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四中繼續教育學習與管理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1526
2024-12-17
23頁
1.91MB
1、鄭州四中繼續教育學習與管理手冊向善 向前教務處 教師發展處2016年10月17日鄭州四中繼續教育學習與管理手冊目錄一、兩種繼續教育的區別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 (一)學習者范圍 (二)參加中小學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三)結業審核的對象和條件三、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一)學習者范圍 (二)學習科目 (三)公需課學習 1.注冊 2.登陸 3.報名繳費 4.課程學習 5.在線考試 6.查詢及打印合格證書 (四)專業課學習 (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年審四、常用電話號碼附件: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管理暫行辦法本手冊立意解決老師們在繼續教育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開始注冊到最終審驗完成;幫助2、老師們厘清繼續教育中的各種概念,明確兩類繼續教育的區別。請您妥善保存,今后在學習過程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通過查閱手冊解決。一、兩種繼續教育的區別由教育和人社等行政部門組織的常規繼續教育形式有兩種: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即我們常說的“五年一周期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如下圖:常見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證書有兩種形式: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繼續教育證書是職稱評定、政府部門各類榮譽評比、教師資格審查等必備條件。職稱評定涉及新大學生轉正、評中級、高級、正高級。各類榮譽評比意指凡是經過人社局的各類評比,如各層次學科技術帶頭人、人才工程等。基于部分教師分不清這兩者區別,今列表對比:名稱項目中小3、學教師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辦理部門教育局人社局學習周期五年一學五年一審一年一學一年一審學習形式網絡網絡+培訓學習類別網絡課公需課+專業課學時360公需課30專業課60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一)學習者范圍凡已取得教師資格的中小學在職教師,除正在參加高學歷進修者外,均應根據本人的任職要求,參加相應的繼續教育。(二)參加中小學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實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登記制度,登記證書由省人事廳、省教委共同印制。要把繼續教育同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優及職務評聘結合起來。教師在一周期內,完成繼續教育任務或取得高學歷者,優先申報教師職務;并根據繼續教育的開展情況,逐步把教師完成繼續教育任務或取得高學歷4、作為申報、評審聘任教師職務的必備條件之一。(三)結業審核的對象和條件結業審核對象分兩部分:1.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參加該周期初(高)中教師遠程崗位培訓已完成網上學習任務的教師。需具備的條件:(1)持有上周期河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登記證書,如果是近幾年參加工作,沒有趕上參加上周期崗位培訓的新任教師續持有新任教師培訓合格證書。(2)參加該周期教師遠程崗位培訓且經過河南省中小學繼續教育中心考核完成網上學習任務。(3)沒有選擇網上50學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學習的教師須持有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或初級培訓合格證書。(4)參加由學校組織的不少于360學時的校本研修培訓并考核合格。2.參加高學歷進修等培訓并5、取得相應合格證書但因各種原因沒有參加繼續教育登記的教師。須具備的條件:(1)在該周期內:參加高學歷(指在原有學歷基礎上更高一級的學歷)進修并取得高學歷畢業證書;參加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進修并取得培訓結業證書;參加市級骨干教師培訓、市級農村骨干教師培訓、市教育局與澳大利亞合作舉辦暑期英語培訓、市教育局組織的TFU課程教師培訓、市級名師赴澳大利亞培訓并取得相應培訓合格證書。(2)持有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或初級培訓合格證書。(3)參加由學校組織的不少于360學時的校本研修并考核合格。三、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一)學習者范圍在職在編的所有老師,尤其是新入職1年內的大學生、入職我校的待聘教師、各級職6、稱評定者,都在需要學習之列。入職大學生1年后需要轉正,只需從次年學起即可。如,孫振東老師2016年7月入職,為轉正,只需從2017年學起,轉正時只審驗1年學習記錄。入職我校的待調教師,從入我校之后,需要從學校管理員處重新領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同時原單位繼續教育信息要調入我校,接先前學習年份之后繼續學習。需評職稱的老師要格外注意,人社局審職稱材料時,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的要求是“原則上不少于連續5年(暫定)”。其余可參考上述幾種要求,根據各自情況學習。(二)學習科目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需學習公需課和專業課。(三)公需課學習1.注冊因部分原因,之前老師們在兩個平臺注冊,即“河南省專業7、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和“鄭州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平臺”,兩個注冊一個都可以。