈者)。伴有耳鳴患者可行耳鳴匹配檢查。建議ABR、耳蝸電圖發病1周后進行檢查。2.血液學檢查:白細胞及分類、血液纖維蛋白原等(住院后立即檢查,應用東菱迪芙者用藥后第7天檢查血液纖維蛋白原情況)。3.有眩暈癥狀者,進行14、前庭功能檢查(如果考慮耳石癥,盡早前庭功能檢查,持續性眩暈,發病3天后進行前庭功能檢查)。冷熱試驗和變位性眼震檢查為必做項目,姿勢描記圖(靜態)和前庭誘發的肌源性電位檢查為選作項目。4.必要時(鑒別診斷)可選做:顳骨CT、和頭顱MRI檢查。治療方案隨機選擇方法首先根據純音測聽聽力檢查情況分型。各型的治療方法隨機抽取(單盲法)。隨機表格和方法附后。突聾的治療方案 由于平坦型和全聾型的治療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治療時分為3組;單純的中頻聽力下降者(1kHz和/或2kHz)按照低中頻組的治療原則進行治療。(一)低中頻下降組方案1.1:0.9%生理鹽水250ml+金納多105mg,靜脈滴注Qd10天。方案15、1.2:強地松以1mg/kg給藥,每天早上78點一次口服,Qd3天,如果有效,延長使用 激素2天。 方案1.3:0.9生理鹽水100 ml東菱迪芙10 BU,隨后5 BU隔日(即,第1、3、5、7、9天) 用藥前及用藥后第7天檢查血液纖維蛋白原情況,如果160/100 mmHg),房室傳導阻滯;凝血機制異常;不明原因高熱;早期及晚期妊娠者;有氧中毒史及氧過敏史者;精神病未控制者;心臟瓣膜置換術后。二、突發性聾患者伴隨有下列情況,高壓氧治療慎用1.未經處理的重大外傷、重要器官嚴重病變等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嚴禁進艙。2.部分顱底、眶部等處骨折,與空腔部分相通、雙向引流不暢者,加壓情況下易造成單向充氣16、,從而出現氣腦、皮下氣腫等情況者,慎行高壓氧治療。3.重大手術后2周內不宜進艙,病情穩定後與相關科室醫生討論後方可進行高壓氧治療。未經處理的惡性腫瘤患者禁行高壓氧治療。4.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III房室傳導阻滯、房顫等嚴重心律不齊患者以及高血壓患者血壓過高(160/100 mmHg),慎行高壓氧治療。5.有嚴重支氣管擴張癥、肺結核空洞、肺大泡等肺壁較薄的患者以及未經處理的氣胸患者,禁行高壓氧治療。6.嚴重血液病造成凝血機制異常者。7.有嚴重的傳染病,尤其是以空氣為媒介的傳染病,易造成其他治療患者感染者,慎進艙。8.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發作期造成咽鼓管17、不暢者,經相應處理後,可盡早進艙治療。9.高壓氧治療對早期妊娠有無影響目前暫無權威性報道,慎行高壓氧治療。晚期妊娠避免宮縮提前,亦慎行高壓氧治療。 10.其他:頻繁發作的癲癇患者、癥狀未控制及無監護人陪伴的精神病患者,慎進艙治療。三、高壓氧倉操作常規1.壓力:2.2 ATA,采取面罩間歇吸氧。2.升壓時間不低于10 min,升壓早期鼓勵患者多做捏鼻鼓氣、吞咽、打哈欠等動作以平衡鼓室內外壓。3.2 ATA壓力下開始吸氧,吸氧3次,每次20 min;期間休息兩次,每次5 min。故此大氣壓下停留70 min。4.減壓時間不低于20 min,采用勻速減壓至常壓。5.高壓氧治療以10次為一療程,一般治18、療23療程。四、高壓氧治療過程中注意事項1.耳氣壓傷的問題: 此種問題較為常見,表現為升壓過程中耳痛,出艙后檢查發現鼓膜緊張部或松弛部充血、部分患者鼓室可見氣泡、滲液。此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多為升壓時咽鼓管調壓動作欠缺或本身咽鼓管欠通暢,此類患者不要輕易中斷高壓氧治療,下次治療前可給予麻黃素滴鼻液。長期觀察發現,此類患者在治療進行過程中上述情況會自行好轉。即便是氣壓傷造成鼓室內滲出的患者,除非出于鼓室內給藥的治療目的,一般情況下也無須作鼓膜穿刺,滲液會自行消失。2.療程的問題:療程的選擇視病情的輕重及恢復的時間而定。輕、中度及表現為平坦型聽力曲線的重度突發性耳聾經高壓氧、藥物治療後一般10 d左右19、(有的患者更早,不排除有自愈性的可能)聽力會有所提高甚至恢復,但部分表現為全聾的患者聽力出現的時間較晚,有的甚至要到高壓氧治療20次左右,這部分患者的治療療程相對延長,常規給予3個甚至4個療程的治療,直到聽力曲線不再提高為止。上述所及的患者發病時間多為12周左右, 就診時間較晚的患者療效較差,治療時間一般為2療程。附錄3病情程度和療效判斷標準耳鳴痛苦程度的分級0級: 沒有耳鳴;1級: 偶有耳鳴, 但不覺得痛苦;2級: 持續耳鳴, 安靜時加重;3級: 在嘈雜的環境中也有持續耳鳴;4級: 持續耳鳴伴注意力及睡眠障礙;5級: 持續重度耳鳴不能工作;6級:由于可怕的耳鳴有自殺傾向。