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武漢某項目防洪防汛應急預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6037
2024-12-17
23頁
1.45MB
1、 中 國 建 筑 工 程 總 公 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武漢市軌道交通21號線土建施工部分BT項目第一標段工程防洪防汛應急預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軌道交通21號線土建施工部分BT項目第一標段工程第一項目部二0一五年七月III目錄1. 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1.4 編制原則12. 工程概況22.1工程簡介22.1.1 后湖大道站22.1.2 百步亭花園路站32.1.3 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園路站區間32.1.4 百步亭花園路站新榮站區間42.1.5 新榮站黃浦新城站區間42.2、2氣候條件42.3防汛重點43. 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及職責63.1應急指揮機構63.2職責分工63.3應急搶險原則74. 防汛措施94.1技術保證措施94.2安全保證措施94.3重點部位防汛措施105. 救援應急物資的儲備126. 應急預案的演練137. 防汛搶險應急響應147.1搶險啟動條件147.2搶險啟動程序147.2.1 緊急應變步驟147.2.2 應急反應157.3應急搶險過程167.4應急搶險通訊聯絡方式168. 防汛應急措施199. 后續處理201. 總則1.1 編制目的規范項目部防汛工作,提高防汛救災能力和統一指揮協調能力,確保在發生突發性洪澇災害時,使事故處于可控狀態,保證抗洪3、搶險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不發生因防汛工作不到位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災害損失。 1.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2005年7月15日修訂稿。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4、湖北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5、武漢市防洪管理規定6、武漢市近年氣象資料1.3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工程項目發生的洪水、暴雨等自然災害事故。1.4 編制原則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總方針,遵循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分級分部門負責的防汛崗位責任制,做到責4、任到位、指揮到位、任務到位、措施到位。所有施工人員都有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2. 工程概況2.1工程簡介武漢市軌道交通21號線土建施工部分BT項目第一標段工程第一項目部所劃分的施工任務共包含2站3區間,均為地下線,線路全長約4.5km,2車站分別為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園路站,3區間分別為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園路站區間、百步亭花園路站、百步亭花園路站新榮站區間、新榮站黃浦新城站區間。本標段的線路走向見圖2.1-1所示。圖2.1-1本標段線路走向圖2.1.1 后湖大道站后湖大道站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后湖大道與建設大道交叉口西側,沿后湖大道東西方向布設,與在建的軌道交通3號線后湖大道站換乘。后湖大道站為地下5、三層島式站臺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車站總建筑面積為43026.1m2(包含與3號線換乘節點面積620m2 )。后湖大道站車站外包長度為416m,車站基坑標準段寬度23.5m,基坑標準段深度約為23.4m。車站具體平面位置示意圖如圖2.1.1-1所示。圖2.1.1-1后湖大道站平面位置示意圖2.1.2 百步亭花園路站百步亭花園路站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后湖大道與百步亭花園路交叉路口,沿后湖大道東西方向布設,與遠期14號線換乘。百步亭花園路站為地下二層島式站臺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車站總建筑面積為17153.9m2 ,車站外包長度為206m,車站基坑標準段寬度23.1m,標準段基坑開挖深度約17.8m。6、車站具體平面位置示意圖如圖2.1.2-1所示。