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碼頭員工內部培訓管理制度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6244
2024-12-17
12頁
203.19KB
1、內部培訓管理制度1 目的為配合操作部的發展,提升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能力及管理能力,并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制定操作部培訓管理制度(以下簡稱本制度),作為操作部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2 適用范圍操作部所有員工的各項培訓計劃、實施、督導、考評以及改善建議等,均依本制度辦理。3 權責劃分3.1 業務模式組權責1. 制定、修改操作部培訓制度;2. 擬定、呈報全部門年度、季度培訓計劃;3. 聯系、組織或協助公司人力資源部完成操作部各項培訓課程的實施;4. 檢查、評估培訓的實施情況;5. 管理部門內部講師隊伍;6. 負責對各項培訓進行記錄和相關資2、料存檔;7. 追蹤考查培訓效果.3.2 其它專業組的權責1. 上報專業組培訓計劃;2. 制定各專業組業務課程的培訓大綱;3. 收集并提供相關專業培訓信息;4. 配合業務模式組培訓的實施和效果反饋、交流的工作;5. 確定專業組內部講師人選,并配合、支持內部培訓工作;4 培訓管理4.1 總論1. 培訓安排應根據員工崗位職責,并結合個人興趣,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合理公平。2. 凡操作部員工,均有接受相關培訓的權利與義務。3. 操作部培訓規劃、制度的訂立與修改,所相關培訓事宜,以業務模式組為主要權責單位,各相關專業組負有提出改善意見和配合執行的權利與義務。同時對于各專業組的專業課程,有安排講師和3、備課并講解的義務。4. 操作部的培訓實施、效果反饋及評價考核等工作以業務模式組為主要權責專業組,并對操作部的培訓執行情況負督導呈報的責任。各專業組必須給予必要的協助。4.2 操作部人員培訓體系各專業組人員的聘用必須提出用人計劃,由業務模式組統一匯總后交由操作部經理審批并提交公司人力資源部。人員招聘后,需要經過6個月的系統和業務培訓,經考核后才能正式定崗。業務模式組制定未來6個月的業務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完成后再根據表現確定定崗操作部崗位。操作部任用所有正式員工,必須在資源配置船舶業務員崗位進行為期至少半年的業務培訓,后再到值班組(計劃和中控業務)進行為期6個月的培訓。才能定崗到各專業組。培訓體系4、包含四個模塊。4.2.1 新員工入職培訓1)培訓對象:所有新進人員。2)培訓目的:協助新進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順利進入工作狀況。3)培訓形式:以周期性的內部授課方式進行。4)培訓內容:分常規類和專業技術類兩項科目,兩項科目的具體內容可根據任職崗位的不同進行選擇。a) 常規類科目: 操作部簡介(包括操作發展史及操作部文化,各專業組職能、硬件設施等) 操作部制度介紹 操作部總體及各專業組業務流程b) 專業技術類科目:c) 碼頭操作系統概述; 碼頭船舶作業常用英語知識培訓; 船舶現場作業組織和管理; 裝卸船殘損管理和識別; 資源配置管理制度及業務流程; 其他4.2.2 實習員工師帶徒的崗位培訓5、1)培訓對象:招收錄用的應屆畢業生。2)培訓目的:使新員工按照任職崗位的要求,盡快熟悉業務內容及工作流程。3)培訓形式:“一帶一”或“一帶二”的固定師帶徒責任制形式。4)培訓內容:包括思想素質、企業文化的教育;專業知識技能的訓練;及工作疑難的解決和指導等。 4.2.3 操作部內部培訓1)培訓對象:全員。2)培訓目的:依靠操作部內部講師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內部資源,加強內部的溝通與交流,在操作部內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并豐富員工的業余學習生活。3)培訓形式:在操作部內部以講座或研討會、交流會的形式進行。4)培訓內容:涉及業務類、管理類、辦公類的多個方面,及員工感興趣的業余知識、信息等。4.2.6、4 轉崗或調崗培訓1) 培訓對象:崗位調到人員2) 培訓目的:為保證崗位調到人員能盡快滿足新崗位的崗位知識需求。達到崗位各項業務能力指標。通過培訓,達到崗位基礎能力和知識的提升。3) 培訓形式:講座4) 培訓內容:主要涉及碼頭作業各專業組專業知識.4.3 培訓計劃的擬訂1. 各專業組應根據各自業務發展的需要,確定專業組培訓需求計劃,并反應給業務模式組進行統籌規劃。2. 業務模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解年度培訓計劃,擬訂季度計劃,編制培訓課程清單,并呈報操作部經理。4.4 培訓實施4.4.1 新員工入職培訓1 社招人員的培訓一般為每半個月進行一次,每次24學時,盡量安排在業余時間。