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公司人力資源部業務培訓課件.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5854
2024-12-17
39頁
1.53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鐵路建設公司基建聲像檔案管理公路竣工技術管理培訓課件資料編制匯報材料
1、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業務培訓人力資源部業務培訓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一一、公司人力資源基本情況、公司人力資源基本情況二、分級分類序列管理二、分級分類序列管理三、民主測評、人員考核三、民主測評、人員考核四、薪酬制度改動重點解析四、薪酬制度改動重點解析一、公司人力資源基本情況(一)、公司整體人力資源情況簡介 截至2015年11月底,公司在冊總人數為3990人,其中集團公司在冊職工2878人,正式員工中含內退精算526人,現已返聘上崗319人;自主用工1112人。高級職稱100人(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4人),中級職稱353人,高級技師24人,技2、師92人。注冊類證書:建造師(一級)53人,會計師2人,安全工程師30人,交通部甲級造價師3人,水利廳造價工程師3人,爆破高級工程師7人,試驗檢測工程師14人。(二)、十一局整體人力資源概況(二)、十一局整體人力資源概況 截止2015年底,集團公司擁有員工26555人,其中正式員工18343人,自主用工8212人。一公司12%二公司11%三公司14%四公司13%五公司8%六公司5%城軌公司17%電務公司3%橋梁公司6%建安公司8%局機關、設計院等3%各公司員工所占比重一公司13%二公司12%三公司16%四公司15%五公司12%六公司7%城軌公司7%電務公司4%橋梁公司4%建安公司8%局機關、設3、計院等2%各公司正式員工所占比重中級以上職稱人數對比中級以上職稱人數對比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城軌公司電務公司橋梁公司建安公司1221011001168367511657357389353350439271125115179高級以上職稱中級職稱技師以上人員情況對比技師以上人員情況對比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城軌公司電務公司橋梁公司建安公司142024101716352748925647633525高級技師技師(三)、分公司、建制隊人力資源概況(三)、分公司、建制隊人力資源概況分公司人力資源概況分公司總人數為383人,管理人員62人,操作人員321人,其中自主用工188人。建制隊人4、力資源概況建制隊共有員工477人,管理人員33人,操作人員444人,其中自主用工204人。25歲以下38%26-30歲30%31-4017%41-49歲5%50歲以上10%各年各年齡階齡階段所占比例段所占比例25歲以下37%26-30歲13%31-40歲22%41-49歲18%50歲以上10%各年各年齡階齡階段所占比重段所占比重(四)、近三年人員流失情況簡要分析(四)、近三年人員流失情況簡要分析 近年來我公司人員流失較為嚴重,三年(2013、14、15)共計流失370人,其中13年137人,14年147人,15年86人2013年2014年2015年020406080100120140160765、7943616843自主用工正式員工離職人員工作年限分析 從流失人員工作年限分析,工作五年以下的人員流失最為嚴重,占到整體流失2/3。分析他們的流失原因:1-2年內離職占比較大,主要流失原因為工資待遇較低、不適應企業文化及工資待遇較低、不適應企業文化及工作環境工作環境,這說明這部分人員思想比較活躍,入職以前對企業認識也不足。