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鄭州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平臺按省平臺要求,現統一用“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注冊和學習。原先注冊市平臺而沒有注冊省平臺的,需在省平臺重新注冊一下,所填證書管理號要和市平臺的保持一致,市平臺的學習記錄會自動轉接到省平臺。對于不確定是否注冊過省平臺的老師,只需登錄一下驗證即可。省平臺注冊網址:注冊步驟:(1)點擊“個人注冊”,進入注冊頁面(2)在注冊頁面填寫各類選項,注意一下備注事項備注:1不帶紅色星標的,可不用填寫。2“個人信息”中“單位所屬區域8、”選“鄭州市”,在接下來出現的下拉框中選擇“市直”,然后在“所在單位”中點擊鼠標轉入“選擇所在單位”頁面,在搜索框中輸入“鄭州市第四中學”全稱,點擊“查詢”,選項出來后,點擊“選定”。3按教研組和處室選擇“工作部門”。4繼續教育證書編號必須填寫,沒有的話可向孫曉老師索取。(3)帶紅色星標的項目填寫完畢后,點擊“提交”。2.登陸登陸與注冊均為同一網址:(1)用戶類型選擇“個人”,證件號為注冊時的身份證號(2)如果忘記密碼,可通過提示找回:(3)賬號信息填寫完畢后,點擊登陸,進入到以下界面鏈接入口這些功能都不需要該界面左側有四個大欄目,即:用戶資料管理、繼續教育管理、數據統計查詢、站內信。可利用該9、界面的“用戶資料管理欄目”完成“個人信息維護”、“登陸密碼修改”這兩項功能,其余3個欄目,除了“進入繼續教育網絡學院”外,目前一概不需要用,不需要進行“學時申報”和“學分申報”,只要在打印的紙可以使用修改這些功能都不需要這些功能都不需要學習鏈接入口質版上顯示“合格”就意味著完成學習。利用該鏈接進入“鄭州市專業技術繼續教育學習平臺”(4)點擊左側“進入繼續教育網絡管理學院”,進入到學習平臺3.報名繳費(1)在平臺左側“用戶登錄”欄目,點擊“報名培訓”,進入繳費引導頁面(2)在引導頁面,選擇相應的年份、職稱等級、科目類別,然后選擇“確認繳費”進行繳費注意:新入職未轉正的大學生、中教二級職稱的老師,10、在職稱等級中請選擇“初級”,一級和高級職稱的老師,請選擇“中高級”。(3)接下來進入付款界面,會有一步步引導,和其他網上付款方式相似。后略。4.課程學習報名繳費完成后,就可以進行課程學習了。(1)在平臺中,點擊“學員中心”選項,進入學習界面。通過“學員中心”,可以進行學習、在線練習、考試、打印合格證書等活動。(2)點擊下方“進入學習”開始學習,學習完成的標志是每條進度顯示100%注意:學習中如果無法正常播放視頻,有可能是系統或瀏覽器的問題,請更換瀏覽器或者電腦重新打開學習。(3)如果要切換年度進行的話,如當前學習年度是2015年,想到切換到2016年度進行學習,只需要在右上角“點我換班”點擊切11、換即可5.在線考試學習進度達到100%后,才可以進行考試。在“學員中心”頁面,有“在線練習”和“在線考試”功能。考試滿分100,60分及格,只要考試大于或等于60分,就會合格了。考試一次不合格,可以重復多次考試,如果沒有多大把握,可以在考試之前做些練習題。6.查詢及打印合格證書考試分數大于或等于60分,就算合格,就能打印出合格證書了。在左側找到“教育檔案”,點擊后在右側會出現考試結果信息,如果考試合格,會顯示“達標”。在相應年份的記錄里點擊“打印證書”,就可以將合格證書打印出來了。前提是,在連接打印機的電腦上進行操作。(四)專業課學習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專業課學時每年不少于612、0學時。根據文件,我校教師的專業課學習可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哪一種途徑都行,只要每年保證不少于60學時即可。1.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證書抵換學時。中小學繼續教育證書可以抵換五年的專業課學時,但是必須在本年度內計算,如證書上蓋的章子是2012年的,那么依次類推加5年,這本繼續教育證只能用到2016年,2017年能不能用還得看人社局。如果是2014年的章子,那么用到2018年就沒問題。這也是我校教師用到的最多的一種形式。2.各種培訓和學習轉換學時。平時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如暑期培訓、專項培訓等,參加的高水平會議,論文、著作、考試、讀研、援藏援疆援外、基層服務、支教、掛職、課題、13、生育、長期病假等,都可以進行相應的學時轉換。具體的轉換計算方式請參閱文后附件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管理暫行辦法。老師們在參加各類會議及各項培訓時,請記得及時索要并保存證書或憑證。3.網絡專業課學習。為方便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課學習,華輝繼續教育基地開通了另一網絡學習渠道,學習者如需學習,只需到該平臺注冊、繳費就可以學習,學費是180元每期每人。網址:4.人才報名學習。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也開通了相應專業課學習渠道,但需到現場進行報名,才可學習。學費也是180元每期每人。人才地址:秦嶺路與隴海路交叉口西北角人才大廈。(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年審人社局正逐步規范年審流程,原則上當年只審核當14、年的,如2016年只審核2016年的學習,2015年補學的不再審核。這樣直接的后果是,在學習的年份上造成空缺,對評職稱、評榮譽稱號等帶來影響。這點,請老師們尤其重視。1.年審材料。年審由單位統一辦理,人社局不接受個人辦理,去了也是原樣打回。需提交三類材料: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本年度公需課學習合格證書(網絡打印)、專業課學時憑證。需轉正的新大學生,還需要首先領取空白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孫曉老師處領取)進行填寫。專業課學時可按照“專業課學習”的相關解釋籌備學時,年度內不少于60學時。2.四中關于辦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的辦法為了更加規范繼續教育的組織、管理、審驗流程,結合我校繼續15、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對該類繼續教育證書的辦理作如下規定。(1)辦理時間節點。每學年辦理兩次,分別為暑假和寒假前夕,辦理前2至3周會發校訊通提醒。需要評職稱的老師請注意,每年職稱評定有時在暑假后,忽而在暑假內(如2016年),請您及早準備,不再單獨辦理。轉正大學生也請及早準備。