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佳軟件公司產品研發需求分析立項及評審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4247
2024-12-17
6頁
46.54KB
1、南佳軟件公司產品研發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產品研發過程的管理,指產品研發項目確定后,進行產品研發,形成可交付使用的軟件產品的過程。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做好研發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是確保產品研發質量和研發進度的關鍵。第二條 本流程制定的目的是為了對產品研發進行有效的組織實施,使產品研發處于受控狀態,保證軟件開發的最后成功,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軟件產品。第二章 產品的需求分析管理第三條 需求的采集采集的渠道分為市場反響、競爭對手分析、客戶反饋、運營數據分析、公司內部的建議等方面。第四條 需求的分析及編制文檔采集到的需求經過深入了解和系統分析,通過跟用戶的討論驗證,并形成產品需求文檔,讓開發、設計2、人員理解產品的概念,功能、特點及產品各個部分的邏輯。產品需求文檔包括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的需求。1、業務需求:反映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在項目定義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2、用戶需求:描述用戶的目標,或用戶要求系統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實例或方案腳本中予以說明。3、功能需求:規定開發人員必須在產品中實現的軟件功能,使用戶利用這些功能來完成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4、非功能性需求:描述軟件產品為滿足用戶業務需求而必須具有的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包括系統的完整性(聯機幫助、 數據管理、用戶管理、軟件發布管理、在線升級等)、性能、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充性、適應性等3、。 工作責任人需求分析工程師工作職責概述需求采集、用戶調查、業務分析、系統分析、變更管理、用戶驗證工作關系客戶、市場、公司內部員工工作成果產品需求文檔第三章 產品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原型及評審管理第五條 可行性分析報告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的編制是為了明確產品項發立項之前的市場、技術、財務、生產等方面的可行性,論述為了實現產品研發目標而可能選擇的各種方案、投資及效益分析、潛在的風險因素,論證所選定的方案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報告編制完成后,由公司技術戰略委員會組織完成對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可行性初審和復審,形成相關議決后報總經理審批。第六條 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確定客戶需求、根據產品需求文檔形成產品需求4、規格說明書。用于保證軟件開發的質量、需求的完整與可追溯性,通過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以保證用戶與需求分析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及其它相關利益人對需求達成共識,確保產品需求的實現。第七條 產品原型原型圖是對流程圖中“界面元素”的展現,將頁面的模塊、原素、人機交互的形式,利用線框描述的方法,將產品脫離皮膚狀態下更加具像跟生動的進行表達。工作責任人產品經理、產品助理工作職責概述用戶和市場分析、產品規劃、產品需求管理、產品設計、推動產品研發進程、產品發布管理、產品宣傳推廣工作關系產品中心經理、需求分析工程師、研發中心、客戶工作成果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產品原型設計第四章 產品的立項及5、評審管理第七條 產品立項報告書產品立項報告書含以下內容:1、 論證該類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向;2、 論證研發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動態;3、 論證發展該產品的資源條件可行性(含物資、設備、能源及資源等);4、 初步論證該產品的技術經濟效益。第八條 立項評審及批復公司技術戰略委員會就產品立項報告書進行評審討論,全面論證新產品的技術性、經濟性及可生產性和實施性等方面,形成相關決議后報總經理批復。工作責任人項目經理工作職責概述編寫立項報告,并組織技術戰略委員會進行評審工作關系工作成果產品立項申請報告書、產品立項申請批復第五章 產品的研發管理(概要設計、詳細設計、開發)第九條 團隊建設產品立項報6、告書經過審批后,根據總體產品研發計劃、研發人員配備情況和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由總經理確定相關的項目負責人與研發成員。第十條 概要設計項目組成員在產品研發進度時限內確定產品研發計劃,根據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和產品原型對軟件系統的設計進行考慮,出具DEMO設計、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模塊設計、功能設計、部署設計等文檔。第十一條 詳細設計根據功能設計,定義畫面具體元素,動作行為,跳轉遷移流程,以及內部實現邏輯,數據流向等具體行為。