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和創飼料有限公司保管核算員崗位職責及流程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6950
2024-12-17
13頁
29.0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飼料公司內部管理操作規程制度合集
1、臨沂和創飼料有限公司保管、核算崗位操作規范一、各崗位基本要求。 各崗位要實事求是,履行崗位職責,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上班期間不要做無關的事情,在保管好公司的財物的基礎上,認真仔細盤查清點公司原料和貨物及備品備件,不得虛報、瞞報,出現差異及時反應,每天按時完成自己崗位的工作,填寫好自己崗位的報表。聽從公司的安排、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系,做好各崗位的銜接。休班要向公司請假,并作好工作交接,不能出現脫崗的情況。及時和生產經理溝通,安排好貨物的裝卸順序,對待客戶要禮貌用語,不要態度蠻橫,對本人不好處理的事件要提請公司解決。各崗位還要虛心學習,掌握多個崗位的知識,以便于替班或者輪崗,同時也提升自己的能力2、,在日常工作中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二、 各崗位職責(一)、過磅員1、準備工作1.1 每日早晨檢查清掃地磅。1.2 注意定期維護儀表紀錄,清理內存。1.3 使用前按操作規程接通電源,觀察零位。1.4 在地磅出現誤差超過20KG或者其他異常情況時候要及時校驗。1.5 地磅室內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2、稱毛重:2.1 來原料后先通知品管取樣,經品管同意方可過磅;對用途不明確的物資,未經批準,不得上磅。2.2 向送貨司機索要該車貨物的出廠磅單。2.3 稱重車輛,須按次序上磅;在地衡未歸零位時,不允許車輛上磅、不得稱重。2.4 通知車輛上磅、熄火,稱重前檢查車輛上有無人員和可疑物品3、。2.5 顯示儀穩定之后輸入車號并保存毛重。警惕地磅不穩定時候是否有地磅遙控器或者其他人為的原因。2.6 在“過磅記錄表”登記過磅時間、供應商或客戶的名稱、原料或成品名稱、車號、毛重。2.7 整個計量工作過程必須兩人共同完成。3、稱皮重注意事項3.1 檢查車輛是否全在磅上。3.2 檢查車上攜帶的物品(逢布等)是否與登記物品一致。3.3 顯示儀穩定后,輸入車號,保存皮重。3.4 打印出過磅單。過磅單原則上不能手寫,必須手寫至少兩人核驗并在磅單上簽字。3.5 在“過磅記錄表”登記該車號的皮重,同時計算出凈重。3.6 將對方提供“出廠磅單”與實際過磅單核對,差異異常的通知采購部及財務相關人員。3.74、 在過磅單、過磅記表上簽字。3.8 整個計量工作過程必須兩人共同完成。3.9 妥善保管稱重檔案,保證紀錄完整,順序裝訂、存檔(保管期限1年)要求保管都學會過磅并且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項。(二)、大小料保管1、監磅1.1 監磅時查看過磅車輛情況:(如有無人員、重的物品)及車輛是否熄火。1.2 過皮重時注意車身是否全部在磅上(特別是天黑后)。1.3 核對原料出廠磅單與實際過磅數量的差異是否正常。