(2)證書填寫。老師們交材料前,有2處需要事先填寫完好,封面和年度學習記錄。分別如下,老師們可參考。聘任日期要和職稱證上保持一致承辦單位是哪個單位就寫哪個單位,以證書上為準。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證書可轉換專科課學時,它是鄭州市教育局頒發,所以承辦單位就寫成鄭州教育局;如果年度內一教師參加了華東師大的暑期培訓,并用它拿來16、轉換專業課學時,承辦單位則要寫成華東師范大學。(3)辦理負責。組織好材料后,京廣校區的老師交至京廣校區教務處206孫曉老師處,迎賓校區的老師交至辛鑫老師處,然后由辛鑫老師統一交到孫曉老師處上報辦理。四、常用電話號碼1.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客服電話(公需課學習)2.鄭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繼續教育管理處(專業課學習)0371-671825323.網絡專業課學習平臺客服電話(專業課學習)4.校內電話鐘衛民:135-9888-5739宋 輝:137-0395-1357孫素蓉(負責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159-3622-8926孫 曉(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150-3608-17、8729辛 鑫(負責收集迎賓校區辦理材料):139-3764-6861附件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以下簡稱繼續教育)工作,強化繼續教育在推動我省人才隊伍建設中的作用,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繼續教育證書管理暫行辦法是規范繼續教育證書管理,促進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本暫行辦法適用于全省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繼續教育實行證書登記制度。證書登記的內容,主要包括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學時、18、內容、形式、起止時間、考核成績、承辦單位等。 第四條 繼續教育內容分為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需科目是指全體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法律法規、政策、基本理論、技術、信息等方面的知識。主要包括創新能力培養、現代科技知識、職業道德教育、團隊協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內容。公需科目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各行業特點及現已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實際情況統一確定,集中或分級組織培訓。 專業科目是指本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行業專業新理論、技術、信息,以及行業內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學科前沿發展動態,研究生產、管理中急需解19、決的問題等。專業科目由各部門、各行業根據行業專業發展需要統一確定,集中或分級組織培訓。 第五條 參加和接受繼續教育是每個專業技術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習的時間,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累計不少于86學時(64小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于60學時,公需科目不少于26學時;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累計不少于74學時(56小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于52學時,公需科目不少于22學時。每學時為45分鐘。在繼續教育年度內,學習時間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現已實行學分制的行業部門,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六條 全省專業技術人員使用的繼續教育20、有效證書統一為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以下簡稱繼續教育證書),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印制、發放、管理。 第七條 各省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直各單位人事(繼續教育管理)部門,按照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管理號編碼規則(見附件)的要求,負責本轄區、本部門繼續教育證書的申領、編號、備案、審驗和發放管理工作。 第八條 繼續教育證書由專業技術人員本人保管或單位集中保管。證書丟失、損毀以及登記填滿后,應按照發證渠道,及時申請補發或更換繼續教育證書。 第九條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取得的各種有效證件,是繼續教育證書登記、審驗、復驗的依據。參加由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及各級21、業務主管部門備案認可的繼續教育學習,或采取下列繼續教育形式之一的,憑相關有效證明,可在繼續教育證書上登記: 一、參加各級繼續教育基地、業務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舉辦的各種進修班、研修班、培訓班; 二、到科研、生產等單位服務、實習進修、出國進修或參加相應的學歷教育或攻讀學位; 三、參加省轄市級以上的學術講座、學術會議和交流; 四、承擔國家、省重大專項、工程項目和課題研究; 五、在省級以上出版部門批準的正式出版物上發表、出版與本業務相關的論文、著作(譯作)、以及論文被重要科技、社科文獻檢索系統收錄等; 六、在科研、技術推廣、教學、醫療等活動中獲得各類重要獎項; 七、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職業、執業資格)、22、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專業技術職務外語等考試合格; 八、參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層、貧困地區參加支教、支農、支醫、掛職、科技特派員和扶貧工作以及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或本單位、行業組織的服務基層活動; 九、參加經業務主管部門批準的與本業務工作有關的有計劃、有考核的各種自學活動; 十、參加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的其他繼續教育形式等。 