2 應屆畢業生的新7、員工培訓在上崗前進行,課程則較為全面和深入,培訓時間安排在工作日內,一般為一周左右。3 每一位新入職的員工,在上崗前或上崗后最長不超過十個工作日之內,除特殊情況外,都必須接受新員工培訓。4 各培訓科目由相應部門的內部講師資格人或負責人擔綱主講,根據需要還應負責考察試卷的編寫和審閱。5 學員必須按時參加培訓,嚴格遵守培訓規范,并填寫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見附錄二的附表1),客觀公正的考評授課情況及講師。6 如有必要,可以筆試的形式考核培訓效果,成績合格者方可順利上崗;不合格者依具體情況進行補修或重試(一般應用于對應屆畢業生的培訓)。4.4.2 師帶徒崗位培訓1 此培訓應自新員工培訓結束并通過考核之8、日起開始。2 新員工實習任務及其師傅由所在專業組主管分配指定,并提前確認。3 師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 必須是技術和業務骨干,有較豐富的本崗位工作經驗;(2) 具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 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或業務能力;(3) 熟悉操作部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程序文件及工作指引;(4) 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敬業精神。4 師傅必須履行以下職責:(1) 思想素質、企業文化的教育;(2) 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訓練;(3) 工作疑難的解決和指導;(4) 實習工作的指導;(5) 對崗位培訓效果的評價。5 對畢業生的考核與轉正定級掛鉤,作為轉正考評的主要參考因素,若考核不合格,則由專業組對其安排延長崗位培訓時9、間或調換崗位。6 對師傅的考核與其績效考核掛鉤,依據考核結果給予適當的獎勵、懲罰或取消其資格等。考慮到帶徒員工的額外工作,帶徒的老員工在每月末的月度考核中,給予一定額度的獎金加獎(100-150元);7 新員工的工作情況與其師傅掛鉤,師傅有義務對新員工進行的任何業務操作進行檢查和復核,如新員工工作出現錯誤或失誤,在學徒期間,師傅承擔全部責任,新員工的任何操作都需要有師傅的監管和看護;8 每月末由所在專業組主管出題對新員工進行考核,考試時間定為每月末的班次進行。如考試成績未達到要求水平,都將記入師傅和新員工本月度考核,在考核獎金進行相應的扣減;9 員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員工與其他員工執行相同的標10、準;10 由于新員工業務學習需要進行的加班和業務學習,不算做業務加班;11 新員工出徒時間定為4個月;12 對于培訓效果進行雙向考核,實習生對師傅的反饋意見,由業務模式組負責收集、測評和存檔;對實習生的考核評價可采用口試、筆試或實際操作考試等形式,結合日常工作報告的情況,由師傅及專業組主管負責,考核結果在業務模式組部門備案。由主管考核通過后正式上崗。4.4.3 內部培訓1 充分挖掘操作部內部可用資源,組建內部講師團隊。2 不斷充實和完善內部培訓課程,形成重點課程的逐漸固定和循環開設。3 培訓參與人員應嚴格遵守培訓規范。4 學員課后需填寫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交業務模式組存檔。5 根據課程需要對學11、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納入員工績效考核范圍之內。4.4.4 轉崗及調職培訓1 轉崗人員必須參加新崗位的業務培訓,同時對新崗位的業務培訓及培訓效果測試作為轉崗后崗位學習效果的重要標準。2 轉崗前要考慮員工對新崗位要求的業務知識的參加培訓情況,以作為轉崗資格的參考.未參加新崗位必備的各項專業課培訓人員,無權調崗。4.5 培訓管理4.5.1 出勤管理l 所有培訓一經報名確認,受訓人員須提前做好安排,除特殊原因外,應準時參加。l 凡在部門舉辦的培訓課(包括外部講師的內部集訓、內部培訓講座及各種內部研討會、交流會等),參加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培訓規范,課前簽到;由專人負責紀錄,填寫內部培訓考勤表(見附錄一的12、附表2);考勤狀況將作為培訓考核的一個參考因素。l 業余時間參加培訓,不以加班論。4.5.2 培訓評估l 對授課的評估,包括對內部講師的課程內容、準備情況、講授技巧等的評估。l 對學員的評估,主要通過課后和課中考核的方式檢查學員的接受程度和效果。4.5.3 培訓講師的獎勵l 對于培訓講師,從操作部團隊獎中劃撥一定金額用于培訓講師的獎勵。具體標準為每節課30元(一節課限定為1小時)。l 同時對于培訓講師,將在作為部門內職位提升及年度考核有一定程度的加分。4.5.4 培訓記錄及總結報告l 建立相關培訓資源的詳細信息紀錄,以便尋找更優惠的高質量課程。l 建立全員培訓檔案,并定期呈報。5 其他本制度由13、操作部制定、修改并解釋。