1.4 在過磅單及過磅記錄表上簽字。1.5 告知司機車輛停放的具體位置 。2、安排卸貨。2.1 原料保管每天與采購部溝通當天和第二天的采購計劃,以便準備好倉庫垛位。2.2 使用量大的原料盡量安排在離投料口近的地5、方。2.3 水分高易變質的原料要靠近通風口,以免造成原料霉變。2.4 不同時間入庫的同種原料碼在一個垛位上,應把先入庫的原料放到外面,便于“先進先出”。2.5 安排裝卸工卸貨時在車輛較多時要安排好先后順序,一般緊缺原料及核心料優先。3、入庫單入庫數量的計算按照磅單為準,根據品管部化驗結果扣除雜質、水分等,根據扣除后的數據打印或者填制入庫單并且在單據上簽字、在檢查附件齊全、金額正確后將入庫單轉給采購經理劃價簽字。簽字后根據采購經理劃定價格計算正確的入庫金額,在一天結束后把當天的單據交給核算會計。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單據的遺漏、丟失。3.1 保管應監督原料的卸車過程,對大宗原料進行抽查,對其中的質6、量問題要及時反映,在裝卸工碼垛的過程中一定要制定標準,嚴格要求一定要碼放整齊有序,便于清點和領用。3.2 包裝重量的計算扣除:(1)原料卸完車后,保管清點到貨件數,并與出廠件數核對,根據實際收貨件數計算包裝袋的扣除重量。(2)合同有規定的按合同規定執行;合同沒有規定或者沒有合同的按公司日常扣除辦法計算扣除數量。3.3 水份雜質計算扣除:(1)對于玉米、小麥等化驗結果比較及時的,可根據品管收購現場的化驗結果計算扣水、扣雜數量。(2)對于豆粕等必須經過化驗結果出來才能知道能否扣重的,保管員可先根據過磅單扣完包裝的實際入庫數量開出入庫單,而后等品管出化驗結果,依據由品管出具的原料品質判定通知單計算出7、水份、扣重、開出紅字入庫單 。4、垛卡的填制、懸掛4.1 要求填制及時,完整內容包括:供應商、原料品種、入庫時間、包重、件數、領用明細、結存。4.2 垛卡要懸掛在垛位的明顯位置,及時填寫。便于投料工辨認。4.3 同時也要把“可使用”“待檢中”“禁用”之類的標識卡及時懸掛到垛位上。5、原料發出管理5.1 嚴格執行先進先出原則(品管部有特殊要求的,要取得書面通知)。5.2 嚴格按車間核算人員開具的領料單發料,明確品種、發貨垛位、發出數量。對于大料的出庫數量應與投料記錄相吻合。5.3 投料數量的計算、監督及調撥。5.4 每日抽查投料殘留,并做好記錄。5.5 發出原料后,及時清盤庫存,核對投料數據,保8、證帳實相符后在投料記錄表上簽字確認。5.6 外公司借用原料財務部、原料部簽字后方可發貨,并做好記錄。6、原料庫存盤點6.1 每天進行庫存實際盤點并做好記錄。6.2 存在同一垛位中存放不同原料的現象,要有明顯標志。6.3 盤點的同時與垛卡核對,如果庫存件數減少,要相應減少垛卡庫存數量。6.4 根據實際庫存數量計算“倉庫調撥數量”。7、原料庫存預警7.1 熟知每種原料的保質期及每天的用量。7.2 長時間不用原料可以隨時通知品管盡快處理,以防超過保質期,造成損失。7.3 原料庫存過大的預警:庫存過大使用間時間過長的原料營養指標會下降,也會影響資金周轉,原料庫存(除玉米)一般不超過15天。7.4 原料9、庫存過小的預警:結合生產計劃和日常使用量估計每種原料尚可使用的天數,一般不低于2天,如果庫存超過最低預警,及時通知采購部和品管部。8、倉庫現場管理、檔案資料妥善保管8.1 要求庫存安全,碼放整齊,地面整潔,垛卡懸掛規范。8.2 入庫單的保管按照普通發票的管理要求進行保管。8.3 入庫單存根按照入庫單號碼的大小排序50份一裝訂,按日期歸檔。