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智能停車云服務移動平臺技術方案21頁DOC21頁DOC.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4116
2024-12-17
21頁
3.72MB
1、 可視化智能停車云服務移動平臺 技術方案目 錄第1章系統概述31.1項目背景31.2項目建設目標41.3項目建設原則4第2章方案設計標準6第3章系統功能73.1系統概述73.2系統結構73.3系統功能設計83.3.1定位與停車場自動呈現83.3.2停車場信息展示83.3.3車位預約預定與無線支付103.3.4停車場微地圖車位導航113.3.5反向定位尋車123.3.6個人中心133.3.7消息資訊143.3.8系統設置153.3.9公眾查詢及預訂子系統153.3.9.1功能實現153.3.9.2系統數據流163.3.10系統數據支撐子系統193.3.10.1功能實現193.3.10.2系統數據2、流程圖20第4章平臺維護21第1章 系統概述1.1 項目背景目前,由于道路規劃與建設、政策相互協調性等問題,長期以來,城市交通建設往往更注重動態交通而較為忽視靜態交通。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在停車領域新的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在實際停車問題方面,存在著許多矛盾。(1)城市中心區停車混亂、停車位不足在我國大多城市,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數量都存在著較大差距,同時在商業中心區、城市CBD以及旅游景點等人口密集區域,停車設施明顯不足,停車庫出入口設置不合理現象很多。據統計,城市停車設施嚴重不足,停車供需不衡。目前城市的停車位目前只能滿足50%的停車需求。機動車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長,城市私人3、小汽車每年的增長速度更是高達20%30%(個別城市高達50%)。(2)停車場利用率不均衡中心城區停車泊位周轉效率偏低,有的地方甚至出現“車無地方停”和“車庫無車停”同時出現的矛盾現象。停車場使用率不高,如部分商業停車場和單位停車場晚上空余現場嚴重,而各小區又無地可停。同時停車場建成后挪作他用的現象也很普遍,這就加劇了停車泊位的供需矛盾。(3)因盲目尋找停車空位而附加的道路無效交通流的現象突出由于沒有技術手段支撐,不能及時、方便地給駕駛員提供準確、有效的停車信息,導致車輛因盲目尋找停車空位而附加了道路無效交通流,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壓力,或者導致車輛迫于無奈而亂停亂放。(4)停車收費不規范停車場地的4、收費缺乏監管,路內、路外各類停車場的收費額度缺乏彈性和配合,導致停車場地使用出現嚴重的不均衡,從而加劇了停車難、亂停車的現狀。(5)靜態交通管理水平不足嚴重影響動態交通城區的交通擁堵狀況日趨明顯,違章占道、收費標準和管理混亂現象嚴重。合法停車位嚴重不足導致機動車的亂停亂放,管理單位還是依靠大量人工完成停車收費的管理,導致停車資源不能有效使用和擴大投資再利用,也經常出現人為管理上的矛盾和收費舞弊行為,甚至引發不和諧的社會負面影響。城市靜態交通管理上的不足已經觸動并影響了城市動態交通的暢通、有序。(6)停車場備案無信息化支撐,易造成備案數據丟失,備案耗時長,難以對已備案停車場進行統一查詢管理。(75、)停車場車輛進出信息分散存儲于各停車場中,缺乏統一存儲和管理,在公安和刑偵部門進行案件偵破時無法快速調出相應車輛信息。城市交通的整治,離不開靜態交通和動態交通的有效結合與管理,是個系統而龐大的循環工程,雖然政府在車輛管理、交通規劃、道路建設、交通立法與執法和相關配套資源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實需求。靜態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是城市現代化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眾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管理經驗表明:強化智能停車管理是提升靜態交通管理的必要措施,以智能停車管理為核心的靜態交通管理系統工程是城市交通暢通的必要保障,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管理水平的標準之一。