耳鳴療效分級有效: 20、耳鳴程度改善1級; 顯效: 耳鳴程度改善2級; 痊愈: 耳鳴消失。眩暈問卷和量化評估表QUESTION ANSWERP1 向上看,頭昏會增加嗎? (是 有時 否)E2 由于頭昏,使你感到很灰心嗎? (是 有時 否)F3 頭昏影響你參加旅行、商務活動和娛樂嗎? (是 有時 否)P4 在超市過道行走,你頭昏加重嗎? (是 有時 否)F5 由于頭昏,上、下床你感到困難嗎? (是 有時 否)F6 頭昏明顯影響你參加社交活動嗎? (是 有時 否)F7 由于頭昏,你閱讀困難嗎? (是 有時 否)P8 體育活動、跳舞及掃地、把餐具歸位加重頭昏嗎?(是 有時 否)E9 由于頭昏,你害怕獨自離家嗎? (是 有時21、 否)E10 由于頭昏,在別人面前你感到不自在嗎? (是 有時 否) P11 快速頭動加重頭昏嗎? (是 有時 否)F12 由于頭昏,你會避免到高處活動嗎? (是 有時 否)P13 在床上翻身,你頭昏加重嗎? (是 有時 否)F14 由于頭昏,你能從事較重的家務勞動嗎? (是 有時 否)E15 由于頭昏,你擔心別人認為你不正常嗎? (是 有時 否)F16 由于頭昏,獨自散步有困難嗎? (是 有時 否)P17 在人行道行走,頭昏加重嗎? (是 有時 否)E18 由于頭昏,你感到注意力難于集中嗎? (是 有時 否)F19 由于頭昏,你感到在黑暗中難于在房間里走動? (是 有時 否)E20 由于頭昏22、,你害怕獨自在家嗎? (是 有時 否)E21 頭昏對你來說是一種殘疾嗎? (是 有時 否)E22 頭昏讓你和家人與朋友之間關系緊張嗎? (是 有時 否)E23 由于頭昏,你感到情緒低落嗎? (是 有時 否)F24 頭昏影響你在工作中和家庭所承擔的責任嗎? (是 有時 否)P25 屈身加重頭昏嗎? (是 有時 否)回答是為4分,有時2分,否為0分。眩暈嚴重程度分級:1 級(輕度的,得分0 35 分) ;2 級 (中度的,得分3670 分) ; 3 級 (重度的,得分71100 分) 。眩暈療效分級根據眩暈問卷和量化評估表,由此進行療效評估。其標準為:l 痊愈:眩暈完全消失,量化得分為0分;l 有23、效:眩暈癥狀好轉,量化得分下降1級以上,無復發或加重;l 無效:眩暈程度無改善,量化得分無變化或短暫下降后又復發或加重。突發性聾的療效分級(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l 痊愈:受損頻率聽閾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此次患病前水平;l 顯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以上;l 有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l 無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15dB。附錄4隨機表格一、醫院編號:北京:11001 解放軍總醫院(韓東一)11002 北京同仁醫院(韓德民)11003 北京協和醫院(高志強)11004 解放軍海軍總醫院(孫建軍)11005 北京大學24、人民醫院(余力生)11006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肖水芳)11007 北京醫院(黃魏寧)上海:31001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遲放魯)31002 上海市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吳皓)31003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殷善開)山東:37001 山東省立醫院集團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海波)江蘇:32001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卜行寬)湖北:4200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孔維佳)湖南:43001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二院(謝鼎華)廣東:4400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許庚/陳錫輝)44002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鄭億慶)福建:35001 