圖2.1.2-1百步亭花園路站平面位置示意圖2.1.3 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園路站區間后湖大道站百步亭花園路站區間起始于在線3號線后湖大道站與后湖大道交叉口,沿后湖大道路向東延伸,止于后湖大道與百步亭花園站交叉口,線路完全沿后湖大道敷設。本區間長約635.15m,線路平面最小曲線半徑為6000m,最大縱坡為25.00,坡長250m。本區間在右CK10+720.000處設置1座聯絡通道。2.1.4 百步亭花園路站新榮站區間 百步亭花園路站新榮站區間起始于后湖大道與百步亭花園站交叉口,沿后湖大道路向東延伸,止于后湖大道與解放大道交叉口,線路完全沿后湖大道7、敷設。本區間右線長度1502.11m,左線長度1503.5(長鏈1.052 m),線路平面最小曲線半徑為700m,最大縱坡為23.650,坡長250m。本區間共設2處聯絡通道,其中在區間右CK11+787.496處設置1#聯絡通道,與泵房合建;在區間右CK12+269.000處設置2#聯絡通道。2.1.5 新榮站黃浦新城站區間新榮站黃浦新城站區間,線路出新榮站后,側穿輕軌1號線高架橋樁基,后北拐下穿堤角公園,隨后下(側)穿眾多低矮房屋(1層6層不等),后下穿漢施公路及張公堤后沿規劃道路到達黃浦新城站。本區間右線長約1741.60m,左線長約1725.7m(長鏈15.625m),線路平面最小曲線8、半徑為450m,最大縱坡為23.99。本區間共設2處聯絡通道,其中在區間右CK13+570.000處設置1#聯絡通道,與泵房合建;在區間右CK14+159.000處設置2#聯絡通道。2.2氣候條件武漢市屬于亞熱帶東南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充沛降雨主要集中在6至8月梅雨期,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年最大年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達332.6mm,平均氣溫16.4。2.3防汛重點(1)車站即將進入地連墻施工,一個位置出現險情將影響整個車站基坑安全,防汛工作要全局考慮,兼顧各點;(2)全面掌握龍門吊基礎穩固及防風裝置情況,遇雷雨、大風天氣,停止高空作業;9、(3)加強對員工宿舍、倉庫、配電室等臨時設施的管理,及時檢查并做相應的加固處理;(4)加強對施工用電的管理,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用電工作,及時檢查,對隱患部位及時維修和更換,防止發生漏電、觸電事故;已安裝的機電及系統設備做好雨淋和淹沒防范工作。3. 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及職責3.1應急指揮機構在雨季施工安全領導小組的基礎上設置洪水、大風自然災害事故應急組織機構,項目各部門配合形成應急救援機構成員。防汛應急救援小組 組 長:余南山 副 組 長:左新平、劉于明、焦蒼、王小波、侯博海、曹勇、楊強、操琪、徐權斌、劉開揚、羅雄、梁擁軍組 員:相關部門、工區主要人員3.2職責分工1、領導小組職責a.負責本項目部10、預案編制、修改和演練等。b.組織聯絡各有關方面及時處置水害突發事件,指揮對事件現場的應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c.檢查督促現場做好搶險救援、信息上報、善后處理以及恢復道路運輸和施工生產秩序工作。d.確定事故的等級、救援應急物資落實、配合救援的組織工作。e.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f.向有關上級單位通報事故情況,接待和配合上級有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g.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a.項目經理、項目書記:組織指揮應急救援的全面工作。b.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按分管工作分別協助領導小組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c.技術部負責編制11、項目部有關防汛技術文件、搶險技術方案、防汛應急預案。d.工程部組織對已批準的搶險方案、應急預案進行實施。發生事故應立即趕赴現場,參與搶救工作,防止事故擴大,并保護現場,控制責任人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拍照。e.物資部按照防汛技術要求和物資供應計劃,供應的各種應急設備和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規定的安全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并負責提供必備的技術、質量合格證件。負責物資倉庫安全管理,作好防火、防爆、防盜工作。負責監督防汛物資驗收使用、維修保養,直至報廢的全過程安全管理工作。e.安監部組織編制雨季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計劃及措施,經批準后應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計劃分責任人進行落實,并對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發生汛情,要立12、即投入搶救,并及時上報組長,不得隱瞞不報。