參加工作3-4年人員相對比較穩定,參加5年離職又有回升,這部分人員離職主要原因為個人發展受困以及工作個人發展受困以及工作流動性太大需要照顧家庭,流動性太大需要照顧家庭,這個也是施工企業的共性10年以上12%6-10年22%5年及以內66%離離職職人人員員工作年限分析工作年限6、分析簡要分析流失原因簡要分析流失原因1、年輕人價值觀與企業發展規劃存在偏差2、薪酬待遇缺乏競爭力3、施工企業工作環境的特殊性4、職業生涯規劃不合理,部分領導管理方式缺乏藝術性5、社會信息化大發展帶來人才高流動性6、企業人才結構不合理吸引留住人才的對策吸引留住人才的對策 1、卡好入口,在招聘過程中嚴格把關 2、優化薪酬體系,加大社保知識宣傳 3、提高福利待遇,強化獎勵機制 4、營造良好人文環境,對基層員工加大關懷力度,用文化與關懷去留住人才 5、合理規劃員工中職業生涯,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加強基層領導管理水平提升二、分級分類序列管理二、分級分類序列管理(一)、(一)、分類、分級管理人員的資格認定分7、類、分級管理人員的資格認定 整體整體應具備能力突出、忠誠企業、素質過硬的基本要求,應具備能力突出、忠誠企業、素質過硬的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具備從事專業工作資格同時還要具備從事專業工作資格,具體要求如下:,具體要求如下:1 1、學歷為全日制中專(含)以上學歷(現場設備操作學歷為全日制中專(含)以上學歷(現場設備操作人員除外);人員除外);2 2、具備從事相關工作的上崗證、資格證或參加過專業具備從事相關工作的上崗證、資格證或參加過專業培訓;培訓;3 3、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歸口管理部門認可。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歸口管理部門認可。1、工程系列技術人員(二)、具體人員分類管理及歸屬部門劃分10、其他8、兼職人員8、施工管理人員6、安全、質量管理人員4、設備管理、操作人員2、計劃統計人員3、物資管理人員5、運輸管理、操作人員7、財務管理人員9、辦公室人員工程系列技術人員工程系列技術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歸口管理部門:科學技術部(含試驗室和測量隊)科學技術部(含試驗室和測量隊)主要人員為技術管理以及測量試驗人員,包括主要人員為技術管理以及測量試驗人員,包括(副)(副)總工程師、工程(副)部長、一線技術人員、總工程師、工程(副)部長、一線技術人員、質檢工程師、資料員、測量隊長、測量班長、測量員、質檢工程師、資料員、測量隊長、測量班長、測量員、試驗室主任、試驗員等(實行分類管理,線下、鋪架、試驗室主任9、試驗員等(實行分類管理,線下、鋪架、城軌等)城軌等)。工程系列共有員工。工程系列共有員工994994人,其中技術管理人,其中技術管理551551,工程測量,工程測量299299人,試驗人員人,試驗人員146146人,是最為基礎的人,是最為基礎的一個序列。一個序列。計劃統計人員計劃統計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經濟管理部 主要人員為計劃統計管理人員,包括計劃部長、計劃員等(實行分類管理,線下、鋪架、城軌等)。此序列目前總計有員工142人,經管人員一般都需要經過長期、系統的制度,培訓、轉崗,人力資源保障情況相對穩定。物資管理人員物資管理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物資部 主要人員為物資管理人員,包括物資部長、10、材料廠長、物資核算員、業務員、材料員、材料保管員等。此序列目前有員工299人,目前基本滿足項目生產需求,學歷普遍偏低,歲數偏大將是物資人員發展面臨的瓶頸。設備管理、操作人員設備管理、操作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設備部 主要人員包括設備管理及操作人員,包括設備部長(設備主管)、專業設備工程師、業務員、電工、電焊工及修理工,汽車駕駛員和設備操作人員(鋪架隊、軌排隊、機械隊、運架梁分公司、混凝土、大機養分公司、焊軌分公司)等。設備管理人員目前為82人,操作人員600余人,整體呈現管理人員偏少,操作人員人數較多主要是由于我公司的鋪架特色,整體機械較多。