福建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張榕)25、四川:5100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鄭虹)陜西:61001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邱建華)遼寧:21001 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姜學鈞)河南:41001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董明敏)天津:12001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林鵬)注:編碼前兩位為各省代碼,后三位為隨機編碼,排名不分先后,以后入組的醫院可根據現有標準順序編碼。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11 北京12 天津13 河北14 山西15 內蒙古21遼寧22 吉林23 黑龍江31 上海32 江蘇33 浙江34 安徽35 福建36 江西37 山東41 河南42 湖北43 湖南44 廣東45 廣西46 海南51 四川52 貴州53 云26、南54 西藏55 重慶61 陜西62 甘肅63 青海64 寧夏65 新疆二、疾病編碼:1 低中頻下降型2 中高頻下降型3 平坦型4 全聾型三、治療類型編碼:(一)按疾病分組的治療方案編碼方案1.1:金納多。方案1.2:強地松。方案1.3:東菱迪芙。:方案1.4:金納多+強地松。方案2.1:利多卡因。 方案2.2:利多卡因+強地松。 方案2.3:金納多。 方案2.4:金納多+強地松。 方案3.1:東菱迪芙。 方案3.2:東菱迪芙+金納多。 方案3.3:東菱迪芙+金納多+強地松。 方案3.4:金納多+強地松。 *方案4:東菱迪芙。 *方案5:繼續口服敏使朗12 mg Tid 2周以上。 *方案6:27、鼓室給藥。*方案7:高壓氧。*方案8:停止治療。(二)按是否給予口服敏使朗編碼方案A:在治療的同時給予敏使朗12mgTid。方案B:在治療的同時不給口服藥。注:以上為治療方案的編碼,舉例說明:若采取方案1.1治療,在治療同時給予敏使朗,且治療有效,則表示為 A 1.1 若治療無效又選用了高壓氧治療,則表示為A 1.17四、各醫院分配病例數 前期22家入組醫院各分配60個病例數,根據病例收集情況再行調整分配。附錄5知情同意書 知 情 同 意 書本項目是全國突發性聾多中心臨床研究,旨在調查我國各地區突發性聾發病的基本情況。采用統一的方法進行分型治療,了解突發性聾的疾病特點;發病影響因素;預后影響因28、素;為改進我國突發性聾的診療方法,制定新的突發性聾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提供科學依據。因為根據您目前的臨床資料診斷為突發性聾,您被邀請參與本次項目。醫生認為您是本項目合適的候選者,但是否進入本項目由您自己決定。請在決定是否參加本項目之前,閱讀完以下的所有內容,并可以向醫生詢問任何相關的問題。一、操作過程的解釋與描述敘述本項目的過程,參加者需要了解的研究內容,特別是需要從患者取材的次數、時間、取材量等。 整個項目的時間。如果接受本項目治療后,您注意到聽力和全身的變化或是別的問題,您應該同您的醫生聯系。如需要,您將被要求回到門診進行檢查.。二、風險和不適,注意事項說明參加本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果出現29、危險或不適,參加者應該如何處理。三、參加本項目可獲得的益處:可得到目前最新的治療方案和系統評價的機會,有利于您的全面康復。四、保密問題您的所有資料都是保密的,因為所有的醫療信息都將是醫生醫療記錄的一部分。你的治療者可能在科學會議上使用這些醫療結果,或者在科學醫療雜志發表。在所有這些過程中,都不會出現您的名字。五、參加和退出項目的權利參加本項目是自愿的,您可以隨時退出。如果您決定提前終止,您應與醫生聯系,以便醫生能為您安排一次隨訪,以確定您下一步的治療選擇。如果您不能遵守規定,不能按時隨訪以及完成各項檢查或中途退出本項目,您將失去以上參與本項目應獲得的益處。六、合法權利簽署同意書后,您擁有保護您健康的合法權益。如果您受到與本項目相關的傷害,您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本知情同意書包括有關您決定參與項目的重要信息。如果您有任何本知情同意書未提到的問題,請詢問您的醫生。我已經閱讀和了解(或者有人向我講解)以上有關的內容和治療的風險及益處,我自愿加入本項目。 參與者簽名 年 月 日 醫 生簽名 年 月 日 醫生或者醫療指定項目者聯系電話: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