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公司導熱油爐生產管理制度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6023
2024-12-17
11頁
25.50KB
1、導熱油爐八項制度 一、崗位責任制 為加強導熱油爐管理,保證導熱油爐安全、經濟運行,要求導熱油爐間人員,必須明確本崗位的責任范圍。 (一) 司爐人員崗位責任制 1、司爐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應服從特種設備管理人員的管理,嚴格執行導熱油爐的操作規程,與有關安全規章制度,做到精心操作,操作安全運行與經濟運行,滿足單位供熱需要。 2、對任何違反導熱油爐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行為,應拒絕執行。 3、司爐人員必須熟悉自己所操作的導熱油爐特性及工藝流程、溫度,對燃料、風量及導熱油溫度、流速、流量的調整,熟悉應急事故突變的處理方法。 4、司爐人員對導熱油爐運行設備應每1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并準時填寫導熱油爐及附屬設2、備各項運行記錄,做到準確、清晰不漏項,對設備故障及所采取措施,要記入運行記錄中。 5、司爐人員做好鍋爐與輔機設備,經常性的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至少一個月一次)做出記錄,對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并與單位有關領導記錄 6、當導熱油爐發生故障時,應積極主動采取處理措施,并立即向有關領導報告,事故未經妥善處理,司爐人員不得離開現場。 7、協助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提前申報在用導熱油爐的定期檢驗報告,并按照導熱油爐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有關要求,提前做好檢驗前的的準備工作。 8、保持導熱油爐房內清潔,設備干凈,儀表清晰,工具存放整齊,道路暢通,文明生產。 9、熱愛本職3、工作,堅守工作崗位,嚴格遵守勞動紀律,當班內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不得飲酒。 10、努力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不斷增強安全意識。 (二)上煤出渣工的崗位責任制 1、在班長領導下負責供應鍋爐燃煤,做好煤種、干濕和粒度的搭配預處理工作,嚴禁鐵塊、異物進入煤倉。 2、負責鍋爐運行中風機、冷卻裝置、除渣設備及除塵器的管理工作,按時清除灰渣。 3、負責設備保養、加油;如設備發生異常現象,應及時向班長報告,并協助班長或司爐排除設備的缺陷或故障。 4、負責鍋爐、輔助設備和環境的衛生。 5、未經請示批準,不得擅自離崗。 (三)鍋爐維修工崗位責任制 1、負責鍋爐及輔助設備4、的修理和維護工作,保證設備安全運轉是維修工的首要任務。 2、維修工應對設備全面檢查,發現異常要及時排除,確保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管道、閥門等泄漏率低于1%。 3、對運行班反映的設備故障,要及時查明修復。維修設備時,必須嚴格執行熱力設備安全檢修規定。 4、鍋爐發生故障時,應協助司爐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5、按時提出備品備件及各種消耗材料計劃,維修工具應由專人保管,定期對設備維修、加油。 (四)儀表電工的崗位責任制 1、負責鍋爐設備動力照明線和記錄監視儀表及其它有關儀表、電器的維修、保養、更新、校核及試驗等工作,并保證其安全、靈敏、可靠。 2、液位、溫度表、油壓等自動記錄表及高低水位警報器,5、每天要進行檢查、試驗、記錄。 3、應按時保養維修上煤機、鼓風機、引風機執行器等,保證其靈敏、可靠。 4、定期檢查有關儀表、電動機、動力照明線等,對失靈、指示誤差超標的儀表,要及時更換;對電動機過熱、異聲要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對臨時線、漏電線、老電線,要及時拆除更換,對室外儀表要根據季節變化,做好維修防凍工作。 5、對停運鍋爐,要及時切斷停運設備的電源,特別是正在檢修的設備,應掛上禁止合閘警告牌。 二、鍋爐及輔機的操作制度 1、設備投運前的檢查與準備; 2、啟動與正常運行的操作; 3、正常停運和緊急停運的操作; 4、設備的維護保養。 (1)鍋爐設備在運行狀態下,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 (2)巡回檢6、查發現的問題,不影響運行及時維修。 (3)維修保養的主要內容: 熱油循環泵、干燥機M47、M49閥門。 壓力表損壞,表盤不清及時更換 跑、冒、滴、漏的閥門能修理的及時檢修或更換, 傳動機械潤滑油路保持暢通,油杯保持一定油位。 檢查維修上煤機、除渣機、爐排、風機、給水管道閥門等。 檢查維修二次儀表和保護裝置。 清除設備及附屬設備上的灰塵。 (4)對安全附件檢查: 1) 壓力表彎管前端的針形閥或截止閥處全開狀態。壓力表精度、量程、表盤直徑符合要求,無壓力時指針回零。 2) 液位計放油管閥門處關閉狀態,放液管已與儲存罐正確聯接。 3) 溫度計及自動記錄儀表已校驗合格;超溫超壓報警、自動連鎖保護裝置已7、投入,電器控制各接點無異常。 4) 燃燒通風設備檢查,無異常。 三、導熱油管理制度 1、導熱油爐出口處的導熱油溫度不得超過導熱油最高使用溫度(一般低于30-40)。 2、導熱油必須脫水后方可使用。不同的導熱油不宜混合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時,混用前應由導熱油生產單位提供混用條件和要求。 3、使用中的導熱油每年應對其殘炭、酸值、粘度、閃點進行一次分析,當有兩項分析不合格或導熱油分解成份的含量超過10%時,應更換導熱油或對導熱油進行再生。 4、膨脹器內的導熱油的溫度不應超過70。 5、嚴禁在導熱油中有人混放水、酸、堿及其它雜質。 6、導熱油進出口壓力差減小時,應拆卸過濾器進行進行清洗。 7、導熱油的技8、術資料(包括:技術性能指標、出廠合格證、每年的分析、再生、混用、更換等記錄)應存檔備查。 8、導熱油的使用、儲存應注意防火安全,應有效的防火和滅火措施。 四、導熱油爐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1、司爐人員應負責有導熱油爐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班前、班后清理、潤滑、檢查、調整設備;班中認真觀察聽診設備運轉情況,及時排除小故障,包括消除泡、冒、滴、漏。 2、導熱油爐設備檢修分定期的小、中、大修三類。小修由司爐人員提出,隨時安排;中修每年一次,應包括清除導熱油爐受熱煙灰、焦渣、爐膛、煙風道修理、附屬設備、附件、儀表、自控裝置等;大修期限可根據定期檢驗情況而定。 3、導熱油爐設備檢修前應進行一次9、內外即全面檢查、根據檢查情況確定檢修計劃;對受壓元件的檢修應由持證的專業修理單位承擔。 4、根據檢修計劃,指定專人負責,分工明確,確保檢修質量。 5、做好檢修記錄(包括:損壞情況,檢修方案,修理質量檢驗等),并存入導熱油爐技術檔案備查。 6、檢修完畢后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對受壓部件檢修應由特種設備檢測機構進行監檢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運行。 7、導熱油爐的溫度計、電極壓力表應按技術規范規定送計量部門校驗;安全閥每年至少應校驗一次;液面計一年至少維修拆洗一次;自動控制和自動保護裝置每月應校驗一次,有問題及時檢修。 8、導熱油爐設備停止運行期間應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停用一年以上應10、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停止運行一年后需要恢復運行前,必須經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檢驗。 五、導熱油爐巡回檢查制度 1、當班人員每小時應對導熱油爐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2、巡回檢查的主要內容: (1)導熱油進口壓力、溫度、出口壓力、溫度;循環泵運行情況。 (2)導熱油爐可見受熱部分有無鼓皰、變形和滲漏;爐膛燃燒情況是否良好。 (3)燃燒設備(爐排、上煤、出渣、燃燒器)、鼓引風機運轉情況,除塵設備及排煙溫度是否正常。 (4)膨脹器液位應正常,膨脹器內導熱油溫度應低于70%;儲存罐內是否有導熱油,注油泵是否正常。 (5)管道閥門,法蘭聯接處有無泄漏;管道保溫是11、否完好。 (6)自控裝置是否正常投用。 3、巡回檢查路線: 電控柜爐前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爐排結構導熱油爐及爐膛燃燒狀況(燃燒器)除塵器鼓引風機及煙風道膨脹器循環泵過濾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儲存罐注油泵電控柜。 六、交接班制度 1.交班人員應提前做好交班準備工作,如接班人員未按時接班可向鍋爐房管理人員匯報,但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2.