目前,成都市市區現有超過36006、家停車場,共有泊位數超過76萬個,每年預計遞增400-500家停車場,5年后停車場將達到5000余家,泊位數超過120萬。因此,提高停車場的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停車場的作用,提高其使用率和周轉率,對于成都市的長遠發展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智能停車管理是靜態交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停車設施的建設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停車難”已經成為城市現代化的通病。合理制定停車收費政策,有效發揮室內、室外停車設施的優勢,緩解交通擁擠壓力,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務。停車問題已經影響到社會、經濟和生活的諸多方面:收費不規范、支付不便捷、監管無支撐、服務成空白等等。運用一種新的智能停車管理模式完善城7、市停車管理體制,建立高效、合理、動態發展的城市停車管理機制,依托目前成熟的信息技術,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是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規劃的,新模式的建立將使城市停車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學和現代化。成都市于2012年6月實行了成都市智能停車場信息系統建設技術導則(試行),規定了智能停車場信息系統建設的功能及技術要求,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停車場自身管理平臺的技術支撐。1.2 項目建設目標依托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實時采集各停車場及停放車輛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傳輸至移動智能設備,實現公眾停車查詢、預訂停車泊位(含第三方支付與結算)、停車引導、公眾消息互動等城市停車服務,為公眾出8、行停車提供便捷服務,緩解城市車輛難和違章停車問題。1.3 項目建設原則本項目的建設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先進性原則:選擇業界先進和成熟的技術作為整個系統的技術架構,以保證系統有不斷發展和擴充的余地。 易用性原則:人機操作設計充分考慮不同使用者的實際需要,用戶接口及界面設計充分考慮人體結構特征及視覺特征進行優化設計,界面美觀大方,操作簡便實用。 可靠性原則:由于操作失誤出現的故障,系統應可進行恢復,不破壞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經濟性原則:依據嚴謹的科學分析,以最小規模的擴展建設思路解決當前及近期面臨的交通問題,為城市智能交通建設打下扎實的基礎,堅決避免重復建設。 易維護原則:建立良好的人機界9、面,在線幫助手段,使具有基本技術水平的系統維護人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系統進行較復雜的維護及一般性擴充。第2章 方案設計標準 系統建設嚴格按照國際通用協議、標準,采用Android/IOS環境開發建設,并遵循以下標準: 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范GB/T 12505-1990 軟件維護指南GB/T 14079-1993 軟件文檔管理指南GB/T 16680-1996 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GB/T 12504-1990 信息處理:數據流程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制符號及約定GB/T 1526-1989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網絡層安全協議(GB/T 1796310、)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GB/T 8567-1988 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編制指南GB/T 9385-1988 谷歌Android開發協議 蘋果IOS開發協議第3章 系統功能3.1 系統概述本系統擬覆蓋全市停車場的靜態信息和部分停車場動態信息,結合部分停車場室內微地圖,實現公眾查詢停車場信息、預訂停車位、停車場室內外無縫導航等功能,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規劃和停車服務,緩解全市停車難和違章停車問題。