組織各部門及相關人員進行防汛事故應急演練,演練過后應對此次演練成果進行評審,對不足地方提出建議并實施改進。并對演練結果上報組長。f.辦公室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制定工地及生活區的衛生管理制度、生活區的消防制度、人員的管理制度等,并負責對制度進行落實。參加事故調查處理,負責辦理對有關責任者處分手續和善后處理。g.對外協調組發生事故應立即趕赴現場,負責對外協調各種事宜,使搶險工作合理有序的進行。3.3應急搶險原則1、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2、防止災害擴散優先;3、保護環境優先;4、搶險人員必須根據不同險情穿戴相應防護用品。5、根據險情使用不同的救援器材13、。6、搶險時要絕對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如果事故仍在進一步擴大,相關人員的生命受到危險,對救援人員的進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脅,則決不允許盲目采取救援行動,避免傷亡事故進一步擴大。要采取萬無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實施搶險救援行動。194. 防汛措施4.1技術保證措施(1)對施工場地四周和施工道路兩側設置的排水設施,包括排水溝渠和排水機具設備進行排查,確保有效運行。作好臨時防雨設施的準備,保證雨后不積水,做好施工道路隨時暢通。2)保持車站圍擋以外的市政雨水系統的完好有效,檢查后湖大道雨水管道及其支管排水通暢,作為施工防洪的第一道防線。(3)在場地四周設置了施工圍擋,圍擋基礎采用高400mm高砌體墻,作為施14、工防洪的第二道防線,根據觀察往年汛期路面積水深度,圍擋基礎高度滿足防汛要求。(4)在車站主體(附屬)基坑周邊設置300mm排水溝200mm高的砼擋水墻,同時在場地內設置順暢的的排水溝,確保及時將水排出,防止雨水灌入基坑,作為防洪的第三道防線。在端頭井處加設200mm厚300mm高擋土墻, 防止水流倒灌進入盾構井。(5)封堵已經廢除的電力排管和已改遷完成的雨水管道廢棄部分,防止雨水涌入基坑。對其他管道、管線包封等進行詳細檢查及封堵。(6)加強地下水位觀測、支撐軸力、圍護結構變形等相關數據的監測,發現異常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和上報。(7)適時檢查、維修、加固施工現場的防洪與排水系統,保證防洪與排水15、設施性能良好、排水暢通。(8)配備4臺固定水泵、4臺備用水泵及相應的物資作為施工期間抽排水的重要設備,并對設備定期保養,確保能正常使用。4.2安全保證措施(1)防汛預防措施:完善現場排水系統,保持現場排水通暢。(2)提高防汛意識,做好雨季施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和交底工作。(3)加強通訊聯系。汛期防汛搶險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和各施工隊負責人移動電話保持24小時開機。(4)汛期加強天氣預報,項目部指定專人關注天氣預報或與氣象部門聯系,并每天向組長匯報一次。(5)實行現場值班制度,雨天經理部專門安排兩名人員輪流24小時值班。負責現場巡查,遇有險情立即報告項目部值班人員。4.3重點部位防汛措施后湖大道站和百步16、亭花園路站防汛重點部位為車站主體基坑、車站附屬基坑、兩端頭井等。為確?;邮┕ぐ踩瑴p少財產損失,采取以下措施:(1)派專人在網上查閱歷史氣象資料并對其研究,通過各種渠道掌握每周和每天的氣象預報,向當地群眾了解歷年降水量、極端天氣情況,安排值班值班人員,在雨天做到24小時值守,掌握天氣情況及時向經理部防汛、應急指揮部提供情況,為決策提供依據。(2)基坑周邊設排水溝,經常清理保持暢通,對生活排污管進行疏通,材料、機具轉移到安全地帶,不要放在排水溝邊,確保排水通暢,要保證管線改移后排水系統的完善,排水溝保證與城市管網連同順暢。(3)加強汛期安全排查,汛期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安全檢查,巡查重17、點:基坑排水溝、邊坡、腳手架、機械設備、臨電、臨房、生活設施、周邊房屋、各種管線等重點部位,發現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排除隱患。(4)按照相關規范對施工機械、設施加裝避雷設施。(5)要加強值班巡視,隨時掌握降水情況,及時報告。(6)救災車輛及救援物資,在汛期到來之前做好檢查維修保證應急救災工作需要。(7)出現汛情,要檢查擋水墻是否完好,并將準備好編織袋或水泥袋在洪水到來時裝沙袋加高圍擋,防止洪水倒灌進入端頭井及基坑。(8)搞好防汛、防雷擊等惡劣天氣宣傳工作。加強對參建全體人員的防汛知識的學習和防汛和極端天氣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結合預案進行演練,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防汛、防災、防暑和避險能力,保證緊18、急救援隊伍在災情發生時能及時趕赴施工現場實施緊急救援,確保災情發生時,得到及時救助,保證人員有序安全撤離,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9)加強雨后衛生防疫工作,杜絕各類傳染病的發生。