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92284
2024-12-17
10頁
59KB
1、規章制度:_外腳手架安全監理細則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外腳手架安全監理細則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xx年11月1日主席令第91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xx年6月29日主席令第70號)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第393號令)4.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建設部xx年第3號令)5.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建設部xx年第15號令)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xx)7.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xx);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xx);9.建筑施工現場環境和衛生標準(JGJ146-xx);10.龍2、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程(JGJ88-92);11.漏電保護器安裝和運行(GB13955-92);12.已審批的本項目的監理規劃;13.已審批的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三、督促施工單位必須按施工方案實施(1)腳手架搭設之前,應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藝確定搭設腳手架施工方案,內容應包括:基礎處理、搭設要求、桿件間距及連墻桿設置位置、連接方法,并繪制施工詳圖及大樣圖。(2)腳手架的搭設高度超過規范規定的要進行計算。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尺寸符合規范和施工方案要求,相應桿件可不再進行設計計算。但連墻件及立桿地基承載力等仍應根據實際荷載進行設計計算并繪制施工圖。當腳手架搭設高度在25-50m時,應對3、腳手架整體穩定性從構造上進行加強。如縱向剪刀撐必須連續設置,增加橫向剪刀撐,連墻桿的強度相應提高,間距縮小,以及在多風地區對搭設高度超過40m的腳手架,考慮風渦流的上翻力,應在設置水平連墻件的同時,還應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等,以確保腳手架的使用安全。(3)對腳手架進行的設計計算必須符合腳手架規范的有關規定,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4)腳手架的承包商案應與施工現場搭設的腳手架類型相符,當現場因故改變腳手架類型時,必須重新修改腳手架方案并經審批后,方可施工。1、立桿基礎(1)立桿基礎應符合方案要求。搭設高度在25cm以下時,可素土夯實找平,上面鋪50mm20mm厚木板,長度為2m時垂直于墻4、面放置;長度大于3m時平等于墻面放置。(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底座應有可鍛鑄鐵制造與焊接底座兩種,搭設時應將木墊板鋪平,放好底座,再將立桿放入底座內,不準將立桿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則將改變墊板受力狀態。底座下設置墊板有利于荷載傳遞,試驗表明:標準底座下加設木墊板(板厚5cm,板長200cm),可將地基土的承載能力提高5倍以上。當木板長度大于2跨時,將有助于克服兩立桿間的不均勻沉陷。(3)當立桿不埋設時,離地面20cm處,設置縱向及橫向掃地桿。設置掃地桿的做法與大橫桿及小橫桿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桿底部,約束立桿水平位移及沉陷,從試驗中看,不設掃地桿的腳手架承載能力也有下降。(4)腳手架基礎地勢較低5、時,應考慮周圍設有排水措施,木腳手架立桿埋設回填土后應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積水。2、架體與建筑結構拉結(1)架高度在7m以下時,呆采用設置拋撐方法以保持腳手架的穩定,當搭設高度超過7m不便設置拋撐時,應與建筑物進行連接。I、腳手架與建筑物連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風荷載而發生的向內或向外傾翻事故,同時可以作為架體的中間約束,減少立桿的計算長度,提高承載能力,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II、連墻桿的間距,一般應按表中規定距離設置。當腳手架搭設高度較高需要縮小連墻桿間距時,減少垂直間距比縮小水平間距更為有效,從腳手架荷載試驗中看,連墻桿按二步三跨設置比三步二跨設置時,承載能力提高7%。III、連墻桿應6、靠近節點并從底層第一步大橫桿處開始設置。IV、連墻桿應靠近節點設置,距主節點不應大于300mm。(2)連墻桿必須與建筑結構部位連接,以確保承載能力。I、連墻桿位置應在承包商方案中確定,并繪抽作法說圖,不得在作業中隨意設置,嚴禁在腳手架使用期間拆除連墻桿。II、連墻桿與建筑物連接作法可作成柔性連接或剛性連接。柔性連接可在墻體內預埋8鋼筋環,用雙股8號(4)鉛絲與架體拉接的同時增加支頂措施,限制腳手架里外兩側變形,當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24m時,不準采用柔性連接。III、在搭設腳手架時,連墻桿應與基他桿件同步搭設,在拆除腳手架時,應在其他桿件拆到連墻桿高度時,最后拆除連墻體。最后一道連墻桿拆除前,應7、先設置拋撐后,再拆連墻桿,以確保腳和架拆除過程中的穩定性。3、桿件間距與剪刀撐(1)桿、大橫桿、小橫桿等桿件間距應符合規范規定和承包商案要求。當遇門口等處需加大間距時,應按規范規定進行加固。(2)桿是腳手架主要受力桿件,間距應均勻設置,不能加大間距,否則降低立桿承載能力;大橫桿步距的變化也直接影響腳手架承載能力,當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時,臨界荷載下降27%。(3)剪刀撐是防止腳手架縱向變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設置剪刀撐還可以增加腳手架的整體剛度,提高腳手架承載能力12%以上。I、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數為5-7根(6m),斜桿與地面夾角在45-60之間。