3.2 系統結構系統總體功能結構如下圖所示。圖3-1 系統總體功能結構圖3.3 系統功能設計3.3.1 定位與停車場自動呈現系統默認調用高德數字地圖并定位用戶當前位置,并且系統會采用屏幕避11、讓算法,自動把我們采集的停車點位以車圖標點標注形式顯示地圖可視區域,讓用戶更加便于選擇停車場位置信息,同時用戶滑動或放大地圖,停車場點位信息會根據相應的變化,以達到最佳停車場位置點推薦給用戶。 圖3-2 停車場點位呈現 3.3.2 停車場信息展示系統完整對接采集的停車場點位數據信息,采用氣泡引導的方式呈現停車場名稱、位置信息、進出口照片、停車場收費規則、總車位數、剩余車位數等信息;系統還提供停車場的微地圖,點擊微地圖,系統會自動加載該停車場的內部結構圖,展示停車場內部的詳細情況例如:停車場地形、車位號、行駛道路,電梯、樓梯等信息,可視化呈現真實停車場內部結構,同時還提供基于停車場內部的查找搜索12、和離線微地圖,讓用戶更加直觀的了解停車場環境,為用戶節約尋找和記憶車位的麻煩。圖3-3 停車場信息展示 圖3-4 停車場微地圖展示圖3-5 停車場微地圖立體展示3.3.3 車位預約預定與無線支付基于定位和地圖的完美融合,用戶可以選擇可視化地圖或者傳統的文字界面進行停車場車位的預約,傳統的預約只能以文字方式呈現車位的動態,用戶無法形象直觀的了解停車場和車位的狀況,例如:大小車位、車位周圍環境、怎么找到車位等問題,可視化地圖基于圖形化操作,采用不同的顏色區分車位的空閑狀態,并且不同車位大小程序以不同大小圖形呈現,以及車位周邊的柱頭、墻都是可視化圖形化展示出來,用戶更可以基于地圖車位進行相應的預約預13、定、導航等操作,可視化停車場微地圖預約,打破了傳統的車位預約文字呈現方式,彌補了用戶對陌生停車場的不熟悉感,讓用戶更加接近真實環境了解自己預約的車位環境,車位預約變得更加便捷。同時,車位預約需要交納部分預約金額,系統會根據不同停車場收費情況給出相應的停車預約費用預算,系統支持無線支付功能,系統默認支持天府通、銀聯/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停車結算后,用戶點擊結束停車,系統會給出具體的用戶停車費用清單,用戶只需選擇無線支付或現實支持支付剩余費用即可完成整個停車過程。圖3-6 停車場預定 圖3-7 停車場訂單詳情圖3-8 停車場訂單記錄3.3.4 停車場微地圖車位導航傳統導航智能導航到停車場進出口14、位置,無法精細化導航到用戶需要到達的車位,可視化停車場微地圖支持從地圖任意位置導航停車場具體任何車位功能,導航以分段方式引導用戶進入目的地,當用戶到達停車場進出口的位置是,系統會自動切換到室內導航方式,采取微地圖導航,讓用戶順利的到達目的地,同時,系統也支持夸樓層導航,電梯、公共服務點無縫導航,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行駛引導方案。圖3-9 停車場外部導航 圖3-10 停車場內部導航3.3.5 反向定位尋車據統計反向找車會讓用戶浪費大量的時間,特別是某些大型停車場,用戶停車的時間甚至比找車的時間更長久,陌生停車場可能用戶會耗費更長的時間,傳統反向尋車,不僅需要用戶記憶自己的停車區域和車位號,更是以簡單15、的文字的形式引導用戶到車位,常常還因為文字表達問題誤導用戶,極大的不方便用戶找車。基于可視化微地圖反向尋車讓整個過程變得極其便捷,系統會自動根據用戶預約的車位進行反向尋車記錄,根據用戶當前所在位置,結合室內外地圖自動最優路徑規劃到用戶車位所在地,結合GPS和WIFI定位,輔助引導用戶到自己的車位,實現了可視化的反向尋車。圖3-11 反向尋車位置 圖3-12反向停車路線引導3.3.6 個人中心會員系統提供用戶的自主注冊登錄、密碼修改、停車記錄管理功能、個人資料管理,采用便捷的短信認證機制,保證會員的真實有效性;停車記錄信不僅提供用戶的詳細停車記錄和費用清單,更引入譽機制作為用戶的停車信譽等級和用16、戶的誠信檔案,用戶每次停車都會給予相應的信譽記錄;我們采用百分制度,對遵守停車協調的用戶進行信譽獎勵,對不遵守停車協議的用戶進行扣除,停車場管理者可根據用戶信譽情況給予相應的停車監管。