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具集中消毒十項衛生管理制度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6763
2024-12-17
11頁
30KB
1、餐飲具集中消毒十項衛生管理制度 庫倫旗衛生監督所選址布局審查制度一、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選址和布局應事先經衛生部門現場審核,不相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對周圍人群、環境產生危害。二、選址不得建于居民樓內。三、遠離露天垃圾堆、糞坑、污水池、非水沖式廁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車間外設置水沖式廁所。四、車間周邊無積水、無雜草、無露天堆放垃圾、無蚊蠅孳生地。五、生產車間(包括清洗、消毒、包裝)總面積不小于200平方米。六、生產工藝流程按照回收、去殘渣、浸泡、機洗、消毒、包裝、儲存進行設置。七、更衣室有流動水洗手和消毒設施。八、包裝車間應當密閉,瓷磚到頂,安裝充足的空氣消毒設施。生產用水衛生管理制度一、使用2、市政公共管網供水時,每年應將本企業用水向有檢驗資質的機構送檢不少于兩次,并及時將水質檢驗報告報送管轄區的衛生行政部門。二、使用自建設施供水時,應執行下列衛生管理制度:(一)搞好水源衛生防護,井周30米內不得有豬圈、坑式廁所等污染源。(二)井周2米,深1米內應用三合土夯實,水泥硬化地面;砌10厘米高的井沿,防滲漏;井口加蓋落鎖井房安防盜門。(三)堅持水質常年消毒并有消毒記錄。(四)每年對水質檢驗不少于兩次,分別在枯水期和豐水期內進行,將檢驗報告及時報送轄區內的衛生行政部門。(五)供管水人員持有效健康證上崗。餐具收集與配送登記制度一、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應當建立餐具收集、配送臺賬,內容包括進、出廠餐3、飲具的種類和數量,配送單位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等。二、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應告知餐飲單位集中消毒餐具使用后應擺放至指定區域,同時指定專人及時回收。三、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回收餐具后,應當及時對車輛進行清洗消毒,保證衛生安全。四、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配送吸毒后的餐飲具時,應當附送產品檢驗報告。信息報告制度一、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應在獲得工商營業執照或獲得年審后一周內向所在轄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二、在企業發生項目變更時要及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三、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實現月報制度,每月10日前將上月產品檢驗情況向轄區內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四、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發現產品異常時應將產品檢驗結果向轄區內衛生行4、政部門報告。五、供貨的餐飲單位發生食物中毒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應當向轄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環境衛生保潔管理制度一、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應當做好各功能車間和車間外環境衛生保潔工作。二、各功能車間必須明確一名企業主要領導分管部門環境保潔管理工作,并對本部門環境保潔工作落實到班組(崗位),形成企業、部門、班組(崗位)三級保潔網絡。三、生產期間要及時清理地面污物和積水,保持明溝地漏暢通。同時要保持室內墻壁清潔、門窗玻璃齊全、物品分類存放、擺放整齊有序。四、廁所為水沖式,有專人負責管理,做到無積便、無異味。五、生產車間外30米內無露天垃圾堆、糞坑、污水池等污染源,及時消滅四害,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六、餐飲5、具集中消毒單位負責人應該對企業內部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組織檢查和考核。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與培訓制度一、健康管理(一)從事直接接觸餐飲具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員每年應當進行健康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工作。(二)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滲出性或接觸性皮膚病患者,不得從事餐飲具清洗消毒工作。(三)在崗期間發現原因不明的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病癥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食品安全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二、衛生培訓(一)應對全體從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要求每個工作人員對自身崗位的衛生法律、衛生知識做到應知應會。(二)招收新工人或員6、工更換工作崗位時,在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都應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消毒劑、洗滌劑、采購、索證、使用管理制度一、在采購消毒劑、洗滌劑時應到正規企業購買,不得采購上門推銷的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產品。二、在采購消毒劑時應按照要求索取消毒產品生產企業的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和產品備案憑證或者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及購物發票,所有復印件應加蓋供貨單位公章,以備查驗。三、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應當符合食品工具、設備用洗滌劑衛生標準(GB14930.1)、食品工具、設備用洗滌劑衛生標準(GB14930.2)和消毒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等有關標準。四、消毒劑、洗滌劑應有專門的倉庫存放,并派專人看管。五、建7、立消毒劑、洗滌劑進出庫記錄,做到先進先用;定期查驗庫房,發現有明顯質量缺陷或過期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衛生檢查獎懲制度一、成立檢查小組(一)建立衛生檢查小組,包括組長、副組長和成員。組長應由企業法人或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組長應由企業領導班子成員擔任,成員應由企業各部門負責人擔任。(二)每周對生產崗位衛生管理、衛生保潔情況、個人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登記。(三)保留原始的檢查記錄,建立健全檢查檔案。二、獎懲(一)對工作認真發現衛生安全隱患和產品質量問題及時上報的人員實行獎勵。(二)出廠的產品有質量問題的,相關車間負責人負主要責任,其他相關人員承擔相應責任。產品檢驗和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一、餐飲具集中8、消毒單位對每批次消毒后的餐飲具實施逐批檢驗,檢驗結果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14934)方可出廠。二、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應當建立自檢室,對產品實施批批檢驗,或委托有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簽訂委托檢驗協議書,對生產產品實施批批檢驗。三、餐飲具獨立包裝上標注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消毒日期及保質期限等內容。四、發現外送集中消毒餐具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時,立即通知使用單位停止使用,并組織力量將同批次的餐具回收。五、回收的餐具必須全部拆封,重新清洗、消毒、包裝,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六、要認真查找產品不合格原因,及時排除產生不合格產品因素,保證企業正常運行。從業人員著裝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潔凈的工作衣帽(包裝車間工作人員還需戴口罩),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和涂指甲油,手上不得佩戴戒指等飾物。二、工作服應定期進行更換,保持清潔,包裝車間的工作服每天應進行更換,每名從業人員應有兩套以上工作服。三、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淺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場所從顏色或式樣上予以區分。四、粗洗間工作人員工作前應洗手消毒,著工作服并穿著防水圍裙和防水鞋后,進入粗洗間工作。五、包裝間工作人員工作前嚴格洗手消毒、著潔凈工作服、戴工作帽(頭發置于帽內)、戴口罩和手套后,進入包裝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