8.4 每天用完原料垛卡按日期歸檔。9、關注重點9.1 每日及時、準確登記核對裝卸、投料、倒運記錄表。(1) 桶裝原料或編織袋卸貨單獨統計,卸車開裝卸單為件數物料。(2) 特別注意露天玉米必須記好手工帳(手工帳實收數量與登記裝卸倒運記錄數量一致)。(3)每日投10、料工的投料數量本日大料出庫數量玉米(有筒倉)油脂小部分粕類(從小料口投入的)(投料口玉米單獨計算)。9.2 玉米、油脂盤點。(1)立筒倉內存放:用容重和筒倉體積計算玉米倉容,不同水份分別測出容重,并根據玉米水份不同盡量分倉存放。在筒倉清空的前提下,收購玉米時把筒倉打滿(容重不同玉米可分別測量),實地測量玉米倉容。兩種方法結合測出筒倉相對準確的倉容。其他倉內存放原料同上。(2)倉庫內或露天存放:玉米必須碼放整齊,并設置垛卡,計算出平均包重,如未使用,按垛卡記錄數量為盤點數量,如已使用,玉米結余數量即為平均包重乘以剩余包數。在原垛位未使用完畢前不準在已使用垛位續碼新購進玉米。倉庫內存放玉米盡量存放11、在投料口附近,利于使用。規范玉米、油脂的盤點,玉米每月兩次,油脂堅持每日盤點。10、小料保管現場領發原料小料保管根據生產領料單和配小料人員一起領料,領發完小料后及時進行復核盤點,交以保證領料的準確性。(三)、成品保管1、成品入庫1.1 每班生產結束后與車間核算員、倒運組長共同清點當班成品的產量。1.2 復核車間核算開具的成品入庫單并簽字確認。1.3 對入庫的成品,應當每日抽包稱重,抽包數量不少于1%,并做好抽查記錄。對異常情況,及時反饋相關部門(品管部、生產部)。1.4 及時懸掛垛卡,要求填制及時,完整內容包括:品種、入庫時間、包重、件數、發貨明細、結存1.5 成品垛位必須與倉庫墻壁保持適當距12、離,銷量大的品種存放在倉庫門口,便于提高裝車效率。2、成品出庫2.1 嚴格執行“先進先出”2.2 取得客戶的提貨憑證后(提貨單),注意復核單據的完整性(是否有財務蓋章、有收款人的簽字、貨物名稱、數量、規格開具是否正確、開票日期)。2.3 按車輛排隊先后順序發貨。成品裝貨完畢后,注意和客戶復核并簽字確認及時入帳。2.4 每發完一個品種,及時、認真、如實填寫成品垛卡,(購貨單位、姓名、日期、數量)以便日后查詢;垛卡的庫存數量及時與實際庫存數量核對。2.5 對于成品現產現裝情況:碼垛,湊足一車時共同清點數量后裝車; 保管在倒運處逐包清點數量,親身參與每包的清點; 設置虛擬垛卡,按客戶記錄好發出明細,13、并與倒運核對數量。3、成品盤點3.1 每天業務結束后,盤點每一品種的實際庫數量。3.2 清點當天的破包數量,清理當天的破包。3.3 當天的提貨單全部錄入財務系統。3.4 核對系統的賬面庫存數量與實際庫存數量是否相符。4、其他工作:4.1 用完垛卡集中收集,待以后備查4.2 整理好出庫單并裝訂,妥善保管。(四)、車間核算員1、料倉盤點1.1 熟悉料倉的倉容及準確的計算方法。1.2 盤點前中控工配料結束及投料工投料停止。1.3 與看倉工一起對料倉(配料倉、待粉碎倉)內的原料進行盤點,估算。1.4 記錄每個料倉的原料庫存數量。2、成品盤點、入庫2.1 每班生產結束后與倒運工、成品保管共同盤點當班的成14、品入庫數量。2.2 填寫成品入庫單,成品保管、倒運組長車間核算員復核簽字。(中控要在“成品及倒運記錄”上簽字),可作為工人計件工資的依據。3、打印配方、生產領料3.1 每班生產結束后,從中控室取出當班的生產配料數量,并與計劃領料核對,查看有無替代原料,然后要根據中控的實際生產配料數量做生產領料單。3.2 編織袋和標簽按實際耗用數量領用。 3.3 檢查生產原料損耗,如果差異異常,應及時查找原因。