(10)臨時用電嚴格按照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布設電力線路,用電設備,加強用電安全檢查。(11)機電設備及配電箱必須采取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并安裝好接地安全裝置。5. 救援應急物資的儲備物資部做好搶險設備物資的儲備、維護和更新,建立工作臺賬,確保設備物資使用功能完好,能夠隨時調用,且嚴禁挪作他用。具體材料用量計劃見下表: 表5-1材料用量序號應急物資型號單位數量1雨衣套502雨鞋雙503快速水泥件204彩條布m250019、5編織袋個20006方木15cm15cmm357手提燈個508鐵鍬把509梯子10m把1010石子m32011砂子m32012抽水機5KW、揚程50m臺413抽水機3KW、揚程50m臺414棉被床5015擔架副1016錨固劑箱1017小型發電機臺318防水線纜m50019救生衣套5020救生圈套506. 應急預案的演練應急預案采取桌面推演,加強對全員應急知識培訓,學習應急預案,明確職責,進行應急逃生演練等,提高作業工人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救援隊員的救援熟練程度和應急快速反映和自我保護能力。有效地提高應急預案系統啟動、救援、協調、組織配合能力以及實戰能力,同時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學會熟練掌握20、使用救援器材、設備,搞好救援物資儲備。項目部由項目部安全總監組織員工學習防洪防汛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為員工講解演練方案的內容、腳本,強調演練方案的重要性,讓員工將演練當成一次實際的應急救援行動,明確在突發事件中各自的職責和任務,熟悉應急救援程序。項目部做好現場工作安排,合理組織人員參演,備齊相應應急物資、設備,做好演練場地布置及錄像、照片等記錄材料收集工作。演練結束后由項目經理、安全總監對照應急預案、演練目的對演練活動進行系統、客觀、全面總結、評價,形成書面材料。7. 防汛搶險應急響應7.1搶險啟動條件(1)氣象部門預報有大雨或暴雨。(2)現場重點防汛部位周邊積水達到15cm以上,或基坑和周21、邊排水溝不能及時排水,且雨無減小趨勢。(3)由防汛領導小組組長下令啟動應急搶險預案。7.2搶險啟動程序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值班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值班室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如果洪災嚴重或靠現有力量難以搶險應向工區經理部、指揮部請示,請求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7.2.1 緊急應變步驟發生預警人員撤退(若需要)上報值班室上報領導抗洪搶險搶出機具和財物善后處理恢復生產。流程見下圖22、。搶險結束后,檢查現場確認安全后,分析總結組織協調各搶險隊并分配具體工作并實施搶險調集防汛小組人員,到達現場通知相關部門上報上級領導確認后將汛情及時上報領導趕至現場查明確認汛情發現汛情及時上報值班人員圖7.2.1-1搶險流程圖7.2.2 應急反應(1)事故現場人員應急反應發生洪災時,現場第一發現者立即將情況告知現場其他人知道,所有人員迅速撤離現場,在第一時間用移動電話、對講機(或口頭)及時將情況報告給防汛值班室,值班室接到險情后迅速向應急救援小組和值班領導報告。(2)領導小組應急反應救援組長在接到現場人員報告后,應及時了解情況,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用移動電話或對講機通知各應急小組、搶險隊和相23、關人員(可分頭通知),現場用高音喇叭統一指揮,并隨時掌握現場情況研究決策。將情況及時向局指揮部報告,同時向上級各主管部門匯報(報告內容:時間、地點、傷亡人數、財產損及事故的簡要經過等)(3)各搶險組接到通知帶領救援隊員按照救援組長的指令,按指定的地點、任務緊急投入搶險中,迅速搶救受傷人員、機具,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原則先搶救人,后搶救機具,搶險隊員必須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搶救。7.3應急搶險過程1、搶險小組接到搶險命令后,立即領取雨衣、雨鞋和臨時照明電筒到事故現場,要求基坑內人員30 分鐘內全部清退完畢,小型設備、器具及時轉移到地面。人員、設備轉移完成后向組長匯報,然后組長24、下達切斷基坑下電源的命令和起動地面照明電源,電源切斷后向組長匯報,由組長向下達圍堰命令,由此,各組按程序配合搶險。2、圍堰方法:圍堰分兩部進行,首先在坑頂將竹腳板用鐵絲固定在鋼護欄上,形成1 米高的竹膠板圍擋,然后將砂子裝袋進行圍擋。3、抽水系統啟動:抽水電力系統獨立,線路獨立。人員撤離后,抽水系統接組長指令正式啟動,集水井抽水排至地面。