第十條繼續教育學時計算辦法可參照以下標準確定:(一)參加國家部委、省、市有關部門、行業組織主辦或委托舉辦的學習、培訓、研修班等活動,學時按承辦單位要求確定,或由選派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確定;(二)參加學歷、學位教育,考試合格者,每門課15學時認定;課程23、進修,考核合格者,不滿6個月的,每月按10學時認定,超過6個月的,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專業科目的學時。(三)參加國家部委舉辦的學術、交流會議的根據實際天數按每天6學時確定,宣讀、報告論文者另加6學時;參加省級學術、交流會議的根據實際天數按每天5學時確定,宣讀、報告論文者另加6學時。(四)參加國家級課題(項目)研究:在國家規定的完成時間內,主課題(項目)組人員,第一主持人每年確定為42學時,其他團隊成員確定為24學時。子課題(項目)組人員,第一主持人確定為30學時,其他團隊成員確定為18學時。(五)參加省級課題(項目):主課題(項目)組人員,第一主持人每年確定為30學時,其他團隊成員確定為18學時24、。子課題(項目)組人員,第一主持人確定為18學時,其他團隊成員確定為10學時。(六)公開發行出版著作(譯作),以每萬字為單位,主編確定為9學時,副主編確定為6學時,其他著作人確定為3學時;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國家一級學會主辦并經出版部門批準的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每篇在2000字以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確定為40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3學時;在省級專業刊物(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每篇在2000字以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確定為30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3學時;在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的刊物上發表論文,每篇在2000字以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確定為225、0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3學時,增刊、副刊除外。其論文被SCI、SSCI收錄的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專業科目的學時,被EI、ISTP、ISSHP收錄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確定為42學時,其他作者確定為18學時。同一篇被收錄的論文,可選擇認定最高學時,不得重復計算學時。(七)獲得中國專利局授予的發明專利的,按照發明專利主持人排序,第一名確定為48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6學時。獲得中國專利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第一名確定為36學時,同上以此類推。(八)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社科獎的,一等獎以上獲獎人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專業科目26、的學時,二等獎第一獲獎人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專業科目的學時,社科獎三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為46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3學時;獲得國家部委優秀科研成果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省社科成果獎和省發展研究獎等省部級獎項,一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為46學時,二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為42學時,三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為38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3學時;獲省轄市、省業務主管部門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成果獎和社科成果獎等市廳級獎項,一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38學時,二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為34學時,三等獎第一獲獎人確定為30學時,以此為標準,每排序錯后一位減少3學時。(九)專題調研報告被省委、省政府領導或27、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批示的,確定為20學時。(十)參加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者每個模塊計12學時;專業技術職務外語考試A級合格者,確定為24學時,每錯一級減少6學時。 (十一)參加全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考試通過者,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專業科目的學時,參加全國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職業資格)考試通過者,確定為46學時;參加全國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通過者,確定為36學時。