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疾病疫情防控預防接種門診上墻制度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6366
2024-12-17
10頁
23.40KB
1、預防接種單位職責一、接種單位必須接受市、縣級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的技術指導和業務監管。預防接種服務人員實行資質認證,必須持證上崗,定期參加專業培訓。二、必須向社會公示開展預防接種服務人員的基本情況、免疫程序、收費標準、接種流程、接種須知、咨詢服務電話等相關信息,特別要明確公示免費提供第一類疫苗接種服務。三、收集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基礎資料(一)人口資料:轄區內總人口數及15歲以下各年齡組人口構成資料;出生人數、死亡人數;建卡人數、建證人數;兒童流出、流入情況;幼托機構、學校數及學生人數。(二)疫情資料:免疫規劃疫苗針對疾病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免疫史等。(三)接種資料:免疫規劃疫苗應種人數、實種人數2、接種率(包括基礎免疫、加強免疫、強化免疫、應急免疫、“掃蕩”免疫)、未接種原因分析;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事故調查處理等資料。未實行以鄉為單位接種的地區,還應掌握轄區內接種單位數量、分布、預防接種服務人員資料。(四)免疫規劃疫苗供應及使用情況。(五)冷鏈設備及接種器材資料。四、提出免疫規劃疫苗的需求計劃,每月23日前向縣疾控中心報告下一月份第一類疫苗的需求計劃;第二類疫苗的購買計劃提前1個月逐級上報。五、根據上級要求,組織開展或實施預防接種工作,保證預防接種注射安全。六、建立健全疫苗領發登記,做好疫苗管理;開展冷鏈溫度監測,做好冷鏈設備的使用與管理。七、對新生兒建立預防接種卡、證,及時發現流動人3、口中的兒童,并按規定給予接種或補種。八、預防接種門診定期對責任區域內0-7歲兒童主動進行搜索、訪視和管理,按規定及時準確開展常規接種率報告。九、開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對預防接種后的一般反應進行處理。預防接種單位工作制度一、預防接種門診實行預防接種日制度,實行按日接種,為轄區內適齡兒童與流動人口兒童開展常規免疫接種和業務咨詢。二、嚴格按照衛生部頒發的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做好預防接種實施。三、本地戶籍兒童出生1個月以內,外來兒童寄居3個月以上,建立預防接種卡、證。預防接種卡由接種單位保管,預防接種證必須由兒童家長或監護人保管,入托、入園兒童可由托幼機構暫時代管。兒童居住地變動時要及時辦理入冊4、或注銷手續。兒童入托、入園、入學實行查驗接種證制度,未按規定程序進行接種的兒童必須到所屬接種門診補種后方可入學。四、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需取得執業或助理執業醫師(護師)資格,并經過縣級以上免疫規劃知識技術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接種時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膚病或傳染病期間不準參加接種工作。接種人員應主動向群眾宣傳免疫規劃知識,預約下次接種時間。尚未完成基礎免疫且連續通知兩次均未前來接種的兒童,要及時進行隨訪落實。五、保持預防接種門診清潔衛生,開展接種工作接種前后要用合格濃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臺與地面,開啟紫外線燈消毒室內空氣。每次消毒應做好記錄備查。接種前做好準備工作,包括統計5、應種對象、發接種通知,準備疫苗、注射器及各種藥械等。六、強調做到“三查七對”,即接種前查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癥,查對免疫卡與接種證,查看疫苗外觀與批號效期;核對接種對象姓名、年齡、疫苗品名、規格、劑量、接種部位、接種途徑。七、嚴格執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規定濃度及合格配制時間的皮膚消毒液;已開啟未用完的疫苗安瓿應蓋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過半小時,滅活疫苗超過1小時未用完應廢棄,整個接種過程應確保無菌操作,安全有效。卡介苗接種應設專室,暫無條件的應設專苗操作臺,嚴防誤作其他疫苗錯種。凡符合接種條件的對象應以書面形式告知家長所接種疫苗的效用、禁忌癥、接種副反應及其注意事6、項。八、接種結束后須及時打卡打證。實行計算機管理的接種門診,應及時將兒童接種信息上傳服務器并作好數據備份。預防接種門診每月統計上報“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接種情況報表”,協助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免疫監測、相應傳染病個案調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預防接種人員崗位職責一、參加接種的醫務人員,必須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嚴格無菌操作,熟悉和掌握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掌握各種生物制品的免疫程序、性質、接種方法、途徑、部位、禁忌癥、異常反應及處理方法,確保工作質量。二、專人管理生物制品和接種器材、冷鏈設備搶救器械,作好領取、使用、銷毀登記,各類生物制品按溫度要求儲存、保管并做好溫度記錄。