圖3-13 個人中心3.3.7 消息資訊該模塊為消息通知模塊和平臺活動模塊,其中包含系統通知、停車預約約定通知、平臺活動通知;例如:系統版本升級通知、平臺用戶中獎資訊、用戶車位預約預定確認消息通知等。圖3-14 消息資訊3.3.8 系統設置該模塊提供系統的輔助功能,其中包含:離線地圖下載、系統檢查更新、軟件分享、用戶停車說明和微地圖圖標圖例、意見反饋等。3.3.9 公眾查詢及預訂子系統1.2.3.4.5.5.1.17、5.2.5.3.5.4.5.5.5.5.1.3.3.9.1 功能實現通過“公眾查詢及預訂子系統”,公眾可以通過手機終端,在出發前或在出行途中,實時查詢目的地停車場的車位信息、使用狀況等,可以預定好車位,規劃好出行路線和時間;并可在線支付停車費用。預定成功,本系統將發送信息通知停車場,因此,本系統促進了停車場的管理,極大地改善車主的停車體驗,有效地解決了出門“停車難”的問題。停車位查詢時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用戶可以查詢所要了解的停車場停車情況,包括:停車場所在位置、車位總數量、現在停車數量、可預訂車位數等。車位預定是本系統最重要的功能,用戶可以選擇空閑車位,通過在線支付、預定車位使用時間。該子系18、統還提供用戶注冊和登錄、會員信息管理、用戶訂單管理、車位退訂、用戶抽獎、便民信息管理、停車位標記等功能。3.3.9.2 系統數據流圖3-15 公眾查詢及預訂子系統數據流程圖圖3-16 用戶注冊流程圖圖3-17 用戶登錄流程圖圖3-18 泊位預定流程圖流程圖說明l 用戶注冊公眾通過“用戶注冊模塊”訪問“數據處理模塊”,將注冊信息存儲“用戶信息庫”,成為注冊會員。l 用戶查詢處理流程(1) 用戶通過“查詢模塊”訪問“數據處理模塊”對“平臺基礎庫庫”進行查詢操作。(2) “平臺基礎庫”將查詢結果返回給“數據處理模塊”,通過“查詢模塊”返回給用戶。l 預訂處理流程(1) 用戶通過“查詢模塊”查詢“平臺19、基礎庫”中的停車場及空閑車位信息,通過“登錄模塊和用戶認證”登錄系統,訪問“數據預訂接口”,通過“數據處理模塊”訪問“第三方支付接口”調用第三方支付系統,完成在線支付操作,第三方支付系統將支付結果返回給“數據處理模塊”。(2) “數據處理模塊”將“第三方支付”返回的處理結果,更新至“用戶信息庫”。(3) “數據處理模塊”將“第三方支付”返回的處理結果,通過“泊位查詢預訂停車場通知接口”發送給“停車場”。(4) 停車場將接收信息的結果返送給 “數據處理模塊”,更新平臺基礎庫的相關信息。3.3.10 系統數據支撐子系統1.2.3.4.5.5.1.5.2.5.3.5.4.5.5.5.5.1.5.5.20、2.5.5.3.3.3.10.1 功能實現該子系統包括但不限于負責接收各不同接口采集到的智能停車場綜合管理平臺的輸入數據,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解析,處理后存入智能停車綜合管理平臺基礎庫中。同時,該子系統可根據不同對接系統的需要,從智能停車綜合管理平臺基礎庫中取出對接系統需要同步的數據,并對數據按要求處理后分發給各個對接系統。采集的停車場數據包括:停車場基本信息、車輛出入庫記錄、空閑車位、等信息。圖3-19數據支撐子系統主要功能示意圖系統模塊介紹(1) 信息采集采集“政府智能停車場”、“社會商用停車場”、“占道停車場”、“小區停車場”的信息,采集信息包括:停車場的靜態基礎數據、車輛出入記錄、空閑車21、位數量、停車收費價格等信息。(2) 信息同步與推送將采集道的信息同步到“政府子查詢”數據庫、和“公安邊界接入同步”平臺。根據交委的需求,將推送給“頂層數據庫”。(3) 網站管理員管理系統管理員為管理系統的人員。系統管理員刻劃分不同的角色和權限。(4) 采集信息管理對通過采集模塊采集的各停車場的信息進行管理。采集信息管理包括:停車場基礎信息管理、停車場出入車輛管理、停車場人員管理、停車場商圈管理、停車場空閑車位等。(5) 系統基礎數據管理采集和推送操作需要設置的基礎數據。3.3.10.2 系統數據流程圖圖3-20 數據支撐子系統數據流程圖流程圖說明(1) 停車場通過“數據采集接口”,訪問“數據處理模塊”,采集停車場數據存入平臺基礎庫。(2) 平臺基礎庫時時將采集的信息同步到“政府查詢數據庫”。(3) 平臺基礎庫時時將采集的信息對接到“公安邊界接入平臺”。(4) 平臺基礎庫根據頂層系統業務需求為“頂層數據庫”提供數據。第4章 平臺維護平臺建成后,提供持續的平臺維護服務,服務內容包含: 遠程技術支持; 服務器巡視、維護; 平臺整體數據管理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