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設備維護保養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3545
2024-12-17
8頁
16.8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設備設施管理維護制度設備潤滑管理制度合集打包下載
1、 生產設備維修保養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目的。 為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地發揮設備效能,做到正確使用設備,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以保證設備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轉,保障生產,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相關職責。 1動力設備部負責對生產設備進行臺賬登記、維修保養等日常管理工作。 2動力設備部參與對新生產設備的改造和驗收。 3. 生產中心和供應部負責新生產設備的引進和制定現有設備的升級改造計劃。 4. 各生產班組對生產設備進行使用和維護。5. 動力設備部維修人員具體負責生產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各生產班組參與維修和保養。 第三條 原則。預防為主,養修并重。做到定期2、保養,正確處理使用、保養和修理的關系,不允許只用不養,只修不養。 第四條 范圍。本制度適用于直接生產設備及生產輔助設備。 第五條 本制度可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并按相關程序進行批準和執行。 第二章 生產設備管理制度 第六條 各生產廠根據生產的要求和公司的發展需要,需購置生產設備時應填寫生產設備采購申請單,報生產總裁審核,報總經理批準。 第七條 需要自制或自行改造的設備由生產廠提出申請,報總經理批準,由動力設備部和生產廠共同實施。第八條 新生產設備的驗收。 1.采購或自制的生產設備,由生產廠和設備廠家共同調試安裝,確認符合要求后,由動力設備部、生產廠和供應部共同進行驗收。 2.對驗收不合格的生產設備3、,生產廠把情況反映到供應部,由供應部相關人員與設備廠家進行溝通解決。 3.動力設備部對驗收合格的生產設備進行編號,建立設備檔案,并在生產設備臺賬上登記。 第九條 制定生產設備的巡檢措施。對設備進行動態管理。 第十條 設備的轉讓和報廢。 1.設備陳舊老化,不適宜生產需要或再無使用價值,生產廠申請報廢,動力設備部進行技術鑒定和評估,提交評估意見書,報生產總裁審核。 2.有關部門指派專人對設備使用年限、損壞情況、影響工作情況及殘值情況進行鑒定和評估,填寫意見書交生產中心。 3.生產中心報廢、報損申請單附意見書一并上報,并按相關程序由總經理審批。 第三章 生產設備使用制度 第十一條 生產設備驗收合格后4、,由使用部門辦理生產設備領用手續。 第十二條 工藝部根據需要編寫生產設備操作規程,發放給使用班組。對于精密、大型設備或關鍵、特殊工序所用的設備以及檢驗和試驗的儀器設備均要編制相應的操作規程,同時要求相關操作人員應接受適當培訓,操作人員通過現場考核,確認合格后方可讓其操作。 第十三條 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對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進行處罰,并重新學習操作規程。 第十四條 兩班連續運轉的設備,崗位人員交接班時必須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交接,交接內容包括設備運轉的異常情況、原有缺陷變化、運行參數的變化、故障及處理情況等。 第十五條 操作人員發現設備有嚴重故障,并有發生事故的危險時,應立即停止5、操作逐級報告,并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 第十六條 動力設備部應對設備日常使用進行巡查,對不遵守規定,造成設備丟失、損壞者,應進行處罰。 第十七條 設備在停車機械掃除、加油、檢查、修理時,為防止他人啟動,發生意外,應有適當的安全裝置和明顯標志。 第十八條 非本崗位操作人員未經批準不得操作本機。 第十九條 動力設備部經理對設備保養、檢修和使用負有監督職責。 第四章 生產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第二十條 現場使用的生產設備應有統一的編號,以便于維修保養。 第二十一條 動力設備部根據設備的性能、使用頻率和相應的設備保養規程等要求制訂生產設備年度維修保養計劃,并按計劃嚴格執行。 第二十二條 保養分為日常保養、一6、級保養、二級保養。 1.日常保養以操作人員為主,在設備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后進行。 內容:a.保持設備及其環境的整潔; b.設備各松動部位的緊固; c.設備運行狀態檢查; 2.一級保養以操作人員為主,維修人員輔導。 內容: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管道,更換易損件,調整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設備各個部位,對需潤滑部位進行潤滑。 3.二級保養以維修人員為主,操作人員輔助。 內容:對設備進行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電器除塵,局部恢復精度,儀表校準,調整螺桿組合等。 第二十三條 生產廠要求設備操作人員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日7、常生產中出現機器故障,應及時修理,自行無法修理的,應及時報告動力設備部協助解決。修理結束后應填寫生產設備檢修記錄,檢修好的設備使用者應在檢修記錄上簽字確認。動力設備部應將重大檢修情況記錄在相應設備檔案卡上。 第二十四條 班前班后由操作人員認真檢查設備,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及時消除各種泄漏現象,班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排除,并認真做好交班記錄。 第二十五條 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零件,疏通油、氣管路,更換磨損的零件,調整設備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設備各個部件。 第二十六條 操作工人會一般修理并配合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零件,清洗、換油、檢查修8、理電氣部分,使設備技術狀況達到完好的要求。 第四章 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第二十七條 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由生產廠和動力設備部共同進行,如有必要外請專業技術人員協助進行。 第二十八條 重要設備(關鍵設備)按照其在生產中作用、設備的價值、設備的精密程度,設備的復雜性等來劃分,并制作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的目錄。 第二十九條 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由專門人員,定時、定點、定標準進行維護和保養。并做好記錄,進行歸口管理。 第三十條 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的現場,應設立明顯的標牌,說明設備的操作維護人員、運行狀態、注意事項等。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設備檔案由動力設備部指派專人兼職負責,并存檔于動力設備部。 第三十三條 生產部設備主管、設備管理維修人員、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制度。 第三十四條 因未嚴格執行本制度,造成設備和其他財產損失事故,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2)責任人員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3)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4)事故制定的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編制: 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