三、7、接種門診醫務人員,應行為舉止端正,著裝整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接種時戴口罩)、掛牌上崗,語氣和藹、微笑服務,視服務對象為親人,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四、接種實施1、接種前,應準備好消毒接種器材和搶救藥品及器械工作。2、家長帶兒童接種證交登記臺,登記人員要對受種對象進行接種前健康詢問,有無接種禁忌癥并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兒童按上次預約接種疫苗時間進行登記接種,家長須持證到接種室,接種醫生經過三查七對,核對接種疫苗時間無誤時,取出相應疫苗實施接種,接種后微機員打卡打證,同時預約下次接種疫苗及時間,并觀察30分鐘后離開。五、接種完畢1、清點接種器材,處理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2、打掃室內外清潔衛生8、。3、開啟紫外線燈進行空氣消毒半小時。4、每月做好報表統計上報工作。安全接種管理制度一、預防接種服務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取得資質。二、預防接種服務人員必須遵守醫德工作規范、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和接種方案。三、預防接種服務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并嚴格掌握禁忌癥實施接種。四、預防接種服務人員在接種操作前應查驗核對接種對象姓名、預防接種證、接種憑證和本次接種的疫苗種類無誤后予以接種,并做好接種記錄。五、預防接種服務人員所使用的疫苗必須是從合法的疫苗生產、經營企業采購,并按規定溫度運輸、9、貯藏的疫苗。六、接種前應嚴格核對接種疫苗的品種,檢查疫苗外觀質量。凡過期、變色、污染、發霉、有搖不散凝塊或異物,無標簽或標簽不清,安瓿有裂紋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七、安瓿啟開后,未用完的疫苗蓋上無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過半小時、滅活疫苗超過1小時未用完,應將疫苗廢棄。八、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接種劑量、方法和部位接種疫苗。告知家長或監護人,受種者在接種后留在接種現場觀察30分鐘。九、疫苗接種統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毀型注射器)、安全盒,并做到“一人一針一管”,用后毀型、消毒回收。十、在注射過程中防止被針頭誤傷。如被污染的注射針頭刺傷,應立即清洗刺傷部位,并采取其他處臵措施。十一、預10、防接種服務人員發現預防接種副反應時,應及時處臵,并按要求記錄、報告。冷鏈設備與接種器材管理制度一、冷鏈設備的管理、保養、維修、監測應指定專人負責。二、建立健全冷鏈設備檔案和固定資產賬目(包括冷鏈用各種設備說明書、合格證或檢驗單、到貨通知單及驗收報告書等)。三、設備到貨后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按規定的程序及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驗收與安裝。冷藏車、普通冷庫和低溫冷庫的安裝與調試,必須由專業的制冷工程師承擔。四、設備應安裝(或存放)在保持通風的專用房間內,避免陽光直射,遠離熱源。每臺設備安裝專用插座,不可與其它設備或電器共用插座。五、對冷藏設施、設備和冷藏運輸工具運行狀況進行溫度記錄,每天不得少于2次(上下11、午各1次),每臺冷庫、冰箱、冰柜都必須設有獨立的溫度記錄本。六、對冷藏設施、設備和冷藏運輸工具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各式冷庫每年保養2次;各式冰箱每年保養1次,每5年更新1次;保證設備的良好狀態,確保其符合規定要求。七、各式冷藏容器不可變賣、租借,不得存放與本單位疫苗無關的其它任何物品。八、冷鏈設備的報廢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九、按受種對象人次數的1.1倍準備注射器材。十、自毀型注射器和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由上級單位隨疫苗一并下發,領發時做好登記。使用前要檢查包裝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內使用。接種單位備好喂服脊灰疫苗的清潔小口杯、藥匙。十一、準備75%乙醇、95%乙醇、鑷子、棉球杯、無菌12、干棉球或棉簽、治療盤、體溫表、聽診器、壓舌板、血壓計、1:1 000腎上腺素、自毀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污物桶等。十二、接種時嚴格執行安全注射。1、接種前方可打開或取出注射器具。2、在注射過程中防止被針頭誤傷。如被污染的注射針頭刺傷,應按照有關要求處臵。3、注射完畢后不得回套針帽。應將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內,或者用截針器毀型后,統一回收銷毀。十三、使用后的自毀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醫療廢物嚴格按照醫療廢物處理條例的規定處理,實行入戶接種時應將所有醫療廢物帶回集中處理。鑷子、治療盤等器械按要求滅菌或消毒后備用。一、疫苗管理人員應掌握疫苗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貯藏、養護等方面知13、識,并經過有關培訓方可上崗。