抽水組輪班進行集水抽水,及時向組長匯報抽水情況。7.4應急搶險通訊聯絡方式1、項目搶險通訊方式序號姓 名職 務電 話1余南山項目經理189715579922左新平項目總工189955200823劉于明項目副經理139716262194焦蒼項目副經理13886025、015315王小波項目副經理186278330507侯博海項目副經理185682198358曹勇項目副經理183726569689楊強項目副經理1346659434010操琪項目副經理1582169910311徐權斌項目副經理1867275083112劉開揚經理助理1867234685213羅雄經理助理1346995131914梁擁軍安全總監1507134402815張若軒辦公室負責1592625810716吳國強工程部負責人1397120355817朱海濤技術部負責人1582236217118鄢沖測量組負責人1398604974819周俊輝機電部負責人1867236916920嚴進波物資部負26、責人18827674432注:上述所列人員的電話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在發生險情時能保持聯絡暢通,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2、附近醫院聯絡方式醫院名稱地址電話號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七醫院武漢市江岸區工農兵路15號027-8288045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一醫院武漢市江岸區黃浦大街68號027-82916161武漢后湖醫院武漢市江岸區塔子湖余家墩683號027-8588991203、緊急事故對外聯絡表單 位電 話武漢市水務局027-82832661武漢市天燃氣有限公司027-96511武漢市供電局027-82414494武漢市江岸區交通大隊027-82733889武漢市氣象局027-8272027、331武漢市江岸區城管局027-82834078武漢市環保局027-12369武漢有線電視搶修027-965168. 防汛應急措施(1)如有人員傷亡時一般需要進行緊急救護,為了挽救遇難者的生命,在事故現場須毫不遲疑地采取以下急救措施:立即搶救被困人員,攙扶受傷人員離開現場救治,對重傷人員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立即進行現場封鎖,組織疏散圍觀人員,無關人員禁止進入現場,并檢查周邊的狀態,對有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處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對于現場的一些被污染的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等材料應進行臨時隔離保護措施,防止在搶險過程中引起爆炸和火災。派專人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照相、錄像,對現場進行認真、全面地28、勘驗,發現和收集確定事故原因的各種痕跡、物證等。(2)對于因雨水浸泡造成各種架體傾斜、垮塌事件,如有人員被砸傷,迅速將被砸傷人員用擔架抬到救援車輛里,送到醫院搶救,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應讓病人平躺著。安全事件發生后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要對事件發生現場進行調查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見和時間,報上級主管部門及當地安全部門備案并接受檢查。(3)對于基坑因自身排水系統不暢和與城市管網連接不順暢被灌,應采取如下措施: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基坑人員、機械設備是否需要立即撤離,搶運低洼處的機具。應及時安排人員清理排水溝,碼放沙袋防止周邊雨水繼續流入。調運抽水設備,立即向基坑外排水,必要時可在基坑邊坡上搭彩條布防止因雨29、水沖刷邊坡坍塌。及時檢查疏通與城市管網的接口處,保證通暢。(5)因雨水浸泡地面下沉,可能造成對建結構物、管線等的損壞采取措施:要加強監控量測,掌握沉降、傾斜速率,根據已有數據分析沉降原因,編寫沉降檢測報告,依據監測測報告結合實際及時定出處理方案,并及時上報業主、監理。9. 后續處理(1)現場急救工作完成后,對現場進行隔離,在進行清理工作的同時,加強對現場的保護,現場要有人值班看守,防止閑雜人員入內。(2)項目經理按照調查程序安排相關部門配合、協助調查,查清事故原因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在征得事故調查小組的同意后,召集各部門研究、討論制定恢復生產方案。(3)安排對受傷人員進行治療,把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4)技術部、安監部、工程部研究制定防止事故再發生的可行性具體預防措施,并對措施的可靠性進行評估。(5)修改完善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