第十二條 產品研發研發人員者根據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對數據結構、算法分析和模塊實現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開始具體的編寫程序工作,分別實現各模塊的功能,從而實現對目標系統的功能、性能7、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三條 在研發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應將產品的研發進度上報產品質量管理部,由質量管理部對產品的研發進度和質量進行監督。第十四條 為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新產品的研發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個月,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研發時間的,必須經技術戰略委員會和總經理的審批同意。工作責任人項目經理、架構師、研發人員、設計人員、運維人員工作職責概述項目模塊功能的開發及單元自測工作關系產品中心、設計美工、測試人員工作成果DEMO設計、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模塊設計、功能設計、部署設計等技術性文檔,以及產品實現代碼。第六章 產品的測試管理第十五條 在軟件設計完成之后要進行嚴密的測試,一發現軟件在整8、個軟件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整個測試階段分為單元測試、組裝測試、系統測試三個階段進行。第十六條 測試部根據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書、產品研發計劃制定產品測試計劃,建立測試環境,組織測試環境評審,保證測試內容全面,測試結果客觀有效。第十七條 執行確認測試流程,對測試結果進行記錄,形成測試報告。第十八條 跟蹤測試過程中出現的BUG,和研發人員協商,跟蹤確認解決。第十九條 產品測試報告和用戶使用手冊的編寫,并報產品經理和研發經理。第二十條 產品版本的發布工作責任人測試人員工作職責概述搭建測試環境、測試用例設計、測試執行、缺陷分析與管理、測試報告、用戶使用手冊的編寫工作關系產品經理、研發人員工作成9、果測試報告、用戶使用手冊第七章 產品的上線運營管理第二十一條 經過測試證明研發的產品達到要求后,研發人員和測試人員應提交下列文檔給運營: “產品代碼或安裝程序”、測試報告、用戶手冊、故障指導手冊、系統實施手冊、市場推廣手冊。第二十二條 上線運營管理是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部分,也是時間最長的。主要包括下列工作:產品部署、硬件安裝、用戶培訓、運營維護、問題反饋與建議。第二十三條 上線運營管理主要由系統運維工程師和實施維護工程師來完成。系統運維工程師側重于各軟件系統和平臺的運營;實施維護工程師側重于對自助柜等外圍硬件設備的運營。第二十四條 運營不僅是測試與市場推廣的橋梁,給市場推廣做支撐;而且,也是測10、試與產品需求的橋梁,根據運營過程中得到的問題和建議,反饋給產品需求,形成閉環。第二十五條 運營是個長期過程,需要流程化。輸出文檔主要有:安裝檢查表、用戶培訓文檔、用戶培訓驗收表、運營維護記錄表、問題反饋與建議表。 工作責任人系統運維工程師、實施維護工程師工作職責概述產品部署、自助柜安裝、用戶培訓、運營維護、問題反饋與建議等工作關系產品中心、研發中心、客戶工作成果安裝檢查表、用戶培訓文檔、用戶培訓驗收表、運營維護記錄表、問題反饋與建議表第八章 研發資料的管理第二十二條 產品的研發資料是公司的重要技術機密,一旦泄露將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研發過程中的相關資料由研發中心負責妥善保管。第二十三條 研發11、資料管理人員根據技術文件目錄驗證研發資料是否齊全,不齊全時可拒收并上報研發中心經理,由中心經理負責處理。第二十四條 公司的任何人員不允許將任何研發資料以任何形式帶離公司,否則,造成的后果由當事人承擔。工作責任人工作職責概述工作關系工作成果第九章 研發費用管理第二十五條 每個項目的研發費用包括調研費、差旅費、對外技術合作費、外委試驗費、專利申請費、加班費和公司規定的完成項目獎勵等。第二十六條 產品的研發經費按單個項目的預算支付,單獨列帳,獨立核算,由財務部負責監督。產品的研發經費不得挪作他用。第二十七條 在研發項目完成后,公司規定的研發獎金將按規定金額支付給項目研發小組,具體發放金額和方式由公司12、技術戰略委員會確定后,上報總經理批準。工作責任人財務會計工作職責概述工作關系工作成果第十章 產品研發的知識產權管理第二十八條 產品研發過程涉及到以下幾方面知識產權管理:1、 著作權申請:對于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源代碼、產品樣本,應進行著作權登記,作為公司申請科技成果的依據,并受著作權法保護。2、 專利申請: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發明創造,符合專利申請條件的,應申請專利,以取得法律對新產品的保護。3、 商標申請:新產品投放市場,應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對新產品的品牌進行商標注冊;4、 與外單位協作開發過程,在簽定的相關協議中應包括明確知識產權的權屬條款,爭取公司的知識產權受到合法保護,避免公司無形資產受到損失。5、 商業秘密保護:對于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發明創作,如不適合申請專利的,應作為公司的商業秘密進行保護,應注意法律對商業秘密保護的相關規定,努力作好保密工作。工作責任人項目申報專員工作職責概述對公司研發項目的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關系產品中心、研發中心、相關政府機構工作成果軟件著作權、軟件產品登記、專利、商標的申報第十一章 附則第二十九條 本制度由人力行政部制定,其解釋權與修改權歸人力行政部所有。第三十條 本制度自審批、頒布之日起執行。附件:1、產品中心文檔模版2、研發中心文檔模版3、運維中心文檔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