二、疫苗計劃接種單位應當根據預防接種工作的需要,每月制定第一類疫苗的需求計劃,計劃應包括疫苗的品種、數量、供應渠道與供應方式等內容;每年10月初前向縣(市)區疾控中心報告下一年度第一類疫苗的需求計劃;第二類疫苗的購買計劃提前1個月逐級上報。三、疫苗采購(一)必須從合法的疫苗生產、經營企業采購疫苗;(二)對供貨單位進行合法資格驗證,向銷售人員索要供貨單位法人代表簽發的委托銷售的委托書及業務員身份證復印件;(三)接收或購進的疫苗應有法定的批準文號、批簽發檢驗報告書、生產批號、有效期和生產日期;購進進口疫苗的,還應當提供進口藥品通關單復印件,并加蓋企業印章的證明文件,并保14、存至超過疫苗有效期年備查;(四)接收疫苗或購進疫苗時,應查看疫苗的冷藏條件。在規定的冷鏈要求下運輸的疫苗,方可接收;(五)認真做好疫苗購進驗收記錄,切實做到票、賬、貨相符。購貨數量、供貨單位、購貨日期、質量情況(溫度)及驗收人簽名等。購進驗收記錄的填寫,必須真實、完整,不可漏項,并妥善保存2年備查。四、疫苗貯藏與運輸(一)應設有獨立的疫苗貯藏室,與生活等區域分開;環境應衛生、整潔、明亮;設有相應的冷藏、防潮、防輻射、防鼠、防盜等設施設備,并達到疫苗貯藏規定的溫度;(二)拆零疫苗應保留原包裝及標簽,不得同其它拆零疫苗混放;(三)疫苗應按品種、批號分類碼放,并按照失效期長短、進庫先后,有計劃地分發15、,分發時應按規定填寫出庫記錄;(四)報廢疫苗需分開存放,并立設明顯標志;(五)運輸疫苗時應使用冷藏車,并在規定的溫度下運輸,未配冷藏車的單位在領發疫苗時要將疫苗放在冷藏箱中運輸,并達到疫苗貯藏規定的溫度;不得向無冷運措施的領苗單位分發疫苗。五、不得以科研、臨床需要或者其他名義使用無批準文號的疫苗。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第一類疫苗過期、失效、或因疫苗存在明顯質量問題時,縣(市)區疾控中心按照疫苗報廢審批表內容核實疫苗數量、批號、原因等情況,按照上報內容進行登記、簽字,對報廢疫苗進行無害化處理后統一銷毀。七、發現假劣疫苗或質量可疑的疫苗,應當及時報當地藥監部門,不得繼續銷售、使用或作退、換貨和銷毀16、處理。兒童預防接種證管理制度一、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在兒童出生后個月內,其監護人應當到兒童居住地預防接種門診辦理預防接種證。二、全市各預防接種門診統一使用省衛生廳印制的“兒童預防接種證”,其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印制、或使用其它版式接種證。三、預防接種證按照受種者的居住地實行屬地化管理。設有產科接種點的醫療衛生單位,要告知新生兒監護人及時到居住地預防接種門診建立預防接種證。四、預防接種門診必須按規定為適齡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作為兒童預防接種的憑證、記錄和證明;同時,做好其他適齡人群預防接種的記錄工作。五、戶籍在外地的7歲及以下兒童居住本地時間在3個月及以上,由居住地的預防接種門診及17、時建立預防接種卡(簿),無預防接種證者需同時建立預防接種證。六、接種單位對適齡兒童實施預防接種時,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并按規定做好記錄。七、預防接種證由實施接種工作的人員填寫。書寫工整、文字規范、填寫準確、齊全,時間(日期)欄(項)填寫均以公歷為準。八、預防接種門診在兒童入托、入學時,應配合托幼機構、學校查驗預防接種證。未按時建立預防接種證或預防接種證遺失者應給予及時補辦。九、預防接種證由兒童家長或其監護人保管,接種單位應在接種證加蓋公章。十、加強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應按照規定,將兒童基本信息、預防接種信息及時錄入系統信息庫,同時信息庫中的接種資料要以書面形式進行備份。信息檔案資料使用管理18、制度一、各接種單位必須指定專人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報告和歸檔保存管理工作。二、有計劃、有組織地收集、掌握本轄區組織機構、人口資料、疫情資料、接種資料、疫苗領發記錄、冷鏈設備及接種器材使用管理資料、各類宣傳資料、各級文件、培訓及工作計劃、督導、考核、總結等資料;大事記、衛生統計年鑒;經費資料等。三、接種記錄、疫苗領發記錄、冷鏈溫度記錄、使用注射器材記錄等各類原始記錄必須真實、完整、正確填寫,疫苗購進驗收記錄要保存至超過疫苗有效期2年備查,預防接種卡(簿)應在兒童滿7周歲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四、根據資料信息報告周期,按旬、月、年及時收集、填寫、匯總上報包括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報表、針對傳染病和基19、本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個案調查表、以及臨時增加的其他報表。五、統計報告的各種數據必須真實準確,并由主管領導審閱簽字、蓋章后報出。六、各級文字資料需按時整理,裝訂成冊保存,實行檔案化管理;各類數據庫資料需隨時備份保存。七、鄉級及鄉級以上單位根據資料數量,每半年整理1次,年底分類裝訂成冊,建檔立卷,登記編號。在本單位由經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員妥善保管。八、計算機要專人管理,信息管理系統使用人員未經許可,不得轉讓或泄露系統操作帳號和密碼。發現帳號、密碼已泄露或被盜用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碼,同時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九、應建立健全兒童預防接種信息查詢、使用制度。