(十二)參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層、貧困地區參加支教、支農、支醫、扶貧和掛職鍛煉工作滿一年的專業技術人員,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公需和專業科目的學時。(十三)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或本單位、行業組織的服務基層活動28、,繼續教育時間按每天5學時確定。(十四)其他類別的繼續教育形式,由省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或省業務主管部門參照上述標準確認學時,并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認可。參加各級繼續教育基地舉辦的繼續教育培訓班學習,學時由基地審批部門按實際學習時間確定。 第十一條 凡經省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省轄市業務主管部門批準或委托的行業協會、培訓機構等承辦的公需、專業科目繼續教育培訓的,可根據本辦法的相關規定,將學時計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按實際在崗時間折算應完成年度繼續教育學時:(一)年度內在境外工作超過6個月的;(二)年度內因病假超過6個月的;(三)生育;(29、四)經業務主管部門批準的其他情況。 第十三條 繼續教育證書的登記。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完成繼續教育學習、培訓并考核(考試)合格后,提交本年度參加繼續教育的各種有效證明的原件,由所在單位的人事(繼續教育)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繼續教育證書審驗工作實行分級、屬地管理:各省轄市、縣(市、區)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證書分別由省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審驗并蓋章;省直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證書由其業務主管單位人事(繼續教育)部門負責審驗并蓋章;流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證書由所在省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審驗并蓋章。 第十五條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每年30、對省轄市、省業務主管部門繼續教育證書的管理工作進行一次抽檢審驗,并將抽檢、評估等情況進行評比、通報。省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省業務主管單位人事(繼續教育)部門對本地區、本部門繼續教育證書管理情況,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審驗檢查。具體時間由各市、各部門自定。 第十六條 繼續教育證書審驗內容: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繼續教育相關政策、規定,完成公需、專業科目的培訓學時、考試(考核)成績、繼續教育培訓的有關證明材料情況及證書登記程序。驗證后加蓋審驗部門的印章。 第十七條 各單位人事(繼續教育)部門每年應將本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情況進行完整統計,按照第十四條要求,報各省轄市、省直管試點縣(市)人力資31、源和社會保障局、省業務主管部門備案,各省轄市、省直管試點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業務主管部門每年3月底將上年度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情況進行匯總后,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便于管理使用。 第十八條 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要在繼續教育證書中如實記載,作為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必備條件和崗位聘任(聘用)、工作考核、職業注冊、申請各種獎項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 第十九條 凡申報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等國家級或省級專家人選者,需完成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規定的培訓時間和內容,繼續教32、育證書作為申報國家、省級專家基本條件之一。省轄市、省業務主管部門對申報市(廳)級專家的專業技術人員也應參照執行。 第二十條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是全省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等情況的有效證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翻印、涂改,不得以發證、登記、審驗等名義亂收費。對擅自印制繼續教育證書的單位和個人,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各省轄市、省直管試點縣(市)和省業務主管部門可依據本暫行辦法,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繼續教育證書管理實施細則,并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 第二十二條 中央駐豫有關單位可參照本暫行辦法執行。 第二十三條 本暫行辦法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暫行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相關政策規定即行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