接班人員應按規定時間到達鍋爐房,聽取交班情況介紹,由交接班雙方共同按巡回檢查路線認真檢查,并將交接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認真記入交接班記錄中,并由雙方簽字認可。 3.遇到時下列情況之一不得進行交接班,必要時可報請鍋爐房管理人員協調解決,“五不交接”是: (1)熱載體爐受熱面、12、附屬設備、安全附件、自控保護裝置、主要閥門管道等主要設備、部件出現導常情況時不進行交接班。 (2)溫度、壓力、液位及燃燒情況異常時不進行交接班。 (3)不交班給剛喝過酒的司爐工和無證司爐工。 (4)正在處理事故時不進行交接班。 (5)記錄不齊全、不正確,工具備件不齊全或出借手續不全不進行交接班。 4.交接班人員在交接班記錄中簽字后再發現的問題,原則上由接班人員負責。 七、清潔衛生制度 為了導熱油爐間的文明生產,改善導熱油爐間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必須建立油爐所轄區域內的清潔衛生制度,導熱油爐間的全體人員,應遵照執行。 1、導熱油爐間所轄區域內的清潔衛生,文明生產應有明確的劃分,責任到人,以利監督13、檢查。鍋爐本體、輔助設備應有專人負責保持清潔及運行良好。 2、導熱油爐間地面、設備、儀表、煤場及灰渣場,每班必須隨時清掃。做到無積水、無雜物。煤場堆放整齊,煤堆、灰渣堆苫蓋到位。 3、門窗玻璃齊全、整潔、電器控制盤無灰塵,所有管道、閥門無積灰,無油污,無泄露。 4、每班交接相互檢查,互相督促,保持導熱油爐間設備和環境衛生長期良好。 八、導熱油爐間安全制度 1、導熱油爐間應保持鍋爐及一切設備完好、整齊、清潔,不準在導熱油爐間內搭涼衣物等,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雜物。 2、凡未經登記、年檢或有嚴重缺陷的鍋爐不準私自投入運行。 3、導熱油爐間內所有管道要按規定涂顏色標志,并表示出介質流動方向,管14、線名稱,各閥門要表示開關方向,狀況。 4、導熱油爐間應防寒凍防風雨,地面平整,并有良好的照明通風衛生條件。 5、保證通道暢通。 6、應設置導熱油爐間平面布置圖,管線圖,運行模擬板。 7、門口應注明導熱油爐間重地閑人免進的字樣。除主管科室人員安全監察部門外,其他人員聯系工作時,應經當班負責人許可方可入內。 8、外來人員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不準進入油爐間。學習和參觀須由有關人員陪同,并不得濫動閘門和運行裝置,未經許可不得測繪,攝影,抄錄等。 9、外來人員進入導熱油爐間活動期間,遇有特殊緊急情況,一切聽從導熱油爐間值班人員指揮。 附:導熱油爐間運行各項記錄 1、油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 2、交接班記15、錄。 3、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4、主管領導油爐間管理人員的檢查記錄。 以上各項記錄應保存1年以上。 鏈條爐排的運行操作 1) 點火操作步驟 a)將煤閘板提到最高位置,在爐排前部鋪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鋪木柴、舊綿紗等引火物,在爐排中后部鋪較薄爐渣,防止冷空氣大量進入。 b)點燃引火物,緩慢轉動爐排,將火送到距離煤閘板11.5米后停止爐排轉動。 c)當前拱溫度逐漸升高到能點燃新煤時,調整煤層閘板,保持煤層厚度為70100毫米,緩慢轉動爐排,并調節引風機,使爐膛負壓接近零,以加快燃燒。 d)當燃燒的煤隨爐排轉動至第二、三、四各個風門時,適當打開該處風門,使燃燒繼續。 e)當底火鋪滿爐排后,適當加16、厚煤層,相應加大風量,維持爐膛負壓23毫米水柱。 2)燃燒調整鏈條爐排的燃燒調整主要是調整煤層厚度、爐排速度和鼓、引風機。 a)煤層厚度煤層厚度適當時,在煤閘板前200毫米處開始著火,距離擋渣鐵(老鷹鐵)前400毫米處燃盡,對粘結性強的煙煤應稍薄些,粘結性弱的煙煤稍厚些。b)爐排速度正常的爐排速度,應保持整個爐排面上有2/3火床,在擋渣鐵附近不再有紅火。當供熱量增加時,爐排速度適當加快,可使火床延長;供熱量減少時,爐排速度適當減慢,使火床縮短。 c)通風量正常運行時,爐排下各風室開度,應根據燃燒情況及時調整,燃用揮發份高的煤,鼓風量應集中在中間偏前處。燃用揮發份低的煤,風量要從前向后逐漸加大。減弱燃燒時,可關小送風機出口風門;強化燃燒時,則要增加送風量。鼓、引風機供風量應互相匹配,以維持爐膛前部負壓23毫米水柱。 煤層厚度、爐排速度、送風量三者的調整互相關聯,必須密切配合,才能保持燃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