其他政府部門和機構查詢兒童預防接種20、信息資料,應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十、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實施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后,應對安裝接種點客戶端軟件的計算機同時安裝能及時網絡升級的正版殺毒軟件。十一、預防接種服務和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安裝有接種點客戶端軟件的計算機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頁或做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十二、兒童預防接種證由兒童監護人長期保管;兒童預防接種卡由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保管,保管期限應在兒童滿7周歲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兒童預防接種電子檔案由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長期保管。十三、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應在完成每次接種的信息錄入和上報后的當天,對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的電子檔案進行備份,并妥善保存。十四、兒童預防接種21、個案的基本信息未經兒童監護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員提供。十五、鄉級防保組織、接種單位應將兒童預防接種信息資料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納入檔案管理。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臵程序1、各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發現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后,應在48小時內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藥品監督部門報告,同時填寫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卡;如出現死亡、嚴重殘疾或者組織器官損傷、群體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事件時,報告人應在發現后2小時內逐級向衛生行政部門和藥品監督部門報告并做好各種急救措施。2、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立即組織調查核實和處理,在接到與預防接種有關的死亡、群體性反22、應或者引起公眾高度關注事件的報告時,應立即逐級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3、屬于預防接種一般反應的,如一過性發熱、一過性皮疹、局部紅腫、硬結和明顯的偶合反應,由預防接種門診開展調查,填寫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卡上報給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懷疑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同時填寫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個案調查表,上報給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開展深入調查,分析出現的反應與預防接種在時間上的關聯性等,判斷反應是否與預防接種有關,根據調查結果由調查組得出初步結論,并收集、整理相關資料,上報市級衛生行政部門。5、對出現死亡、嚴重殘疾或者組織器23、官損傷、群體性反應或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事件、在調查結束后由調查組撰寫調查報告。6、對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必須及時采取治療、搶救措施。苗木供應合同書甲方:乙方:周至縣啞柏鎮綠星苗圃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以下簡稱甲方)從周至縣啞柏鎮綠星苗圃(以下簡稱乙方)購買銀杏苗木,(用于渭政辦發2010205號文件,渭南市區綠化),并就相關事宜達成以下協議:一、苗木數量:三、苗木價格:每株計人民幣四、該價格包括:苗木費、挖掘費、包裝費、裝車費、拉運費五項。合計人民幣()五、付款方式:任務完成后,10日內一次付清。六、有關事項:1、土球規格:苗木所帶土球直徑1.2米以上,厚度60cm以上,卸車前完整不破裂。2、包裝規格:土球包裝腰帶無間隙寬度12cm以上,縱扎草繩間隙在2cm以下。繩桿高度40cm,纏冠高度2米。3、所有苗木必須是播種培育,均為本苗圃苗木,嚴禁從外省、外地調動,由此產生的不良后果,由乙方負責。4、乙方必須按照甲方時間、地點、數量要求按時送苗。(送苗地點,渭南市城區)并保證我縣任務完成居全市前三名。5、苗木結算數量以接收方接收單上的數據為準,因不符合合同條款中苗木規格要求的,接收方拒絕接收的苗木由乙方自行處理。六、本合同未盡事宜,甲乙雙方同意協商解決。七、合同條款違約,造成經濟損失,由造成損失方全額賠償。八、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二0一0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