3.4 必要時車間核算跟蹤生產的全過程,對生產中異常問題及時發現并做出記錄。4、查看投入、產出差異4.1 做完生產領料后,根據當班的原料領用數量及成品入庫數量的差異是否正常。4.2 如果差異異常可以檢查以15、下幾個方面:產品是否串倉入庫數量是否準確成品包重是否異常等問題,5、回機料處理5.1 與生產、品管溝通回機料的處理問題:有退貨回機料或生產回機料時,要求品管開出回機料處理單,然后轉到生產部,帶班長根據處理單安排回。5.2 回機料的處理一般有三種情況:同品種回機,僅開據紅字產品入庫單,不做賬務處理。異品種回機,被回機的品種依據目前的配方和回機數量開據紅字生產領料單。回機品種做相同原料,相同數量的藍字生產領料單。如果被回機的品種本月沒有產,或產量為負數時,可以不必將他還原為原料,而是將他直接作為回機品種的一種原料使用,5.3 生產過程中不合格且未入庫的成品回機時,不做賬務處理。 5.4 日常倉頭倉16、尾料回到同一品種中去不做賬處理。 5.5 月底之前剩余的倉頭倉尾料,稱出其準確的重量后,依據現行配方做此品種的紅字生產領料單。5.6 上月的倉頭倉尾料投入到本月的成品中去,按數量和配方做成本對象為投入產品的藍字生產領料單。5.7 如果倉頭倉尾投到其他品種的成品中去,其處理方法同異品種成品的回機。(五)、編織袋、標簽、五金保管員1、編織袋入庫1.1 接到品管部檢驗合格的通知后,方可卸車入庫。1.2 監督卸車過程并與出廠明細核對品種、件數,抽包檢查數量。1.3 編織袋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數量不足應及時通知客戶,自下次來貨的數量中扣除。1.4 入庫單的填制、傳遞與大、小料相同。2、填制并懸掛垛卡垛卡17、填制要求填制及時,完整內容包括:品種、入庫時間、包重、產地、件數、領用明細、結存,懸掛于垛位正上方。3、編織袋領用3.1 編織袋的領用,根據當班的生產計劃由打包組長領用編織袋。3.2 編織袋領用時保管現場清點,并開具“出庫單”,出庫單由領用人、保管共同簽字確認。3.3 編織袋領用時先進先出,先用零頭再取整包,保持現場整潔。4、編織袋退庫4.1 每班生產結束后,打包組長要把剩余的編織袋退回到編織袋庫,保管根據剩余數量、“成品倒運記錄表”核對編織袋的生產耗用數量和剩余數量是否相符,填制“紅字出庫單”。4.2 生產中的破損編織袋及裝卸過程產生的破損編織袋每天記錄,每月匯總。5、編織袋的盤點及庫存預警18、5.1 每天根據編織袋的實際領用數量,與庫存數量核對。5.2 每天把當天的編織袋實際庫存報送給采購人員5.3 編織袋庫存量過小時(一般3-5天)及時與采購部門溝通以免耽誤生產,對長時間不用的編織袋(超過3個月),及時通知品管部處理,以防老化給公司造成損失。6、標簽標簽的出入庫與編織袋同步進行,操作辦法與編織袋的操作辦法一致。7、五金保管7.1 入庫(1)每月五金保管根據五金庫存情況審核采購計劃,以免出現庫存過大的現象。(2)保管根據維修人員五金采購明細和手續齊全的五金采購審批開具入庫單并入庫。(3)不論發票是否收到,入庫單均送財務入賬。(4)五金配件也要懸掛垛卡(規格,型號記錄完整清楚)。(5)五金配件的要按類別擺放整齊,便于尋找、盤點。7.2 出庫(1)五金出庫由保管員開具出庫單,生產部經理簽批,領用人簽字,保管方可發貨。(2)月終保管編制出庫匯總表連同出庫單一起交財務入賬。(3)月終,保管應盤點并填制備品備件月報表, 此報表也應交與生產部經理(或維修班長)一份,以便于了解備件的庫存情況,下月做采購計劃時不至于重復購買。