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培訓藥品知識-食物營養與過敏.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2805
2024-12-17
5頁
149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藥店藥房-開店管理資料大全打包資料資料打包下載
1、食物營養與過敏膳食脂肪酸與過敏性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張堅一、過敏性疾病概況過敏性疾病是指機體受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后產生的一種異常或病理性免疫反應。常見過敏疾病主要為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胃腸炎以及濕疹、蕁麻疹、斑疹、丘疹、劃痕癥、異位性皮炎、風團皮疹、皮膚搔癢等。過敏性疾病對人類的健康影響非常大,其發病率比較高,約1/5的人患過敏性疾病,而且近些年比例還在不斷上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研究表明,作為一種常見病和流行病,過敏性疾病直接和間接的治療費用每年已超過200億美元 。在我國的不同人群中,過敏性疾病呈非常明顯上升趨勢,成為危害居民身心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對兒童哮2、喘的調查表明,從1990-2000年的十年間,我國兒童哮喘的發病率上升了大約65%。上海市兒童哮喘發病率,在全國是最高的,北京增長也非常快,10年中增加了近1.6倍,其他一些城市的發病率也基本類似。另外,我國人群過敏性鼻炎的統計發病率為38%,也是非常高的。雖然其他類型的過敏性疾病還未取得全國代表性的數據,但一些地方性調查結果顯示,過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因此,從各個區域的流行情況來看,過敏疾病非常嚴重。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21世紀重點要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雖然過敏性疾病有非常明顯的遺傳傾向,但它與環境因素關系也非常密切。有研究表明,環境因素的改變可能是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的重3、要因素。 二、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過敏膳食脂肪對人體的體質、營養狀況有重要影響,現代研究認為它與免疫系統的關系也非常密切。從1930到1950,在動物和人體上的研究表明n-6系列的必需脂肪酸缺乏會導致皮膚的炎癥反應。Hansen等觀察到,必需脂肪酸缺乏動物的皮膚也出現干燥、鱗狀皮膚,與患濕疹病人的病征極為相似。對患濕疹兒童的檢測發現血漿中的必需脂肪酸水平明顯要低于正常兒童。所以現在關于脂肪酸的平衡與過敏性疾病之間的關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必需脂肪酸是指亞油酸和亞麻酸。這兩種脂肪酸都是人體不能合成的,所以是必需脂肪酸。研究表明,兩個系列的脂肪酸在人體內代謝途徑存在不同。n-6系列從亞油酸開始,經4、過去飽和酶作用,生成-亞油酸。然后再延長生成雙高-亞麻亞油酸,然后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是許多代謝物質的前提,像前列腺素等都是由花生四烯酸代謝而來。它再進一步通過延長、氧化等,產生更長的碳鏈的n-6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N-3系列也是這樣。它們雖然共用一個酶,但是這兩個系列的脂肪酸不能互相交互,互相來生成。亞麻酸最后主要通過不斷的去飽和、延長等作用,生成二十碳五烯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EPA,也是許多活性物質的前提。然后再進一步生成二十二碳六烯酸,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DHA,它是膜的重要結構成分。它也與許多受體蛋白的識別及膜的流動性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關于脂肪酸與過敏性疾病的一些研究雖然不是5、很成熟,但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認識。近年研究發現,過敏性濕疹的病人并不缺乏亞油酸, 相反,體內亞油酸的濃度還有所升高。但由亞油酸進一步延伸代謝出來的產物的濃度卻降低了。