II、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8、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組剪刀撐,由底部至頂部隨腳手架的搭設連續設置;中間部分可間斷設置,各組剪刀撐間距不大于15m。III、高度在25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在外側立面必須沿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IV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和伸出的小橫桿進行連續,底部斜桿的下端應置于墊板上。V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均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0.5m,設置2個旋轉扣件。4、腳手板與防護欄桿(1)腳手板是施工人員的作業平臺,必須按照腳手架的寬度滿鋪,板與板之間緊靠。采用對接時,接頭處下設兩根小橫桿;采用搭接時,接槎應順重車方向;竹笆腳手板應按主竹筋垂直與大橫桿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四角應用1.21mm鍍鋅鋼絲固定在大9、橫桿上。(2)腳手板可采用竹、木、鋼腳手板、基材質應符合規范要求。竹腳手板應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板必須是穿釘牢固,無殘缺竹片的;木腳手板應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樺木等)無腐朽、劈裂板;鋼腳手板用2mm厚板材沖壓制成,如有銹蝕、裂紋者不能使用。(3)凡腳手板伸出小橫桿以外大于20cm的稱為探頭板。由于目前鋪設腳手板大多不與腳手架綁扎牢固,若遇探頭板有可能造成附墜落事故,為此必須嚴禁探頭板出現。當操作層不需沿腳手架長度滿鋪腳手板時,可在端部采用護欄及立網作業面限定,把探頭板封閉在作業面以外。(4)腳手架的外側面按規定設置密目安全網,安全網設置在外排立桿的里面。密目網必須用10、合乎要求的細繩將網周邊每隔45cm(每個環扣間隔)系牢在腳手管上。(5)遇作業層時,還要在腳手架外側大橫桿與腳手板之間,按臨邊防護的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和擋腳板,防止作業人員墜落和腳手板上物料流落。5、交底與驗收(1)腳手架搭設前,施工負責人應按照承包商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的交底,并有專人指揮。(2)腳手架搭設完畢,應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按照承包商案和規范分段進行逐項檢查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3)驗收標準:(應按照相應規范要求進行)I、鋼管立桿縱距偏差為50mm。II、鋼管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為總高度)。III11、扣件緊固力距為:40-50N?m,不大于65N?m。抽查安裝數量的5%,扣件不合格數量不多于抽查數量的10%。IV、扣件緊固程度直接影響腳手架的承載能力。試驗表明,當扣件螺栓扭力矩為30N?m時,比40N?m時的腳手架承載能力下降20%。(4)對腳手架檢查驗收按規范規定進行,凡不符合規定的應立即進行整改,對檢查結果及整改情況,應按實測數據進行記錄,并由施工承包商驗收人簽字掛牌使用。6、小橫桿設置(1)規范規定應該在立桿與大橫桿的交點處設置小橫桿,小橫桿應緊靠立桿用扣件與大橫桿扣牢。設置小橫桿的作用有三:一是隨腳手板傳來的荷載;二是增強腳手架橫向平面的剛度;三是約束雙排腳手架里外兩排立桿的側向12、變形,與大橫桿組成一個剛性平面,縮小立桿的長細比,提高立桿的承載能力。當遇作業層時,應在兩立桿中間再增加一道小橫桿,以縮小腳手板的跨度,當作業層轉入其他層時,中間處小橫桿可以隨腳手板一同拆除,但交點處小橫桿不應拆除。(2)雙排腳手架搭設的小橫桿,必須在小橫桿的兩端與里外排大橫桿扣牢,否則雙排腳手架將變成兩片腳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支腳手架的整體性;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小橫桿兩端應固定在立桿上,大橫桿擱置在小橫桿上固定,大橫桿間距40cm。(3)單排腳手架小橫桿的設置位置,與雙排腳手架相同。不能由于半磚墻、18cm墻、輕質墻、土坯墻等穩定性差的墻體。小橫桿在墻上的擱置長度不應小于1813、cm,小橫桿伸入墻體過小不僅影響支點強度,而且在單排腳手架產生變形時,小橫桿容易拔出。7、桿件搭接鋼管腳手架的立桿及大橫桿的接長應采用對接方法。立桿若采用搭接,當受力時,因扣件的銷軸受剪,降低承載能力,試驗表明:對接扣件的承載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大橫桿采用對接可使小橫桿在同一水平面上,利于腳手架搭設;剪刀撐由于受拉(壓),所以接長時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0cm,接頭處設置扣件不少于兩個。考慮腳手架的各桿件接頭處傳力性能差,所以接頭應交錯排列不得設置在一個平面內。四、架體內封閉(1)腳手架鋪設腳手板一般應至少兩層,上層為作業層下層為防護層,當作業層腳手板發生問題而落人落物時,下層有一層14、起防護作用。當作業層的腳步手板下無防護層時,應盡量靠近作業層處掛一層平網作防護層,平網不應離作業層過遠,應防止墜落時平網與作業層之間小橫桿的傷害。(2)當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筑物之間縫隙(15cm)已構成落物、落人危險時,也應采取防護措施,不使落物對作業層以下發生傷害。五、卸料平臺外腳手架吊物卸料平臺和井架卸料平臺應有單獨的設計計算書和搭設方案。吊物卸料平臺、井架卸料平臺應按照設計方案搭設,應與腳手、井架斷開,有單獨的支撐系統。卸料平臺要求采用厚4CM以上木板統一鋪設,并設有防滑條。外架吊物卸料平臺應采用型鋼做支撐,預埋在建筑物內,不的采用鋼管搭設。井架卸料平臺可以由鋼管從基礎上搭設,但基礎必須采用砼,地立桿墊型鋼或木板。吊物卸料平臺必須設置限載牌。卸料平臺臨邊防護到位,設置1.2M高防護欄桿和30CM踢腳桿,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規章制度本文至此結束,感謝您的瀏覽!(資料僅供參考)下載修改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