運輸管理、操作人員運輸管理、操作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運11、輸部 主要人員為運輸管理人員及生產作業人員,包括項目運輸副經理或運輸負責人、行車調度、運輸隊和機修隊的運輸設備操作及檢修人員和行車作業人員。運輸管理人員目前共有47人,具體操作人員361人,年齡斷檔比較嚴重,中間力量相當薄弱。運輸人才專業技術強,培養周期至少需要4-6年,培養周期長,隊伍不穩定,新學員偏多。安全、質量管理人員安全、質量管理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安全質量監督部 主要人員為安全、質量人員,包括安全總監、安質部長、安全工程師、質檢工程師(業務由安全質量監督部和科學技術部雙重管理,人員歸口科技部管理)、專職安全員、資料員、安全防護員等(實行分類管理,線下、鋪架、城軌等)。目前此序列擁有員12、工150人,隊伍相對穩定,但存在管理人員學歷偏低、基層安全員偏少、大學生不愿長期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安全人員隊伍的良性發展。財務管理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財務部 主要人員為財務管理人員,包括財務部長、會計員、出納員等。目前此序列擁有員工164人,財務序列相對比較獨立,整體人員隊伍相對穩定。施工管理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工程管理部 主要人員為施工管理人員,包括(常務)副經理、工程調度、架子隊(副)隊長、領工員等(實行分類管理,線下、鋪架、城軌等,人員可暫不分級)。此序列現有員工192人,一般具有相當的管理水平,業務能力也都比較強,是公司基層管理骨干力量。辦公室人員 歸口管理部門:辦13、公室 主要人員包括基層單位辦公室主任、業務員、文秘、后勤服務、拆遷協調人員等(實行序列管理,可暫不分級)。此序列總體有員工165人,雖然人員隊伍相對穩定,但是存在整體學歷偏低的問題。其他兼職人員 其他兼職崗位的人員由機關對應部門雙重管理,如基層團工委(團支部)書記、團工委(團支部)委員、黨工委(黨支部)委員、紀工委委員、工委委員、法律顧問、法律聯絡員等、兼職調度(建立人員名冊,只考核工作,不實施分級)。(三)、專業技術人員分級管理一級人員二級人員三級人員四級人員五級人員一級人員 為本專業的核心人才,或主管本單位的業務工作,具備較強的領導能力、業務能力和創新能力。具體由各序列管理部門根據相關人員14、的工作年限、業績、綜合表現進行分級,原則上可分為三級。崗位范圍:基層單位(副)總工、安全總監、各部室正(副)職。各序列一級人員中,在集團公司和公司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有一定的業績支撐的優秀人才,可享受本崗位工資上浮一級的待遇,人員比例嚴格控制在5%10%。二級人員 為本專業或本項目的業務骨干,能獨立開展相關工作,具備一定的發展潛質,人員比例控制在1520%。崗位范圍:各類人員中的主任業務員。三級人員 具備本專業相關的從業資格,工作態度積極,服從管理。崗位范圍:各序列一級業務員及集團公司統招新入職研究生。四級人員 具備本專業相關的從業資格,工作態度積極,服從管理。崗位范圍:各序列二級業務員及集15、團公司統招新入職本科畢業生。五級人員 具備本專業相關的從業資格。崗位范圍:各序列人員中違紀或違反公司規章制度重新安排上崗人員;不勝任原工作崗位,重新培訓后轉崗人員;長期息工(超過6個月)后,重新申請上崗人員;公司自主接收的本科畢業生和試用期滿的專科畢業生。(四)、施工生產技術工人分級管理(四)、施工生產技術工人分級管理高級技師(公司聘任為準)技師(公司聘任為準)高級工(本崗位工作4年以上)中級工(本崗位工作2-4年)初級工(本崗位工作2年以內)一般情況下高級工、中級工除了符合工作年限條件之外,還需要獲得建制單位和相關部門領導認可,工作業務能力特別突出者可不受年限限制。認定程序應逐級報公司審批,16、今后凡是技術等級提升或轉換崗位的員工均須重新組織認定并逐級上報審批。