6 附件附錄一:相關表格1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2內部培訓考勤表3.各崗位必需的培訓課程附錄一附表1內部培訓反饋意見表課程: 講師: 時間: 滿意度調查7點量表極低1低2稍低3普通4尚佳5佳6極佳71關于課程內容A對學習到的新知識、觀念、技巧等內容的滿意程度B實用性、可操作性的程度C對于今后工作的啟發程度D對于掌握更好的解決問題之方法的助益程度E達到課程目標或個人需求目標的接近程度2關于講師A與課程主題相關之專業能力B課程的準備工作(PPT的質量)C講課條理性D口語表達能力(如清晰、準確等)E激發學員的參與與學習意愿方面F對時間的掌握控制程度G必要的回顧與總結H鼓勵提問并耐14、心解答3學員的感受A綜合感覺B收獲詳述(知識、觀念、技能、技巧):C啟發或心得體會:D建議(如希望參加的培訓類型、課程;推薦內部講師、好的培訓公司和課程;對培訓組織形式及其它培訓相關工作的建議等):填寫人簽 名部門:職位:時間:附錄二附表2附一附表3內部培訓考勤表課程: 講師: 時間: 簽到欄部門學員姓名簽字部門學員姓名簽字記錄欄出勤擬定參訓人數: 人實際到場人數:出勤率:遲到姓名及時間:早退姓名及時間:缺席其它簽字講師:記錄人:附錄三:全部培訓課程業務分類培訓項目課時培訓師崗位負責人全部操作部簡介業務模式組喬元甲全部操作部各項管理制度業務模式組喬元甲全部操作部系統概述資訊組主管張大巍全部物流15、基礎知識業務模式組全部辦公軟件基礎應用(ppt,excel,word)業務模式組全部各項應急方案培訓(系統故障、突發事件應急)業務模式組全部執行力培訓業務模式組全部時間管理業務模式組全部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業務模式組全部電話接聽禮儀業務模式組全部態度決定一切業務模式組全部服務意識培訓業務模式組全部港口法律責任認定法律主任張毅全部三級安全教育綜合計劃苗延暢全部碼頭英語實務值班組楊哲資源配置大件工藝大件工藝主任張濤資源配置船邊作業組織船舶業務員楊平資源配置船邊無線系統、VOMC及YOMC系統使用資訊組主管張大巍資源配置船邊作業單據規范船舶業務員楊平資源配置機械設備使用知識設備組資源配置冷16、藏業務冷藏主任尹傳勇資源配置設備的初級維修保養設備組資源配置岸邊業務案例大件工藝主任張濤資源配置船邊、場地手工作業船舶業務員楊平單證中心窗口服務禮儀單證中心主管單證中心單證中心業務知識單證中心主管單證中心支票、錢幣真偽鑒別單證中心主管單證中心單證中心案例單證中心主管單證中心單證中心手工作業單證中心主管值班組堆場業務知識值班組值班主管周建國值班組船舶配載知識值班組值班主管董海坤值班組船舶調度知識值班組值班主管葛曉峰值班組對外業務溝通技巧值班組值班主管李中偉值班組值班組案例值班組值班主管董海坤值班組手工應急計劃編制業務模式組喬元甲檢查橋檢查橋業務知識檢查橋主管王世明檢查橋檢查橋系統使用檢查橋主任張17、昊檢查橋集裝箱知識檢查橋主管王世明檢查橋檢查橋案例檢查橋主管王世明檢查橋檢查橋手工作業檢查橋主管王世明綜合計劃宏觀計劃和機械配置宏觀堆場計劃周金鹿綜合計劃泊位計劃相關業務綜合計劃主管吳毅剛綜合計劃危險品管理綜合計劃苗延暢綜合計劃鐵路和中轉業務綜合計劃主管吳毅剛附件四:各崗位必備培訓課程崗位要求 課程備注新員工(不論是否在船舶業務員崗位實習)、全員培訓操作部簡介操作部各項管理制度操作部系統概述物流基礎知識辦公軟件基礎應用(ppt,excel,word)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電話接聽禮儀各項應急方案培訓(系統故障、突發事件應急方案培訓)碼頭英語實務態度決定一切服務意識培訓港口法律責任認定三18、級安全教育船舶業務員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大件工藝船邊作業組織船邊無線系統、VOMC及YOMC系統使用船邊作業單據規范各項應急方案培訓(系統故障、突發事件應急方案培訓)執行力培訓值班組調度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堆場業務知識船舶配載知識船舶調度知識對外業務溝通技巧值班組案例手工應急計劃編制船舶/堆場計劃員堆場業務知識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船舶配載知識船舶調度知識對外業務溝通技巧值班組案例手工應急計劃編制單證中心業務員窗口服務禮儀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單證中心業務知識支票、錢幣真偽鑒別單證中心案例單證中心手工作業檢查橋業務員檢查橋業務知識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檢查橋系統使用集裝箱知識檢查橋案例檢查橋手工作業資源配置調度船舶業務員的全部項目與碼頭相關的海關監管、查驗流程堆場業務知識船舶配載知識船舶調度知識時間管理冷藏業務員大件工藝船邊無線系統、VOMC及YOMC系統使用機械設備使用知識冷藏業務設備的初級維修保養岸邊業務案例船邊、場地手工作業管理崗位班組長管理技巧管理崗位要求所在專業組的全部崗位課程時間管理對外業務溝通技巧績效考核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