在加拿大和英國進行的研究就表明,與正常人相比,濕疹病人血漿中亞油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代謝產物卻降低了,提示可能是轉化率受到了影響。大多數臨床研究觀察到,給予亞麻酸可以改善皮膚的狀況。三、病例分析及結論(一)病例11病情介紹6歲男孩。癥狀是慢性鼻塞,偶爾咳嗽和呼吸困難,被狗舔后出現蕁麻疹。間或出現煩躁和哭鬧。其母認為是由于食用糖果造成的。同時從嬰兒期開始就出現過度口渴的狀況。血清必需脂肪酸檢測結果顯示,血清磷脂亞油酸水平6、升高, 而前列腺素合成前體水平降低。另外,各種n-3系列必需脂肪酸水平很低。給予每日2g 含9%亞麻酸的月見草油(EPO),口渴癥狀很快減緩,約1周后, 教師觀察到孩子的興奮性增加,母親觀察到孩子食欲減退。EPO劑量降低到1g,而后是500mg,在此劑量下,口渴狀況得到緩解并一直保持。一個月后,母親觀察到孩子與鄰居家狗接觸后不再出現蕁麻疹,夜間鼻塞狀況減輕,皮膚和頭發干燥程度降低,并變得平靜。之后,又開始補充鐵劑和含1gEPA的魚油,同時又開始了針對過敏的免疫治療程序。在接下來的9個月中,皮膚和頭發變得有光澤,眼部浮腫消失,沒有鼻塞和活動上的問題。在檢查視網膜痣期間臨時停止了EPO的服用,2周7、后,口渴,鼻塞流涕癥狀出現,變得煩躁并在接觸狗后出現疹子,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需要支氣管擴張藥物。復發一個月后, 重新每日服用1g EPO,10-14天恢復正常,跟蹤觀察19個月未復發。 2n-6, n-3系列脂肪酸對免疫系統的不同作用與相關研究目前關于兩個系列脂肪酸對免疫系統的作用有一些認識。總體來講,n-6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作用是促進單核細胞的增殖和前列腺素2(PGE2)的生成,從而促進炎癥反應。而n-3系列脂肪酸相對的作用是抑制免疫反應因子和前列腺素2的生成,從而抑制炎癥反應。過去30年中n-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的增加導致n-3系列脂肪酸,特別是長碳鏈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絕對8、攝入量和所占相對比例的降低。可能的生物學機制是n-6與n-3比率升高會使免疫系統向對過敏原更加敏感的方向傾斜。一些流行病學調查的資料支持了上述觀點。對愛斯基摩人和在丹麥過敏性疾病的相關疾病調查中發現愛斯基摩人食用大量的海產品,即食用了很多長碳鏈的n-3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食用牛肉或者相對來說n-6系列的脂肪酸攝入量很高的丹麥人相比,牛皮癬和支氣管的發病率都要低得多,牛皮癬僅為丹麥人的1/25,支氣管只為1/9。另外,對吃魚和不吃魚兒童的比較發現,吃魚很少的兒童,與每周吃魚要大于1次兒童相比,患病率是增加的。那么就吃魚多的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和那些很少吃魚的兒童相比,要降低30%-70%。另外,9、N-3 系列脂肪酸,由于相對來說在血漿中的水平比較低,那么其血漿中水平顯著性變化的檢測也比較困難。但與對照相比,濕疹患者血漿中亞麻酸(LNA 18:3 n-3)濃度高,而其更長碳鏈的代謝產物含量則很低。(二)病例2 1病情介紹6歲女孩。癥狀是慢性鼻炎,咳嗽,“鼻竇問題”,胃疼,經常感冒,輕度濕疹。睡眠差,脾氣暴躁。查體見右肘前窩過敏性皮炎,輕度呼吸困難,收縮期雜音,腿部皮膚干燥、磷狀,大腿和上臂呈明顯蟾皮病。血清檢測發現磷脂中EPA含量偏低。給予EPO并進行變態反應治療,對皮膚癥狀無改善作用,但呼吸系統問題有所緩解。每天予15g亞麻籽油(LSO,含亞麻酸50%),增加了皮膚油性,蟾皮癥狀基本消10、失,濕疹程度減輕。改用2g魚油替換LSO,仍能夠保持皮膚癥狀的改善。2膳食脂肪酸攝入狀況我國對膳食中脂肪酸攝入狀況,進行了一定研究。在北方一區,南方的兩個區,比例都是n-6系列脂肪酸大于n-3系列。中國營養學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比例在4:1是比較合理的,這實際上也是相對于西方國家比例比我國更高而提出來的。現代西方膳食中 n-6與n-3脂肪酸的比例高達 20-30:1,而過去的比例則為1-2:1。膳食脂肪酸構成的這種變化導致母乳和人體內脂肪酸構成的改變。多項大型研究顯示,這種改變與過敏性疾病發生的增加有著密切的關系。 脂肪酸北方一區北方二區南方一區南方二區飽和脂肪酸 (g)21.911.914.719.9單不飽和脂肪酸(g) 25.419.423.430.4多不飽和脂肪酸(g)22.515.419.719.9S:M:P1:1.1:.11:1.6:1.31:1.6:1.31:1.5:1n-6/n-35.61.87.26.2在日常飲食和臨床工作中,考慮脂肪酸在機體免疫平衡中的作用,對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