三、三、民主測評、人員考核民主測評、人員考核(一)、人員分級分類考核(一)、人員分級分類考核 每年底由公司人力資源部牽頭,各歸口管理部門每年底由公司人力資源部牽頭,各歸口管理部門協助,對分類分級管理的人員進行一次綜合考評協助,對分類分級管理的人員進行一次綜合考評(具(具體考核管理辦法由各序列自己制定)體考核管理辦法由各序列自己制定),實行分級動態,實行分級動態管理,能上能下,考核優秀的將按比例(控制在管理,能上能下,考核優秀的將按比例(控制在5%5%以以內)予以升級并在年底評優評先表彰中給予適當獎勵;內)予以升級并在年底評優評17、先表彰中給予適當獎勵;考核成績不佳,或出現責任事故的將予以降級,直至考核成績不佳,或出現責任事故的將予以降級,直至息工待崗。息工待崗。(二)、民主測評考核(二)、民主測評考核1 1、測評范圍、測評范圍 次測評辦法適用于公司機關各部室、項目部、區域事業部、分公司、輔業單位、隊。其中見習生、在所在單位任職不滿一個月的以及在公司以外助勤人員不參加測評(也是為了保證測評公平、公正,考慮到這些人員對周邊人員不是很了解)。2 2、測評目的、測評目的全面檢驗和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綜合評價被考核者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改進工作;為被考核者職務晉升、調配、獎懲等提供參考依據。3 3、18、測評方式、頻次、時間安排、測評方式、頻次、時間安排 公司人力資源部利用每年公司組織的 督導檢查、各種專項檢查時間或派專人到各建制單位進行無記名投票,測評過程由紀檢監察部或所在單位紀工委進行監督。保證每年至少一次。4 4、測評程序、計分標準測評程序、計分標準 測評程序測評程序 (1)、確定測評范圍(按照前面所規定)(2)、投票權重。主管領導投票權重為3票,總工、技術主管及常務副經理(如設)投票權重為2票,其它人員權重為1票。(3)、發票、計票。由測評小組人員發放,測評表的填寫應規范,可棄權,多選無效;測評結果的統計由測評小組人員進行,紀檢監察部人員全過程參與監督。(4)、測評結果的公布。測評結果19、經復核無誤,相關人員簽字后,原件帶回人力資源部存檔,復印件在所在單位公示三天。測評打分標準測評打分標準:優秀票5分,勝任票4分,基本勝任票3分,不勝任票0分計分,算出綜合得分后,除以投票數(棄權票扣除),換算成百分制。5 5、測評結果應用測評結果應用 1、表彰先進。每次測評時,對除項目排名靠前的選擇2-3名進行現場表彰,并給予適當的經濟獎勵,同時可作為年底員工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2、選拔任用干部。測評結果將作為公司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同時測評結果作為各序列進行人員分級的重要參考。3、鞭策落后。對首次測評靠后進行提醒談話,;對連續兩次測評靠后給予降級使用、息工培訓或轉崗培訓;對連續三次排名靠20、后直接息工待崗,重新培訓合格后,簽訂承諾書上崗;如測評再次靠后,公司將解除其勞動合同。測評靠后人員的界定:測評人數在測評靠后人員的界定:測評人數在2020人(含)以內的取后三名,人(含)以內的取后三名,測評人數在測評人數在21-4021-40人的取后四名,測評人數在人的取后四名,測評人數在4141以上的取后五名以上的取后五名。四、薪酬制度改動重點解析四、薪酬制度改動重點解析(一)、崗位工資調整 此次崗位工資調整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為配合五級項目劃分副部以上相應崗位工資調整,另一個是配合序列分級管理對所有人員進行相應崗位工資調整。五級項目五級項目劃分劃分崗位工資崗位工資表格對照表格對照(二)、關于息工待崗的規定(二)、關于息工待崗的規定 此次工資管理辦法中關于息工待崗的變動也比較大,重點可以參考公司人(2015)380號文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息工待崗管理辦法。主要變動:息工前2月,待崗生活費按照1000+50%年功工資的標準發放,單位個人保險全由單位承擔;第三個月起待崗生活費按照600+50%年功工資的標準發放,個人保險由待崗生活費扣繳,最終生活費不足480按照480計算。項目遇到冬休情況優先安排職工休假,休假結束后按照息工待崗相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